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周五),亚盛医药成功完成 1.264 亿美元的首次公开募股(IPO),于1 月 27 日开始以 “AAPG” 为代码在纳斯达克全球市场进行常规交易。此次IPO发行由摩根大通和花旗集团牵头,其美股表现备受关注。在此次 IPO 定价中,亚盛医药的美国存托股票(ADS)较其亚洲股票采取了折价发行策略,以每股 17.25 美元的价格在美国发售了 730 万份美国存托股票,相较于周四收盘价的普通港股价格折价幅度约为 20%。依据亚盛医药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文件显示,每份美国存托股票代表四份普通股。截至周五,亚盛医药港股市值达到 127 亿港元(约合 16 亿美元)。亚盛医药股票进入美国市场之际,正值生物技术公司行业环境艰难的两年。由于利率上升,企业融资面临重重困难。自 2023 年初以来,纳斯达克生物技术指数仅上涨约 5%,而罗素 2000 小盘股基准指数涨幅则达到 26%。新上市的公司表现同样差强人意。据彭博社统计,2024 年在美国上市且融资至少 1 亿美元的 23 家医疗保健公司中,仅有 6 家的股价高于 IPO 价格。亚盛医药首席执行官杨大俊坦言,过去几年医疗保健和生物技术行业确实呈现下滑态势,但他坚信,凭借亚盛医药对创新的执着专注,定能在行业中脱颖而出,成为成功企业之一。杨大俊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尽管有人说行业寒冬尚未过去,但我认为,只要真正专注于创新,专注于研发最优质的药物,就能吸引投资,也能在任何市场环境下表现卓越。”亚盛医药此次IPO是 14 个月来首家登陆美国市场的中国生物技术公司,同时也是第四家实现香港和美国两地上市的制药企业。此次上市将检验美国公众投资者对这类股票的兴趣。随着中国公司在生物技术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创新能力,能够研发出极具竞争力的分子,并迅速提供早期临床数据支撑其研发成果,全球对中国在生物技术领域创新潜力的认可度不断提高。当前,西方制药企业和风险投资家纷纷涌入中国,寻觅有潜力的药物候选产品,促成了大量交易。亚盛医药也是这波交易浪潮中的一员。去年 6 月,武田制药支付 1 亿美元获得其主要药物的许可选项,此外还有 12 亿美元的后续付款。IPO 完成后,这家日本制药公司将持有亚盛医药 7.1% 的股份,而内部人士控制着 24.8% 的流通股。亚盛医药于 2019 年在香港成功上市,一直专注于新型血液癌治疗方法的研发。目前,其在中国市场已有一款药物奥雷巴替尼上市,第二款药物预计在今年推出。同时,公司计划在 2026 年申请首个美国批准。从历史上看,仅有少数获得中国批准的药物成功获得美国FDA的批准,其中包括和黄医药的呋喹替尼以及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在 Summit Therapeutics及其中国合作伙伴康方生物的临床数据显示其癌症疗法可能比默沙东的重磅产品Keytruda(帕博利珠单抗)更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命后,业界对未来充满了期待。默沙东也支付了 14 亿美元现金,陆续获得三种源自中国的在研药物的许可,这些药物分别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癌症和肥胖症。艾伯维、阿斯利康、罗氏和葛兰素史克等也纷纷收购其他资产。尽管中国国内融资环境形势严峻,但中国企业仍迫切希望获得资金支持,即便这可能意味着在药物成功后要放弃部分未来回报。亚盛医药表示,此次筹集资金将用于资助临床试验、商业准备以及早期项目的研发。杨大俊称:“我们确实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 他还补充道,“亚盛医药在美国上市的目的不仅在于筹集资金,更重要的是吸引来自美国和欧洲的高质量长期机构投资者”。Copyright © 2025 PHARMCUBE. All Rights Reserved.
欢迎转发分享及合理引用,引用时请在显要位置标明文章来源;如需转载,请给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或发送消息,并注明公众号名称及ID。
免责申明:本微信文章中的信息仅供一般参考之用,不可直接作为决策内容,医药魔方不对任何主体因使用本文内容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