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贺祖斌
研究生:罗圣梅、李冬冬、任 琪、周润伍、卞志国、郭彩清、蓝磊斌、林盟初、黄劲宁、陈 康、李 娜、蒲智勇、谢明明、黄玉君、杨佳琪、许思琪、梁雅馨
贺祖斌,广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教授,教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从事高等教育研究。课题组成员为广西师范大学、厦门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广州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编者按
由贺祖斌教授主持,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参加的“高等教育十大事件年度盘点”学术沙龙到2024年已经举办了19期,并先后出版了《中国大学这五年(2005-2010)》(2011版)、《中国大学这五年(2011-2015)》(2016版)、《中国大学这五年(2016-2020)》(2021版)等系列论著。同时,与《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媒体合作评析,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好的影响,这种积累多年的讨论形式和成果得到学术界高度认可,该学术团队汇聚多所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继续对“2024年中国高等教育十大事件”进行了深度分析,并坚持独立评析。我们期待每年以这种专业性、针对性的探讨,管中窥豹,见证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轨迹。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国高等教育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着力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回望这一年,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发生了不少有重大影响的事件,我们选评出其中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十件大事,汇成2024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缩影。
事件回顾:
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从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出发,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出系统部署。[1]
【2024-07-18 来源:中国政府网】
罗圣梅: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结合点,高等教育应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龙头作用,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综合改革,优化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以科技创新需求为导向完善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尤其是要提高“专精特新”领域内拔尖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
任琪: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在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进程中,需深化教育改革,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着力构建与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科技创新,加快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全面落实高校自主权,充分发挥在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中的主导作用。
林盟初:建立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引领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就地方高校而言,学科专业设置优化调整应以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导向,构建政府引导与高校自主决策相结合的学科专业调整机制,培育出既具地方特色又能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学科专业集群,实现差异化、内涵式发展。
周润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聚焦于人才培养实践,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环节。要着力打造“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培养链条,优化人才选拔机制、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深化培养模式改革等,加快建成符合科研规律与教学规律、精准对接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的高质量研究生教育体系,以持续巩固强国建设的人才力量。
梁雅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高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是加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有待提高,“科研是科研,企业是企业”的现象普遍存在,要从根源处扭转这一局面,必须变革科研评价机制,重塑科研人员理念,实现高校创新价值的最大化与社会生产力的跨越提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教育综合改革是时代之需、国家之需和教育之需。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是一体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高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水平的根本之策。[2]从改革逻辑上看,教育综合改革的着力点包括立德树人、服务国家需求、创新引领质量提升以及基于开放发展的合作。教育综合改革始终坚持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把“立德树人”作为检验教育改革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教育综合改革旨在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其关键在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助力创新型国家建设。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点举措:
一是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聚焦思政课关键课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加快补齐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短板,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符合我国实际、具有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3]
二是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引导不同类型高校在不同领域不同赛道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和水平。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提高成果转化效能。我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发表的文章《高校要着力提升科技支撑力》中指出完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搭建高端基础研究平台,全面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促进专利技术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高水平教育开放。
