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岁博士、无业、向赌客讨赏、吃免费餐过活、锤杀妓女……

2024-07-08 08:01   中国澳门  

早上刷到一条新闻:

《博士锤杀流莺,维持原判》

(图片截取自澳门日报微信公众号,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谢谢)

起初看到这个标题时,我以为“流莺”是一种类似于“国家X级保护动物”的存在,而这个博士因为读博压力过大,于是做出了类似“虐猫”的行为,去锤杀流莺
是这个博士是做生物方面研究的,因为实验失败精神崩溃,锤杀用于实验的流莺来发泄……
结果,点进去看了具体内容我才知道,原来“流莺”指的是……性工作者、是人类。

通过新闻里的描述,凶手的画像大致如下:
HK人
47岁
博士学历
无业
“扒仔”
吃赌场提供的免费食物度日
“瓢虫”
杀人犯
……

(图片截取自澳门日报微信公众号,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谢谢)

每一个行为单独拆开看,都已经很特殊了,将它们组合在一个博士身上,更让人感到炸裂:
47岁的博士,一般来说,这个年龄早该是教授级别的了,为何无业?
另外,一般来说,高学历的人多少是有点读书人的清高在身上的,为何这个博士宁可做扒仔、吃免费食物,也不去找个正经工作做做?

最终行凶前,他还在网上搜索了人体要害部位及打击方法、犯罪步骤,并保存在电脑中……这不仅仅是对生命的漠视,更是内心极度残忍的体现。

(图片截取自澳门日报微信公众号,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谢谢)

事实上,这一系列标签与行为的背后,远比表面上的文字要复杂和深刻得多。
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一个人的人生并非总是由其学历或社会地位单一决定。
高学历虽能为一个人打开职业发展的诸多大门,但个人选择、社会环境、经济压力乃至心理健康等因素,都可能成为一个人走向不同人生道路的推手。
这位47岁的博士,显然偏离了常规的人生轨道。

“47岁博士成为杀人犯”,这无疑是一个极端且令人痛心的结果。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犯罪都是不可接受的。
此案维持原判,既是对受害者及其家庭的正义回应,也是对社会公众的一次警示。
它提醒我们,在追求高学历和职业成功的同时,也应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不应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我的救赎。
同时,社会也应关注那些在边缘挣扎的人群,加强对高风险群体的心理关怀与干预,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避免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

每天学点美术史
【美术难民的互救】美术核心期刊论文发表;美术史考研、考博、考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