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评│“算法”怎么就成了“算计”

时事   2024-11-26 15:16   江苏  
在社交平台上给某个视频点赞后就被一直推送此类视频,购物平台上搜索某商品后同类产品广告便纷至沓来,同一平台下单相同产品会员价却比普通用户还高……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

今后,这种情况或将有所变化。最近,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重点整治同质化推送营造“信息茧房”、利用算法实施大数据“杀熟”、算法向上向善服务缺失侵害用户合法权益等重点问题,进一步提升算法安全能力。

图片来源:中央网信办官网


消息一出,很多网友感叹,“终于出重拳了!”

一片叫好声,不禁让人想起“算法”一开始应用于互联网的时候。那会,它像个会“猜”你心思的朋友,可以通过搜集、记录上网“痕迹”,来“猜你喜欢”什么样的内容,然后“投你所好”。

然而没过几年时间,人们就发现,“算法”好像并不是一个那么真诚的朋友,它似乎在用同质化的信息推送、“千人千面”的网页内容,诱导着我们沉迷网络、过度消费。大家看似站在信息潮流之中,实则接收到的信息却越来越匮乏。在交通出行、住宿、网购时,不少人还尝过被大数据“杀熟”的滋味。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算法”推荐,仿佛成了一种“算计”,滋生起人们的不适。不仅如此,人们好像还无法挣脱这种“算计”,因为大多数现代人很难远离网络。

“算计”用户难道就是算法的初衷?

显然不是。归根结底,算法只是一种效率工具。虽然算法技术引发了诸如算法偏见、算法歧视、算法僭越等法律乃至伦理问题,但也不必武断地认为算法是个坏东西。造成这些问题的是滥用算法的人,人们所真正厌恶的其实是他们以及背后的一些企业。

近年来,互联网上兴起了一股“反算法”之风。一批年轻用户在手机里只下载通讯类App,看视频和购物只选择网页版,对于浏览到的信息不点赞、不评论,试图通过逃离算法的“围猎”,重新找回生活的主动权。

这种“反算法”的做法,鲜明地亮出了不愿被算法支配的态度。不过,倒也不必矫枉过正。

还是那句话,“算法”只是一个技术工具。回望人类历史长河,数不胜数的技术发明一次次推动了人类社会文明的演进。在技术的历史长河中,算法技术或许只是一朵“浪花”,它还存在一些缺陷和不完善之处,但一定可以是向上向善的。因为,任何一项技术的发明,终究是为了造福大多数人类。

避免让“算法”成为“算计”,其实各方也一直在探索对其的有效利用和科学监管。不论是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的出台或修订,还是一次次的专项整治行动,都在试图将监管和保护的网络织密、织严。

当然,纠偏并非一日之功。“算法”向上向善服务是社会公众的共同期待,也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课题,除了监管部门的“重拳出击”,互联网平台、商家也同样需要反躬自省。

譬如,互联网平台可否将“关闭个性化推荐”的功能置于突出位置?可否真正将是否使用算法功能的主动权还给用户?可否通过持续优化“青少年模式”和“长辈模式”,防止青少年沉迷和老人被骗?这些,都需要平台自我“清理门户”。

于广大商家而言,更应先练好产品和服务的“内功”,再借助“算法”来擦亮诚信经营的“金字招牌”,从而打动消费者,构建长久的品牌影响力。

唯有如此,广大网友才能放心地把自己的喜好交给“算法”,从而获得更多有益的交流,插上翅膀去追求“诗和远方”。

瞭望评论员 | 苑青青
编辑 | 谷雨
责编 | 陈月飞
审核 | 耿联


新华日报社全媒体时政新闻部出品
欢迎转发 侵权必究

版 权 说 明


如需转载本公众号内容:

1.须保持图文完整,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2.完整标注版权及本公众号ID。


北京西路瞭望
观察江苏,读懂中国。我们共同记录、讲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