三是围绕以人民为中心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要主动适应人口变化形势,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推进数字化教育,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加强终身教育保障,等等。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涉及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通过教育综合改革,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事件回顾:
全国教育大会于2024年9月9日至10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4]
【2024-09-12 来源:人民日报】
卞志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作为教育、科技和人才的重要结合点,高等教育应探索契合时代需要、接轨市场需求的新型人才培养路径,注重实践与创新思维协同培育,打破传统教育局限。此外,还需结合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特征,持续聚焦教育公平、教育国际化等议题,以融入世界教育发展潮流。
谢明明: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由“有学上”转变为“上好学”。这一需求转变背后,凸显了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追求。因此要聚焦解决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多措并举补齐发展短板,实现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周润伍:在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未来应大力推进研究生教育分类培养,优化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培养分类发展。特别是要把学位法规定落实到实践中去,统筹保障学位申请人权益与学位授予质量。
罗圣梅:“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作为在高校从教十年的教育工作者,我深知教育工作者是教育事业的核心力量,责任重大。我们要持之以恒地精进专业素养,力求在教育实践中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教育强国目标贡献力量。
黄劲宁:教育强国建设为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搭建了广阔舞台。当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教学助手智能体能有效优化教师教学,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为教育发展注入活力。在教育大会的引领与推动下,人工智能必将与教育实践深度融合,成为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力量。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着眼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教育系统要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把学习宣传贯彻大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全面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我觉得学习贯彻教育大会精神应该抓住几方面: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准确把握会议的指引方向、发展导向、价值取向,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深刻把握教育强国从“建设”到“建成”的笃定信心,不断增强教育强国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二是领悟大会精神。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三大属性”“六大特质”“八大体系”“五个重大关系”“五个重大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三是抓住时代机遇。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抢抓机遇做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区域教育资源优化布局、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对外开放等重点工作,以实际行动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特别是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按照强基固本、分类培养、优化结构、智能赋能、开放互鉴的总体思路,构建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的供需匹配和协同发展机制,建成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高教力量。具体而言,一是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夯实育人根基,构建高质量人才自主培养体系。二是要把培养国家战略急需人才摆到更加突出位置,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超常规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三是主动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高校结构、区域结构等,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配机制。四是探索数字赋能大规模因材施教、创新性教学的有效途径,注重运用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五是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因此,要持续开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奋力实现建设教育强国的伟大目标。[5]
事件回顾:
9月8日,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同志《论教育》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之际发行。专题文集收入教育系列重要文稿47篇,科学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深化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规律性认识,对于新时代新征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6]
【2024-09-25 来源:人民网】
林盟初: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论教育》收入了习近平同志关于教育的多篇重要论述,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规律性认识的重大突破,回答了当前教育发展背景下,“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为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李娜: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这是确保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的关键,关乎民族未来命运。立德树人理念需贯穿于思想道德培育、文化知识传授及社会实践教育的每一环节,覆盖基础教育至高等教育的育人链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方能培育具备高尚品德与扎实学识的新时代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把牢方向。
任琪:历史经验充分表明,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在高等教育领域发挥得如何,直接决定了高等教育是否能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论教育》启示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高等教育事业本质上是固本培元、福泽民众的事业,坚持党对高等教育的全面领导,以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优势与特征。
黄劲宁: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的重任。《论教育》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将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视为教育事业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应着力于提升教师综合能力,关注教师健康福祉,捍卫教师合法权益,充分信赖并依靠教师队伍,鼓励并支持优秀人才长期乃至终身献身教育事业。
