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正定博物馆全形拓课程在石家庄老年大学展开,经过三周的学习,石家庄市老年大学学员基本掌握了全形拓技术。本次课程由正定博物馆助理馆员、全形拓传承人刘瀛涵教授。
课堂上,老师围绕“全形拓的艺术魅力与技法”这一主题,深入浅出地展开了精彩的讲解。他从拓片的起源谈起,追溯了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的历史脉络,让大家对拓片这一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形式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全行拓的制作过程中,老师从选材、裁剪、粘贴,到拓墨、敲打、修整等都通过生动的实例和详细的演示,让大家对全行拓的制作技法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的了解。
课上内容分享
全形传拓技艺指在深入研究、充分理解所拓器物的历史价值、重要纹饰、铭文和沿革等细节基础上,对器物进行的立体传拓。
据容庚《商周彝器通考》第十章“拓墨”介绍:彝器拓全形始于嘉兴马起凤,《金石屑》(一:卅三)录一汉洗,马氏题云:“汉洗,旧拓本,戊午六月十八日,傅岩马起凤并记。”戊午为清嘉庆三年。清仪阁所藏古器物文(第一册)有全形爵四及仲凫父敦,均不甚工。张廷济题识在清道光二年。徐康《前尘梦影录》(下二一)谓:吴门椎拓金石,向不解作全形。道光初年嘉兴马傅岩能之。六舟得其传授,曾在玉佛庵为阮文达公作百岁图,先以六尺匹巨幅外廓草书一大寿字,再取金石百种椎拓,或一角,或上或下,皆以不见全体,著纸须时干时湿,易至五六次,始得蒇事。装池既成,携至邗江,文达公极赏之,酬以百金,更令人镌一石印曰“金石僧”赠之。阳湖李锦鸿亦善是技,乃得之六舟者,曾为吴子苾、刘燕庭、吴荷屋、吴平斋诸老辈所赏识。
清未山东潍县陈介祺,喜藏古物,钟鼎彝器,十分丰富,也善于墨拓,对拓本要求甚精。他所拓的均为乌金拓本,所拓形器,结构合理,浓淡相宜。清光绪年间,西安有位苏忆年,善拓形器,拓本多为绿色。民国初,西安李月溪虽也拓铜器器形,但不及苏忆年准确。那时在北京拓铜器器形的还有苏春塘、薛锡钧、薛平、刘永贵、周康元等人。
真正鼎盛期是在民国以后。主要代表人物为周希丁。由于从西方传入的透视、素描等方法逐渐普及,使得所拓器物图像的立体感较前期大为增强,并出现了用墨色来表现光线明暗变化的新技法。
对青铜器器形进行传拓,一般称作“全形拓”,是一种以墨拓技法完成,把器物原貌转移到平面拓纸上的一种特殊技艺。
来源:正定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