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筑发展】实践速递|语言康桥·外国语学院双语银发课堂助力福建创新养老服务

文摘   2024-09-09 22:15   江苏  




交大人  步履不停


为积极响应国家“健康中国”战略号召,探索创新养老服务模式,2024年7月8日至12日,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语言康桥”实践团福建省晋江市社会福利中心开展为期一周的志愿者服务活动。指导教师徐俪珑、刘一诺带队,4名来自各年级和专业的优秀本科生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



晋江市民政局和晋江市社会福利中心对实践团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7月9日,晋江市民政局副局长黄英瑜和福建省晋江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市社会组织综合党委书记郭亨利向实践团详细介绍了晋江市民政事业发展历程和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情况。7月12日,晋江市社会福利中心陈金莲总院长向实践团介绍了晋江社会福利中心的发展历程和养老服务理念。陈总院长表示,希望双方今后能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整合优势资源,共同开展更多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创新养老服务,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据悉,我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卫健委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预计到2035年,这一数字将突破4亿,占比超过30%。与此同时,国内外研究表明,语言训练尤其是双语双言训练对预防和延缓老年认知障碍具有积极作用。基于此,依托国家语委语言与健康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语言康桥"志愿服务团队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一系列语言主题活动,包括英语入门教学、普通话纠音、闽南语/普通话故事会等。此外,实践团还别出心裁地邀请福利中心的老人担任志愿者们的"闽南语老先生",教授志愿者闽南常用语,并现场展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州南音。通过互动交流,老人和志愿者结成"语言伙伴",在教学相长中增进了解、传承文化、促进健康。


创新实践彰显专业特色:

以语言服务丰富养老生活



在为期一周的服务中,“语言康桥”团队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言类活动。7月10日,黄雨晴同学带领老人学唱英文歌曲《Happy Birthday》,并精心设计了歌词跟读、句型操练等教学环节,帮助他们掌握简单的日常英语表达。老人们对学习新语言充满热情,积极参与,收获满满。





7月12日,向欣怡同学则以家喻户晓的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为教材,引导老人练习普通话发音,现场气氛热烈欢快,最后的大合唱更是响彻整个福利中心。




7月11日和13日,在社工老师黄义君老师的专业指导和协助下,张展祥同学精心改编了18个富含哲理的小故事。通过普通话以及闽南语呈现的方式,引导老年人分别用普通话和闽南语开展讨论,激发了老人们思考与表达的欲望。老人们踊跃发言,分享感悟,展现出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



除语言类活动外,毛璐璇同学还给福利中心的老人带来了咖啡科普的活动。此外,志愿者同学还在黄义君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八段锦、手指操、逛菜园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老年人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也促进了他们的身体健康与精神愉悦。志愿者们也用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为老人带来了欢乐和启迪,搭建起跨代交流的暖心桥梁。



跨代互动传递爱心:

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活动期间,志愿者与爷爷奶奶们朝夕相处、谈笑风生,结下了深厚友谊。临别时刻,依依惜别的场景让人动容。爷爷奶奶们自发表演泉州南音,感谢志愿者的无私付出;志愿者则表示收获良多,从爷爷奶奶们身上学到了宝贵的人生智慧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晋江市福利中心许爷爷动情地说:“上海交大的学生就像我们的子孙,他们的陪伴让我们感受到家的温暖,仿佛重新找回了青春的活力。希望你们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这也是我们这代人的心愿。”


此次活动是晋江市社会福利中心与上海交通大学跨界合作的成功实践,不仅有效促进了老年居民身心健康,也为社区养老服务注入了新的活力。志愿者们充分发挥外语、中文等专业优势,将语言学习与文化传承、健康养老创新结合,让"语言健康"理念深入人心。同时,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展现了跨代互动的温馨画卷。"语言康桥"团队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持续探索专业知识与志愿服务的融合,用创新实践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让爱与温暖永驻每个人心间。





来源|国家语言与健康研究中心

 作者|张展祥

 编辑|陆洋帆

 审核|常辉

图文来源:刘一诺、毛璐璇、向欣怡、黄雨晴


交大思思
上海交通大学社会实践吉祥物“思思”,提供权威实践信息和最新实践咨询,展示优秀实践团队风采。行万里路,知中国情,交大实践,一直在路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