许思琪:习近平总书记在《论教育》中着重指出,爱国主义需贯穿各类学校教育始终。教育应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前途、个人命运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树立并坚守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爱国意识与情感,提升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确保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底牢牢扎根、融入血脉、沁入灵魂,成为其内在的精神支柱与价值坚守。
习近平总书记在《论教育》中,系统擘画了教育强国建设的蓝图,对教育的根本问题——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指明方向。
第一,《论教育》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7]要实现这一目的,需在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艰苦奋斗精神和促成全面发展六个层次下足功夫,健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第二,《论教育》回答了怎样培养人。“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8]教育始终秉持这一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因材施教为主要原则,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工程。坚持教育现代化理念,切实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娴熟的教育艺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第三,《论教育》回答了为谁培养人。教育现代化进程中要胸怀“国之大者”,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区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与其他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要求我们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方位、多层次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加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立志做新时代挺膺担当的奋斗者。
习近平同志《论教育》是送给广大教师的珍贵礼物,我们要从中更全面、更系统地学习和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让更多“大先生”成就更多时代新人。步履坚定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上砥砺奋进。以教育为抓手,筑牢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根基,谱写教育强国建设的崭新篇章。同时,也要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朝教育现代化目标勇毅前行,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展现教育之担当作为。
事件回顾:
9月3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2023年度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等文件,共增列37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59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6个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新增83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92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另增列13个博士授予单位、24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需加强建设。[9]
【2024-09-30 来源:教育部网站】
蒲智勇:新增学位授权点的分布反映了高等教育对国家战略需求的积极响应。学位授权点集中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力求构建与国家发展进程相契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在这些关键技术领域增设学位授权点,高等教育机构能够更精准地培养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高端人才,推动学术研究与技术创新的深度融合。
李冬冬:此次学位授权,首次对部分高校实施“先加强建设,再开展工作”的发展策略,给予部分高校进一步加大投入和改进发展的机会。此举对优化发展研究生教育意义重大,通过强化核心领域专业建设及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有助于新增授权点院校优化资源配置,激发高校创新活力,提升办学层次。
蓝磊斌:新增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有利于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增加学生选择、优化学科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和提升国家教育水平。随着授权数量的增加,如何保证教育质量、避免资源过度分散仍然是重要挑战。学位授权点和学位点的扩展需要与学术水平和科研实力相结合相匹配,以维护学位的含金量和社会认可度。
杨佳琪:与2020年相比,2024年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博士学术学位授权点以及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拟获批数量与拟获批率均呈现增长趋势。这反映出国家对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与学术型人才的重视。同时,硕士学术学位授权点拟获批数量相比上一轮减少了86个,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研究生教育正逐步向专业化和多元化转型,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卞志国:受办学历史、区域要素、办学资源条件等因素影响,“双非”院校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与双一流高校长期存在较大差距。本次公示结果显示,众多“双非”院校取得硕博学位点授权,这将在办学层次、吸引高层次师资人才、提高生源质量、丰富资金来源等方面为“双非”高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的审核结果显示,本次共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831个,其中,新增一级学科博士点480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5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58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566个。新增硕博学位授权点数量有了较大提升,专业学位比例显著增多,主要集中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领域,反映出国家对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
新增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点及授予单位是高等教育扩容和优化的关键步骤,是实现高等教育高水平普及化的必由之路,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为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学位授权布局优化是推动高等教育向“高质量”升级的重要抓手。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结果的发布,展现了国家在深化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优化学科布局方面的系统性谋划,有助于促进多类型人才培养、为研究型大学注入动能,增强应用型高校内涵建设。此外,13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4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需进一步加强建设,待其办学水平和研究生培养能力达到相应标准后,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核查,方可开展招生、培养、学位授予工作。这将推动相关高校积极作为,聚焦学科建设,加大投入,补齐短板,达成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目标,助力我国高等教育整体优化提升。
