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后倾的表现
外观特征
腰椎曲度减少,腰背呈直线。
臀部看起来“内收”或“扁平”,缺乏正常的翘臀轮廓。
大腿前侧和臀部可能显得更紧绷或不对称。
整体姿态常伴有驼背、头部前伸。
身体感觉
下背部僵硬或酸痛,尤其是久坐后。
臀部和大腿后侧(腘绳肌)容易紧张或发酸。
深蹲时腰部难以保持自然前凸,可能感到动作受限。
骨盆后倾的常见原因
肌肉失衡
骨盆后倾通常与下列肌肉的张力和力量失衡有关:
髋屈肌(髂腰肌):无力导致骨盆无法维持正常的前倾位置。
臀大肌:力量不足会削弱骨盆的稳定性和支撑力。
腹直肌、腹内斜肌:这些肌肉过度紧张会将骨盆向后拉。
腘绳肌(大腿后侧肌肉):过度紧张会限制骨盆的正常活动。
紧张的肌肉:
无力的肌肉:
久坐生活方式
长时间坐着会让髋屈肌群变得紧张无力,同时腘绳肌和腹肌长期处于缩短状态,逐渐导致骨盆后倾。
不良姿势习惯
站立或行走时习惯“塌腰”,将身体重量更多放在后脚跟上,骨盆自然后倾。
锻炼时忽视臀部和核心肌群的训练,导致骨盆稳定性不足。
功能性代偿
某些人可能因下肢其他部位的异常(如膝关节问题、足弓塌陷等)而调整骨盆位置,以代偿姿势上的问题。
运动训练不当
如果训练中忽略髋部和下背部的伸展与力量练习,或者只偏重于腹肌训练,可能加剧骨盆后倾。
骨盆后倾的可能影响
腰椎功能受限
腰椎生理曲度减少,导致脊柱的缓冲能力下降,更容易产生腰背部不适或慢性疼痛。髋关节活动受限
骨盆后倾会限制髋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影响深蹲、弓步等动作的深度和稳定性。肌肉代偿
臀部、下背部和大腿后侧的肌肉需要额外工作来维持姿势,长此以往可能导致这些部位的紧张、疲劳和疼痛。运动表现下降
骨盆后倾会影响跑步、跳跃等需要髋关节力量和灵活性的运动,导致爆发力和稳定性下降。
如何改善骨盆后倾
放松紧张的肌肉
腘绳肌拉伸:坐姿或站姿前屈,拉伸大腿后侧。
腹肌放松:用泡沫轴轻轻滚压腹部,缓解紧张。
腰背部活动:猫牛式(瑜伽动作)可以放松下背部和骨盆区域。
加强无力的肌肉
跪姿抬腿:跪姿将一条腿向前抬高,激活髋屈肌。
桥式(Glute Bridge):仰卧,双脚屈膝,抬起臀部,感受臀部的收缩。
臀推(Hip Thrust):靠椅背,双脚发力将臀部抬高,强化臀部力量。
臀大肌训练:
髋屈肌训练:
竖脊肌训练:小燕飞动作可强化下背部肌肉,帮助恢复腰椎的前凸曲度。
调整姿势
坐姿:骨盆中立,避免塌腰。可以使用坐垫稍微抬高骨盆,保持髋膝角度接近90°。
站姿:保持髋部微微前倾,感受骨盆的中立位置。
动态运动训练
加入一些多方向的动态练习,比如深蹲、弓步行走,有助于恢复骨盆的正常活动范围。
生活习惯改善
避免长时间久坐,每隔30分钟起身活动,防止髋部肌群进一步失衡。
专业帮助
如果骨盆后倾问题严重或伴随疼痛,建议底部扫码咨询我们进行评估,制定个性化的矫正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