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马们,老板不一定真在乎你干了很多活...

科技   2024-11-22 19:04   浙江  

我的产品发布了:CEO数字分身,让CEO分身有术,有意者联系。

此篇文章介绍了总监级Leader应该关注的点,建议收藏

之前整理了一篇一线经理的管理小册:一线Leader终极指南!

做一线管理者,其实总结下来就一个诀窍:团队我最强

通俗点说就是:下属每个人的工作都能做,这样整个团队,没有人敢欺骗你、忽悠你。

这个非常重要,也是一线经理另一个核心工作:监督并评价员工的基础,如果没有正确的评价,员工很容易摸鱼或者走偏,进而浪费资源。

但人总是容易路径依赖,最优秀的经理一旦被提拔成了总监,如果他还是总是想自己上的话,那味道就变了。

总监与经理的差异

在之前一次年底考评的时候,有一位Leader将一个很不错的案例用到了下属身上,老板发出了责问:

这个项目到底你是负责人,还是你下面的同学是负责人,如果多数工作是你做的,为什么要算到下属头上?

Leader感到很委屈,他的逻辑是,我虽然投了大量的精力支持这个同学,但作为管理者,兜底不是应该的吗!

在那个场景下,老板多少有点刻意为难,该同学后续的反驳又很苍白,最终效果不太好,但是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疑问。

跟这个类似的一个现象就是:有些Leader定位不清晰特别喜欢抢下面同学活干。

手里抓着实际的事情,在一个个项目中被各种需要,这种行为能带来了巨大的安全感,这种可触摸的安全感让他们欲罢不能!

所以,总监跟一线经理究竟有何不同?

我认为最大的不同来源于两点:

  1. 公司对一线Leader更加宽容,只要他价值观没问题,出了事故不会追究他们责任;
  2. 但总监的要求不同,公司开始不关注他具体的行为,更关注他拿结果的能力;

从关注执行动作到关注执行结果,这是总监与一线Leader的核心差异。

换个方式说,你有没有安全感这个事情公司是不关注的,就算是你天天加班,如果项目失败了,还是得背锅。

产生这个差异的核心原因是:总监级开始触及了公司资源使用;一线Leader还是更多的作为资源被使用。

对于公司核心的差异是:公司在往总监身上砸钱砸资源,项目成功与否总监个人都会有长足的进步;但项目失败,公司会蒙受不小的损失。

在这个场景下,总监如果不顾大局,天天去跟一线Leader抢活干,这是一种烧钱行为,你看公司会不会干死你。

总监的能力模型

所以,什么是关注全局,什么是关注局部?我们用一张图做说明:

总监一定不要降级使用,一旦有这种想法,都是在寻求舒适区,想去做自己擅长的事,也是简单的事。

而一旦他们的精力用来做简单的事,复杂而困难的事就没人做了,于是总监做经理的活,经理做一线的活,一线不干活...

所以,对于总监级开始,是有能力模型的要求的,总监后的职位是个相对复杂的工种,我这边形成了一个五维评价模型,这里提出来跟大家讨论:

  • 战略能力
  • 战术能力
  • 信息收集能力
  • 表达(营销)能力
  • 心力:持之以恒

心力:持之以恒

从总监开始一定要有强大的心力,强大心力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做事具有持久性,不容易半途而废。

每个公司都会有很多“机灵的同学”,他们在平时工作中“甩锅能力强”、抢功能力棒,不管什么锅,他们都能做到事不关己;不管什么功劳,他们都能做到有我一份

但这类看似聪明的同学在重大机会来临时往往不会被作为首选,这里的核心原因就是心力

对于更远的路,心力强是重要的特质,Leader在完成目标过程中会遇到很多莫名奇妙的困难,特别是面对那些可做可不做的事可背可不背的锅,选择的不同将直接造成结果的差异。

面对问题的不同态度,也会体现出心力强弱的不同。

心力弱的人倾向于回避问题,或者甩锅第三方、或者直接改变目标;心力强的人会想办法解决问题。

面对巨大的困难,人们倾向于呼唤英雄,或将自己摘干净。于是一些有意思的现象就产生了:

  1. 各部门发现创新难后更倾向于老板带飞或躺平
  2. 做事不具备持续性,上层关注点变了后,容易将手里的事丢弃,一些重要的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并且人们自古是慕强、崇拜英雄的,这种行为很容易被自己说服:

  1. 全力做老板关注的事情有什么不对;
  2. 老板的战略变化比我战术都快,光是跟着也很累啊;
  3. 老板一个假动作又把我忽悠瘸了;

要较真的话,这是一种甩锅行为,这种行为不好判断,也没有依据去惩罚这种行为,毕竟跟着英雄的思路有什么不对呢?

