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绩效审计的“五个关注”
实施企业绩效审计的目的在于增强企业的管理意识、效益意识,促进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加速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那么,如何搞好企业绩效审计呢?我们认为,主要应做到“五个关注”。
一、关注内控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全性与有效性直接关系着企业质量的好坏,主要包括生产管理控制、质量管理控制、供销管理控制、劳动管理控制、财会管理控制、和内部审计控制等诸多方面。审计中,要对上述控制系统的进行严格评审,揭示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对于其承担的经济控制功能是否完备、健全,是否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得到实施,并发挥其效用;审查其在连续的若干个会计期内,其健全性和实效性是否始终保持在一个相同或相近的水平上;审查其在来自内部或外部干扰的条件下,能否仍然发挥其正常的控制功能。如果经审计认为上述几项均能达到,可以视为其各项内控制度健全有效。
二、关注货币资金管理的安全性和利用的效益性
由于货币资金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为避免企业资产流失,保护财产安全完整,审计人员除了对货币资金收支业务进行审计外,还要对企业的货币资金保管制度进行审计。重点是检查企业货币资金保管制度是否存在和有效,清点货币资金实有数,防止错款和舞弊。同时还要对货币资金的利用效果进行审计,如果对货币资金控制失效,则要么造成企业货币资金余额不足,无法满足企业日常开支需求,造成财务危机,直至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要么造成货币资金持有水平过高,使企业相当一部分资金“沉淀”在没有收益或收益很低的状态,同样会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应尽可能压缩闲置货币资金额度,保持最佳货币资金余额,加速资金周转速度,提高货币资金利用效果,以提高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关注企业筹资与投资的安全可靠性
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资金是有限的,当企业需要资金的时候,就需要进行筹资活动,如借贷、发行股票和债券等;当一个企业资金充裕时,如果有好的赚钱机会,就可以进行投资活动,比如购买股票、债券或共同投资创办企业等。在这一活动中审计部门重点要加强对借款和投资的审计。对借款的审计主要是查明借款是否必须,用途是否合理,借款是否发挥最大作用,相应的收益如何,借款比例结构是否合理等。对投资的审计,一是审查投资的决策和计划,看企业对被投资公司的潜在收益分析是否正确,做出分析所依据的资料是否充分可靠;二是审查投资的风险性;三是要审计投资变现能力;四是审查投资账目,盘点有价证券,是否做到账实相符,看投资收益及账面价值增减变动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四、关注不良资产的潜亏性
对不良资产的审计主要审查银行存款中难以收回的账项和外埠存款中的呆死账;审查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其它应收款中的呆死账;审查存货中的外购材料、产成品、自制半成品、生产成本以及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的减值;审查已入账而无法收回的投资收益和无法收回的投资本金;审查报废、毁损已无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由于市价下跌及技术进步发生无形损耗的各项资产等。对审计中查出的不良资产进行汇总核算,如实反映企业资产存量的质量结构,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
五、关注经济合同的合规合法性
对经济合同的签订、执行过程和结果进行审计,一是可以帮助企业完善经济合同条款,避免潜在的经济纠纷;二是可以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加强相关业务部门责任,避免经营风险;三是可以依法维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审计时主要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查签订经济合同的必要性。主要审查企业资源是否可以满足该需要;是否已列入企业生产经营计划、投资计划或者其它计划,且符合该计划的要求;是否已安排了相应的财务预算。
()审查经济合同的合法性、合规性和合理性。主要审查经济活动是否符合国家法规的规定,是否有违反国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的现象;是否符合本企业经营方针、政策、计划的要求,履行该合同能否带来预期利益;对方的主体资格是否合法,签订合同的当事人是否有签订该合同的权利;对方是否有发行该合同的能力和诚意;选择对方签订合同的理由是否充分,是否有其它更好签订合同的对象等。
(三)审查经济合同条款和内容完整性。主要审查标的名称是否规范;审查数量、质量的表述是否正确;审查价款和酬金是否明确合理;审查合同履行的期限、地点和方式是否明确和合理;违反合同的责任是否明确。
此外,对于一些重大经济合同的审计,还应咨询法律顾问和相关方面的专家的意见,以便充分完善合同条款,防止在合同中存在任何法律方面或者技术方面的问题。
来源:吾师我师 李星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