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重现:疫苗还有效吗?如何看待疫苗的有效性?

文摘   科学   2024-04-26 16:01   北京  

本文4图1表约6300字,阅读约20分钟

图源:http://sacsciencesmog.wikispaces.com/

太长不看版
  1. 每种获批上市的疫苗都经过了严格的风险与收益评估,并同时确保了安全性和有效性。这些疫苗主要的公共卫生目标是预防由感染引起的严重疾病,而不是阻止感染本身。流感疫苗不能完全避免流感,但能有效减少严重并发症和住院的风险;卡介苗不能防止所有结核杆菌的感染,但对预防儿童结核病的严重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通过预防疾病的发展,这些疫苗显著提升了全球人类的健康水平。

  2. 即使一种疫苗无法预防感染,也能在全球范围内有效根除某些严重的疾病。虽然轮状疫苗对预防轻症的效果有限,但其控制严重疾病的作用依然重要,因此不应忽视其价值。百日咳疫苗接种提示了群体保护的重要性。普及疫苗有效性的科学知识可以帮助公众形成正确的预期,更好地理解疫苗的作用。

  3. 疫苗的成功(疾病的消失)会导致人们不再能直观地看到免疫接种的价值(a victim of its own success)。社会应当科学看待疫苗的有效性,建立合理的疫苗免疫预期,克服疫苗犹豫(vaccine hesitancy),从而最大化疫苗免疫带给人类的健康收益。

根据联合国的最新估计,2023年全球人口出生时预期寿命为73.4岁,其中男性70.8岁,女性76.0岁;中国大陆排名全球第52,男性和女性的出生日预期寿命分别为76.18和81.52岁;而1950年,全球人口出生时预期寿命仅为46.5岁[1]。通过预防致命的传染病,疫苗在延长预期寿命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990–2019年,白喉-破伤风-百日咳(DTP)、麻疹、轮状病毒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疫苗接种与全球5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减少8690万(95% CI: 5720万–1.324亿)显著相关。这一下降意味着与没有疫苗的情况相比,死亡人数减少了24.2%(95%CI: 19.8–28.9);其中84.2%(95%CI: 83.0–85.1)与疫苗相关的儿童死亡率下降发生在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支持的73个国家,2000–2019年死亡人数减少约4540万。与上述四种疫苗相关的死亡人数减少幅度最大的国家依次为印度、中国、埃塞俄比亚、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2]

任何一种疫苗的批准上市都必须证明安全性和有效性。针对传染病的预防性疫苗以健康人群为受众,与治疗疾病的药物有着不一样的目标人群。因为这一差异,可以理解人们对疫苗有着更高的安全性期望。本文暂不讨论安全性。而对于疫苗的有效性,人们可以有怎样的合理期望呢?本文旨在介绍如何科学评价疫苗有效性从有效性的不同层面看现有的疫苗都起到了什么作用;说明为什么应形成对疫苗有效性的合理预期

如何科学评价疫苗有效性

人们认为疫苗有效,往往是因为它们起到了预防疾病的作用。谈论疫苗的“有效性”有两个概念:“效力”(efficacy)和“效果”(effectiveness),但无论哪一种“有效性”都有不同层面,例如预防重症及死亡、预防疾病、降低疾病严重程度或预防传播。

从早期研发到通过监管审批上市,疫苗的有效性大多通过临床试验确证。将人体对疫苗抗原的免疫应答与临床终点(如预防发病、降低疾病严重程度或减少住院)联系起来,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对疫苗所提供的保护进行衡量,即保护效力(efficacy)。从临床试验设计来看,研究终点一般为不同程度的疾病,即临床终点。如果将研究终点设为感染,一种做法是让病原体进入接种疫苗后的受试者体内,观察他们是否感染,这就是受控人体感染试验(Controlled Human Infection Model, CHIM)。这种类型的试验有严格的伦理考量,有少数国家和地区允许开展CHIM。当前全球使用的个别疫苗,如伤寒结合疫苗,通过“上市前CHIM+上市后效果(effectiveness)评价”的方式获得批准上市。上市前CHIM的研究条件严格受控而样本量较小,上市后通过大规模研究确证疫苗在真实世界的有效性(effectiveness)

