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评 | “润物细无声”应成为工作法

时事   2024-11-28 15:17   江苏  
据媒体报道,不久前,一名正在图书馆复习的杭州某高校学生收到了一条银行卡信息,她的银行卡“凭空”多了1000块钱。随后,来自学校学生资助中心的短信让她倍感温暖:“学校发放1000元的考研生活补助已到你的银行卡,请及时查收、合理使用!祝心想事成、金榜题名!”
近些年,一些大学通过分析学生校园卡消费情况,科学判断学生经济状况并主动给予一定补助,让一些经济比较困难、又对申请助学金有顾虑的学生及时获得了帮助。这些故事在网络上曝光后,频频获得网友点赞。

让学生和网友感到温暖的,应该不仅仅是一份生活补助,更多的是学校这样的“润物细无声”做法,既减轻了生活有困难学生的经济负担,又让受助学生有尊严、无压力地受助,把好事办得很“熨帖”。

与之相似的还有,此前60岁以上市民在乘坐公交车刷卡享受优待政策时,读卡语音会大声报出“老年卡”。这虽然方便了司机检票,却也让一些老年乘客感到未被尊重年龄隐私,有人直言“感觉在一直在提醒自己已经老了”。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不少地方已经注意到这个细节,将“敬老卡”提示音改为“您好”“祝您健康”或“祝您开心”等,既起到快捷检票作用,又让乘客不至于反感。有的地方还举一反三将公交车、地铁上的“老弱病残孕专座”更名为“爱心专座”,让使用者真切感到自身感受确实是被细致入微地“照顾”到了。

正如很多网友所希望的,“润物细无声”应成为一种工作法,尤其是与老百姓特别是困难群体打交道的部门单位,应该从上述事例中得到启发。

要让“润物细无声”成为一种工作法,首先心里要有这根弦,也就是同理心。许多服务老百姓的好事实事,不能闭门造车,否则就有可能好心办坏事。比如,帮助困难群众时,应充分考虑受助者隐私,少一些大张旗鼓的慰问和手持“长枪短炮”的宣传,多一些实实在在的帮扶措施;行政执法中,对一些“无伤大雅”的小微事件,多一些“首违不罚”的警示教育或从轻处罚,既让被执行人“心里有了这根弦”,又不至于产生强对抗情绪;宣传教育科普中,少一些刻板的理论说教和完成任务式的大呼隆,多换位思考老百姓的实际需要,多通过生动图文、短视频、有奖活动等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做到“随风潜入夜”。

要让“润物细无声”成为一种工作法,应敢于打破常规的条条框框,善用现代科学技术作为手段和支撑,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譬如一些地方对救助对象的评定,有的将个人申请信息公示,甚至公开进行投票测评,等等。虽然流程上做到了公开公正,但也有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而且还会让申请人感到自卑,甚至不愿申请。实际工作中,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不少。这些看似做到了“坚持原则”“按章办事”,但效果却已打了折扣。

“润物细无声”,往往说起来容易,落到行动上常常走样变形,故而须把各项“润物”的工作做在前。譬如,有一些人办砸了事情,引发百姓的不满意,喜欢用“出发点是好的”来自我辩解,实际上却正是在“出发点”上就没有办好。回到高校暖心发放助学金这件事上,正是因为学校在前期就摸排清楚了所有学生情况,将相关信息提前录入系统,才能在需要时借助学生工作管理服务平台数据,精准筛选出急需资助对象信息。所以说,服务百姓的各项工作在未进入“出发点”之时,就需要想得到、想到位,唯有这样才能达到“细无声”的效果。



瞭望评论员 | 轻舟(方思伟)
编辑 | 谷雨
责编 | 陈月飞
审核 | 耿联


新华日报社全媒体时政新闻部出品
欢迎转发 侵权必究

版 权 说 明


如需转载本公众号内容:

1.须保持图文完整,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2.完整标注版权及本公众号ID。


北京西路瞭望
观察江苏,读懂中国。我们共同记录、讲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