心力强的人倾向于解决问题,投机的人倾向于转移问题

心力强更多的是一个品质,但如果没有这种坚持的能力,我们工作中极容易“东一下、西一下”,任何战略或者产品都没有持续性,这样是不能把事情做成的,公司没有结果的事多了,也意味着资源多了、冗余多了。

我们评价一个人,要从他做的事着手,看他做成了什么事,这个事做到了什么程度。

战略能力

战略能力是极其重要(稀缺)的能力

战略能力的本质是对事物的认知程度,好的战略能力可以清晰的预测未来、发掘事件的发展的趋势。战略能力越强,对未来的描述越清晰

战略的意义是提出目标(相对正确的目标),需要回答what的问题,只有提出正确目标的人才能成为合格的leader,所以提升战略能力事实上是提升个人整体的认知能力.

认知是自我对世界认知的投影,人人都是有认知能力,所以人人都有战略能力,小到我要买一个玩具,大到我要做世界首富,都可以是战略能力。这样说有点虚,这里举两个点说明:

一、战略能力可以是确定我们当前团队的团队文化是什么.

这里的文化可以是某种特质、某种喜好,最初创业团队leader的特质可能会决定这个团队可以走多远,一个健康的团队一定不会缺少某个特质(可以参考贝尔宾性格测试).

比如说,我们可以确定我们的团队文化是能者居之、轻松平等、战功文化、帮扶文化、狼性文化......

二、战略能力可以是提出团队目标,目标是真实能将一个团队【短时间】凝聚的方式,这里的目标可以是团队目标、业务目标、个人目标,人才会因为目标聚集,却会因为文化或者更大的目标而留下。

这里的团队目标可以是:把盘子做大、成为技术最好的团队、活下来、集体升职加薪......

做战略(或者说做目标)首先要考虑长线,全局最优,不要总是思考分蛋糕的方式(也不要完全不考虑),要想办法把蛋糕做大

其次要搜集足够的信息量、方案,建立完善的认知

战术能力

战术主要解决的是目标(可以是团队目标、个人目标)如何实践的问题。

说得更具体一点可以是执行力,其三要素是:意愿、信息、能力。一般来说,确定团队目标后,我们所谓“秀操作”的管理手段,全部是战术层面的表现。

这样说比较虚,我提一个概念:战术的核心是好的节奏感

所谓节奏感,可以简单理解为leader对自己的时间管理,梳理出事物的轻重缓急,优先提出不要做什么,再考虑要做什么,再确定做事优先级,其中拒绝的能力一定要重视!!!

战略是在正确的事件做正确的事,战术是将这件事做成,这里再提一点解释战略和战术的关系:

战略往往很清晰、很简单,可以做的事情极少,好的战略甚至不需要宣导;

战略演化出来的路径也不会太复杂,甚至只是多了几个流程、几章表格,唯一不同的是多了一些解释、一些培训,却可能多了一些分歧

具体到战略的落地、路径的实现、难点的突破就很难“约束”了,正如西天取经九九八十一难:

1)西天取经度化世人是战略;

2)九九八十一难是底层逻辑对应的实现路径(机制);

3)具体到每一难怎么过,很难定义,也就是我们秀操作的战术了;

要说怎么创新提出战略、提出点子这个事情很难,要说怎么提高操作水平,就有很多“方法论”工具或者实践经验可以使用了,比如:

1)使用OKR工具

2)培育土壤,设定规则,解决能不能的问题

3)身先士卒

信息处理能力

信息处理能力事实上很大一部分是操作层面的技能,信息分析又可以归为前置的战略准备,考虑其足够重要,这里将其独立出来。

信息获取

要解决的第一难题是如何获取消息,从信息来源来说可分为:

① 上层信息,多来源于leader的信息

② 平级信息,多来源于跨部门同学信息

③ 团队下级信息,这个一般来源于抱怨

这里要注意,所有的信息都可能经过修剪

八卦是信息的主要来源,leader本身如果不具备八卦能力的话,最好有一个“八卦”的副手,否则会丢失很多信息量。

从信息来源目标来说,又要注意他们的类型,跟不同的人交流方式不同,如:高人、强势型、甩锅侠、狡猾型、合作型、问题领袖、个人主义、锋芒毕露出风头......