从临床试验到批准上市的逻辑来看,疫苗有效主要是指它能预防疾病。那疫苗能否预防感染呢?我们首先应该了解什么是感染(infection)。病毒、细菌、寄生虫或其他微生物进入人体时可能发生感染。感染可定义为宿主细胞和病原体相互作用,导致宿主细胞的病变。以病毒为例,病毒要成功感染宿主,必须满足几个条件。首先,必须有足够数量的病毒子进入宿主。理论上单个病毒子足以引发感染,但有许多因素使得单个病毒子不太可能成功建立感染。其次,宿主细胞必须能够被病毒接触(accessible),并且这些细胞必须容易受到感染或易感(susceptible),这意味着这些细胞表达病毒可以结合的受体。细胞还必须允许感染(permissive),这意味着细胞包含病毒复制所需的分子和蛋白质。人体的每个部位都有机械、化学和微生物屏障来阻止感染,宿主的免疫系统可被迅速激活以清除病毒[3]。因此,在出现疾病症状前识别感染较为困难。感染发生在微观层面,不一定导致人体疾病。疾病通常发生在小部分感染者身上,当这些人体内的细胞因感染受损,则出现疾病的症状[4]。感染不一定导致疾病,是否值得花高成本去开发预防感染的疫苗是个有待商榷的问题。
疫苗到底起什么作用:预防感染 vs. 预防疾病
一般来说,疫苗不完全防止微观层面的感染,而是通过防止病原体在体内增殖扩散预防疾病[5]。一些证据表明卡介苗可能既防疾病又防感染。在英国一所学校暴发结核病时,29%曾接种卡介苗(BCG)的儿童对感染产生了记忆性T细胞应答,表现为干扰素-γ释放检测呈阳性,而未接种卡介苗的儿童中这一比例为 47%。在研究印尼肺结核患者的家庭成员时也有类似的发现。接种过卡介苗的人没有 T 细胞应答,这表明卡介苗诱导的先天性免疫应答可导致细菌的早期清除,并预防感染[6]。这一案例提示,收集疫苗能否预防感染的证据受到科学和技术的制约,需要探索出适宜的检测指标、试剂和方法
由于疫苗可抑制人体内病原体的增殖,许多疫苗能够减少病原体传播,即受种者让社区减少接触病毒的机会,从而形成群体保护[5](herd protection,人们往往与群体免疫herd immunity混用)。多数情况下,群体保护并不意味着某一未接种疫苗的个人在初次面对病原体入侵时具有接种疫苗的人那样的适应性免疫,而是因为周围接种了疫苗的人降低或阻断了病原体的传播,从而对未接种的个人形成间接的保护(图1),因而群体保护是比群体免疫更准确的用词。

1:通过疫苗免疫形成群体保护
图源:https://www.science.org.au/

当人们接种了疫苗后感染发病,就是所谓的突破(breakthrough),“突破性感染”一般指有症状的感染。当人们说希望疫苗“预防感染”时,想表达的可能是“预防发病”或“预防轻症”。针对疫苗可预防的疾病(vaccine-preventable disease, VPD),一些通过世卫组织资格预审(Prequalification, PQ)疫苗说明书示例如表1。多个产品的说明书上写着疫苗用于预防传染病

1:部分PQ疫苗说明书标称的疫苗有效性示例[7]

疫苗通用名

PQ日期

疫苗有效性

卡介苗(BCG)

2003-05-29

出生后尽早皮内注射卡介苗可提供针对结核病的高水平保护,特别是针对严重的儿童结核病和结核性脑膜炎。

霍乱灭活疫苗

2001-10-25

完成初次免疫一周后可提供针对霍乱及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导致腹泻的保护。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重组蛋白疫苗

