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一等奖 | 晋文喆:当支教遇上科普,她给出最耀眼的回答!

教育   2024-11-30 09:28   北京  


相马须探骨,探水须探源

科普便是“探”得源头的绝佳方式

科普,科学普及

点亮探索心灯

扬起奥妙船帆


11月13日至15日,第十一届全国科普讲解大赛在广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74个代表队、247名选手同台竞技。经过半决赛、决赛两轮激烈角逐,我校第二十五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2024级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晋文喆(两当县西坡学校)代表甘肃省参赛,获得了大赛一等奖,创造甘肃选手参加该赛事以来个人最好成绩。

今天,杨杨有幸采访到了晋文喆学姐,让我们随着杨杨一起来看看这背后的故事吧!


初心,源于脚踏实地

“用支教拓宽生命的跨度,用知识点燃梦想的光芒”,当被问及一直支撑着她的格言时,晋文喆说出了这句话。她说,她想要在做支教老师的时候激励孩子们好好学习,提升个人价值,拓宽生命跨度,而在科普竞赛的讲解中,能够把知识传递的更广,点燃更多光芒……当初参加比赛的初衷只是捧着对支教地满心的热爱与感情想贡献一份力量,市赛时,她选择两当县的特色农业——绿壳蛋鸡为科普内容,在对题目的充分了解以及自身过硬的讲解水平之下,成功获得赛事二等奖,入围省赛半决赛。

在半决赛的视频录制中,晋文喆表示,更高的舞台,意味着更大的挑战,但她更多的是怀着讲好两当特色产业故事的心态去面对的。直至回到支教学校后,正在与孩子们打篮球的她突然发现手机屏幕一直亮着,原来是被拉入了省赛决赛群,“进决赛了”。

“幸运”地进入了省赛决赛,晋文喆一鼓作气,顺利获得甘肃省第九届科普讲解大赛一等奖,拿到了国赛入场券。“幸运”被她挂在嘴边,但是甘肃选手个人最好成绩、一等奖等等耀眼的成绩告诉我们,绝不仅仅是“幸运”。比赛的过程没有一帆风顺,国赛时的选题选择就给了晋文喆不小的压力,作为文科生,她并没有许多理工专业人士那样专门的研究方向和专业的科技知识水平,到底什么样的选题会更有意义,自己也可以把握得住呢?在研究了七八个选题之后,晋文喆最后选定了“重离子加速器”作为半决赛的题目。然而,选定题目并不是终点,她还面临着无法接触到最核心内容的问题,她坦言:“这是最困难的部分”,没有核心内容就没有深度,自己了解不透彻又该如何向别人科普……

压力没有打败她,而是愈挫愈勇,晋文喆通过网络查找资料,看院士们的讲解,同专家提问学习,将所有内容提取、归纳并吸收其中的核心要点,最后融入到自己的讲解之中,逐步将最困难的部分一点点攻克,科普的内容被通俗易懂地传递出去,掌声落下,知识抵达心中。


技巧,源于独具慧眼

谈到在长达8个月的比赛时段中所运用的独特科普讲解技巧,晋文喆也是颇有心得。在半决赛中,晋文喆采用“留有悬念”的方式让听众们能够随着她走进这场科学的盛宴,理解其中的奥妙。在重离子加速器的选题中,她会先提出问题——“重离子子弹是如何避开健康细胞的?”引起听众们的好奇,随后用比喻等方式直叙原因,因为重离子加速器的工作原理是像子弹一样攻击癌细胞,但大众还是会有健康部位是否会被破坏的担忧……打破信息差,大众获得知识的同时受益,晋文喆带来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好科普;而在省赛与决赛中,晋文喆则选择贴合身份的第一人称宣讲方式轻松地将绿壳蛋鸡与金丝猴的故事娓娓道来,“嗨,大家好,我是一只来自甘肃陇南裕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川金丝猴,初次见面,先作个自我介绍吧。”不一样的开场白,同样地吸引人,晋文喆每一次的讲解成功离不开这些点缀的、与众不同的小巧思。

谈论讲解技巧时,晋文喆的语气变得欢快了起来,“我在讲解中还提到,要让子弹攻击癌细胞,最重要的是先让子弹飞起来,这样引入我题目中的‘狂飙的重离子’”;“在讲解开始前首先我会提问,‘朋友们,提起治疗癌症你们会想到什么?’可能大家想到的是传统的化疗等,然后我会说:‘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是一种副作用很小、不伤害健康细胞的方式。’这样的话就能够直接引起大家的兴趣,又起到了点题升华的作用,简洁明了。” 

