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听琴图》隐藏的秘密【之二】

文摘   2024-09-20 19:13   北京  

《听琴图》是一幅传为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创作的绢本设色工笔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图所绘为松下抚琴赏曲之情境。

画中有一苍松,枝叶郁茂,旁有翠竹数竿。

松下一人(相传为宋徽宗本人)身着道袍,轻拢慢捻,抚琴操缦。

另二人坐于下首恭听,一侧身,一仰面,神态恭谨。

画中仅用松、竹、石等表示庭院环境,悠扬的琴韵似在松竹间流动,构图凝练平衡,人物神态细致传神。

画中弹琴者垂足而坐,看似平常,实则大有玄机。

要知道,古时人们总是席地而坐,习惯于将琴放在腿上弹奏。

随着古代家具的发展,自唐代以后慢慢向“垂足坐”改变,到北宋时兼有“跪坐”与“垂足坐”两种弹琴姿势。

宋徽宗是一位才华横溢且新潮激进的“文艺皇帝”,他又如此热爱琴艺,自然是选择“垂足坐、桌上弹”这种新方式了。

此外,有研究认为,由于重心不同、用力不同,两种姿势对于弹琴来说是有很大区别的。

把琴放在腿上弹,身体重心偏后,琴体稳定性也不够,使得左手不能过于用力按弦滑音,从而导致唐代以前的演奏是以右手为主,声多而韵少。

把琴放在桌上弹,垂足而坐,琴体稳定性较强,身体重心前移,使得左手可以充分自如地按弦滑音,从而导致宋代以后的演奏逐渐以左手为主,声少而韵多。

特别是在明代晚期的琴谱中,我们会发现左手的技法十分丰富,可见“声少韵多”的演奏已经逐步成为主流。

这么说来,宋徽宗预见了这一发展趋势,早就在《听琴图》中定格了自己的艺术理念,还真是令人佩服呢!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侵删)

-END-

具有十四年历史的纯粹古琴空间。

一支由著名古琴家杨青先生为督学,拥有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古琴专业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杨青先生拜师弟子组成的核心师资团队。

一张度一古琴(养一系列),在博观市场、躬身实践的基础上,采众家之长,确保古琴品质:良材精工,音色纯正。

一个“度一家”,用家的温暖凝聚起琴友的心。
“生而得一,在世度一,以琴养一。”


度一古琴馆官方网站

www.dyxt.org
点击以下文字链接,查看更多内容:

【日常琴课】   【师资团队】

【网络琴课】   【线上直播】

度一古琴馆
度一:这里是一个纯粹的古琴空间。 我们致力于专业、精进的古琴教学,以琴为引,以茶、香、花事为衬,将传统中式生活的美感与风尚融入当今社会。 1.古琴专业教学团队; 2.钧天坊王鹏古琴实体馆; 3.公益雅集讲座,演出活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