2023-10-09

内含变异B.1.351B.1.1.7抗体结合域的融合蛋白,为16岁以上接种过至少一剂mRNA COVID-19疫苗的人提供针对COVID-19的保护。

登革热疫苗

2020-03-25

为已经实验室确认感染过登革热病毒的6–45岁的人提供针对1234型登革热病毒导致的登革热疾病的保护。

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

1998-04-01

2岁以上儿童提供针对Hib导致的侵袭性感染疾病(脑膜炎、败血症、蜂窝织炎、关节炎、会厌炎等)的保护。

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灰-乙肝-Hib六联苗

2014-12-19

6周龄–2岁儿童提供针对六种疾病的保护。可用于初免或加强免疫。

无细胞组分百白破三联疫苗

2013-07-09

4岁以上的人提供针对三种疾病的加强免疫。也可以用于孕妇在孕中期和孕晚期的接种,以使新生儿获得针对百日咳的被动免疫。应按照官方推荐定期进行加强免疫,一般每10年一次。

甲肝灭活疫苗

2013-07-19

在不同社区范围的甲型肝炎疫情(阿拉斯加、斯洛伐克、美国、英国、以色列和意大利)中评估了保护效力。80%的疫苗覆盖率可在48周终止疫情暴发。

乙肝重组蛋白疫苗

2004-11-22

建立针对乙肝病毒感染的主动免疫,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导致的慢性并发症,如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和乙肝相关性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

双价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

2009-07-08

9岁以上人群中预防与某些致癌HPV类型相关的肛门生殖器癌前病变(宫颈癌、外阴癌、阴道癌和肛门癌)以及宫颈癌和肛门癌。

三价季节性流感疫苗

2011-06-30

6月龄以上人群中预防流行性感冒。可用于孕妇,保护孕妇及胎儿。

乙脑减毒活疫苗

2013-10-08

8月龄以上健康儿童及由非疫区进入疫区的儿童和成人中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

疟疾重组蛋白疫苗

2022-07-15

5–17月龄儿童中预防恶性疟和乙肝。

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减毒活疫苗

2009-01-06

12月龄以上人群中预防三种疾病。在特殊情况下可用于9月龄以上的婴儿。

流脑ACYWX多糖结合疫苗

2023-07-06

9月龄–85岁人群中预防由ACYW X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侵袭性脑膜炎球菌疾病。

13价肺炎结合疫苗

2010-08-20

6周龄–17岁人群中预防由肺炎链球菌血清型13456A6B7F9V1418C19A19F23F引起的侵袭性疾病、肺炎和中耳炎。在18岁及以上成人中预防由上述13种血清型引起的肺炎和侵袭性疾病。

脊灰灭活疫苗

2005-12-09

用于婴儿、儿童和成人预防脊髓灰质炎,可用于初免或加强免疫。

轮状病毒疫苗

2008-10-07

用于预防由G1G2G3G4G9型引起的婴儿和儿童轮状病毒胃肠炎,6–32周龄婴儿接种 3剂。 第一剂应在6–12周龄之间接种。

伤寒结合疫苗

2017-12-22

6月龄–65岁人群免疫接种2-3周后可预防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伤寒。不提供针对副伤寒沙门氏菌和其他引起伤寒感染的非伤寒沙门氏菌的保护。

水痘减毒活疫苗

2018-02-09

1岁以上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种预防水痘。为期10年的研究观察到单剂接种后94%的保护效力(95% CI: 93%–96%)。

