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纪60年代末红阳公司成立以来,几代红阳人团结争气,艰苦创业,从“干打垒、芦席棚”建设成了“三地七区”型号产品总装厂。
其中,钣金班组作为公司“最资深班组”之一,在数十年的传承中锤炼出独具红阳特色的“老钣金”精神,持续引领红阳特种人在新的时代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上世纪60年代初,随着三线建设一声号角,红阳厂正式拉开建设帷幕。当时的主要建设者们主要来自东北,初到远安,南国的雨水便让大家伙儿纷纷“栽跟头”。往往一脚下去,稀泥直接漫到脚踝,很多同事因此只好选择光脚“进进出出”。
1974年,为改善红阳厂职工工作生活条件,厂里协商购买一辆大客车作为交通工具。钣金车间主任杨福裕和徐华进见此情况,便讨论着能不能自己造个大客车。意见统一后,众人去找厂领导汇报,领导们十分赞同并支持这个想法。然而,红阳厂当时正值“缓建”,厂房、设备、图纸等等一无所有,如何完成这一任务,众人尽皆为此“较劲儿”:没有吊车,就先安装机床,再盖厂房;没有设备,16磅的大锤子代替冷轧机械;没有图纸,20多名钣金、焊接技术人员千里迢迢去北京、沈阳“取经”。终于,条件逐步备齐,大客车顺利开始生产。
汽车大梁是一辆车的“脊梁骨”,直接决定了整车质量。在制作大客车大梁时,由于钢材强度过大,而当时的红阳厂没有大型轧压设备,很难一次成型。怎么办?大家群策群力,能轧到哪部分就先轧出来,处理不到的部分先用焊枪加热,再用手工钣金。这个活儿干起来非一般的辛苦,当时正值夏天,钣金工宋一根、韩明盘、李伯生、陈金宝等,面对背后烈日、前胸焊枪的双重“炙烤”,轮班上场,一个人烤得受不了了,再换另一个人迅速顶上,如此往复,最终啃下这块最重要的“硬骨头”。
大客车在武汉完成装饰、检定开回来那一天,全厂职工像过年一样齐聚在1号楼前的广场上,无比自豪地迎接“红阳牌”大客车。从此,红阳职工上下班及外出可以坐上属于自己的大客车,每当赶上基地的大型活动,“红阳大客车”一到场,务必引来众人羡慕的目光,这份自豪感,别提“多带劲儿”!
这辆凝聚着钣金人心血的大客车,一举打破了当时红阳厂作为“停缓建”单位的疑虑,将人心紧紧团结在一起,也将钣金人的自豪,铭刻在红阳的历史沿革之中。
在特种制造部的钣金车间角落处,一件齐人高的老工装落满灰尘,轻轻拂去尘埃,便可以看到工装表面的深浅凹痕,颇有几分古物铭文之感。
“这件工装,确实可算作钣金车间的‘文物’了。”眼见年轻人没人认识它、更不知如何使用,钣金钳工特级技师冯友华走上前去,感叹中抚摸着工装的转轮,如同介绍老伙计般,将这件“文物”的历史娓娓道来。
上世纪九十年代,红阳厂承接了某产品的制造任务,其中,产品部件是由两个铝板料所制作的双曲面拼接而成。彼时,工厂尚未有生产双曲面壳体的旋压设备及相应铸造模具,只能选择手工钣金制造。零件尺寸大、加工难、回弹量难以精确控制、残余应力无法有效消除,同时钣金加工需要保证两块完全独立加工的双曲面板料,相对拼接相位差小于0.5毫米,这对于当年的加工条件来说,生产合格品的难度极大,稍有操作不慎,便是“前功尽弃”,整日努力付诸东流。
“把活儿干出来,解决生产困难最重要,不要讲价钱。”时任钣金车间主任杨福裕说道,这也是全体钣金班组成员的共识。工艺不完善、设备不完备,就从技工方法出发,重新设计工装,从实践中寻找解决办法。计算、划线、下料、放样、成型、校正,几毫米厚的硬铝板料如同“面团”,被老师傅韩国相带领冯友华、马向东、吴利军、韩卓等人“揉来捻去”,通过工装滚轮碾压一遍遍调整双曲面参数,碾的多了,材料塑性下降,便送至热处理重新退火,待消除加工硬化后再继续加工,直至测量参数达到标准。
“吃饭、睡觉都在琢磨怎么解决问题、怎么打磨技术。总有一股子‘劲儿’憋在心里。”冯友华说道。最终,该产品部件双曲面壳体的加工任务圆满完成,并在这次技能攻关之中,摸索出可靠的板料压力钣金加工方法,为后续公司旋压技术的建立打下了良好基础。