今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扩大了学位授予单位的自主权,确立了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的自主审核制度。学位授权审核结果对高校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增强了高校自主权,优化学科结构,强化与市场的联系,助推办学层次和教育质量的提升;同时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获得新增硕博学位授权点的高校应明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强化导师在学术创新、科研指导和学生培养中的责任担当,构建和谐导学关系,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事件回顾:
2024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博士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对持续深化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作出系统部署。[10]《意见》从博士生教育专业体系、专业调整机制、人才培养流程等方面为博士生人才高质量培养指明了方向。
【2024-10-20 来源:新华社】
任琪:博士生教育作为我国学历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层次,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支撑。《意见》的出台不仅响应了中国式现代化对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而且为人才自主培养、学科体系完善和人才培养机制等指明方向,凸显了博士生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展现了国家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视和对科技自主创新的迫切需求。
李娜:十年来,我国博士生教育规模持续扩大,招生人数从2013年的7.05万人攀升至2023年的15.33万人,增幅达117%;其中,在学博士生达61.25万人,比上年增长10.14%。博士研究生教育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柱,其规模的逐步扩大彰显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新时代博士研究生教育应坚持规模增长与内涵建设相协调,学科专业布局与经济产业调整相适应,以全面提升博士生自主培养质量。
蒲智勇:当前博士生培养面临生源质量参差、导师指导不足以及科研质量下降等问题,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革:一是优化招生标准,注重考查学生的学术潜力和研究兴趣,提升生源质量;二是加强导师培训,明确导师在学术指导和职业发展方面的责任,提升指导能力;三是改革评价体系,减少对论文发表的硬性要求,强调学位论文的创新和学术贡献,推进评价科学化。
郭彩清:《意见》对博士生导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高质量导师队伍是博士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鉴于当前存在个别导师指导缺乏力度、精力投入欠缺、重发表而轻培养等状况,应进一步强化导师岗位的固有属性,完善导师评价机制,合理确定招生名额,确保导师投入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保障培养质量。
陈康:加强博士生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既是知识深化与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深刻反映出一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这一进程不仅成为衡量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还直接关系到对国际优秀生源的吸引能力,进一步彰显了博士教育在国家发展蓝图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
博士生是国家教育体系中的拔尖人才群体,是各行各业和各个领域领军人才的主要来源。《意见》从优化学科专业布局、重塑培养流程要素、完善协同育人机制、保障教育资源供给等方面为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指明了方向。尤其在以下三对关系的处理上为未来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实践指南。
第一,扩大培养规模与深化内涵建设的关系。《意见》延续了博士培养规模扩大化的政策趋势,在招生、培养、评价等环节提出明确的要求。在招生上强调提升生源质量、优化生源结构,确保“扩量不降质”。在培养上则以强化自主培养能力为目标,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开展科研创新项目、调整课程体系结构等多方位措施,提升其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以此实现规模与质量并重,通过内涵建设提升博士生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贡献度。第二,学科专业布局与国家战略对接的关系。《意见》特别指出要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建立及时响应国家需要的学科专业设置、建设和调整机制。高校需立足自身办学特色,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科技发展态势,加快推进急需学科和前沿学科的布局优化,推动博士生教育更精准地对接国家发展需求。同时加强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鼓励博士生在服务国家需求的同时拓展跨学科、跨领域的协作。以此持续强化博士生对多元环境的适应性,提升其科技创新能力,为我国在前沿科技探索、重大战略布局实施进程中提供智力引擎与创新动力。第三,专业型博士与学术型博士协调发展的关系。根据我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专业型博士和学术型博士的差异化发展路径是非常有必要,在实践中明确了两类博士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计和评价机制上的区分。学术型博士应进一步强化其基础理论研究和创新能力培养,为国家在基础科学领域和关键技术攻关中提供智力支持;专业型博士更需要加强产学研合作,深入行业实际,培养具备高层次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在国家紧缺的应用领域。总之,新时期的博士教育要处理好上述三对重要关系,以为博士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事件回顾:
2024年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全会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11]
【2024-07-18 来源:新华社】
周润伍:新质生产力的首要构成要素是具备思维力、创新力、知识生产力和智慧生产力的新质人才。高校应围绕科技创新及传统产业升级,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实践项目,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同时,锚定新质生产力要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与方法,助力新质人才培养。
许思琪:学科专业设置是高等教育促进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首要抓手。第一,学科专业设置聚焦国家战略和科技前沿,是新质人才培养的前瞻性布局。第二,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是新知识生成的主要来源。第三,学科专业设置是高校发展与产业变革互动的关键节点,带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
陈康:新质生产力的特征在于创新、关键在于优质、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高校要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以使科技成果更有效地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同时,构建以重大科技问题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学科发展平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对接新质生产力要求,谋划人才培养新布局。
