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组织人事报》聚焦我市“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工作,详细如下:
近年来,四川自贡市把党建引领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创新建立党建引领新型集体经济工作专班,从强化组织、完善机制、保障资金项目等方面加大统筹、整合和联动力度,积极探索“园村合作”模式,不断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赋予新活力。截至目前,全市农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4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8.5%。
专班统筹,推动融合共进
由组织部门牵头组建党建引领集体经济工作专班,统筹财政、农业农村等各方力量,整合干部人才、项目资金等各类资源,形成市县区专班“专门”统筹、各级部门“专业”指导、镇村“专责”落实的推动体系。在专班推动下,着力打破行政边界壁垒,组织协调县区农村集体资源要素,挖掘特色产业,实现园村有效对接合作。
“打破行政边界壁垒实现跨区域组团发展,实现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资源整合、市场拓展、风险分担,是我们专班的一项重要职责”自贡市党建引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专班负责人介绍道。
贡井区“以组织联建实现以园带村、以村促园”的园村融合发展思路,联合6个产业重点村、4户企业(合作社)、12个社会团体、5个相关农业技术及金融服务部门等加入大头菜园区党建联盟,目前已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户、打造“龙须淡口”“盐帮老坛”等企业品牌20余个,形成大头菜标准化核心生产基地2.03万亩,辐射带动荣县、威远县等周边区县20余个乡镇、2万农户种植大头菜5.1万余亩,年销售额超5亿元。
沿滩区食品产业园党工委组织29户企业党组织与12个乡镇(街道)党(工)委开展“园园合作”“园村共建”示范行动,构建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劳务用工等供需产业链,截至今年7月,实施项目26个,村集体经济增收540余万元,带动1500余人就业。
产才互促,打造智力“引擎”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自贡坚持以村党组织为核心、以人为根本,把年轻党员、退役军人、致富带头人、大学毕业生等聚集在园区项目及特色产业上,着力为基层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留得住的人才队伍。
近日,四川轻化工大学副教授魏丕伟博士带领其团队在富顺县代寺镇李子村的“博士试验田”里,认真查看再生水稻生长情况。这是富顺县现代农业园区撬动“智力资源”,项目化推进与四川农业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等高校合作,为辖区集体经济组织稻粱产业发展、特色红糟酒酿造、龙虾养殖等提供科学技术支撑的一个例子。
聚智聚力,以专业的人才队伍发展驱动集体经济发展。自贡创新开展“百名专家下基层”“人才五进”等活动,组织500余名行业专家和乡土人才成立7个集体经济专家服务团,推动建立产业示范基地29个,培养科技示范户633户。
以荣县为例,该县专班负责人介绍说:“我们以赖河坝粮油(稻渔)现代农业园区为依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带头示范作用,精准培养引进种粮大户、致富能人等人才20余名,培育壮大稻渔产业化联合体、龙头企业等200余户,带动农户年均增收1000余元,镇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明显增强”。
绿色发展,建设和美富裕乡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自贡在“两山”理论指导下,推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大力发展乡村生态经济,成效明显。
在自流井区干塘村,每天有约2万枚鲜鸡蛋销往自贡其他地区以及内江、宜宾等地,月销售收入超30万元。但鸡粪和秸秆量大且难以处理,群众意见大,影响蛋鸡产业的扩大发展。在专班协调下,整合中省扶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等,将集中粉碎形成的秸秆粉料与养殖粪便混合发酵产生有机肥还田,构建起“蛋鸡—李子”种养循环产业。
干塘村党总支书记徐和金高兴地说:“以前人见人嫌的鸡粪和秸秆变废为宝后,我们接着建占地1000平方米蛋鸡养殖场二期。预计投产后月销售额将突破35万元,新增就业岗位20余个,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超400余万元。”
在大安区,以江苏立华牧业有限公司为龙头,通过“支部+公司+村集体+农户”模式,实施年出栏3500万羽肉鸡一体化项目,全区55个村集体经济组织、专合社参与肉鸡养殖,今年1—8月肉鸡产值达8000万元,实现代养费850万元。为解决鸡粪污染,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园区配套建成日处理30吨鸡粪处理中心、畜禽无害化处理收集点、污水处理厂以及5个有机肥料堆沤场,实现“肉鸡—鸡粪—有机肥—园区农作物”种养循环,形成1个肉鸡主导产业+1个6000亩柑橘产业+N个特色优质农产品产业的“1+1+N”种养循环格局,带动周边农户参与到“种植—管护—采摘”中来,实现每户年均增收6000余元。
(供稿:市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专班)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