从角色定位又可以分为:

朋友,这种角色需要完整的分享信息量和观点,与对方碰撞讨论

镜子,这种角色与你实力相当,做事却风格完全不一样,更多的观察对比,看看他的做法是不是更优,这样更容易打破自己的认知

导师,这种角色每个周期,准备好问题和自己的答案去与他交流,多听少说,虚心受教,但考虑背景,明辨所需

信息获取时候要注意以下情绪:抖机灵、急躁、面服心不服、我没问题,你们都是傻逼、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这里肯定有问题,我就不说,我就是玩儿!

信息获取时候一定要注意清楚负能量传递,不要被影响、挑逗、愤怒,很多时候引出负能量十分简单,解决问题才是真本事

信息获取的方式很多,大家选取适合自己的即可:

① 请人吃饭(少请点人)

② 信息交换(需要拉扯)

③ 某种意义的投名状(比如去足疗?)

......

这里强调下,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信息就是信息切记主观情绪,切记信息来源单一,信息差创造价值的事情一直在发生

信息处理

如何处理信息的话题有点玄,又有点“创新”的意思,这种话题大概是没办法写的,这里可以使用的一个“方法论”工具是5W2H:

一定程度的分析能力是可以锻炼的,确实不行就把信息量尽量无损的给自己的“高人”,请他帮忙分析也行,每个团队都会有智囊团角色,我这里临时的处理策略是:

关于信息相关,最后说一个点,团队规模大了后,信息会变得五花八门,团队矛盾也会逐渐产生,甚至不可调和,对于leader来说,以下几个点可能需要考虑:

① 具体事宜分歧需要绝对压制,谁对结果负责,谁做决定,参考权责利分锅模型

② 处理分歧点要考虑当前团队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当前团队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没有绝对的对错

③ 处理矛盾除非某一方有明显错误,处理的方式是不表态或者对事不对人,最后都需要请他们吃饭或者喝酒,喝到他们服(这里如果有女生会变得非常难办)!

④ 凝聚力是团队最重要财富,谁影响凝聚力就要处理谁,负能量者必死

⑤ 沟通的难点在于如何达成一致,妥协也是一种一致(至少可以减少阻碍)

......

表达/营销能力

所谓表达能力可以认为是:讲故事的能力、撕逼能力

表象是比声音大,本质是比认知比信息量比辩论手段,我认为认知 >= 信息量 > 手段,所谓降维打击就是如此。

表达能力说小点是如何清晰描述清楚一件事(比如一个BUG如何发生),说大点就是如何聊清楚战略,将产品卖出去了,平时多使用金字塔模型

这里介绍一个方法论一个心法。

PREP 框架

PREP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框架,特别适合几百字的发言,他能让我们在短时间内清晰、结构化的表达观点。

  1. Point(观点): 直接陈述你的主要观点或结论。
  2. Reason(理由): 解释支持该观点的理由。
  3. Example(例子): 提供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观点。
  4. Point(重申观点): 最后,再次强调你的观点。

因为人的记忆是有限的,在开放的环境里面,能记忆的文字也是有限的,这个框架结构很好的抓住了这个点,一路都在强化观点,比如聚餐时马上就要面临的问题:

  1. 小叶,你来公司一年了,有什么感受吗?
  2. 小叶,今天那个面试候选人,你有什么看法?

这类问题,只要观点对,就错不到哪里去,比如第一个问题,说公司坏话是一件很蠢的事情,但直接说公司好话又容易随大流,所以需要以贬低的方式去拔高:

P:我觉得公司是个“团伙”性质很浓厚的公司。

R:因为我发现公司上至老板下至总监,都喜欢不求回报的去帮助一些人。

E:比如产品总监小张吧,虽然今年绩效很好,大家都对他很认可,但作为他的Leader,我知道他的成绩离不开公司大量的资源投入;

换句话说,今天这个项目,换了小王、小李,也能做得很好,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我发现老板经常在背后帮忙,每次小张遇到点困难问题,一旦求助,老板马上就会响应,然后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种做项目的方法谁还不会啊?

