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研究生,尤其是一名博士研究生,除了学术研究之外,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便是演讲。优秀的演讲不仅能向别人清楚明白地展示学术工作的价值,也能够促进深入的思想碰撞,从而有利于研究者进一步的探索。然而,许多科研萌新们在踏入科研之路前并没有意识进行专门的训练,忽视甚至无视了这项技能的重要性。在不得不面对向别人介绍学术工作的环境中,他们就难免遇到掣肘。
学术演讲中一个特殊的例子是学术海报演讲,这类演讲是学术会议中一类非正式的学术演讲,研究者们会针对自己的研究制作海报参加路演,与感兴趣的人们讨论自己的研究成果。一名在南非一所大学学习植物生物技术的博士生深受学术海报演讲的困扰,为了克服自己对学术演讲的恐惧,以及提高自己的演讲能力,他向《自然》杂志社写信求助:对于这封信件,《自然》(《Nature》)杂志社也做出了回应,为该博士生提供了一些建议。《自然》杂志联系了两名相关研究人员和一名多动症教练,就如何管理心理健康和展示精彩的演讲内容提供建议。
这三位专家都提到,在学术会议上感到紧张、焦虑甚至不知所措是绝对正常的现象。来自加州斯坦福大学的神经生物学家苏珊·麦康奈尔博士对此表示深有同感。她指出,海报展示的难度常常被人们低估。“我非常理解这位博士生所处的困境,”麦康奈尔说。“会议上的海报展示环境往往是混乱的。你不能控制观众何时来到你的海报前,也无法预料他们是否会在你解释的过程中进行旁边的交谈。尤其是当你试图专注于向他人分享你的学术成果时,这一切会让你感到对周围的环境失去掌控感。”
麦康奈尔进一步解释,海报展示比标准的口头报告更难掌控,原因不仅在于环境的不确定性,还因为你需要面对不断变化的观众群体,这会让人产生一种反复的心理负担。为此,她为该博士生提供了具体的应对策略——在会议前准备两个版本的海报讲解,并进行多次大声练习。第一个版本应简洁明了,不超过三到四分钟。“大多数人不会在一张海报前逗留太久,所以你需要迅速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她建议这个简短的演示应包括四个关键要素:研究的主要问题、你采取的研究方法、你所得到的重要发现,以及为什么你的项目值得关注且充满雄心。此外,麦康奈尔还强调,虽然不断重复演讲内容可能会让人感到疲惫,但这种重复实际上有助于你逐渐掌握演讲的节奏和控制感。“每当有新的一组人走到你的海报前,你可能觉得自己在一次次重来,但这也是一个让你逐渐习惯掌控局面的过程。”苏珊·麦康奈尔强调了预先准备演讲内容的多重好处,特别是在与观众的互动中掌握主动权的重要性。她表示:“尽管演讲的环境可能十分混乱,但每一个走到你海报前的人都是对你的研究工作感兴趣的人,所以最好将你的注意力都放在这些听众身上。”麦康奈尔建议,在有人加入时,可以暂停当前的演讲,简短地欢迎他们,并告知他们你可以从头开始讲解。如果你有充足的准备,甚至可以向新加入的观众说明:“我还需要大约三分钟完成当前的讲解。”麦康奈尔进一步提出,对于那些特别感兴趣并愿意深入讨论的观众,最好准备一个不超过15分钟的更长版本的海报讲解。“通过提前排练,你就能在演讲中保持自信,避免在过程中迷失方向。”在学术会议展示的准备过程中,日本群马县玉村女子大学的语言学家马克·弗赖尔穆特分享了他独特的排练技巧,揭示了“七次练习”作为找到演讲节奏的“魔法数字”。弗赖尔穆特指出,通过七次的反复练习,他能逐步消除演讲中的停顿和不连贯之处。他在练习时,会将他微笑的研讨会学生的照片贴在电脑屏幕顶部,模拟真实观众的存在,并通过录音录像来评估自己的表现。“第一次练习时,往往有很多停顿,因为我忘记了该说什么,”他说。“第二次,停顿减少了,但我发现有些信息没有清晰传达。到第六次,演讲已经相对顺畅。第七次,一切都会自然而然地流畅。”弗赖尔穆特总结出了相关的练习经验并撰写了一本教程《Presentations: A Step-by-Step Guide》,其中他建议演讲者与同事和朋友在正式演讲之前寻找一个合适的环境进行至少三次的海报演示练习。他指出,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演示者熟悉如何站位、如何有效使用海报,还能借此机会回答问题并从听众那里获取反馈。“这样,当你在实际会议中面对类似的问题时,你已经花费许多时间练习过了,这会让你在现场表现更加轻松自如。”
在帮助学者应对会议压力的讨论中,国际ADHD教练培训中心的创始人兼主任劳里·杜帕尔分享了如何在会议环境中保持舒适的实用建议。她指出,提前熟悉演讲场地是确保在会议中表现从容的关键。“确保你在演讲的空间里感到舒适非常重要,”劳里·杜帕尔表示。她的机构专注于为ADHD患者培训教练,旨在提高公众对ADHD的认知,并帮助客户更好地与ADHD共存。针对演讲环境的不适,劳里·杜帕尔建议学者们不应犹豫,应该大胆提出改变演讲地点的请求。她鼓励参会者与会议组织者沟通,讨论是否可以换到一个更合适的演讲空间。“你可以这样说,‘我非常期待这次演讲,并希望它尽可能成功。我认为换个位置可能会更好支持这个目标。是否有可能为此次演讲更换一个更合适的空间?’”杜帕尔补充道,如果情况复杂演讲者可以表示愿意接受任何有助于创造更舒适环境的措施。此外,杜帕尔还强调,参会者在演讲前放松身心同样重要。“我认为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会议会带来多大的压力,”她说道。“如果你是一个偏内向的人,可以考虑在会议当天小睡片刻,或者在下午抽出两个小时休息,以重新调整状态。”即使经过了充分准备,演讲时的紧张情绪仍可能让人失去平衡。麦康奈尔建议,如果在海报展示期间感到焦虑,休息几分钟是完全可以的。“做几次深呼吸,喝点水,上个厕所,伸展一下,恢复后再回来。照顾好自己是成功展示的一部分,”麦康奈尔补充道。她还建议通过身体放松技巧,如深呼吸或快走,来平静神经、减缓心率。虽然许多人容易因为无法完美地展示自己的研究而自责,麦康奈尔提醒大家,研究者们往往对自己表现的负面评价是过度的。“我建议各位研究者们学会体谅自己,记住观众其实希望你演讲是成功的。他们为你加油,而不是期待你失败。当演讲者出现困难时,大多数观众的反应是同情,而不是批判。”
作为学术工作者,难免会遇到向公众进行学术演讲的场景。在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是正常现象,没有必要因为一次不成功而否定自己的演讲能力,甚至是自己的学术能力。各位同学们可以寻找这些问题的原因,无论是在心理层面还是生理层面,我们都能够采取合适的措施解决问题,希望大家都能够在学术演讲中大放异彩,让更多人能够赞赏你的学术工作。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4-03171-1
【注意: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获得授权。】如果您对我们的内容有任何疑问需要咨询或想要联系作者,可以备注“AIMS”联系课代表。也欢迎大家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