黄玉君:高校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技能,更要弘扬人文精神,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伦理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人,以科技革新突破传统“人文教育”的既定模式,促进科技创新与人文关怀的深度融合,为构建和谐、可持续的未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谢明明:打破产教分离壁垒,强化产教融合新平台建设,推动科学研究与产业紧密结合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环节。一方面,要深化产学研合作,建立深层次战略联盟。另一方面,要精准识别新质生产力上下游产业链所需的各类人才,紧密对接市场需求,开创产教融合新发展格局。
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新时期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发展形势与趋势,提出的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和理论性的创新概念,它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生产力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驱动下,生产力诸要素迭代升级而产生的新质态生产力,其核心要素是高素质劳动者。高等教育是高素质劳动者培养的主渠道、知识创造与科技创新的策源地、优秀人才的集聚地。学科专业设置是社会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具体表现,它不仅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知识生产载体,也是高等教育与产业变革的关键交汇点。
我在《高校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一文中指出:以学科专业体系建设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高校以学科专业优化调整促进学科知识体系的完善,增强与现代产业布局发展的适应性。一是转变学科专业设置范式。将传统学科专业设置单纯注重学术转向重视产出服务、支撑产业体系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二是分类分层推进学科专业设置。在学科专业调整和优化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特色,聚集现代产业需求,形成学科专业链与产业链、人才链、价值链的有效衔接。三是优化联动学科专业调整机制。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质量优先,进一步优化完善国家、省级部门、高校三方联动学科专业调整机制。[12]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迈入普及化阶段,总规模居世界首位。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量的短板已不再是制约发展的主要矛盾,我们正处于由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高质量转变的关键时期。为此,高校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重大需求、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求,大力推动专业动态调整,着重改造提升“存量”专业,培育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新兴专业。将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不断提升专业动态调整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推动教育体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满足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迫切需求,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事件回顾:
8月6日,第40个教师节来临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出台《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13]
【2024-08-06 来源:教育部网站】
卞志国: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点在于强化教育家精神的引领作用,建立健全师德师风长效机制,以教育家精神锻造教师队伍素质。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培养具备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的优秀教师。高校作为培养教师的摇篮,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教育现代化和强国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
李娜:弘扬教育家精神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逻辑。从“四有”好老师,到“四个引路人”,从成为“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再到成为“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直至教育家精神的提出。这一系列理念是对教师队伍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与思想升华,为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赋予了形而上的价值引领力。
蓝磊斌:在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的使命中,师范院校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新形势,师范院校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高举教师教育大旗,不断创新师范生培养机制;二是建设“学科+教师教育”的跨学科课程体系和实践实训平台;三是积极探索“三优三好”的未来教育家型教师培养新路径。
林盟初: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西部地区对高水平师资的需求日益增长。近年来,公费师范生政策的不断调整优化,吸引了更多优秀青年投身中西部教育,有助于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为中西部地区的青少年带去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助力他们实现梦想。这些举措不仅为青年教师提供了成长平台,也提升了当地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梁雅馨:“银龄计划”对于缓解教育资源紧张、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我国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银龄教师凭借丰富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教学管理经验,有效补充民办教育在师资力量、教育教学及其管理能力等方面的短板,尤其是在短期内能够显著提升民办教育师资队伍的教育教学水平,体现了对教育家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意见》的关键词“教育家精神”是中国教育领域独树一帜的精神瑰宝,它不仅蕴含了教育工作者必备的道德品质、专业素养和价值观念,还融合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与鲜明的时代特征,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更多的“大先生”。我在《我心中的大先生》一文中指出:在我的教育生涯中,“先生”一词非常神圣,它既是对德高望重者、学识渊博者的尊称,也体现一种修为、一种精神和一份崇敬。我认为,先生之“大”,在学问之深、品德之高、格局之大等。
千百年来,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教育家赓续以孔子为典范的中华传统师道文化,以一种弘道的精神,将自己对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化作一种无形的道德精神力量,从孔子“因材施教”,孟子“性善论”到蔡元培“爱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爱国”、梅贻琦“通识教育”、陶行知“爱满天下,学做真人”再到新时代巾帼楷模张桂梅,无数教育家始终引领、促进、感化、温暖着千秋万代中国人的精神成长。教育家精神是以他们为代表的广大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所展现出的崇高道德风范与卓越专业素养的集中体现。这不仅意味着教师在学术领域内不懈追求卓越,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基础和持续自我提升的学习能力,更强调了教师在道德层面应为学生树立典范,以正直、诚信、强烈的责任感以及关爱之心,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与行为习惯。同时,教师应具备高超的沟通技艺与丰沛的情感智力,以敏锐的感知力洞悉并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质,锚定学生的兴趣维度,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激活其学习能动性与潜在禀赋,促使每一位学生皆可在契合自身的教育生态中蓬勃发展、砥砺成才。
