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cense-out浪潮下,license-in如何还能是好生意?

科技   2024-12-22 10:00   上海  

来源:医药魔方Invest      作者:赵靖宜

时下license-out潮轰轰烈烈的另一面,是license-in的极寒。

截至今年11月30日,“国外转国内”的跨境license-in交易仅有39起,为2021年全年的1/4,交易总金额约8亿美元,仅为2021年的1/20;“国内转国外”的跨境license-out交易则已有107起,数量是2021年的两倍,总金额是2021年的约3倍。

2021年至2024年(截止11月30日)license-in(国外转国内)情况

数据&图片来源:医药魔方NextPharma数据库

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11月底,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以下简称“乐城先行区”)开了一场非常特殊的“BD大会”。

在第一届乐城BD大会上,乐城先行区管理局牵头成立、其下属乐城合作发展公司运营的乐城BD中心正式发布,线上平台同步上线超100种国内外创新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以及特殊食品项目。

“2023年疫情结束后,我们团队到欧洲、美国、以色列等国家考察,收集了这100多个比较优质的项目。”海南博鳌乐城先行区管理局下属合作发展公司总经理张若寒说到,“设立乐城BD中心,一方面想帮助海外已上市或临床2期、3期的创新药械在中国找到投资方、合作方,加速引进国内市场;另一方面也帮助中国有出海需求的创新药械企业与资本对接。”

不论是乐城先行区管理局下设的乐城合作发展公司,亮出服务诚意,还是以BD旗号积极“组局”license-in海外项目,乐城的核心诉求显而易见:招商引资。

乐城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贾宁明确表示,这一系列举措,是基于“得天独厚的政策环境已经吸引来了国际创新药械企业”,进一步“把国内有BD意愿的企业吸引过来,把投资基金吸引过来”。

言下之意,现在缺的不是怀抱好项目、想打入中国市场的海外企业,而是愿意引进项目的本土企业和投资人。

业内已是老生常谈:过去两年资本寒冬,叠加IPO窗口大幅关闭,license-out轰轰烈烈,本质上是成了几乎唯一可行的退出方式,license-in这样“逆行情”的生意,只有少数现金流相对充足的新贵老钱们才玩得起。

招商引资、license-in,两个时下有些冷门的故事加在一起,乐城想怎么做?


license-in还是“好生意”吗?


医药魔方NextPharma数据库统计,近两年,即便是在license-in上相对活跃的国内成熟药企们,从海外引进项目的出手次数也减少了超50%。
曾经大方引进海外项目的Biotech们,这两年更纷纷“收手”——2021年至2022年,再鼎医药和信达生物分别以引进9个和7个项目雄踞受让方TOP20榜首,百济神州和云顶新耀也各自引进4个项目,而近两年,这4家Biotech都是“零出手”。

“这几年,海外引进项目数量确实有所减少。一方面,国家鼓励创新药械审评,加上集采常态化、制度化,上市药企引进需求趋于理性,同质化的引进项目肯定大幅减少了。”国圣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于承强分析到,“另一方面,一级市场融资处于调整阶段,企业更关注现金流,同时,科创板上市收紧、港股18A流动性较差,通过引进项目提高估值、寻求上市也意义不大。”

更棘手的是license-in模式固有的“平衡难题”:不论是投资机构操盘引进项目、组建团队,还是Biotech首战告捷后想快速扩充产品组合、找到持续盈利的发动机,通过license-in拼出一个Biopharma的路,似乎比想象中要艰难。

主打license-in模式的创新药企,都需要多年维持相当的研发支出,其中既包括引进项目的首付款、里程碑款,也包括同时推进多个项目的临床试验费用,另外,随着产品陆续上市,SG&A费用也同步增加。

而在大量前期付出之后,这类企业希望的是打造一个强大、源源不断的产品组合,以“指数增长”养活企业,进阶Biopharma,拥有研发的活水之源。

目前来看,在众多license-in模式创新药企中,云顶新耀是颇具参考价值的一家:一方面,在同类企业中,云顶新耀的前期投入不算多,加上2022年8月退回Trop2 ADC权益,收回了超30亿元“续命”,另外,云顶新耀在2023年年报中表示“多款候选药物已完成临床试验并进入注册或商业化阶段”,这意味着其前期“烧钱”阶段已经基本结束。

另一方面,云顶新耀也是目前港股18A中最接近“上岸”的未盈利Biotech之一。至2024年上半年,云顶新耀已上市2款产品,首次实现总收入覆盖SG&A费用,剔除非现金项目后毛利率为83%,实现首次商业化层面盈利,并表示“力争在2025年底前实现现金盈亏平衡的目标”。

但是,即便是这样相对恪守Biotech本分、效率较高的企业,从2020年10月登陆港股,到预计2025年底实现现金盈亏平衡,云顶新耀也在上市后花了5年、至少50亿元,净亏损超过15亿元。