黄热减毒活疫苗

2001-03-20

初免10天后或加强免疫后立即预防黄热病,可保护10年。

下面四个例子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疫苗有效性的不同方面。

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一种不防感染的疫苗也可在全球根除一种可怕的临床疾病

脊髓灰质炎是一种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致残和危及生命的疾病。脊灰病毒(poliovirus)可以感染人的脊髓,导致弛缓性麻痹(flaccid paralysis),即无法移动身体的某些部位。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麻痹发生在病毒复制并攻击神经系统时。大多数感染脊灰病毒的人没有任何症状,约四分之一的人会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这些症状通常持续2–5天;70%感染了脊灰病毒的儿童没有症状,少于1%感染脊灰病毒儿童的手臂、腿或两者出现弛缓性麻痹[8]。很多瘫痪持续终生,一部分可能致命。
无论是口服脊灰疫苗(OPV)还是注射的灭活脊灰疫苗(IPV)都被公认十分有效,而这种有效性是针对疾病而非感染。事实上,每发生一例麻痹病例背后都有数百例无症状脊灰病毒感染[9]。COVID-19让很多人第一次了解到SARS-CoV-2病毒的“无症状感染”,且无症状感染者可能排毒感染他人。其实脊灰病毒也有这样的特点。
当我们说根除(eradicate)脊灰时,通常是指在全球彻底消灭脊髓灰质炎这一疾病,而非消灭病毒。脊灰病毒对人体的感染很难监测,在环境中也会持续存在。例如,2022年美国纽约报告了一例弛缓性麻痹病例,发病的年轻人从未接种脊灰疫苗[10]。这就是为什么在已经消除(eliminate)脊灰的中国等大部分国家地区,脊灰疫苗的持续接种仍然重要。脊灰的例子让我们看到,一种不防感染的疫苗也可在全球有效根除一种可怕的临床疾病。

轮状病毒胃肠炎(rotavirus gastroenteritis, RVGE):一种疫苗对预防轻症不那么有效,也不应因此否定其价值

轮状病毒主要影响婴幼儿,可引起严重的胃肠炎。腹泻和呕吐会导致体液流失,如果不治疗脱水,轮状病毒导致的幼儿急性腹泻可能致命。RVGE是人类腹泻死亡的主要原因,2019年全年龄段的总死亡人数估计为235,331(95% CI: 110,221–415,457)[11]。已在全球广泛使用的轮状病毒口服疫苗可以保护儿童免受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呕吐和胃痛。
应用最多的两种口服轮状病毒疫苗Rotarix®和RotaTeq®已在全球范围内使用超过十年,同一种疫苗在不同地区的保护效力有差异。来自高收入和高中收入国家地区的大量临床数据显示,针对RVGE导致的住院和急诊的保护效力约为90%[12],针对严重RVGE的保护效力为85%–98%[13]。与此相对,接种口服轮状疫苗后在第一个流行季针对G1-G4型轮状病毒导致的任何程度RVGE的保护效力约74%(95% CI: 66.8–79.9)[14]
从这些不同的“保护效力”表述,我们可以看到保护效力或有效性可以针对不同程度的疾病(e.g., 重症vs.任何程度的疾病)、疫苗接种后的不同保护持续时间(e.g., 一个流行季vs. 两个流行季)、致病的不同病原体型别(疫苗型别vs. 疫苗不包含的型别vs. 所有型别)。这些也是疫苗开发过程中,尤其是临床试验设计时需要仔细考虑的重要问题。疫苗关键临床试验所选择的主要研究终点会决定样本量,也体现了疫苗开发者对疫苗带来主要公共卫生价值的定位。对某些疾病来说,轻症不构成大问题,那么预防重症更为重要(如流感)。因此,疫苗在预防重症方面能达到较高的保护效力(如高于70%)且成本合理,就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相应地,如果一种疫苗对预防轻症不那么有效,也不应因此否定其价值

