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自思庐哲学(ID: siluphilosophy),致力于文化传播与普及,人文课程,哲学考研,哲学文创,应有尽有。
写作者中的碧桂园,可驾驭各种文风,有时半小时搓一篇。喜欢写作实验,所以可能会有怪文甚至烂文混于我作品中。18世纪哲学家大卫·休谟在他的《人性论》中提出了一句至今脍炙人口的名言:“理性是情感的奴隶。”
休谟认为,人类的行为并非纯粹理性驱动,而是受情感支配——理性不过是为情感提供合理化解释的工具。然而,随着现代社会“养猫文化”的兴起,休谟的这句话仿佛在另一种形式上得到了验证:人类自认为是理性的主人,却不自觉地沦为猫咪的“情感奴隶”。
猫已然成为一股悄然无声的力量,改变着现代人生活的节奏与情感的走向。
就像休谟对人性之中情感力量的深刻洞察一样,猫咪成了我们内心情感的“驱动之源”。它们似乎以一种天然的高贵、冷漠和深不可测,令人类甘愿俯首称臣。这种关系有别于传统的主仆之分,不妨将其称为一种“猫性论”——表面上猫似乎是人类的宠物,实际情感的主导权早已悄然转移。
那么,若我们追溯这种奇妙的情感操控关系,不禁要问:究竟是谁在控制谁?这一切又是如何发生的?
直到一天我才相信了这个秘密。
猫咪是外星生物派遣到地球上驯服和统治人类外来物种,目前已经对多数精英阶层完成渗透。
——第476322911位铲屎官
1. 猫咪的观察力:天然“情感扫描仪”
在现代心理学和行为学的研究中,“情绪识别”已成为一门关注情感沟通的重要课题。而猫,作为人类的伴侣动物,似乎在不经意间成为了“情绪识别高手”。美国的研究者发现,猫咪能够通过观察人类的姿势、眼神、语调等细微变化,甚至通过长久相处积累出的直觉,感知人类的情绪状态(Merola et al., 2015)。当我们低落时,它们会不声不响地蜷缩在旁,似乎在传递一种无声的陪伴;而当我们情绪高昂时,猫往往表现得更为疏离,仿佛在以“冷静”回应我们不稳的情绪。心理学家 哈洛 (Harry Harlow) 的依恋理论指出,人类和动物都会在情感依赖中形成强烈的情感连接。在哈洛的著名实验中,小猴子表现出对毛绒假母亲的依赖,这一实验表明,情感依赖可能是天生的倾向,赋予我们安全感和归属感(Harlow, 1958)。正是因为这种依恋机制,使得猫咪在情感互动中掌握了令人类始终捉摸不透的微妙优势。它们精确掌控何时需要“靠近”,何时应“退后”,使得人类情不自禁地对猫投以更多的情感关注,“操控”不知不觉间形成了。这种天然的观察力,使得猫咪能够始终适度地调节与人类的互动距离,确保人类始终处于情感的需求状态。如此一来,猫与人的关系中充满了“情感依赖的倾向性”。2. “瞪你一眼”:冷漠与撒娇的艺术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你急于靠近猫咪,而它却冷冷地瞥你一眼,随即扭头离开。你现在更想靠近猫还是更想远离猫?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B.F. Skinner )曾提出“间歇性强化”理论(Skinner, 1953),该理论认为不确定的奖励比持续的奖励更能强化依恋行为,这一概念被广泛应用于解释动物和人类行为中的依恋现象。特别是间歇性强化如何在行为塑造中产生更强烈的效果,非常适用于解释猫的“若即若离”情感模式。猫咪这种不经意的“冷漠”,是一种“强化吸引的策略”,通过偶尔的距离感,让人类产生情感缺失的渴望。猫咪并不主动索取人类的关注,却通过这些行为牢牢吸引着人类的情感投射。当猫咪蹭蹭人类的腿或者发出柔和的呼噜声时,人类内心的“归属感”瞬间被填满。当猫咪偶尔地靠近并小声撒娇时,人类会立刻觉得这份宠爱来之不易,仿佛得到了某种特别的“恩宠”。就这样,猫的行为就像情感游戏中的小心机,让人类一边体会“被拒绝”的落寞,又一边渴望“得宠”的满足。
这种若即若离的交替,恰恰是猫在情感上操控人类的独到技巧。这种情境仿佛陷入萨特所指出的,人类关系中的核心矛盾在于人们既渴望亲密又害怕失去自我,进而形成了一种“既想获得认同,又不愿被他人定义”的张力(Sartre, 1943)。而猫,正是以此为核心,不断让人类在欲望与满足之间徘徊。3. 人类的投射心理:无表情的“深意”