云顶新耀2021年至2024年H1关键财务数据

数据来源:云顶新耀财报

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云顶新耀保持着每年至少5亿元人民币的研发开支,以及每年4~5亿元的SG&A费用。考虑到其多款药物已在2023年完成临床试验的官方说法,这可以说是云顶新耀的成本“底线”。按此粗略计算,云顶新耀需要实现每年至少10亿元人民币的产品收入,才有望稳定盈利。

近日,云顶新耀第三款商业化产品伊曲莫德在中国澳门开出处方,其新药上市申请也已获国家药监局受理。按照其半年报的预期,云顶新耀预计全年实现7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

当时踩准了天时、地利、人和的Biotech尚且如此,今天想要license-in,无疑需要一个更省时省钱、风险更低的路径。


为什么是乐城?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机会,总是与政策风向息息相关。而作为国内唯一的“医疗特区”,乐城握着两个独有的关键筹码,让它成为天然的license-in牌桌:


一是以临床急需为导向,在“特许药械”政策下,能够引进国外已上市而国内未上市的产品;

二是真实世界数据应用试点政策,让乐城拥有目前创新药械在中国上市最快、最省钱的路径,而且,通过乐城开展的真实世界医保创新应用,真实世界数据应用也可以成为药品、价值评估、目录调整等工作的重要参考。

近3年内,最快落地中国的license-in产品,就是先声药业子公司先声再明由乐城引进的全球首个全系骨髓保护创新药科赛拉®(注射用盐酸曲拉西利),今年,科赛拉®被纳入2024国家医保目录。

先声再明是在2020年8月引进科赛拉,当时已获得美国FDA‘突破性疗法’认定,6个月后科赛拉在美国获批上市。”先声再明董事长兼CEO唐任宏博士回忆到,“当时我们有两条路可选,第一是通过常规的中国1期桥接,做大3期临床确证性研究,这样预计需要2024年度可以在中国获批上市。还有一个方式就是利用乐城真实世界数据支持注册的路径,更快让产品在国内落地。

2021年6月,科赛拉在美国获批上市4个月后,先声再明在海南乐城开出国内首张处方。“我们快速与CDE沟通,CDE也同意了NDA申报的策略,2021年9月就完成了真实世界研究将近一半的入组,11月递交了NDA。CDE综合考虑产品价值和注册临床研究数据,2022年7月就批准上市,创造了当时产品引进后在中国上市的最快记录,比常规路线提前了大约两年时间。”唐任宏博士说到。

乐城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贾宁介绍,截至目前,乐城先行区已完成447种临床急需进口特许药械中国首用,特许药械使用审批时限从6个月缩短到3~5个工作日;40款药械产品纳入乐城真实世界研究,17个药械产品利用真实世界证据辅助临床评价加速在中国获批上市,平均审批时间8个月。

从受让方的角度,这套“组合拳”不仅意味着官方把关选品,更能让交易双方最大程度地节省临床试验、注册审批等阶段的时间、资源和成本。

以医疗器械为例,苏州新兆源基金管理合伙人温雅歆算了笔账:“这两年审批审评政策变化,原来不需要做临床试验、临床评价的(医疗器械)产品,现在都需要做。以前注册一个产品,到拿证有80~100万就够了,现在需要几百甚至几千万。乐城先行先试的政策,可以节约这方面的成本和时间。我们接触的海外企业,很多都在问我们乐城的政策。

温雅歆由此想到:“假设我们license-in(医疗器械)项目,如果不需要临床试验,一两百万就可以把注册证拿下来。乐城更多面向海外公司,那是否可以把一些海外的、没有那么大市场规模的产品,‘拼盘’做一家大规模公司?这些项目未必是过亿级的产品,但可能会是一年几千万销售额、几百万利润的产品,这样的产品组合多了,也可能成为一家很好的公司。”

不过,即便有时间和成本方面的优势,现在的投资人对于选品也更加谨慎了。“讲故事的产品越来越不行了。”温雅歆说到,“现在我们看的,一是临床急需,二是市场天花板没那么高,否则企业得不到比较好的投资机会,投资人也不愿意做一些前期投入。”


license-in的新模式


从乐城的角度来说,主打license-in,本身就意味着其“招商引资”的方式有所不同:并非设置政策主导基金,吸引VC/PE及其被投企业入驻,而是充分利用政策优势,瞄准海外中小企业进入中国的高需求、低能力所产生的商机,建设交易平台和服务中心,让本土投资人、企业和海外中小企业直接交易。

海口生物医药创新研究院院长、前海南省药监局医疗器械处处长吴华兵直言:“为什么盯着中小企业?国际头部企业在中国已经有完整的研发、生产和商业化体系,商机很难挪到本土的资本和企业头上。

在这套政策框架下,投资人最直接的体感就是license-in有了新玩法:不再需要从零“拼”出一个公司,也无需担心退出不易,而是可以引进单一资产,在其落地国内市场的产品申报、资源对接、产品代理、生产销售等诸多环节中,6找到分一杯羹的机会。

