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会计分粮食◎天涯

文摘   2024-11-01 17:40   河南  
点击上面“听全文”按钮,解放双眼,畅听文字!


我当会计分粮食

◎天涯


大集体时,我在邻村东坡当生产队会计,日常工作除了记账,对账、公布账、送报表、造预算、年终决算外,还有一项十分重要的事情就是分粮食。
分粮食要做到心中有数,就是先要做好预算方案,这在当时是上级要求的,实际上也是必须要做的。做预算,要有三个数字:即全队粮食总产量、总工分和总人口。这三个数字是怎么来的呢?
一是估产:就是估算出产量。这由大队(行政村)主要干部带领各生产小队(村民小组)队长共十几人,他们都是种地的行家里手,一看庄稼长势,基本能判断出这块地的产量。在庄稼成熟前半月二十天吧,这时收成已基本定型,他们逐地块察看,估计出产量,我们“小会计”合计后得出自己生产队的估计总产量。
二是估分:各户户主估算自家在庄稼收获前(公历六月底),还能挣多少工分,加上之前的工分,就是他家的合计工分,全队各户的合计工分相加,得出全队总工分。
三是确定人口:这个事情最容易,五周岁以下孩童按半个人参加分配,重点是掌握孩童的出生时间,各户人口相加,得出全队总人口。
有了总产,扣除种子、公粮(上缴国家的)、储备粮、牛饲料后,根据“人六工四”(即人头占总产的60%,工分占总产的40%)的分配原则,算出各户应分到多少市斤粮食,这就是“预算方案”。



以夏粮小麦为例,按预算方案,打一场分一场,每场都要留好标准粮(即10斤小麦晒干除去杂质,供会计将毛粮折合成净粮)当分完总产大约三分之二时,将再打的小麦过秤,与之前分过的数字相加,得出麦季的实际产量,再造出标准的分配方案,按这个标准方案分粮叫“找补”,“找补”后,夏粮分配结束。



秋粮分配方法与小麦相同,可我们这里是山区,秋粮大多都在山上,近的一里多,远的四五里,且地块多,种类多,分秋粮比分夏粮复杂繁重的多。
分玉米:大致分两类,一类是平地玉米又叫“茬子”玉米,是割麦后种的,生长期短,棒子小,湿度大,收获后,相近的地块集中在一起分,远了不管多少就一块一分。另一类是春玉米,即春天种的,都是在距家几里的山坡上种的,生长期长,湿度小,东一块,西一块,收完后,无论早晚都要分配,不能让人空手回家。难以忘记的是,那次是在阳坡根后坡,到了天快黑时,偌大一块玉米才收完,那年玉米棒子特别长,人们按捺不住丰收的喜悦,直夸老天爷给了好雨水。队长和几位老者迅速估计出产量,照着火把,我“劈哩啪啦”地算着,保管扶秤,两位大伙信得过的人,往大筐里拾玉米棒子。分完已是八点多了。



分红薯:那时“一年红薯半年粮”,产量很大。过了重阳节,霜降前要刨完。选择个好天气,大家下午把上午刨的红薯,一背笼一背笼小心地装好,绳子套在背笼上,两人抬着过了秤,众人帮助背到就近住户的窖边,因为红薯太重,几乎都是就近分的,这就特别显示出了《预算方案》的重要性,会计要根据方案数字,不能为了“就近”而分过头。如果分得过了头,让人家再把分超的部分“倒”出来,那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是会计的失职。



分杂粮:
那时一个生产队就是一家人,基本就是你种什么吃什么,老百姓从国营粮店里是买不来的。我记得当时种植的杂粮有很多种,谷类有:稻谷(它虽不属杂粮,但地少产量很小)、小谷子、酒谷;油类:芝麻、菜籽;豆类:绿豆、黄豆(竹杆青、小黄豆)、豇豆(红豇豆、白豇豆)、小豆(红小豆、狸小豆、青小豆、白小豆)、蛮豆等。因为这些杂粮产量低,但又不能让其“断种”,都是集中到场里打(脱粒)的,一样一样,分得很清,不互相掺合。分配方法是一样的,我根据粮食保管报的产量,计算出每户应分的数字,然后我俩称出各户该分的杂粮,倒进他们各自的预留口袋里,如果没有口袋,就倒在扫得干干净净的场上,用纸条写上名字,放在粮堆上压好,收工了,大伙儿把各自的拿走。



整个秋季,主粮杂粮分了几十次,还要根据每种每块的“标准粮”(如玉米10斤穗,拧净晒干大约是8市斤左右)折合成净粮,为“年终决算”服务,唯一例外的红薯,它是5斤折为1斤净粮的。
当了短短两年会计就从教了,时隔多年,我仍然能清楚地回忆起当年分粮的情景,因为那时生活太苦了,粮食就是金豆豆,分大宗主粮时,大伙都很认真,盯着秤杆的高低。我的账目算得清清楚楚,还不时公布着,耐心解释着,感谢那一代长辈,他们从来没有因为账目问题,对我有什么不满。
怀念那个贫穷而又公平的时代,怀念与那些勤劳朴实的长辈们,以及与他们为了延续多种多样的农作物种子,所作出的种种努力,而今,这些宝贵的农作物种子,尤其是众多的豆类,已经看不到了,它们也许早已消失了吧!

作者简介

天涯,南召县乔端镇中语文老师,喜书法,爱作文。
更多内容请点击页面底部“#天涯散文、诗词专辑▪目录”。

网络文刊▪百姓文化视点

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展示名家精品 发现推介新秀

文友交流 资讯采编 影视制作 朗诵播音

编辑部

文学顾问:张银河

顾委会:张志芳、张慧、马士龙

值班编辑周一南阳张志芳、周二三郑州赵新泉、周四五南阳毛德山、周六日南阳曹会林

总编:曹会林

投稿说明

稿件需是原创首发,版权归原作者,作品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打击抄袭和一稿多投。

投稿内容为反映文学、旅游、历史、社会等散文、诗词、小说、杂文、评论、回忆录及摄影作品。

投稿作者请关注《百姓文化视点》公众号,并在稿件刊发后及时转发,以提高文章阅读量。

投稿格式:题目+作者姓名+内容+配图+作者简介、生活照。

刊发24小时内的全部赞赏为稿费,1天后发放给作者。琐事冗杂,请作者主动联系总编索取。1天后的赞赏用于平台发展。

长按二维码,加编辑微信,投稿交流

百姓文化视点
《百姓文化视点》立足南阳,辐射全国,刊发散文、随笔、游记、诗词、小说、民间故事、摄影等作品。服务文友,打造百姓文学艺术的温馨家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