百日咳(Pertussis):疫苗的群体保护作用

不同病原体的潜伏期不同,也就是说人体从暴露于病原体到疾病症状首次出现所经过的时间有长有短。对于接触病原体后不久就出现症状的感染,记忆免疫应答可能不足,并且很难通过疫苗接种实现对个体持续的保护。这个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是在整个儿童时期提供疫苗的加强免疫接种(例如白喉、破伤风、百日咳和脊灰疫苗),将抗体水平维持在保护阈值以上。例如,接种五至六剂破伤风或白喉儿童期疫苗可提供终生保护[15]。因此,在可实现儿童期多剂疫苗高覆盖率的国家,这些疫苗在成年期的加强免疫并不常见。然而,百日咳疫苗是个例外,其免疫规划的重点目标是预防婴儿期疾病。这一目标可以通过直接为婴儿接种疫苗实现,也可以通过其他年龄组的疫苗接种来强化,包括一些国家免疫规划中的青少年和孕妇接种,可减少向婴儿传播该病原体,并通过胎盘转移的母传抗体保护低月龄婴儿。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高收入国家从1990年代开始从历史更长的全细胞百日咳(whole cell pertussis, wP)疫苗转而使用无细胞百日咳(accellular pertussis, aP)疫苗。一项包含5867名参与者的研究表明,接种aP疫苗后15–364天内,预防疾病的调整后疫苗有效性(effectiveness)为80%(95% CI: 71–86),1–3 年时为84%(95% CI: 77– 89),4–7年时为62%(95% CI: 42–75),8 年或更长时间为41%(95% CI: 0–66)[16]
高收入国家在最近二十年观察到的“百日咳重现”是多种原因导致的,包括百日咳鲍特菌的演化、疫苗保护随时间下降、无症状感染者传播及诊断与监测改善(图2)[17]。高收入国家使用aP疫苗是因为其反应原性或不良反应低于wP。然而,与wP相比,aP疫苗对临床百日咳的保护持续时间较短,对百日咳鲍特菌传播的抑制效果可能较差[18],因此提示可能应对成人进行加强免疫。基于这一事实,世卫组织建议,只有在国家免疫规划可以保证实施加强免疫时,才可考虑wP到aP疫苗的转换[19]
此外,疫苗接种率低和拒绝使用疫苗的现象增加也是影响百日咳流行病学的因素。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将疫苗犹豫(vaccine hesitancy)纳入全球健康十大风险报告[20]
图2:百日咳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17]

流感(influenza):对疫苗有效性的科普有利于形成合理预期

流感给人类带来不小的疾病负担,全球每年因流感死于呼吸道疾病的人达到389,000[21],因流感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约299,858[22]。很多人认为流感疫苗没用,因为突破性病例(breakthrough cases)较为多见。美国疾控中心(CDC)通过受种者调查也发现了这一点:许多人的亲身经历或二手经验表明,疫苗接种可能无法预防流感。多年来,美国CDC根据疫苗预防需要药物治疗的疾病的效果来衡量疫苗有效性;而近年来美国CDC扩大了疫苗有效性研究的范围,包括研究疫苗在预防急诊和住院等严重后果方面的效果。这些工作生成的大量证据表明,流感疫苗接种可以降低突破性病例出现严重后果的风险。
基于这一认知,2023年9月美国CDC发起了一项名为“从狂野到温和” (Wild to Mild)的流感疫苗宣传活动[23](图3为宣传海报之一),与公众分享接种疫苗如何降低流感风险及其潜在严重后果的关键信息。重点宣传对象是高危人群,特别是孕妇和儿童,因为COVID-19大流行以来,这些群体的疫苗接种率有所下降。
宣传活动的目的是重新设定公众对流感疫苗在不能完全预防疾病的情况下可以有什么样的期望。参与者发现这些信息在公众测试中很有启发性。对于孕妇来说,关于怀孕期间接种疫苗不仅可以保护自身还可以保护婴儿出生后几个月的信息特别有说服力。
3:美国疾控中心流感疫苗宣传海报