根据产品引进的不同阶段和需求,乐城国圣健康产业基金总经理于承强已经看到几个具体的“商机”:

比如,在最初的导入和申报注册上市阶段,本土投资机构可以在代理商选择、产品导入医疗机构、协助申报等方面,与海外企业结合商业权益进行合作。

关键一步是在产品取得中国进口许可证后,“投资机构可以与药械企业在合作项目公司股权上,根据商业化权益估值进行交易。也就是说,中国投资机构可以在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之后适时退出。”于承强说到。

BD大会当天,四川厌氧生物与乐城BD中心签约,计划共同推动其处于临床2期、用于治疗妇科炎症的创新药落地乐城,同时寻找投资人,加速国内注册上市。同时,一家芬兰的医疗器械企业也与中国投资人达成合作意向,计划将该芬兰企业的口腔无线X-ray产品引进中国。

这种单一资产license-in的方式,尤其有利于专注某一赛道、长于投资海外中小企业创新药械的投资人,除了以往促成被投企业与大药企的BD或并购作为退出,现在还多了一条更直接的国内合作和退出路径。

今年3月,睿盟希资本被投企业Novasight的CureSight结合检测设备Eyeswift正式落地乐城,这是目前唯一一款FDA、CE、NMPA三方监管审批通过的数字化儿童眼科综合治疗设备,目前正在乐城推进技术国产化和研发升级。

睿盟希资本是国内第一支垂直主题早期VC,以视觉科学为投资主题,只投眼科药械。“我们一直非常关注BD,一方面是让海外前沿技术在国内落地,另一方面就是帮助国内自研项目出海。”睿盟希资本创始人兼CEO刘欲晓说到,“对于我们这样的垂直领域基金,主要的LP、主要的合作方都是产业投资方,所以不论做什么,核心都是做BD。”

当大药企引进或收购成为当下Biotech最佳出路,“做投资就是做BD”不仅适用于像睿盟希资本这样专注垂类、在产业系统之中创造价值的基金,更成为生物医药投资人的真实写照——一位上海国资旗下市场化基金的合伙人直言,当下“所有的投资不是在往BD方向走,就是在谈BD过程中”

不论license-in还是license-out,对于投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获得收益,只有这样才能持续投资生物医药产业。这名合伙人坦言:“今年投资人和被投企业聊的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企业license-out之后资金如何分配,投资人可以拿到什么回报,能不能至少让投资人拿到投资本金的部分,以循环支撑其他创新企业。

生物医药一向是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的行当,资金的健康流动与循环,无疑是产业发展的基本。而当下,独具政策优势的乐城,或许有望成为这种循环的中转站。

—The End—


BPI

十年积淀、巨头云集,BPI2025第十届生物药创新周将于2月19-20日上海隆重举办。此次大会将汇聚90多位业内顶尖专家和2000+精英行业同仁。大会由商图信息举办,核心议题涵盖从药物研发、新靶点的发现、临床、工艺与质量分析、商业化出海等药物生命周期的各个重要阶段,聚焦行业热点与痛点,从经典小分子药物、到抗体类药物、再到“第三类药物”核酸药物,创新周系列峰会带你一站式领略创新药热点!



“圣”情款待 | 你的圣诞好运已降临

BPI WEEK 2025

PART.01 多种赞助合作方式火热开放中!

🔥主题演讲、会场展位、产品展示,插页广告,晚宴赞助,吊绳&名卡、手提袋、瓶装水、椅套广告等多种合作形式,全方面助您展示公司最新产品/技术!通过面对面的互动交流,您将可以寻找新的合作伙伴,发掘新的研发思路,获取更多优质资源。

Ps:12月28日前报名即享优惠,名额有限,详情咨询:13122785593(同微信)


PART.02 奔赴圣诞节专享福利!

特惠活动一转发指定推文即可免费获取价值2980元享免费参会门票!

特惠活动二:双人成团,VIP票买一送一!

Ps:活动时间截止于12月28日

联系组委会获取注册链接。


PART.03 BIO-Partnering即将上线!

🔥本次大会特面向VIP付费客户开放参与商务约见特权福利!获取VIP福利方式如下:

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BPI大会官网,选择购买VIP门票可同时获取并参与务约见免费资格

有意向的嘉宾欢迎垂询组委会:13122785593(同微信)


BPI WEEK 2025
联系组委会

咨询参会/演讲/赞助/媒体合作

电话:+86 13122785593

邮箱:bpi@bmapglobal.com

扫码查看BPI官网最新资讯

商图药讯
商图药讯是国内领先的线上生命科学资讯平台,致力于分享最有价值的前瞻研究、法规政策与行业资讯,洞悉产业生态。整合创新资源、倾听技术之声,通过丰富的线上线下活动,打造前沿科技、创新产品及服务模式的展示窗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