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热议 | 浙大校长回应「论文署名中科大」,称不能把中科大的研究变成浙大的,论文署名有何规范?学术角度如何解读?

文摘   2024-12-27 10:00   德国  

据澎湃新闻报道,近期,浙江大学校长杜江峰院士以原单位中国科技大学的身份署名发表论文一事引起网民关注讨论。公开报道显示,今年以来,杜江峰院士曾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的单位署名在《自然-光子学》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文。

这在舆论场内引发了不小的关注,有浙大校友对此事发表了相应的看法,也有网络评论质疑:杜江峰已任浙大校长两年,发论文仍然署名中科大,是否说明其依然没有融入浙江大学?

在近期的一个活动中,杜江峰对此有公开回应:“我到浙大来是当校长,不是来科研的”“我不能把中科大的研究变成浙大的研究,我也不能把中科大的项目弄到这儿来变成浙大的项目”。

这段话其实说得非常明白,就是这些研究其实是在中科大完成的科研项目。那么,在署名时当然应当以真实的论文产出单位为准,这才符合基本的学术规范。

杜江峰的这段话在网络上也收获不少好评,认为其表态“直来直去,说话很实在”“浙大具备包容的品质”,赞扬其说话“非常坦诚”。

作为一个学者应当具备这种实事求是的品质。学术成果出自什么地方就应当如实地标记,不能因为职务、工作地点有所变动就偏移。学术成果不是一个“东拼西凑”的成绩,也并不是为了给一个单位“挣面子”,学术成果是严肃的、求真的,署名当然也不例外。

哪怕就任其他学校的校长,论文依然按照真实状况来署名,某种程度也是一种纠偏。客观来看,如今不少论文发布期刊都有“唯帽子”的倾向——发表时优先级别更高、名气更大的作者。曾经有学者公开表示,如今“很多期刊一看是博士生论文就直接拒绝了,或者让学生加上导师名字再投”就是这种风气的折射。

那么从常理来说,“校长”的身份当然更显眼,也更容易得到期刊的“青睐”。杜江峰依然用科研单位来署名的做法也不失为一个提醒:论文发表应当摒弃“只看头衔”的倾向,尊重科研规律,把学术成果本身的含金量当作最重要的衡量标准。

2020年发布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就提到,要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

而破“五唯”其实也可作为观察这起事件的一个视角:对于学术研究,人们应当尊重其原本的样子,而不是过多关联“荣誉”“成绩”等其他因素。社会各界不妨更心平气和、也更求真务实地去看待论文及发表,让其回归标记学术的原始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杜江峰对自己的校长之责也有明确的期待。“从我到浙大来的第一天,浙大在我心目中就有崇高的地位……但是请相信我,请相信浙大的校长,我们会全力以赴尽我们所能,尽我们努力处理好。”

客观来说,作为一校之长,他的主要职责是行政工作。从这个角度说,人们其实也没有必要对于一篇论文纠结太多。论文终究只是学术成果,但对于校长来说,人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大学的日常管理,是能否创造一个更加理想的求学、科研环境,这些才是包括校长在内大学领导层所承载的社会期待。

当然,实事求是的精神无论对于科研还是管理,都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品质。从这个角度说,人们应当乐见于这种论文署名的反差,这种精神远比论文“归属”要更有意义。

前言


本文转自我在该知乎问题下的回答,以及其他几个高赞回答

注:文末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前往该知乎问题。

1 我(留德华叫兽)回答

杜教授担任浙大校长两年来发表的论文仍署名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这一事件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

杜教授关于此事件发表讲话表明,

自己是来浙大当校长的,不是来浙大搞研究的,

其本人的科研团队及实验室都建立在科大,

且在以往的研究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因此,挂科大的名字也是理所应当的。


然而很多网友表示,既然杜教授来到浙大当校长了,

应当把全部的心思和精力都投入到浙大来,

尽可能将自己的科研资源与管理能力都投入到浙大的发展中。

但网友们可能并不知道,

我国高校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是由院士担任校长,

因此出现了从国内各大高校短期“挂职”的院士校长,

并且是不拿工资的(雇佣关系仍在原高校)。

很多人可能认为高校的校长是奉献于该校数年的老教授,

是一步一步从教师、教授、主任、到副校长、校长等一级一级干上来的,

这样的校长多年的科研积累以及建设管理都奉献给了该校。

而时至今日,高校校长的任职已发展成任期制,

即每个高校的校长可能会被在期满后调任于其他高校。

尤其是像杜校长这样优秀的校长,

在浙大担任校长,后期可能会调任到其他高校。

如果换一所高校就需要搭建一个科研平台的话,

高校及团队的科研启动经费就太大了,

且团队的发展中断再重启对于整个科研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因此,即使院士、杰青等优秀人才被其他高校挖去做校长、院长等行政职务,