从“狂飙的重离子”到“猴中贵族”,晋文喆也提到了自己科普主题的选择历程。关注到之前峨眉山猴子与川金丝猴之间的对比引发网络上的热议,于是,晋文喆便敏锐地发现这一话题的可深入性并紧跟时事,将其转化为学术讨论,又将学术讨论转变成公众能够易懂的语言,是科学家精神的一种弘扬,也是科普的另外一种体现。同时,观察生活并立足于当地特色,兰州的重离子加速器是我们国家的第一台重离子加速器,绿壳蛋鸡是政府积极带动发展的重要特色产业,甘肃的科技、甘肃的农业……每一场的科普讲解都在宣传着甘肃的文化,支教地的文化,晋文喆从来都没有忘却一开始的满腔初心,从哪里走出去,就为哪里贡献力量。


奉献,源于真心热爱

谈及自己支教时遇到的孩子们,晋文喆嘴角不禁浮现出一丝微笑。在晋文喆的科普讲解后,许多孩子们开始实践学到的知识,开始逐渐对科学产生兴趣,这一点使她十分具有成就感。“我们学校每天都会发放营养餐,比如鸡腿、馒头、包子等,这些食物通常用塑料袋装着。然后我发现,在我对孩子们科普了白色污染的危害之后,有些孩子开始重复使用塑料袋,他们也会将塑料袋收起来,放到口袋里,而不是随意丢弃在路边。这些源于不断的科普,孩子们也在科普过程中激发出兴趣,将知识吸收并外化于行。”

起初,晋文喆在支教学校所负责的科目是音乐,在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她发现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与兴趣其实十分旺盛。于是,她在学校内率先开启了她的科普之路。晋文喆提到,在讲解“饮料的秘密”这一课后,孩子们也会根据学到的知识减少甜饮料的摄入,不太爱喝水的孩子也会开始多喝水。作为老师,晋文喆希望自己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在科普的同时也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激发他们对于知识的热情,对于学习的兴趣。

在大赛的半决赛科普秀中,晋文喆选择的主题是“给孩子们的一封信”,她说:“我非常想把我的支教经历和科普联系起来,因为我在大学期间真正与科普相关的工作并不多,更多是来源于和孩子们的互动。”支教遇上科普,便是“强强联手”,前沿科技知识绝不只是出现在城市的展览馆里,也可以出现在田间地头、山间课堂,乡村地区的学校或许没有参观展览馆的条件,但孩子们对科技知识的好奇心与兴趣同样十分强烈。晋文喆希望,教育条件落后地区的孩子也能接触到最前沿的科学技术知识,希望自己作为支教教师能够把科学的种子种在他们心里,等枝桠,成繁花。


希望,源于携手同行

通过此次比赛,晋文喆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产生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即使晋文喆可能无法接触到很专业的科学知识的核心内容,但作为新闻传播学子,传播能力恰恰是她的优势所在,能够让更多的人听到、看到、感受到。晋文喆表示,自己既然具备传播学的相关知识,当然要更好地运用自己的声音。她希望自己站在舞台上进行科普的行为能够成为孩子们的榜样,让孩子们更有自信和勇气,更加敢于开口表达;另一方面,也希望能为学校、为县里、为市里增光添彩。对此,她自豪地说道:“这也是在彰显着我们兰大人的青春。”

除此之外,支撑晋文喆走到今天的还有团队的帮助。队友曹济麟、梁新于在整个过程中一直协助她进行视频录制、审校、提词等,团队携手克服困难的过程令她十分动容。“一切都是团队的力量,都是大家集合起来才取得今天的成就。”

晋文喆表示,获奖并不是终点,她仍会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传递给更多人,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也将以科普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一步一个脚印继续向前。而谈到对研究生支教团未来工作的建议,她坚定地说:“首先是做好本职工作,教好学生。”脚踏实地做好教育工作仍是她心中的首要任务。同时,她鼓励支教团成员积极进行多元化的探索与尝试,在实践中发现有意义的事情,更大程度地发挥兰大人的价值。

晋文喆自其支教的两当县启程,以科普为毫,知识为墨,细腻地勾勒出甘肃大地的独特风姿。支教与科普相互交融、彼此促进,于教学里砥砺科普之刃,在科普中采撷成长之实,孩子们积极向上的蜕变,便是晋文喆进行科普讲解所递交的一张动人答卷。


支教遇上科普

擦出最美火花

是生命跨度的拓宽

是梦想光芒的点燃

是带着家乡的文化杀出重围

是青春年华里最好的答案


采访 | 陈全康黎 屈思瑶 尼珍

文字| 陈全康黎 侯佳雨 韩雨田 葛佩君 李鸿伟

图片| 来源于受访者

编辑 | 洪玲珑

责任编辑 | 屈金龙 娄孝严 高伊曼

校对 | 王文强

校审 | 李传辉




西北角Corner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最新公告及消息的发布平台,兰大新闻学子的学习交流与展示平台,新闻与传播学子及广告学子专业打造的魅力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