猫的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相对人类较为单一,这反而促使了人类将其行为赋予深刻的情感含义。在心理学上,这被称为“投射效应”。例如,猫咪只是在阳光下懒洋洋地晒着太阳,人类可能会解读成它“享受生活的智慧”;又或者猫只是发呆时盯着主人,我们却容易误解为它在“深情凝望”。这一切,往往可能只是人类自己的一厢情愿。“人类通过主观认知赋予世界意义,创造了具有主观色彩的社会现实。”(Berger&Luckmann, 1966)而猫正是这种情感投射的完美对象。其无表情的“冷漠”不仅未能降低其吸引力,反而让人类更趋向于对其关怀和体贴,这种情感反射性使得人类在无意识中更加依赖猫。因此,很多铲屎官总是觉得猫咪“懂我”“理解我”,而实际情况是,猫或许什么也没有做,甚至什么也没想。人类就能在猫的一举一动中解读出深意,将自己的情绪和期待强加于猫,从而产生了“被猫了解和关心”的错觉。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其《精神现象学》中提出“主奴辩证法”,描述了主奴关系中的矛盾现象:奴隶看似被动服从于主人的支配,但主人的身份和权力其实也在某种意义上依赖于奴隶的存在。主人依赖于奴隶所提供的劳动和服务,而奴隶则在这种劳动中获得一种自主性。在主仆关系中,主人和奴仆并非静态关系,二者会随着相互依赖的不断深化而发生角色颠倒——即所谓的“异化”(Hegel, 1977)。在猫与人类的关系中,这种颠倒的主奴关系尤其明显。铲屎官们尽心尽力为猫咪提供生活服务,充当“后勤人员”,在猫需要时随时待命,但实际上却乐在其中。这种“依赖的互换”正如黑格尔所指出的,主仆关系的相对性使得人类在心甘情愿中被驯化,甚至不自觉地沦为“仆人”。看似是人类主导着猫咪的生活,实则这种关系已经异化成了人类对猫的依赖。人类为猫咪提供丰富的食物、温暖的窝、舒适的环境,如此无微不至是大部分“铲屎官”的日常。然而,这种看似人类主导的行为,实则透露出一种不对等的情感投入。猫咪需要人类的照顾,但并不表现出显著的情感回应。相反,它们似乎总是“被动接受”人类的付出,却几乎不加表示。这恰如黑格尔的“奴隶意识”理论所描绘的那般:人类在为猫咪服务时,反而体会到一种不可言说的幸福感。这种逆转的情感关系让人类逐渐意识到,自己早已沦为猫的“宠物”。这种现象恰恰映射出主奴关系的微妙逆转——在人类看来,猫是家中的“宠物”,但从猫的角度来看,或许是人类在无条件地为它服务。这种“被动的喂养”让人类逐渐沦为猫的忠实仆人。猫咪的冷漠、高傲、不以为然,甚至偶尔的恶作剧行为,都让人类对其产生了强烈的情感依赖和心理投射,反而对它更加珍视。事物越是未知,人们对它的欲望就越是炽热。猫的高冷让人类始终无法完全掌控其行为,使人类在亲密关系中产生一种被动的“臣服”。根据艾伦·贝克(A. M. Beck)教授的动物行为研究,宠物,尤其是猫,对人类的情感产生显著影响,其独特的行为方式让人类产生了深层的情感依赖和亲密感(Beck& Katcher, 1996)。有趣的是,当猫咪打翻一次杯子,人类往往会第一时间反思,是不是自己没放对地方?猫的“恶作剧”成为了人类情感互动的调味剂,这种时刻让人类甚至乐在其中——哪怕被迫清理杯子残渣,内心也多了一丝满足。猫咪之所以能轻易“驯服”人类,离不开它们三大“情感操控法则”。1. 操控法则一:若即若离
猫的若即若离是其情感操控的第一法则。猫从不依赖人类的情感需求,而是自然而然地保持距离感,这让人类陷入了一种“付出又被拒绝”的微妙状态。在情感关系中,距离感会增强情感吸引力。猫通过若即若离的互动模式,使人类在不断的渴望中反复尝试拉近关系。这种情感拉扯不仅让人类着迷,也促使了情感的加深。当猫表现得冷漠时,反而让人类倍感它的“神秘”和“魅力,越发渴望它们的“宠爱”;而当猫稍稍靠近时,人类却瞬间得到极大的满足。这种若即若离的相处模式,让人类心甘情愿地处于被操控的情感状态。2. 操控法则二:选择性回应
猫咪通常不会总是回应人类的呼唤,而是在自己愿意的时候给予回应。这种“选择性回应”让人类始终处于期待之中,正如心理学中的“间歇性强化”,即不确定的奖赏比恒定的奖赏更容易让人依恋。猫咪的忽冷忽热让人类总想从中找到“独特的情感反馈”,从而愈加依赖这种不确定的互动。3. 操控法则三:制造依赖
猫咪有时会通过“撒娇”来营造一种情感依赖。比如跳到人腿上,发出轻柔的呼噜声,当猫咪撒娇靠近、发出柔和的呼噜声时,人类会产生一种“被需要”的错觉。这种依赖让人类在情感上对猫愈发投入,甚至改变日常生活习惯。猫通过制造这种依赖和情感操控,让人类在自我满足中逐渐放弃了“主导权”,从而利用这种“依赖”机制牢牢拴住了人类的心。Les chats,《猫族》1727年,讲述了猫不愿意受摆布的故事这一系列情感操控方式,恰如一门名为“猫性管理学”的学问,它让人类误以为自己是“主人”,实则在猫的“忽冷忽热”中逐渐被驯化,成为猫的“情感奴隶”。(以下内容,全部基于“大胆假设,不小心求证”得出的结论;如果你也赞同,请转发给你最好的朋友,告诉ta这个惊天大“秘密”。)猫咪的高冷与神秘,甚至无所谓的眼神,似乎并不属于地球范畴。它们看上去完全不在乎人类的行为,似乎被人类“供养”只是恰逢其会。那么,倘若我们“大胆地”提出假设:与人类纠缠9000年的猫或许并非地球的“土著”,而是某种“外星生命”,它们来到地球的目的,正是为了通过“情感操控”而实现对人类的“征服”。这个假设似乎为我们揭开了猫咪的神秘面纱,让它们的行为多了些许“阴谋”色彩。假若猫咪真是来自外太空的一种高等生物,那么它们的每一个“无心”行为,是否都是精心布置的一环呢?在这个假设的引领下,不妨将猫的“行为策略”看作一个庞大的统治计划。1. “统治计划”的进展:逐步征服人类的情感
