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摘 要
湄公河委员会是湄公河区域水治理的先行者与重要推动者一。1957—2015年间历经“湄公河下游调查协调委员会”、“湄公河临时委员会”和“湄公河委员会”三次重大变革,湄公河委员会最终形成了带有“弱制度性”和“域外影响”特点的系统性运作模式。随着自身水治理“自主性意识”的提高、多元化水资源开发需求的增加,以及与区域内新兴水治理机制竞争的加剧,湄公河委员会于2016年正式开启“本地化”战略转向,并在战略规划、决策机制、资源配置、知识生产等方面进行调整,以增强对湄公河水治理的主导权与话语权。在“本地化”进程中,湄公河委员会也转变了与对话伙伴、域外国家、区域组织的合作模式,其与中国的合作从呼吁加入到机制合作,与美国的合作从交流互动到伙伴关系,与东盟的合作由束之高阁到议题内化。这种由“本地化”催生的地区与国际合作模式转变,为湄公河委员会强化自身在区域水治理中的“中心地位”与对冲大国水博弈带来了积极成效。这一案例也深刻反映出当前国际机制“本地化”的需求、可能与价值,及其与“国际化”相融共处的发展趋势。
关 键 词
湄公河国家;湄公河委员会;本地化;区域水治理;水外交
作者简介
张励,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副研究员,上海高校智库复旦大学宗教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文章来源
全文如下
来源|《东南亚研究》2023年第6期
编辑|孙斐娟
初审|吴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