新时代新征程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要以教育家精神的超越性引领教师队伍建设,使教育家精神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追求。同时,社会各界应积极营造尊师重教的文化氛围,塑造正确舆论导向,提升公众对教师职业的价值认知,全景式展现新时代教师队伍的卓越风范。使教育家精神具象化为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动能,为教育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夯筑坚实基础,稳步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
事件回顾:
9月25日,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强化宏观调控就业优先导向、增强现代化产业体系就业协同性、拓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成才渠道等24条举措,这是新时代以来首次从中央层面出台的促就业指导性文件。[14]
【2024-9-25 来源:新华社】
蓝磊斌:《意见》是新时代以来首次从中央层面出台的促就业指导性文件,进一步明确了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具体内涵、指导思想、总体方略、行动框架及评价体系,实现了将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从“概念”到“图纸”的转变,为推进就业体制机制改革、做好就业工作提供了参照和指引,是我国就业政策的又一次重大迭代升级。
陈康:《意见》的出台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就业机会和支持措施。《意见》特别强调拓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的就业渠道,以强化宏观调控等举措提供更多岗位机会。以此进一步提高就业质量,避免低端岗位泛滥,促进毕业生实现职业发展和个人价值。相信随着政策的全面铺开,可助力缓解就业压力,增加毕业生的就业信心和选择空间。
郭彩清:高校应将就业状况作为办学改革发展的重要依据,对就业质量不高的专业实行红黄牌提示制度。一是对就业质量欠佳但有较大发展空间的专业亮“黄牌提示”,要求限期整改并提供支持指导。二是对就业质量长期低下且整改效果一般的专业亮起“红牌警告”,实行缩招、停招甚至撤销。
杨佳琪:实现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要搭建社会智慧就业服务平台,整合多方资源,构建一体化信息平台,实现供求精准对接。具体来说,要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动态分析,构建求职用户画像和招聘岗位画像,实现人岗智能匹配推荐和科学决策,提升服务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黄玉君:《意见》有效促进了教育供给与市场需求的对接。高校应以专业招生和学科设置的优化,精准对接新兴产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推动高校根据就业数据动态调整专业结构,避免资源错配,提升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拓宽人才培养发展路径,满足多元化行业需求,增强专业与就业市场的匹配度。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4年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2024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170万人。据统计,2025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222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值得注意的是,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考研报名人数为388万,较2023年下降36万,2025年继续减少50万,这一变化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学生对日益激烈的研究生就业竞争和不确定的教育投资回报的担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就业岗位的需求增长导致就业市场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市场需求之间的落差明显,中小城市和基层岗位虽有需求,却难以吸引人才。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领域人才需求旺盛,而一些传统专业和文科专业则相对缺乏就业机会,“有活没人干”和“有人没活干”的就业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重要途径。我曾经在自治区“两会”期间,接受电视台的访问,为促进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建言献策:一是调整高等教育“结构链”,下好人才培养“先手棋”。高校要精准把握国家战略需求,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支持校企合作,实现“产业所需”与“学校所教”统一。二是扩大人才储备“渠道链”,下好协同发展“联动棋”。扶持就业市场主体“保岗”,实施减税、降费等政策,确保民营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挖掘市场内需空间,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引导毕业生基层就业创业。三是强化宏观政策“导向链”,下好就业市场“调控棋”。通过宏观政策引导“定标”,明确就业市场的标准和目标,引导高校根据市场需求优化专业设置。通过宏观调控手段,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岗位匹配度,促进人才资源的高效配置。四是优化政策“保障链”,下好持续发展“服务棋”。打造生态“引才”,催生产业协同发展效应,创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特色产业集群。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部署、重点任务和中心工作,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另外,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理工农医类专业扩招,满足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渴求。
事件回顾:
2024年5月30日,中国教育部正式批复同意设立深圳理工大学,定位为新型研究型大学,着重开展基础性、前沿科学技术研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并期望该校聚焦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集聚一流师资,打造一流学科,培育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积极探索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办学模式,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教育强国建设作出积极贡献。[15]
【2024-05-30 来源:教育部】
李冬冬:新型研究型大学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新动力,以研究为核心,倡导创新与学术自由,致力于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通过与产业界的深度合作,将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为生产力,为国家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提供新引擎,成为实现教育强国战略的重要支点。
许思琪: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基础研究中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自西湖大学成立以来,我国在探索和发展新型研究型大学的道路上不断创新,以打造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为主,聚集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办学特色,致力于培养优秀科学家和卓越工程师。
