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唤!敦煌!

文化   2024-12-12 10:37   北京  


12月7日至9日,由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编剧、导演,青年演员张艺兴主演的原创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在北京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亮相。

张艺兴:
在大爱之下看到细腻的小爱

“这部戏横跨的领域越多,每个领域受众的要求也就越高。无论是把它当成演唱会、音乐剧、话剧还是舞剧,对标的都是各个领域内的高水准之作,更或许会有观众将其看作是即时拍摄的一部剧场电影……但无论对标的是什么,都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分饰常书鸿和张燃两个跨越百年、性格迥异的人物,此外还要唱、要跳,更要演,《受到召唤·敦煌》对于张艺兴而言,不啻于一次惊心动魄的挑战。

今年5月,《受到召唤·敦煌》的创作团队前往敦煌采风。置身于敦煌莫高窟的洞窟之中,张艺兴被敦煌艺术的辉煌所震撼。最为触动他的却是老一辈敦煌人的淳朴和真挚。

图片来自于视频截图

面对如此高难度的创作,张艺兴坦言,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得到了很多帮助。“ 田沁鑫院长是我们的定心丸,没有她就没有这台音乐话剧。孙红雷哥建议我把常书鸿这个角色具体化,加入一些自己的设计,让角色更加鲜活。也非常感谢我的恩师李晔老师与马娜老师,他们给了我台词和声乐上很多指点。如果我的表演能够得到认可,都是他们的功劳。”

作为一名“艺术领域的小工匠”,张艺兴特别希望能有更多年轻人通过《受到召唤·敦煌》了解我们悠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代表了我们是谁。但传统文化有时确实像一座大山,因为很难逾越会让人望而却步。我曾经看到很多人就此停滞,比较可惜。我们这代人其实可以把自己的一些经验分享给更多年轻人,让他们去发掘创造。”

田沁鑫:
数字技术并非为吸引眼球

“我要求团队始终秉承‘高维思维’,不能以俗世理解敦煌文化,不能轻浮对待这次创作,要珍视敦煌艺术和我们的这一次链接。”在田沁鑫看来,《受到召唤·敦煌》的创作过程,不仅仅是中国国家话剧院的一次创新表达,也是整个团队受到敦煌文化感召,与中国艺术精神进行链接,继而回望、传承、表达的艺术探索。

基于此,在构思《受到召唤·敦煌》的叙事时,团队不仅打破了时间限制,从1935年在法国的常书鸿于战火中奔赴敦煌出发,以百年为纪延伸至未来的2035年,与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形成强烈的互文。

作为中国国家话剧院首次在国家级体育场馆内演出的作品,《受到召唤·敦煌》通过AI、影视化、动画真人融合等最新科技技术赋能舞台,带领观众步入“戏剧元宇宙”。为此,创作团队打造了多维立体的舞台,并以敦煌音乐元素出发,以音乐拓展戏剧边界,利用原创曲目将古典舞和现代舞融汇,结合7路威亚表演,展示出青春、时尚、未来的舞台质感。

“科技与艺术的深度融合将成为艺术创作的常态。我们以更加现代的方式展现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同时为戏剧拓宽艺术空间。当然,在科技与艺术结合层面,我们会严格把握尺度,数字技术并非为吸引眼球,而是让观众更好地沉浸在敦煌文化的戏剧空间,领略敦煌雄浑厚重的历史底蕴。”田沁鑫说。

据悉,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由国家文物局、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敦煌研究院、敦煌市人民政府支持,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演出。北京首演之后,该剧将于12月13日至15日登陆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

订阅报纸点这里

↓ ↓ ↓ ↓ ↓ ↓ ↓ ↓ ↓



↓ 点击公众号关注“中国文化报”,共享文旅新动态 ↓

中国文化报
弘扬优秀文化,促进发展繁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