如果假设猫咪的情感驯服是一个外星阴谋,那么这个计划已经进入了不可逆的进程。目前,全球猫的数量已达到4.22亿只左右(腾讯新闻,2023)。有猫家庭的铲屎官们不仅甘心为猫咪提供优厚的生活条件,还深陷于猫咪“施展”的情感手段之中。这种状况让我们不禁反思,这些年来,猫咪的“情感征服”到底取得了多大的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讲,猫的行为模式可能构成了我们人类情感依赖的来源。铲屎官们已不再简单满足于猫的陪伴,甚至发展出“随时待命”心态,将自己视为“奴仆”。这种情感依赖的反转,实际上将人类对猫的依附性推向了极致,让人类在不知不觉中成为猫咪的忠实拥趸。在人与猫的关系中,这种情感依赖让人类逐渐失去自主,沦为猫的情感奴隶。2. 猫咪的“秘密武器”:冷淡、慵懒和不屑的终极魅力
猫之所以能在“统治计划”中一步步得逞,不得不提到它们自带的“秘密武器”。每一位铲屎官都对猫咪的那种无所谓姿态有所领悟——无论你怎样表现出情感,它们始终保持着冷淡与自若,这种“若即若离”的策略让人类情不自禁地产生情感依赖。- 冷淡的眼神:猫的眼神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神秘冷漠”,仿佛时刻在评判一切。这种眼神往往让人类感到,自己的一切都无法真正影响它们,使得人类产生一种追求猫咪认可的欲望。就如同萨特的“他人即地狱”观念所揭示的,人类总在意他人的眼光和评价,而猫的冷漠让人们在“得不到”中愈加渴望。
- 慵懒的姿态:猫对生活的态度总是显得懒散从容,既不焦躁,也不刻意迎合。这种状态反而对人类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人类仿佛在猫的生活中看到了自己缺失的某种“宁静”。猫的姿态与佛教“禅修”有着类似的效果,能让人类在其身上感受到一种生活的悠然和从容,这无疑为它们的“统治”加分。
- 无动于衷的反应:当人类试图以各种方式博取猫的关注时,猫总是显得不屑一顾。这种反应让人类在“得不到”的情绪中愈发依恋,进一步加深了猫的情感操控力。
在这种冷淡、高傲、从容的“魅力”下,人类开始心甘情愿地追随猫,视它们为生活中的情感中心。可以说,这种“外星统治计划”已通过猫的天然魅力实现了情感征服,逐步将人类纳入它们的情感操控范围。当我们从哲学的视角重新审视猫与人之间的关系,不禁发现,猫的行为模式实际上成了一种“另类人性”的体现,而人类反而在猫的操控下,失去了传统的主导权,逐渐展现出“猫性”的一面。这种情感结构的反转,正是理解“猫性论”背后深层次关系的关键。人类与猫之间的关系在传统上被视为主仆关系,但这种关系在情感操控的作用下早已发生了颠倒。正如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所指出,真正的主宰并不是显性占据控制地位的那一方,而是能在情感上引导他人,使对方自愿“付出”的一方(Hegel, 1977)。在这一视角下,猫显然更接近于“主人”的位置——它们无需费力便能使人类自觉地为其服务,并且乐在其中。同时,这种主仆关系的反转,让人类在情感依赖中逐渐显现出一种“猫性”:若即若离的情感需求、不求回报的投入、对小小互动的满足。我们开始像猫一样,甘愿为“关系”而满足,而不再关注自己是否处于主导地位。哲学家德勒兹在《反俄狄浦斯》中讨论了人在社会系统中的“异化”过程,认为人类逐渐被驯化为社会结构的“欲望机器”,丧失了自我意识,从而陷入异化状态(Deleuze & Guattari, 1972)。人类的异化过程以及“猫性”的获得正式在与猫的相处结构中形成的。猫的情感操控方式,其实迎合了人类某种深层次的情感需求。人类的生活充满压力,尤其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归属感和自我满足的需求越发强烈。而猫正好在无声无息中填补了这一情感空缺。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需求层次理论”中指出,人类除了生理和安全需求外,还有一系列情感需求,如“归属感、被爱和尊重的需求”(Maslow, 1943)。