谢明明:新型研究型大学秉持服务国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将目光聚焦于重大基础学科前沿以及关键技术领域,展开深入且精准的探索与研究。其学术架构的显著特征是注重跨学科融合,借助构建交叉学科体系的方式,破除学科间的壁垒,推动知识的互通互鉴与有机整合,孕育出新的学术增长点与创新动力源。
罗圣梅:新质生产力以推动科技成果原始性创新和颠覆性创新为价值旨归,使传统生产力结构发生深刻变革。新型研究型大学与新质生产力在价值追求上深度耦合,极大提升产业集群的韧性,推动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关键支撑。
蒲智勇:新型研究型大学主要通过提前批或综合评价的方式招生,吸引众多优秀学子,促进多元发展。选择就读新型研究型大学前景广阔,充满活力的科研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潜能,积极迎接学术挑战,以在新型研究型大学实现卓越。
在2020年的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强高校基础研究,布局建设前沿科学中心,发展新型研究型大学”。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把新型研究型大学作为主要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展新型研究型大学是基于在全球科技竞争中我国面临着技术封锁和壁垒、经济发展遇到“卡脖子”技术难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提出的重要战略布局,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已成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性战略举措。
我国出现的新型研究型大学有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西湖大学、深圳理工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大湾区大学(筹)等。这类大学的特征是指以创新治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和科研组织形式为突破口,以科学技术研究为主要任务,通过科学研究和课堂教学相融合,引导学生学习应用基础知识和科学技能,并通过高水平、高密度的科研,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科学精神、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一种类型的新型大学。
2024年6月,曾经被邀请参加大湾区大学(筹)的发展规划论证,在会上,我概括并提出,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国际化,目标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同时提出新型研究型大学发展规划的“六项原则”:前瞻性、高起点、特色性、适应性、可操作性、可持续性等六项原则。正确处理好“六大关系”: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发展战略与策略的关系、内部治理体系与外部支持的关系、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关系、双一流目标与办学特色的关系、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
新型研究型大学实现可持续发展,亟需锚定组织发展定向、寻求高质量、现代化的改革路径。一是聚焦重大科技难关,加强学术原创性,为国家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二是强化科研成果转化,构建产教融合机制,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技术转移;三是增强超学科多元应用性,实现学术成果的多元应用;四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科技强国建设与社会持续进步提供人才保障。
事件回顾: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出生人口902万人,比上年减少54万人,出生率为6.39‰。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要求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有效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营造全社会尊重生育、支持生育的良好氛围,为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16]
【2024-10-29 来源:中国政府网】
黄劲宁:人口变化深刻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走向,建立与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刻不容缓。高等教育还需前瞻布局,预测人口发展态势,提前规划学科布局、招生规模等,确保在人口动态变化中始终保持高等教育发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杨佳琪:高等教育在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中至关重要。高校可通过加强生育知识教育,开设婚恋相关课程,加强对年轻人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的引导,提供恋爱咨询与心理辅导,培育新型婚育文化,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李冬冬:人口结构变化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提出新要求。少子化、老龄化背景下如何保障高等教育结构、规模、质量、效益均衡发展,实现高等教育服务社会功能,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和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所在。高校应以学科专业结构优化为出发点,控制招生规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办学效益。
郭彩清:我国人口发展正经历少子化和老龄化的双重挑战,对普及化高等教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其主要原因是由生育率下降导致的出生人口减少,沿着小学—初中—高中的学龄链条最终作用于高等教育,造成高等教育的潜在生源规模萎缩,从而制约普及化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也是强调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因素之一。
黄玉君:高校需引导大众理性看待人口变动的影响,多渠道阐释人口结构对学科人才需求及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作用,既不盲目悲观于“危”,也不片面乐观于“机”,以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推动高等教育高水平建设,助力人口高质量发展。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这是我国人口自1962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2023年人口总量进一步减少,预计人口负增长将成为未来中国人口发展不可逆转的长期趋势。对此,今年10月国家作出“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为促进适度生育水平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人口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和政策制定的基本依据。从长期看,人口变动将会对普及化高等教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出生人口减少将导致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持续下降。根据我们课题组出生人口预测[17],2028年以前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将不断减少,2029—2034年间呈现小幅增长趋势,2035年以后再次开始回落。2039—2050年,中方案预测将从7024万人下降至4409万人。二是适龄人口下降将引发高等教育生源供需失衡。随着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持续下降,普通高校的潜在生源规模也相应萎缩,促使生源供需关系从供大于求态势转变为供小于求态势[18],进而造成高校资源闲置和效益下降,甚至部分高校因生源严重不足而面临财政危机和生存危机的严峻挑战。三是高等教育生源规模缩减导致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进程变缓。适龄生源是高等教育规模供给的主要增量,也是普及化持续扩张的必要条件。2023—2050年,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呈先增长后下降态势,未来15至20年高等教育发展将实现从普及化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跨越性转变。也极有可能出现部分办学质量不高的民办高校将退出高等教育序列的现象。