P:因此,我认为公司是一个团伙气息很重的公司,他太讲究江湖情谊了,但我们未来的路还长,我觉得老板不能总是怕他们摔倒,给他们太多指导和资源,偶尔还是要给兄弟们加加难度!

心法·真诚

沟通技巧的熟悉,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个时候怎么办呢,答案是:抛弃技巧,以自身为故事,真诚是最好的杀手锏

认真的态度,较劲的执拗,莫名的自信,都是非常能打动人的特点,你销售的不只是观点和产品,你销售的是自身

最初我去向一位CEO兜售产品,因为案例还没做出来,那次介绍的表现其实是很糟糕的:

  1. 不是很自信;
  2. 逻辑有些混乱,没讲清楚;
  3. 最后的交流过程中,一些关键问题也回答的不好;

本以为完全失败,结果对面老板却给出了较为肯定的反馈,原因在我看来也很:他认为我很认真,确实也在做一件很难的事情,他在介绍过程中看到了产品的雏形,更重要的是看到了我的决心...

让客户看到你的态度,看到你的自信,看到你的决心,这可能是他是否愿意花钱的关键:产品售卖失败,个人售卖成功,你至少获得了一份offer嘛

五维模型小结

以上就是我们总结的战略、战术、信息、表达、心法(持之以恒)五维模型,如果其中2个点做得不错就会是个不错的大Leader,也就是我们所谓总监了。

五维模型是“管理者”的评价框架,大家可以对比下自身情况判断是否合用。

有了以上基础再来探讨大Leader和小Leader在实际工作中有何不同

Leader该做什么

了解了Leader的能力要求后,还要约束Leader的可用手段,否则他们会不由自主去挑简单的事情做,比如写代码、带项目,跟下面同学抢活干。

总监及以上职位解决问题的思路只能从以下几个维度去想办法:

  1. 选题;
  2. 梯队建设;
  3. 资源协调;
  4. 核心辅导;
  5. 机制匹配;

从要求的点来说,已经排除了Leader下场干项目的可能性了!

选题

这里的选题,就是把自己的疑惑,将业务中碰到的问题,全部整理成一些课题,将这些课题指派给团队的“专家组”进行研讨,尽量找到答案,形成方案;然后再决策做什么,不做什么,什么先做,什么后做。

选题是战略切割创新选择,大了资源不足,小了没有效果;

思考选题要卷入足够的资源足够的意见,但不要被轻易带偏,要有自己的坚持;选题能力就是战略能力;

就过往经历,选题只有三种类型:

  1. 提升现有工作的效率;
  2. 用不同的方式做现在的工作;
  3. 做完全不一样的事(属于战略转型,不讨论);

举个例子,原来使用客服回答用户问题,现在使用AI回答问题,在这个创新点上:

  1. 如果只是要提升现有工作的效率,则使用AI去优化客服工作的现有流程;
  2. 如果是要用不同的方式做客服工作,很可能客服这个团队乃至这个SOP都没了,AI会去重塑客服这个事情本身;

做选题其实是为了提升团队天花板,但很多同学却提不出好的选题,这里的原因是:

创新的底色是足够的阅读量。

创新是足够输入后的排列组合,从而找到更优解,这个更优解无非是降本增效两类之一。

所以公司一定要投资源维护一个外部信息渠道库,不停吸收外部信息;

其次公司还要维护一个外部能力库,甚至是跨领域能力库,去思考相同的东西有没有不同的解法。

跨领域创新,可能产生颠覆的效果。

所以:建立信息渠道就是一个不错的选题。

如果更贴近生活一点,选题的目的就是让所有人同学都有事干,这里的事不是任务,而是大家认同并且切实可以提升能力的事,做Leader的同学,需要将这些事找出来,让团队充满了期待有期待才有未来。

梯队建设

梯队建设的重点就是我们不需要去兜底、随时有人可用,他是Leader五件事中的重要模块,一旦职位到了总监,要有意识的了解梯队建设的知识。

梯队建设其实更多的是设计和维护团队的上升通道,解决团队的造血能力。为了加深理解,这里再类比一下,可以理解为员工的养成游戏:

1)将员工分为不同时期,又会把每个周期所处角色做的更具体,比如面试、转正、一般员工、熟练员工、优秀一线员工、leader......