更多海报:https://www.cdc.gov/flu/resource-center/shareable-resources.htm

为什么科学看待疫苗有效性非常重要
人群在达到一定比例的免疫接种后可形成群体保护,这一比例的阈值受到传染病传播效率的影响。例如,针对基本再生数(R0)高达12–18的麻疹,建立群体保护的接种率应达到91.7%–94.4%[24];针对R0为12–17的百日咳,形成群体保护的全程接种率应与麻疹疫苗相当[25]。有一些个体,例如免疫缺陷人群,因为特定医学原因不能接种某些种类的疫苗, 所以即便在理论上也几乎没有一种疫苗能做到百分之百的接种率。这样,“应接尽接”就成了实现群体保护的必要条件。近两年发达国家的麻疹、百日咳重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接种率降低无法维持群体保护。
疫苗有效指的是数据证明疫苗对临床终点的保护效力,一般为预防重症或预防发病。将感染作为研究终点可以是未来疫苗开发的一个方向,但首先应全面考虑成本收益和技术可行性。将疫苗不能预防感染视为疫苗无效,这种误解是导致疫苗犹豫的重要原因
在个体层面很难证明甚至难以想象因为接种了疫苗而没有发生的疾病或重症,因此,证明疫苗的有效性需要在群体层面收集数据或者建模。这也提示我们在看待疫苗有效性方面应避免“身边统计学”,而应参考在人群中开展的科学研究的结论。疫苗免疫好像一把无形的保护伞,保护着现代人免受千百年来人类祖先饱受的各种疾病折磨。置身于伞下,我们往往会忘记它阻挡疾病侵袭的作用;而当人群不再充分免疫接种、伞面出现漏洞时,疾病会再次提醒我们疫苗的作用(图4)。

4:疫苗接种生命周期与疾病消除:疫苗接种率、疾病发病率和疫苗相关或偶合不良事件(AEFI)之间的动态关系[26]

参考文献:

[1] Life Expectancy by Country and in the World (2024) - Worldometer. Accessed April 12, 2024. https://www.worldometers.info/demographics/life-expectancy/

[2] Zhang H, Patenaude B, Zhang H, Jit M, Fang H. Global vaccine coverage and childhood survival estimates: 1990–2019. Bull World Health Organ. 2024;102(4):276-287. doi:10.2471/BLT.23.290129

[3]Louten J. Virus Transmission and Epidemiology. Essential Human Virology. Published online 2016:71-92. doi:10.1016/B978-0-12-800947-5.00005-3

[4]Drexler M, Medicine (US) I of. How Infection Works. In: What You Need to Know About Infectious Diseas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US); 2010. Accessed April 13, 2024.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209710/

[5]Vaccines FAQ. Johns Hopkins Coronavirus Resource Center. Accessed April 1, 2024. https://coronavirus.jhu.edu/

[6]Pollard AJ, Bijker EM. A guide to vaccinology: from basic principles to new developments. Nat Rev Immunol. 2021;21(2):83-100. doi:10.1038/s41577-020-00479-7

[7] Prequalified vaccines. WHO - Prequalification of Medical Products (IVDs, Medicines, Vaccines and Immunization Devices, Vector Control). Published November 20, 2019. Accessed April 14, 2024. https://extranet.who.int/pqweb/vaccines/prequalified-vaccines

[8] Pinkbook: Poliomyelitis | CDC. Published April 26, 2023. Accessed April 13, 2024. https://www.cdc.gov/vaccines/pubs/pinkbook/polio.html

[9] Chumakov K, Brechot C, Gallo RC, Plotkin S. Choosing the Right Path toward Polio Eradication.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3;388(7):577-579. doi:10.1056/NEJMp2215257

[10] Sethi Y, Kaka N, Chopra H, Aggarwal N, Arora S, Emran TB. Recent poliovirus outbreaks and vaccination: A perspective. Ann Med Surg (Lond). 2022;84:104970. doi:10.1016/j.amsu.2022.104970