为应对人口问题,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要在遵守自身发展规律的同时,深刻洞察人口变化形势,做好中长期学龄人口规模预测,建立各级教育阶段学位预警机制,帮助学校及时掌控生源缺口动态,提前采取应对措施,以缓冲或阻止生源危机的到来。同时,以提高质量作为高校发展的生命线,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优化调整学科专业设置,改革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促进普及化高等教育与人口变动适应性发展,为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人口高质量发展提供教育支持。
“高等教育十大事件年度盘点”学术沙龙延续至今已至19期,凝结了这十九年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脉络、文化逻辑和演变规律。每年从高等教育众多事件中精选出的每件大事皆具典型性、影响力和时代价值,深刻反映出高等教育的时代需求和变革趋势,每件大事系统性、理论化的探讨和点评都试图围绕高等教育理论,多维透析事件的深刻价值与改革路径。2024年评选出的十大事件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聚焦构建全面创新的高等教育体制机制。二十届三中全会特别提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协同发展;全国教育大会阐明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论教育》科学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二是着力于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战略性举措。新增学位授权点旨在培养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高端人才;加快推动博士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校博士研究生自主培养目标;优化以新质生产力为导向的学科专业设置机制,培养新质人才。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为教育现代化和强国建设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三是关注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协同发展。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全方位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积极探索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办学模式,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应对人口变动问题,给普及化高等教育规模发展提出了警示,为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人口高质量发展提供教育支持。
此外,今年还有很多事件值得关注,如高等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国家奖助学金政策调整,推动教育机会均等化;学位法的颁布,以法制赋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的召开,以教育数字化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等,囿于篇幅有限,并未一一收录。
对2024年中国高等教育大事的整理与盘点,仅代表本次沙龙讨论的观点。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对这些事件的评析都是在收集已经公开发表的相关资料并经过多次讨论的基础上形成的。由于收集的信息和参与讨论者的水平所限,其中的评析肯定存在些许漏洞和偏差,希望大家批评指正。部分评析采用了已经发表过的观点,但由于篇幅所限,未能一一注明,特此说明。
[1]中国政府网.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EB/OL].2024-07-18.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07/content_6963409.htm
[2]中国政府网.深化教育综合改革.[EB/OL].2024-08-21.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408/content _6969586.htm.
[3]怀进鹏.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N]. 人民日报, 2024-08-21 (009).
[4]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重要讲话鼓舞人心.汇聚力量[N]. 人民日报,2024-09-12(20).
[5]周天华.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构建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N].中国教育报,2024-10-09(01)
[6]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建设教育强国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学习习近平《论教育》[N]. 人民日报,2024-09-25(06).
[7]习近平.论教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4.
[8]习近平.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4-09-10(02).
[9]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2023年度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EB/OL].2024-09-30.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yjss_xwgl/moe_818/202411/t20241107_1161144.html
[10]新华社.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博士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EB/OL].2024-10-20.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10/content_6981721.htm
[11]新华社.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EB/OL].2024-07-18.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07/content_6963409.htm.
[12]贺祖斌,林盟初. 高校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24, (05): 14-21+26.
[13]教育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EB/OL].2024-8-26.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408/t20240826_1147269.html.
[14]新华社.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EB/OL].2024-9-25.https://www.gov.cn/zhengce/202409/content_6976469.htm.
[15]教育部关于同意设置深圳理工大学的函[EB/OL].2024-05-3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3/s181/202406/t20240612_1135115.html.
[1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EB/OL].2024-10-29.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410/content_6983486.htm.
[17]贺祖斌,段文星.我国出生人口变化对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的影响——基于2000年以来国家人口政策的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23,44(11):33-43.
[18]贺祖斌,郭彩清.少子化趋势下2024—2050年高等教育生源供需预测与危机预警——基于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24,(06):60-68.
来源:学术志
声明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会计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