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于胆囊壁的囊性占位—胆囊壁囊肿

学术   2024-11-08 17:05   河南  


一、概述


1. 胆囊壁囊肿是指起源于胆囊壁的囊性占位,其腔与胆囊腔不相通。胆囊囊肿是一种良性疾病,但是如果很大,而影响胆汁的代谢,可引起胆囊炎,患者会有腹胀,后背有放射性疼痛感,如果是胆总管囊肿,可引起梗阻性黄疸,呕吐,发热等症状。

2. 胆囊黏膜上皮由高柱状上皮细胞衬里,黏膜有许多皱襞,皱襞间有黏膜上皮深入至固有膜甚至肌层内,形成许多窦状的凹陷,称Aschoff窦,在该处易发生炎症或形成结石。胆囊黏膜细胞具有典型的吸收型细胞的特征,有较强的吸收和浓缩功能。胆囊黏膜亦有分泌黏液功能,在有慢性炎症时胆囊黏液的分泌增加。胆囊壁囊肿实质上就是Aschoff窦的扩张,临床上并不少见,只是大部分都非常小,位于胆囊壁内,检查不易发现。

二、发病机制


1. 其成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是囊壁内层具有分泌功能的腺体增大,形成囊肿,也可能是囊壁淋巴回流受阻后出现淋巴液潴留,形成囊肿。

2. 胆囊结石是重要的胆囊囊肿的病因之一,因为胆囊囊肿伴有胆囊结石的比例高达60%- 100%,而胆囊结石患者日后罹患胆囊囊肿者可达3%-14%,经常接触致癌物质者,如橡胶工人,胆囊囊肿发生率较高,亦有胆固醇代谢失常、雌激素及肥胖等与胆囊囊肿发病相关的报道,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3. 胆囊壁长期受慢性炎症的刺激而受损,胆囊黏膜通过受损部位凸向胆囊壁外,由于慢性炎症致使窦口粘连闭锁,形成独立腔隙;而黏膜本身又有分泌黏液功能,且在有慢性炎症时黏液的分泌增加,使突出胆囊壁的Aschoff窦不断扩张形成囊肿样改变。

三、临床表现


本病大多数患者无临床症状,常在体检或其它检查时无意发现。比较严重的病人一般表现为腹痛,腹胀,发烧,寒战,高热,黄疸等情况。

四、超声表现


1. 胆囊壁可见囊性回声区,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包膜完整。

2. 胆囊腔受压变形。

3. CDFI: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4. 探头加压或餐脂实验后无回声囊肿不变小。

5. 胆囊体部和底部多见。

胆囊壁囊肿



胆囊壁囊肿




胆囊壁囊肿

五、鉴别诊断


胆囊憩室

· 胆囊憩室可发生于胆囊的任何部位,但以胆囊底、体部多;

· 多数憩室可见囊腔与胆囊腔相通,同样高脂餐试验可见憩室与胆囊腔同时收缩,少数憩室可因某些原因不能显示与胆囊腔的通道,并且脂餐试验后也无明显收缩,此时若作高频超声检查,应可清楚显示;

· 少数腺体增大形成的囊肿可发生在胆囊的任何部位,而多数淋巴回流受阻所形成的囊肿则好发于胆囊颈部及体部,很少发生在底部,这与胆囊的淋巴管分布密切相关,由此可与胆囊畸形中的葫芦胆囊相鉴别;

· 葫芦胆囊可有典型的“葫芦”征,畸形部位均在胆囊底部,且位于底部的囊腔较小,同时高脂餐试验后两侧囊腔均收缩,静脉法或口服法胆系造影加脂餐试验,可见胆囊显影,若显示位于囊壁的囊内显影并且与胆囊收缩时一同排空,则为胆囊憩室,若不显影也不排空,则为囊肿;

· 以上检查多可作出诊断,当诊断较困难时,实时三维超声和亚毫米的螺旋CT增强扫描加三维重建可考虑选用,二者均可显示囊肿的外壁结构及内部情况。


六、诊断经验总结


1. 在诊断本病时应本着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不厌其烦地多切面观察,更重要的是作高脂餐试验,这是鉴别诊断必不可少的手段,同时也能大大地提高我们的诊断水平。

2. 胆囊体部或底部胆囊壁可见囊性回声区,胆囊腔受压变形

3. 餐脂实验:无回声大小不变则是胆囊囊肿,如果无回声变小考虑腺肌症。

4. 胆囊腺肌症壁内可见无回声里面有强回声。

5. 憩室可见囊腔与胆囊腔相通,同样高脂餐试验可见憩室与胆囊腔同时收缩。

6. 囊肿:胆囊腔受压变形,探头加压或餐脂实验后无回声囊肿不变小。

病例分享:

患者,女,78岁,肝继发恶性肿瘤:

胆囊前壁壁间可见两个圆形囊样无回声,边界清,内透声好(箭头所示)。

胆囊前壁壁间囊样无回声,与胆囊腔不连通。

来源:即时超声
声明:*本文仅提供信息参考,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推荐阅读:

科普大赛获奖动画展示,一站式搞定科普动画长图制作!

超声学术在线
聚焦超声领域的临床指南、经典病例、视频讲座、医学图书,搭建超声领域学习交流平台,致力于提升超声域临床诊疗能力,让健康触手可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