[11] Murray CJ, Ikuta KS, Sharara F, et al. Global burden of bacterial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in 2019: a systematic analysis. The Lancet. 2022;399(10325):629-655. doi:10.1016/S0140-6736(21)02724-0

[12]Vetter V, Gardner RC, Debrus S, Benninghoff B, Pereira P. Established and new rotavirus vaccine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Hum Vaccin Immunother. 18(1):1870395. doi:10.1080/21645515.2020.1870395

[13] Velázquez RF, Linhares AC, Muñoz S, et al. Efficacy,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licensed rotavirus vaccin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for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BMC Pediatr. 2017;17(1):14. doi:10.1186/s12887-016-0771-y

[14]Vesikari T, Matson DO, Dennehy P, et al. Safety and efficacy of a pentavalent human-bovine (WC3) reassortant rotavirus vaccine. N Engl J Med. 2006;354(1):23-33. doi:10.1056/NEJMoa052664

[15]Pollard AJ, Bijker EM. A guide to vaccinology: from basic principles to new developments. Nat Rev Immunol. 2021;21(2):83-100. doi:10.1038/s41577-020-00479-7

[16]Schwartz KL, Kwong JC, Deeks SL, et al. Effectiveness of pertussis vaccination and duration of immunity. CMAJ. 2016;188(16):E399-E406. doi:10.1503/cmaj.160193

[17] Ewa Szwejser-Zawislak, Mieszko M. Wilk, Piotr Piszczek, et al. Evaluation of Whole-Cell and Acellular Pertussis Vaccines in the Context of Long-Term Herd Immunity. Vaccines.2023, 11(1), 1. doi: 10.3390/vaccines11010001

[18] Schwartz KL, Kwong JC, Deeks SL, et al. Effectiveness of pertussis vaccination and duration of immunity. CMAJ. 2016;188(16):E399-E406. doi:10.1503/cmaj.160193

[19]Pertussis vaccines: WHO position paper – August 2015. Accessed April 13, 2024.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detail-redirect/WHO-WER9035

[20]Ten health issues WHO will tackle this year. Accessed April 3, 2024. https://www.who.int/news-room/spotlight/ten-threats-to-global-health-in-2019

[21] Paget J, Spreeuwenberg P, Charu V, et al. Global mortality associated with seasonal influenza epidemics: New burden estimates and predictors from the GLaMOR Project. J Glob Health. 2019;9(2):020421. doi:10.7189/jogh.09.020421

[22] Chaves SS, Nealon J, Burkart KG, et al.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estimates of influenza-attributable ischemic heart disease mortality. eClinicalMedicine. 2023;55. doi:10.1016/j.eclinm.2022.101740

[23] CDC. New Wild to Mild Campaign Drives Key Message to Tame Flu.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Published September 22, 2023. Accessed April 13, 2024. https://www.cdc.gov/flu/spotlights/2023-2024/new-campaign-wild-to-mild.htm

[24] Plans-Rubió P. Vaccination Coverage for Routine Vaccines and Herd Immunity Levels against Measles and Pertussis in the World in 2019. Vaccines (Basel). 2021;9(3):256. doi:10.3390/vaccines9030256

[25] 吴丹,宁桂军,尹遵栋, et al. 中国2011-2017年百日咳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中国疫苗和免疫. 2018;0(3). https://doc.taixueshu.com/journal/20180054zgjhmy.html

[26] Pittet LF, Abbas M, Siegrist CA, Pittet D. Missed vaccinations and critical care admission: all you may wish to know or rediscover—a narrative review. Intensive Care Med. 2020;46(2):202-214. doi:10.1007/s00134-019-05862-0


CNVAC
中国疫苗学培训 Chinese Vaccinology Course (CNVAC)的官方公众号,CNVAC为国内第一个全面系统的疫苗学培训。本号旨在分享国内外疫苗学相关学术进展,会议信息和培训招生启示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