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那个只有一个电灯泡的手电筒,你能画出它的电路图吗?
生:能(前去黑板上画电路图)。
师:并标出电流方向,同学们也在学案上画一画。
师:好,请回到座位上,大家画好了吗?请看,她画的对吗?不错,她画的很好,鼓励鼓励(集体鼓掌)。开关我们用什么表示?
生:S
师:灯泡呢?
生:L
师:很好,这只手电筒有五个灯泡,它们是如何接入电路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从两个灯泡的连接探究,桌子上,我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些实验器材,大家试试,组成一个电路,让两个灯泡都发光。在实验中连接电路时,请注意,连接电路的注意事项。好,下面开始实验,并讨论学案上的相关问题,填写在学案上。
这段连接线路的过程持续了约5分多,接着老师让两组同学相互交换检查
师:好,请交换电路板,继续讨论。
这段检查对方连接线路的过程持续了约2分20秒
师:各小组把电路板交换回来,刚才同学们讨论的非常激烈,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见解,哪个小组愿意上来汇报展示一下。
点评:本节课一开始,老师就拿出两个手电筒:一个是多个灯泡的手电筒;一个是只有一个灯泡的手电筒;让同学对比观察后,画出只有一个用电器的简单电路图,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新课程理念。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她要求学生连接实验室提供的器材,让两个灯泡都发光。有的连成串联,有的连成并联,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积极参与,不知不觉中完成教学任务,体现老师“润物细无声”的教学功底。
二、乐于探究,得出新知
连接完电路后,学生对照实际电路分小组讨论,比较串、并联电路有什么区别?开关在不同位置的控制作用有何不同?学生讨论总结,得出结论。(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通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并联电路:电流有多条通路,元件并列连接在电路上,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控制本支路,用电器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点评:让学生经历从简单的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并能口头或书面表达自己的观点,体会到分析、归纳、论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三、层次递进,深入研究
接下来 教师用多媒体演示串联、并联的连接并分析。这样既可牢固所学知识,也可以为实验没完成的小组做示范。又展示了三个灯泡的电路连接情况,多个灯泡的电路连接情况,层次递进,深入学习电路的串联和并联相关内容,
例题:下图所示的电路中,⑴当只闭合开关S1时,哪些灯发光?其等效电路如何?⑵当开关S1和S2同时闭合时,哪些灯发光?其等效电路如何?
为进一步认清串、并联电路特点,教师再引导学生用实验解决以下两个问题:做了两个电路的黑箱,(1)在两个小灯泡串联或并联都发光时,取下其中一只,你能观察到什么?(2)在两个小灯泡串联都发光时,用一根导线对其中一个小灯泡短路,你能观察到什么?灯泡并联时可以对其中一个灯泡短路吗?为什么?
点评:通过以上练习和实验探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对串联和并联电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四、突出应用,走向社会
最后,在学习了电路的串联和并联基础上,讲到串联和并联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然后通过小组小结结束了这节课。
点评:本节小结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生活”理念。采用小组讨论与师生补充相结合的方式,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对小组的评价则进一步激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教学反思
新修订2021年版的课程标准实验稿里对这部分是这样要求的:“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而这节课里对这些要求都有所体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注重过程性目标,让学生在做中学;
在做的过程中了解电路的串联和并联,以及干路、支路、电键、电源、用电器等等相关的内容,而做中学在课程改革以前是我们比较薄弱的,经过课程改革十年之后,许多老师们在这个方面有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对于这一点唐老师在这节课还是做的不错;
2.关注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实验结论,以及相关的操作都不是硬灌给学生的,而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操作过程中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得出来的,这里也体现了对学习者的尊重,没有武断的否定,也没有主观的灌输;
3.整节课的教学流程很顺畅,逻辑连贯;
开始是一个用电器的电路,接下来是两个用电器的串联电路、并联电路,而且并联电路可能有多种,都充分的让学生得以展示,接下来是多个用电器的相关电路内容在此基础上有进一步的拓展,从中可以看出我的逻辑是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水到渠成;
4.联系实际恰当;
一开始用的两只手电筒,一个灯泡和多个灯泡的手电筒,在联系实际的时候,有前后呼应的一个解释,在此基础上,对日常生活中用电器的连接电路,通过与同学的讨论交流,在这些方面也有若干联系实际的事例,接下来,在反思和收获的过程中,设计了两个电路黑箱,然后让学生来分析,通过电灯的发光和不发光这样的一些现象来判断电路到底是串联还是并联,像这样一些连接实际的设计都是不错的,很好复习巩固加深了对电路串联和并联的理解,同时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们意外发现串联和并联的时候灯的亮度是不一样的,为电功率学习埋下了伏笔,这些都是从课堂走到课外,从过程走向结果,从演示走向分组,从传授走向探究这样一些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