榜样·劳动模范 | 杜晓健:踏平坎坷见“日照”

文摘   2025-01-25 20:06   山东  


榜样·劳动模范

八局四先进典型专栏

从军中劲旅,到建设先锋

四十余载,岁月峥嵘

一代代八局四人

艰苦奋斗、开拓创新

敢为人先、事争一流

乘风破浪、勇立潮头

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创业、兴业史诗

在这波澜壮阔的奋斗画卷中

总有一些榜样让人感动

总有一些故事产生共鸣

总有一种力量激励前行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近日,公司表彰了2024年度劳动模范

公司微信开设【榜样·劳动模范】专栏

挖掘身边那些践行铁军作风

实干担当、敢打必胜的先进典型

讲述奋斗故事,传承铁军精神

今日,让我们一起走近

日照综合客运站项目经理

杜晓健

 1983-2024   军魂匠心 · 勇立潮头  




—— 劳模表彰视频


劳动模范 颁奖词


从徐州到日照,走南闯北,激情未减

由弱冠至不惑,岁月推移,步履弥坚

海曲列车呼啸,那是你正带队奔跑

加速,以胜利为方向,用奋斗作燃料



杜晓健:踏平坎坷见“日照”

公司2024年度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报道



“干工作就是要不服输”


1996年,刚迈出校门的杜晓健加入了徐州分公司洛阳市吉利区公安局宿舍楼的施工团队,担任施工员和技术员。他自问:“如果自己的专业技能都不够扎实,又怎能赢得现场工人的信任?”在工作中频频遭遇挫折后,杜晓健意识到,以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去管理现场是远远不够的。他不愿认输,决心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不懂就提问,不会就学习。


白天,他跟随经验丰富的同事深入工地,熟悉各种管理体系,并向资深工人请教每项施工工艺的关键环节;夜晚,他则反复研究图纸、查阅规范、解决疑惑。正是在这一连串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循环中,他培养出了勤于思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善于创新的优良习惯。



凭借这股勤于钻研的劲头,杜晓健在职业生涯中历任多个重要职务,包括徐州市电业局综合办公楼项目、徐州九州职业技术学院项目的技术负责人,邳州市人民医院项目、江苏彭城大学项目的项目生产副经理,以及徐州文化城项目、中国矿业大学项目等超过10个项目的项目经理。在二十余年的从业历程中,他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专业技术能力日益增强,施工方案的编制越来越得心应手,面对难题时也愈发有章可循。


2011年10月,杜晓健被委任为中建八局四公司东北公司副经理兼分公司书记。期间,杜晓健积极拓展东北市场。同时,他还担任了沈阳市南京路北约克置地广场项目的项目经理。该项目的高度达到239.5米,建设难度极高。


有志者千方百计,无志者千难万难。沈阳市南京路北约克置地广场项目作为沈阳未来的地标性建筑,同时也是超高层建筑,自项目启动以来,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便给予了高度关注。该项目的外立面设计采用了玻璃、石材和铝单板,通过材质的多样性和色彩的协调搭配,彰显了现代感。此外,该项目还配备了楼顶停机坪和25部电梯的智能派梯系统,集成了众多尖端技术和设施,施工过程极具挑战性。项目工期紧迫、任务繁重,在生产、进度、质量及安全管理等方面都面临着新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项目启动前,杜晓健和团队成员主动与公司相关部门沟通探讨,组织召开了模拟施工研讨会,确保了各项准备工作充分到位。在施工过程中,杜晓健积极推动项目进度,全程严格把控工程质量,强化安全文明管理,确保工程一次成优。


“干工作就是要不服输,什么困难都要克服。”



“只要肯登攀”


“迎难而上”是杜晓健的行为准则,“毛主席有句诗特别好,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他也不断用实际行动展示了这一真理。在城阳金地世纪城项目中,杜晓健作为团队的领航者,他总是身先士卒,率先垂范。项目伊始,便遭遇了环评、水保等众多繁杂手续的挑战,这些都需要及时完成,以免延误项目进度。杜晓健毫不犹豫地组建了专门的手续办理小组,梳理流程,制定清单,指定专人负责,分阶段进行报审,以最快速度确保施工的合法合规。鉴于项目甲方的复杂性,杜晓健积极协调各方关系,多次与甲方沟通,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在项目管理中,我们必须敢于创新,勇于解决问题,确保每件事都有落实,每项工作都有反馈,每个环节都有进展,这样才能确保项目的健康有序发展。”杜晓健不仅这样说,也是这样实践的。


