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春,人民广场是一个地标性的建筑。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这里曾经是长春市的刑场。那么,长春市为啥会将这里当做刑场呢?
刑场
古代刑场,大多在人员密集的地带。之所以这么选择,主要是想起到警示作用。比如,明朝和清朝的时候,就将杀人的刑场设定在菜市口。根据资料记载,死囚在天亮前被推入囚车,经宣武门,走宣外大街到菜市口,囚犯由东往西排好,刽子手手执鬼头刀也依次排列,头被砍下来后,挂在或插在街中木桩子上示众。
长春也是一样,有专门的刑场,地点就在人民广场。因为长春的历史比较短,1800年刚刚建置。建置初期,城市的核心地带在宽城一代,人民广场处于城外,不过过往人员也不少。
1825年,清政府将人民广场定为刑场。之所以将这里定为刑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这里距离城市中心不远,老城的西北门(现民康路与平治街交汇处)旁,而长春府的城内监狱也在西北门内,就位于现平治街二院对门大门洞内一带,便于押送囚犯。第二个原因就是这里处于城乡结合部,人员挺多,处决囚犯后,能够更好地起到警示作用。
人民广场作为刑场的时间跨度长达100多年,直至1933年,这里发生了变化!
人民广场规划图
1932年,在日本的支持下,伪满洲国建立。
因为日本岛经常发生地震,所以日本人一直想迁都长春。所以,伪满洲国建立后,就将长春更名为新京,很多优秀的日本建筑师来到长春,进行城市规划。不久,《新京都市建设计划》出台。这个规划中的城市中心点,就是今天的人民广场。
根据规划,日本人将满铁附属地内正对新京驿(长春火车站)的中央通(今人民大街北段)向南延伸,形成大同大街,作为全市的南北中轴线,在其中心部位,与兴安大路(今西安大路)、长春大街交汇处,设置了全市最大的大同广场,外径达300米,作为长春市的交通中心。
规划定下来后,1933年,伪满洲国政府开始修建大同广场。
人民广场
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苏联红军进驻长春,将其更名为斯大林广场,在广场中心修建了高达34米的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塔顶为一架战斗机模型。同年,国民政府接管长春,将斯大林广场改名为中正广场。1948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长春,将中正广场更名为人民广场。此后,一直使用人民广场这个名字。人民大街则一直叫做斯大林大街,1997年才改称人民大街。
在2000年前,人们广场曾经对外开放,附近的人们都来这里走路遛弯,弹琴说戏。后来,人民广场封闭了,进入广场内的人就少了,不过很少人知道人民广场,曾经是长春市最大的刑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