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对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来说,是个“多事之秋”。研究表明,血压波动存在季节性变化的特点,即冬季血压水平较平时升高、夏季血压水平较平时降低、春秋季节相对较平稳。
环境温度是导致血压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原因。暴露于寒冷环境中会激活人体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引起阻力小血管收缩,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升高。
高血压患者冬季血压波动会增加患者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每当冬季气温骤降时,脑梗死、脑出血、心肌梗死、心衰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会明显上升,住院患者明显增多,这种情况在北方地区更为突出。
1、加强血压监测
冬季应加强自我血压监测,根据血压波动情况调整降压药物,必要时至医院就诊。
血压测量注意事项:
安静休息至少5分钟后测量上臂血压、上臂应置于心脏水平。
使用标准规格的袖带(气囊长22-26cm、宽12cm),肥胖或臂围大者(>32cm)应使用大规格气囊袖带,不推荐腕式血压计、水银血压计测量。
每天早晨和晚上测量血压,最好在早上起床后、服用降压药和早餐前,排尿后,固定时间自测坐位血压。
测量血压时,应间隔1-2分钟重复测量,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如2次读数相差5mmHg以上,应再次测量,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
2、坚持口服药物
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5类,以及由上述药物构成的复方制剂,各类降压药无优劣之分,优先使用长效降压药,有效控制24小时血压,更有效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患者应根据医生的推荐,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坚持服药,根据血压控制情况,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口服降压药的种类和服用方法。
3、注意防寒保暖
4、健康饮食
5、充足睡眠、避免劳累
来源丨大象新闻
编辑丨院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