大多数人也还是把自己的科研精力放在最初建立的科研平台上。

第一,原来的平台是自己一点点搭建起来的,是有一定的感情的。

第二,自己培养的人才也都在原先的科研团队中,自己调任很难把整个团队都调过去。为了保证团队的科研发展不受阻,团队成员的发展不受影响,还是会保留好自己大后方的科研力量。


其实,大多数的高校校长都忙于政务很难有充足的时间完成科研上的任务,
多数的项目及论文还是团队里的成员完成。
因此科研团队的归属单位,才是论文应当归属的单位,
因此,杜教授所发表的论文挂科大的名字也是合情合理的。  
杜教授的发言也提醒科研人员,
论文的署名是根据论文主要完成人所属单位和科研完成单位考量,
若因为杜教授是浙大校长就因此变更,
则是学术不规范甚至不端的体现。

就我在欧美读博的经历,
组内有时某位硕博生完成了一项研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
因其毕业无法继续完成这一项目而将其交接给团队中的其他成员。
在该项目完成及论文发表时,
这位已毕业的学生仍会被署名于第一作者,
以体现该同学对于项目完成和论文发表的重要贡献。
并且该学生作为作者的所属机构,
应以他从事该项目的机构(母校)为主。
(当然他可以列出当前所在机构,这时则需文字说明,做这项研究工作时所在的机构并非当前机构)

至于浙大学生们指出的杜教授身为浙大校长,
在科大(搞科研)的时间远高于在浙大(搞管理)的时间,
这点就不予置评了。
但这与质疑其研究成果挂名中科大完全是俩码事了。

所以我认为杜教授的声明是没有问题的,
在学术上应当被尊重。
大家怎么看呢?                        



最后,希望国内小伙伴在高考志愿填报、考研/出国留学规划中,

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如果需要专业前沿和就业的深入分析和咨询,
欢迎考虑我创办的【DIY飞跃计划】留学和

在全球化的今天,

教育资源更加透明化,

申请海外名校成为许多有志之士的选择。

海外名校不仅提供了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还为学生提供了国际化的视野,

以及多元文化的交流平台。‍

这些都是宝贵的人生财富。

欢迎持续关注【DIY飞跃计划】和我的线上线下活动!



2 悟道轩小筑的回答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7731066707/answer/62984624376



3 649464946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7731066707/answer/63530297333



4 了来了的回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7731066707/answer/63316698535


5 卷阿的回答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7731066707/answer/62862557957


最后,欢迎关注

我每周末在视频号举办的【直播连麦咨询】 

无论你想申请海外本科、硕士、博士(后) 
还是想通过各种方式逃离内卷、润 
亦或是高中、大学生对于专业和职业规划迷茫。

如果想要优先与我1V1连麦咨询 
请点击下文加入【连麦直播陪伴申请VIP群】: 

每周日晚【直播1V1连麦咨询】:欧洲/北美/全球留学移民咨询&教授专家视频访谈



硕博、科研交流群


关注公众号


· The  End ·

往期推荐 Recommended readings


号主简介

@留德华叫兽:系美国Clemson大学数学硕士(运筹学方向)、Ph.D. candidate,欧盟玛丽居里学者,德国海德堡大学数学博士(离散优化、图像处理),读博期间前往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IBM实习半年,巴黎综合理工访问一季。现任德国无人驾驶资深研发工程师。


读博期间创办【运筹OR帷幄】技术、【DIY飞跃计划】留学|科研社区并运营至今,2020.08创办【DeepMatch】硕博|海外AI交友社区 ,知乎|B站 | 今日头条|微博等平台科普自媒体创作者(超100w关注者)。


私人订制咨询:欧洲/北美/全球留学及AI/DS/运筹学私人订制/专家联合咨询

VIP微信群:【留德华叫兽VIP群】:欧洲/北美/全球留学移民咨询&教授专家视频直播连麦咨询

也欢迎同步关注我的抖音/B站/微博/小红书/蓝鸟X:留德华叫兽,防止失联。

留德华叫兽
六分教育,四分科普,聚焦硕博/留学/海外/科研--德国数学博士,斜杠青年,无人驾驶资深研发工程师,副业自媒体\x26amp;三个社区(留学科研辅导/留学海归硕博交友/运筹学),全网100W+关注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