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经谭 | 新政:中长期资金进入股市实施方案;金融领域试点开放20条政策措施

财富   2025-01-23 07:30   广东  

关注:点击上方蓝字“观点”,欢迎置顶或设为星标,可快速获取商业财经度资讯。
政经谭
 
观点新媒体
全球视野与中国经济,高屋建瓴、大处着眼。

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

1月22日,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稳住股市、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推动专业机构投资者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提高权益投资比重”的重要决策部署,近日,经中央金融委员会审议同意,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党对资本市场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加强顶层设计、形成工作合力,既立足当下、更着眼长远,重点引导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加大入市力度。

主要举措包括:一是提升商业保险资金A股投资比例与稳定性。在现有基础上,引导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增加A股(含权益类基金)投资规模和实际比例。对国有保险公司经营绩效全面实行三年以上的长周期考核,净资产收益率当年度考核权重不高于30%,三年到五年周期指标权重不低于60%。抓紧推动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落地,后续逐步扩大参与机构范围与资金规模。

二是优化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机制。稳步提升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股票类资产投资比例,推动有条件地区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规模。细化明确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五年以上、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三年以上长周期业绩考核机制,支持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充分发挥专业投资优势。

三是提高企(职)业年金基金市场化投资运作水平。加快出台企(职)业年金基金三年以上长周期业绩考核指导意见。逐步扩大企业年金覆盖范围。支持具备条件的用人单位探索放开企业年金个人投资选择。鼓励企业年金基金管理人开展差异化投资。

四是提高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和占比。强化分类监管评价约束,优化产品注册机制,引导督促公募基金管理人稳步提高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和占比。牢固树立投资者为本的发展理念,建立基金管理人、基金经理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机制,提升投资者获得感。推动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规则落地,依法拓展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产品类型和投资策略。

五是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引导上市公司加大股份回购力度,落实一年多次分红政策。推动上市公司加大股份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的运用。允许公募基金、商业保险资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银行理财等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定增。在参与新股申购、上市公司定增、举牌认定标准方面,给予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与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进一步扩大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操作规模

央行等五部门联合发布金融领域试点开放20条政策措施

1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商务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等五部门印发《关于金融领域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的意见》。

为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关于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的若干措施》和《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联合印发《关于金融领域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的意见》(简称《意见》)。

《意见》从允许外资金融机构开展与中资金融机构同类新金融服务、120天内就金融机构开展相关服务的申请作出决定、支持依法跨境购买一定种类的境外金融服务、便利外国投资者投资相关的转移汇入汇出、完善金融数据跨境流动安排、全面加强金融监管等六方面提出20条政策措施。

上述政策措施在上海、广东、天津、福建、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等地区,以及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明确部署承担对外开放重要任务的合作平台先行先试,推动试点地区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开展探索,实现自由贸易试验区(港)制度型开放、系统性改革成效、开放型经济质量的全面提升。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会同相关部门推动《意见》各项举措落实落地,认真做好自由贸易试验区(港)在金融领域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工作,持续推动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

1月22日,据新华社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
规划提出,到2027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到2035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
规划提出优化城乡发展格局,分类有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大力培养乡村人才,吸引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全面振兴;繁荣乡村文化,培育新时代文明乡风;深入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增进农民福祉;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四部门:各地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土地储备三年滚动计划

1月22日,自然资源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土地储备管理办法》,旨在加强和规范土地储备管理,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
《土地储备管理办法》明确要求,各地需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土地储备三年滚动计划,合理确定未来三年土地储备规模。对于三年内可收储的土地资源,要在总量、结构、布局、时序等方面进行统筹安排,结合城市更新、成片开发等工作划定储备片区,优先储备空闲、低效利用等存量建设用地。
该办法的出台,对于指导各地科学编制土地储备计划、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促进土地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办法还强调,各地应按照城市建设发展和土地市场调控的需要,结合当地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储备三年滚动计划、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等因素,合理制定年度土地储备计划

广东:到202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力争降至13%左右

1月22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实施方案》的通知。该方案明确提出到2027年,广东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力争降至13%左右,旨在通过优化物流结构和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增强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性。
此次实施方案强调,广东省将完善综合运输通道枢纽网络布局,优化货物运输结构,力争铁路货运量及周转量稳中有增,保持水路货运周转量占全社会货运周转量的比例在全国前列,并使沿海主要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达到120万标箱。此外,广东省计划培育建成一批国家物流枢纽和骨干冷链基地,健全“枢纽+通道+网络”的物流设施体系,提高智慧化、绿色化、标准化发展水平,显著增强现代物流对产业链韧性安全的支撑

北京市:2025年将继续延续2024年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标准

1月22日,北京市商务局宣布,2025年将继续实施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涉及冰箱、洗衣机、电视、空调、电脑、热水器、家用灶具和吸油烟机等8类产品。该政策自2025年1月1日起生效,补贴标准与2024年保持一致。

此次政策延续旨在鼓励消费者更新老旧家电,促进消费升级和环保。去年,这些产品已纳入国家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支持范围,今年的政策延续将进一步推动绿色消费和可持续发展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观点
观点(www.guandian.cn)向来以提供迅速、准确的行业资讯与深度内容而享誉业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