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社10月31日报道,亚洲开发银行在10月31日发布的报告中说,亚洲国家遭受的气候危机损失将比其他地区更严重,它们在投入资金改善条件以限制破坏和适应不断变化的气候模式及自然灾害方面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
报告称,亚洲发展中国家每年应对气候变化的融资需求在1020亿美元到4310亿美元之间。
这家总部设在菲律宾马尼拉的地区开发银行说,这一数字远远超过2021年至2022年间用于这些目的的340亿美元。
报告说,在2021年全球排放总量中,亚洲发展中地区占比近一半。这是因为,尽管人均排放量仍远低于欧洲、日本和北美,但它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地区,全球约70%的人口居住在这里。
报告说,该地区大多数国家已经批准了气候变化条约,并提出了减少碳排放的国家计划,但大多数国家仍缺乏实现“净零”碳排放的清晰路线图。
它说,该地区政府2022年为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化石燃料提供了6000亿美元的支持,这不利于向更多依赖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转变趋势。补贴使化石燃料更便宜,阻碍了向清洁能源的转变。
报告指出,亚太地区的海平面上升速度约为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如果南极洲的海冰崩塌,该地区约3亿人将面临沿海淹没的风险。
暴风雨等恶劣天气加剧还意味着中国、印度、孟加拉国和越南将是受影响最严重的国家,平均每年损失达3万亿美元。
报告说,与此同时,气温升高正在损害劳动者的生产率和健康。
它估计,到2070年,在碳排放量居高不下的最坏情况下,该地区经济体的国内生产总值可能会下降17%。这种情况还会导致热带气旋和暴风雨的破坏力增加一倍,因为天气变得更加不稳定和极端。
报告说,气候变暖的趋势已经“锁定”,而且还将持续几十年,不过气候“临界点”的全部影响,比如海水变暖导致极地冰盖融化,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
与此同时,通常能够“捕获”碳排放的环境——比如海洋和热带森林——发生了很大变化,它们反而通过森林火灾和其他事件成为碳排放的来源。
报告认为,限制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好处远大于代价。
亚洲开发银行估计,到2050年,“积极的脱碳”可以创造150万个能源行业就业岗位,同时到2030年,每年可以防止34.6万人因空气污染死亡。
参考消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