2)定义每个周期会做什么事,会遇到什么问题,比如做需求、写BUG、做大项目、管理团队、做跨团队大项目......

3)在员工生命周期内,要定义不同阶段价值最高的是什么,比如新人期是完成项目、熟悉期是完成核心OKR、leader期是解决团队横向问题、大leader做一件很难的项目成功并且沉淀方法论......

4)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阶段里面,员工一定会遇到问题,那么在合适的时候给予合适的”能力“(所谓赋能),解决特定的问题,比如项目制、OKR、CIO,再细一点的如怎么招聘、面试、做汇报......

这里要表达的点是,对员工要有很多细分的分类,然后选取其中一些分类,服务于他:

再切其中一个纵面,不同层级的人需求不一样,可以这样设计:

这里更多内容,可以移步至上升通道篇章

资源协调

资源的使用有两点要注意:

1)做预算

资源使用的第一步是资源获取,获取结束便是分配。

你要将资源分给哪些选题,这是一种预算思维,也是利益分配的底层逻辑。只有选题得宜加上初期合适的资源预算,事情才能得到推进,但这只是开始,还没完。

2)资源协调

大Leader最大的优势其实是势能,也是我们所谓的影响力,因为影响力,很多你拿不到的资源我拿得到,你做不了的跨部门协作我能做。

找到合适的选题和合适的人,还得帮他们把相应的执行环境准备好;

团队做事会有很多卡点,这个时候你是否知道这个卡点所需要的资源是什么,是否能获得这个资源。

管理者对资源的使用要足够的敏感,很多Leader在这里都有问题。

抛开技巧性的东西需要慢慢学习、适应,总监区别于具体执行,在意识上有明显的注意事项:

  1. 首先,总监们需要意识到,汇报给自己的几个一线Leader,是后续自己工作重要的抓手,是自己的能力延伸,再露骨一点:需要将这部分资源当做自己的“私有”财产
  2. 其次,总监们需要时刻注意,保持资产的优质性,你可以选择培训、替换等方式,让团队保持合适的战斗力。这里并不是说每个人能力都要很强,能力有强弱,但配合度一定要高,要能打硬仗;
  3. 然后,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点,要让他们随时有事做(也就是选题)不能空转。在闲暇时,节奏可以稍微放缓,但决不能停摆;
  4. 最后,资源在公司里面是可交换的货币,用于你与其他团队的“利益”交换工具,你要善用资源,赚取利益回来,带大家吃肉;

核心辅导

辅导从粒度来说可以分为三类:

  • 大颗粒-框架型辅导

比如李云龙解放平安县城如果有框架辅导的话,可以是单点突破,一字长蛇,以兵力来说不靠谱;也可以是围点打援,拉扯消耗。

事实上李云龙没有做战略部署,头铁直接给平A回去了,但是由于丁伟、孔捷、楚云飞默契的支援演变成了围点打援大会战。

这里如果有人辅导李云龙做围点打援部署,这个指导就称得上框架型辅导。

这类辅导的难点是要足够宏观,除了利益关系,还有强弱对比,除了资源问题,还有风险规避。

总之考虑的点足够多,尽可能的提高成功率。

一般来说几天就能协助做好几个战略,再选择合适的即可,这里切记改来改去!

  • 中颗粒-关键性指导

疏通关节 如果围点打援的大策略定了,但是具体到楚云飞的支援拿不到,那么这里的辅导就是如何攻克这个核心卡点。

同比到西游记的疏通关节就是,每次过不了关就请观音菩萨,这个请观音其实就是疏通关节,关键资源获取。

中粒度辅导的要点是资源获取,是用你的影响力,辅助下面同学获取拿不到的资源,补足最核心元素,框架型辅导靠的是认知的话,关键性指导靠的是势能。

  • 微粒度-具体型指导,秀操作

围点打援大策略定了,三个助力关键资源拿到了,具体到攻城怎么打,炮架在哪里,狙击手的位置等等很细节的点,这种很细节,很个人,很落地,很不可复制的辅导,就是我们所谓的具体型辅导。