2016年12月,杜晓健来到了红岛安置区,担任副总指挥。那时,红岛安置区刚刚完成土地规划,居民还未搬迁。杜晓健带领项目管理团队逐户走访,迅速推进了项目的前期建设,为红岛、河套街道的17个社区、3.6万户居民住上高品质民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踏平坎坷才能见‘日照’”


2018年5月,杜晓健在关键时刻被任命为日照综合客运站项目的项目经理。该项目工程规模庞大,涵盖了民用建筑、轻轨结构、高架桥、地道、市政道路以及人防工程等多个方面,面临着紧迫的工期和巨大的工程量。施工环境极为复杂,北广场南侧距离铁路不到50米,限制了爆破作业。北侧与海曲路相接,缺乏环形道路和施工场地。市区道路在白天有四次禁行时段,导致运输车辆受到严重限制。此外,高架桥的基础结构包括扩大基础和筏板共建基础两种类型,而现浇箱梁高架桥横跨北广场,施工难度极高。


初到日照的杜晓健,凭借其丰富的施工经验迅速适应了新环境。当时,项目正面临海曲路地下通道工程地面通车的关键节点。杜晓健带领团队精心策划、周密组织、严格执行,确保安全、控制质量、加快进度。经过六个月的不懈努力,2019年5月30日,海曲路地下通道工程成功实现了地面通车,比日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提前六个月完成。由此,杜晓健及项目还同时获得了中共日照市委市政府的表扬信。日照市电视台、日照网、齐鲁网、大众网等多家媒体对通车情况进行了报道。



2021年,海曲路隧道项目迈入了高速建设阶段。10月初,日照综合客运站项目接到了来自日照市政府的指示,要求在确保工程质量并最小化对交通影响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尽快实现通车。杜晓健迅速行动,主持召开了专题会议,并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他们多次对施工进度和流程进行了深入的论证和调整,不断进行实地考察,并采用了倒排工期的方法,制定了详尽的施工进度计划。通过合理组织交叉施工,实施了责任到人的制度,制定了销项计划,并持续调整督促以确保计划的落实,全项目团队全力以赴。


至11月份,项目部的全体成员轮班工作,废寝忘食,坚守在一线。面对紧迫的时间表和繁重的任务量,在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压力下,杜晓健带领项目团队顶住了压力,发扬了“令行禁止,使命必达”的铁军精神,持续跟踪施工进度,克服了重重困难,严格把控道路质量。


2021年11月30日,海曲路隧道顺利通车,这一成就赢得了日照市委市政府、住建局等相关部门的高度赞誉。日照综合客运站项目在住建系统的多次检查中,受到了政府主管部门的赞赏和认可,连续两年被评为日照市A级工程项目。


2024年7月,日照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加速推进日照综合客运站项目建设。公司迅速响应,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丁灏等领导多次莅临项目现场,召开推进会。



2024年11月,项目组织开展“大干30天 全力保通车”项目铁军杯劳动竞赛相关活动,充分调动广大建设者的生产积极性。杜晓健带领团队与时间赛跑,同质量比拼,一次次掀起“比学赶帮超”的施工热潮。


在紧迫的工期下,杜晓健坚持“空间充分利用,时间最大化利用”的原则,紧密围绕上级单位各项安排和业主对项目的要求,积极优化资源配置,精心筹备和部署。在杜晓健的领导下,项目成功实现全年产值7.6亿的目标,连续两个月荣登局月度产值榜TOP20的荣誉榜。


山高路远,止不住行者征程;春秋几变,篆刻鲲鹏轨迹。荣誉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对于杜晓健来说,在坚持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道路上,还有更高的山要攀登,更险的滩要征服。杜晓健始终相信只要撸起袖子加油干,驰而不息向前进就没有过不去的河、爬不上去的坡。“人生是场旅途,踏平坎坷才能见‘日照’!”



责编:周辉、余辰

校对:李源、刘强

审核:刘玉龙、杜晓健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

内容来源:八局四融媒体中心

素材来源:青岛公司


△关于八局四你还想了解


中建八局四公司
守正创新 蓄势稳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