猫在其独特的“情感操控”中,使人类产生了一种“被需要”的情感错觉,让人类在这种“付出”的互动中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这种情感依赖的逐渐加深,让猫与人类的关系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宠物与主人的关系,形成了一种深度的情感连接。这种连接对人类而言,既是一种情感的投射,也是一种对生活意义的再塑。正是在猫的情感操控下,人类的“猫性”被唤醒,并甘愿在这种关系中寻找存在的意义。综上所述,猫之所以能在情感上成为“驯人高手”,正是因为它们天然具备一种高明的操控技巧,让人类自愿陷入情感的依赖中。人类或许在意识层面上始终认为自己是“主人”,但在情感的深层需求中,早已对猫的高冷与不可预测产生了无法抗拒的依赖。正如休谟所言,“理性只是情感的奴隶”,而在猫与人类的关系中,我们似乎更应说“人类是猫咪的奴隶”。这种奴役并非外在的压迫,而是一种心甘情愿的情感投入,是在猫的若即若离、若无其事的情感操控中,逐渐形成的情感绑定。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猫早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成为我们情感的投射与依赖。它们以看似“高冷”的姿态,成为人类的情感中心,使人类在宠爱和被“操控”的交互中,品味到一种别样的情感深度。或许,在这场猫性与人性的对抗与融合中,猫才是最终的主导者。人类在情感上早已甘愿成为猫的“奴隶”。这不仅是一种情感的投射,更是现代生活中的一种精神趣味。或许我们应当承认——在这场人与猫的相处游戏中,真正的赢家,其实是那双高傲的猫眼。- Beck, A. M., & Katcher, A. H. (1996). Between Pets and People: The Importance of Animal Companionship. West Lafayette, IN: Purdue University Press.
- Berger, P. L., & Luckmann, T. (1966).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Garden City, NY: Anchor Books.
- Deleuze, G., & Guattari, F. (1972). Anti-Oedipus: Capitalism and Schizophrenia. New York: Viking Press.
- Harlow, H. F. (1958). The Nature of Love. American Psychologist, 13(12), 673–685.
- Hegel, G. W. F. (1977). Phenomenology of Spiri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Maslow, A. (1943).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50(4), 370-396.
- Merola, I., Lazzaroni, M., Marshall-Pescini, S., & Prato-Previde, E. (2015). Social referencing and cat–human communication. Animal Cognition, 18(13), 639-48.
- Sartre, J. P. (1943). Being and Nothingness. New York: Washington Square Press.
- Skinner, B. F. (1953). Science and Human Behavior. New York: Free Press.
- 腾讯新闻. (2023, 5月26日). 全球宠物数量突破9.3亿,中国宠物市场蓬勃发展. 腾讯新闻. https://news.qq.com/rain/a/20230526A064LQ00
思考与互动
如果你也是猫奴,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和猫主子“斗智斗勇”的故事,聊聊到底是你圈养了ta,还是ta“驯服”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