具体型辅导可以很秀操作,核心点就是你在某方面比他强即可,比如经理的沟通可以辅导我,比如经理的技术可以辅导我,做个code review之类的。

小结

在下面同学干活的时候,要协助其做大框架设计,粗粒度的梳理,防止他们走偏,给予合适的信息输入;

获得资源后,告诉团队如何使用资源;甚至告诉团队如何自己获取资源;

即大Leader要往团队做很多额外的信息输入

机制匹配

团队的问题是否得到系统性的解决,是否每次都依赖个人英雄

同学们实际干活的时候,依旧会有很多牛鬼蛇神影响进度,要匹配对应的机制,加速团队运转效率,减少不必要耗损;

在我的认知里面这五个维度事项,确实可以很好定义大Leader的工作,也可以回答故事二中的问题:

大的工作不是做项目而是找课题,并且想办法、做机制让这个课题顺滑的执行下去,获得成果,所以部门内的所有项目都是我的成果。

机制相关内容比较宏达,想要了解的同学可以移步至:机制推行篇章

兜底

除了以上五件事,Leader的重要工作可能还有一点绕不过去的缺漏:

大Leade需要对下面同学的工作进行兜底

有时候不该做,却不得不做,当然兜底的策略未必非要自己做:

1)提拔梯队同学进行兜底;

2)做机制防止出现第一负责人掉链子的情况;

3)在迫不得已,比如全线崩毁的情况下,自己能兜得住;

有兜底的情况,往往是梯队建设出问题了

结语

从公司的视角来看,从一线经理到总监的角色转变,不仅是职级的跃升,更是思维格局和责任重心的升华。

公司会期待总监级领导者具备五维能力模型(战略能力、战术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表达/营销能力和心力),专注于五项核心职责(选题、梯队建设、资源协调、核心辅导和机制匹配),两者相辅相成,构筑了完整而有机的领导力体系。

战略能力使总监能够高瞻远瞩,精准选题,为组织设定清晰的航向。

这不仅需要深邃的战略思维,更依赖敏锐的信息处理能力,以洞察市场趋势,抓住关键机遇。

正如德鲁克所言:管理的本质在于有效地做正确的事。公司的成功,源于领导者对方向的正确把握。

战术能力确保战略目标得以落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通过精细的战术执行,领导者在梯队建设资源协调中发挥关键作用。

培养人才、优化团队结构,不仅是战术层面的要求,更是战略实施的保障。领导力发展模型指出,发展他人是领导者的核心职责。

信息处理能力贯穿于选题、资源协调、核心辅导和机制匹配之中。它是决策的基石,辅导的依据,机制优化的前提。

有效的信息管理,使领导者能够洞悉全局,做出明智的选择。哈佛商业评论的研究表明,信息处理能力强的领导者,其团队效率可提升 30%。

表达/营销能力是领导者影响力的体现。通过清晰的沟通和有力的表达,领导者能够凝聚团队,传递愿景,激发士气。

在选题和资源协调中,卓越的表达能力有助于统一认知;在核心辅导和机制匹配中,有效的沟通是推动变革的关键。卡耐基强调,良好的沟通是建立信任和激励团队的基础。

心力是领导者的内在驱动力,是面对挑战时的韧性和坚持。心力支撑着机制匹配的长期优化,体现于梯队建设的持续投入。心理学研究表明,高心力的领导者更能带领团队克服困难,实现组织的长期目标。

在战略中指引方向,在战术中确保执行;以信息为基石,优化资源配置;通过表达凝聚团队,以心力驱动前行。

只有将五维能力模型与五项核心职责有机融合,领导者才能真正实现从执行者到引领者的蜕变。

公司对总监级以上的评价,不仅在于业绩的达成,更在于领导者是否通过战略思维、战术执行、信息洞察、有效沟通和持久心力,构建了高效、有凝聚力的团队,推动组织的持续发展

让团队因你而卓越,这是公司对每位总监级 Leader 的殷切期望。


微观技术
前阿里技术专家,拿过 鹅厂、百度、华为 等6家大厂offer,博客专家,出过专利。负责过电商交易、社区团购、流量营销等业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