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后面出场的薛宝琴,出场即巅峰,秒杀大观园一众姐妹,连数一数二的黛玉宝钗都给比下去了。
宝琴深得贾母欢心,当场就逼着王夫人认她做干女儿,可见她有多优秀。
可这么优秀的女孩却被未婚夫家晾在京城,采取“不过问,不探望,不退婚”的三“不”政策,让她进退不能。
这是为什么呢?
都说娶妻娶德,宝琴无论人品,样貌还是才学都很不错,而且和梅家已经订亲,为什么薛蝌都千里迢迢带她进京发嫁了,梅家却不接待?
书中是说梅家正好赴任了,可这根本说不过去。
娶亲嫁女是两家联姻,难道薛家来京发嫁,没有通知梅家?这肯定不可能的。
还是薛家走到半道,梅家突然接到上任通知,急吼吼赴任去了?
这更不可能。一来又不是上前线打仗,不可能这么急的;二来即便要去赴任,也可以留家人仆子在京接待宝琴,找一处房子先安顿下来,断不会让未过门的儿媳寄居贾家不理不睬。
贾琏那么怕老婆的人,都知道买处房子安顿尤二姐,何况有权有势的梅家?
梅翰林之所以这么做,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梅家见薛家衰败了,想悔婚,又不想担嫌贫爱富的骂名,于是启用“拖”字诀,耗着薛家。
《红楼梦》中明着悔婚的有两个,一个是金哥儿,一个是尤二姐。
前者因为李衙内进香时看中了张财主的女儿金哥,张财主想高攀,于是想退了原任长安守备家的亲,把金哥另嫁李衙内。
守备家不依,张财主找了水月庵的静虚老尼打点王熙凤,凤姐收了三千两银子,以贾琏的名义给长安节度使云老爷,让云老爷以权施压,逼着守备家同意退亲。
最后的结果是刚烈的金哥上吊自杀,守备的儿子不负义妻,投河而亡。张李两家人财两空。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凤姐坐享三千两银子,越发胆识,以后有这样的事就更加肆意妄为起来。
尤二姐的情况也差不多。因为指腹为婚的张华家已经没落了,尤老娘在贾珍贾蓉的窜掇下,退了二十两银子给张家,把尤二姐嫁给贾琏做二房,想靠着贾家这棵大树荣华富贵锦衣玉食。
后来凤姐得到消息,唆使张华告状,闹了个人仰马翻;又把尤二姐接到家里,折磨至死。
看看,这就是嫌贫爱富退婚的结果,都是鸡飞蛋打,人财两空。
古时候的婚姻更讲究门当户对,特别是大户人家联姻,就跟现在的一样,讲的是强强联手。
薛家曾经也是很风光的大家族,不然也不可能娶了王家的女儿做老婆。
梅翰林家是当官的,薛家是皇商,在薛宝钗爸爸没死之前,这两家是官商联姻,门第相配。
梅翰林的儿子娶宝琴为妻,那是很般配的。
可薛宝钗的爸爸死了,接手的薛蟠又是个不学无术的呆霸王,薛家的财产被家奴们算计的算计,折腾的折腾,其实已经只有个空壳了。
不然薛姨妈也不至于带着儿女家奴长期寄居贾家。宝钗这么大了,也没个人来提亲做媒,就是因为薛家已经大不如前了。
这时的宝琴再配梅家,就是高攀了,所以梅家不想结这门亲了。
在这种情况下,薛科带着妹妹进京发嫁,其实有点强行嫁过去的意思。不然谁家嫁女儿不是男方家明媒正娶、上门来接亲,哪有巴巴的把自家女儿送过来的?
梅家也不傻,一眼看穿了薛家的小算盘,于是借着一个赴任的由头避而不见,想让薛家知难而退,主动解除婚约。
毕竟男孩子拖得起,再不济先娶几个通房生下孩子,过几年再娶正妻不迟。书上也说了,像贾家这样的大户,人家男孩子长大了,先配两个通房丫头在房里,再慢慢物色合适的正室。
象薛蟠和香菱,宝玉和袭人就是例子。
可女孩子的青春比较短暂,在当时的社会,如果剩下来了,再找好人家去嫁就比较难了。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男人拖得起,女人等不起。
薛家知道,错过了梅家,宝琴想要嫁个更好的,只怕难了,所以投奔贾府,想借势让贾家向梅家施压。
千年人精贾母把这一切看得透透的,不但要带在身边亲自抚养,还逼着王夫人认宝琴做干女儿,让她成了皇妃的妹妹,连贾家祭祀也让她参加,就是为了给宝琴造势,让梅家服软。
可最后怎么样了呢?在曹公的前八十回里没有交代。
但是宝琴的一句诗“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点明了她嫁梅家成了一场梦。
在很多时候,婚姻其实就是一场等价交换,正如王熙凤说林黛玉:“你给我们家做了媳妇,还亏负你么?”指着宝玉道:“你瞧瞧人物儿配不上?门第儿配不上?根基儿家私儿配不上?那一点儿玷辱你?”
宝琴的婚事,就坏在了这些个“配不上”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