脱下发白的工作服,收好工作柜里的各类工具,今天,是钣金钳工特级技师冯友华正式退休的日子。
搬开柜子里已发黄褶皱的专业书籍、标准文件,冯友华从最深处小心地拿出一张报纸,纸面崭新依旧。定睛细看,原来是记叙十多年前,九院组织技能人员参加科工集团某比赛获奖的喜报。
“当年这场比赛,我们红阳钣金班5个人,包揽了比赛前六名中的五席!”谈及报纸背后的故事,冯友华轻轻抚摸老报纸,满怀自豪地感叹着。
2011年7月,集团公司第五届职业技能大赛在内蒙古召开,从赛前选拔、选手培训到参赛演练,工厂领导高度重视。然而,考试涵盖两轮笔试及实操考试,集团各院系参赛选手“高手如云”,如何赛出成绩,大家心中没底。“是挑战,也是机遇,这个机会我们一定要抓住。”钣金班组各成员心里暗暗发誓,势必以最好水平完成这次挑战。
说干就干!吴利军、李晴昀、马向东、冯友华、谭其湘等,在工厂的支持下,开始全脱产封闭训练,每天白天有老一辈技能专家指导练习钳工操作技巧,晚上开“夜校”,学习操作理论知识,练至酣处,往往废寝忘食,“午饭留到晚上吃,晚饭留作夜宵吃”。大半个月的训练,总计开展了9场理论、10场操作考试,钣金班组众人无一落选,最终带着红阳人的殷切期盼,踏上前往内蒙古比赛场地的列车。
火车上,众人无心浏览一路风景,“三句话不离本行”,你出题、我抢答,你谈加工方法、我说加工技巧,单调的旅途也因众人的学习氛围而变得热烈起来。
“总觉得自己技术有不足,于是‘加把劲儿’再练”。最终,吴利军、李晴昀、马向东、冯友华、谭其湘5人包揽了本届集团公司职业技能大赛钣金组前六名中的五席。以“说干就干”的精神,成功完成挑战,帮助红阳厂及钣金班组取得宝贵荣誉。赛后,冯友华等人凭借优异成绩通过特级技师评选,实现个人发展与公司事业的双赢。
作为刚入职几年的青年钣金人,肖同文师从特级技师冯友华,学习钣金技术,更传承其中精神。
“每个零件师父只教导一遍,而后便让我放手去做。”肖同文回忆着自己接触钣金工种以来,冯师傅所给予他的种种帮助。他认为自己成长中最重要的,便是师父传承给他独立思考、追求卓越的工作作风。每当遇到一时无法解决的难题,肖同文总会再三思考,先同自己“较较劲儿”,寻找方法,常常琢磨出大致方向,再就重难点询问师父,如此方能“一点就通”。甚至常常在其中另辟蹊径,寻找出新的解决办法。
“做技能工人,要有理想、有追求,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冯友华同肖同文说着,“我年轻时,就非常仰慕当时的‘八级工’、‘高级工’,每当他们开始干活儿,我总得‘偷师’几回,细细思考,期盼能将他们的技艺学习过来,让自己也成为大师傅”。
偶尔遇到超出当前能力的任务,冯友华则鼓励肖同文“大胆去干”,由自己来“兜底”,干好了便是提升,干不好则帮助一起修正,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加深技术交流,培养钣金工种细致、认真、负责的职业操守。
闲暇之余,冯友华总喜欢讲一些钣金小故事,“不怕不会干,就怕停下来,要较这股子‘劲儿’,较这个‘真’!当你感为做此事难受了、焦虑了,说明你正在突破自己,正在进步。”每一个故事讲完,冯师傅总能引申出一些道理,肖同文从中受益良多。这些道理也潜移默化地进入到他的工作、生活里,往往不知不觉间,已分不清是自己成为了曾经的故事主角,还是曾经人和事的精神从未离开,始终萦绕在这方钣金车间了。
给自己定个目标,同自己“较劲儿”,这是钣金班组始终传承的一股子“精气神”,更是“说干就干、不讲价钱”的老钣金精神之内在体现。做航天人、做三江人、做红阳人,都应当时刻铭记自我较劲、“逢战则喜”,与航天事业路途上的“雄关漫道”较劲,方有自信终得“迈步从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