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师系列 | 99 塞尔吉奥·拉莱 (Sergio Larrain)

文摘   2024-08-17 23:18   天津  


塞尔吉奥·拉莱(Sergio Larrain)

——“流浪的摄影师”

塞尔吉奥•拉莱(Sergio Larrain),1931-2012,智利摄影师


“一张好照片来自于一个优雅的状态。当优雅从一些约定俗成的法则中解放出来以后,本身就能充分地自我表达,就好像一个孩子在早年刚开始接触现实一样自由。(而摄影师的)游戏就是要在这块矩形图里做文章。”

——塞尔吉奥·拉莱



生平和主要成就

布列松钦点——拉丁美洲首位玛格南摄影师

聂鲁达至交——魔幻现实主义纪实摄影大师

塞尔吉奥•拉莱(Sergio Larrain)是一位智利国宝级的摄影大师,其生平充满了传奇色彩。拉莱1931年出生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的一个富裕家庭,是有着贵族血统的西班牙后裔。1949年,拉莱被父亲送到美国读大学,先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密歇根大学就读,并在此期间半工半读买了人生中的第一台徕卡相机,由此开启了他的摄影生涯。大学毕业后,拉莱服了两年兵役,一次南方的奇洛埃岛之旅让他萌生了成为自由摄影师的想法。

在欧洲和中东的旅行中,拉莱的创作视野逐渐开阔,个人风格渐渐成熟,成为《时代》、《巴黎竞赛》等众多大牌杂志的摄影师。1958年,拉莱得到英国文化协会的资助,拍摄了一系列关于伦敦的照片。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看到其作品后十分赏识,并盛情邀请其加入玛格南图片社。自此,拉莱成为玛格南首位拉丁美洲摄影师,从1959年持续工作到1963年。然而,拉莱很快产生了疑惑,他想做好拍摄工作,但是却感到记者其商业性的一面并不契合自己的本性。于是,在1968年他接触到玻利维亚大师奥斯卡·伊查佐(Óscar Ichazo)后,转而研究东方文化和神秘主义,并以此作为他理想的生活方式。直到拉莱去世后的一年,法国阿尔勒摄影节为他举办了大型回顾展,这位“流浪的摄影师”的名字才再次成为摄影界的焦点。


摄影风格

“我希望自己的照片能给人以即刻的体验,而不必反复咀嚼思虑。我所理解的摄影,与其他艺术表现形式一样,必须向内深入挖掘自我。完美的摄影作品犹如摄人心魂的奇迹——主题、光影和完美的氛围交织在起:指尖不经意地触动快门,奇迹便发生了。”

——塞尔吉奥·拉莱

受其与生俱来的艺术感知力的影响,拉莱的摄影作品无时无刻不在强调的优雅,不仅展现了南美地区的独特风貌与文化传统,还融合了欧洲经典纪实摄影的精髓,形成了独具魅力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

1.独特的构图与视角

        拉莱的摄影作品常常通过不同寻常的视角和构图来呈现主题,喜欢用竖幅构图、画面里带着极强景深感。他善于利用画面的空白、遮挡物以及人物与环境的互动,创造出富有层次感和视觉冲击力的作品。

塞尔吉奥•拉莱《巴黎》系列作品之一


2.深刻的社会现实与人性探索

        拉莱的摄影作品不仅关注自然景观和人物肖像,更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现实和人性光辉。他通过镜头记录下了不同地域和文化的独特风貌,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塞尔吉奥•拉莱《秘鲁》系列作品之一


3.平静、朴实、优雅的风格

 拉莱的摄影作品风格平静、朴实而优雅,他善于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用镜头捕捉那些触动人心的瞬间。他的作品常常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孤独感,但又不失温暖和希望。

塞尔吉奥•拉莱《奇洛埃岛》系列作品之一


4. 融合欧洲经典与南美传统

 拉莱的摄影作品将欧洲经典纪实摄影与南美本土文化传统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这种风格在摄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拉美摄影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塞尔吉奥•拉莱《圣地亚哥的流浪儿》系列作品之一


作品介绍

作为智利国宝级摄影大师,塞尔吉奥•拉莱却从未有过完整收入其作品的画册面世。《塞尔吉奥•拉莱:流浪的摄影师》弥补了这一遗憾,从拉莱整个职业生涯中精选了二百余张摄影作品,分十个专题回顾了摄影师的传奇一生。

🔵 《奇洛埃岛》系列

《塞尔吉奥•拉莱:流浪的摄影师》中《奇洛埃岛》系列描述结束不堪回首的兵役阶段,拉莱拿起相机前往智利南部的奇洛埃岛。透过这些作品可以看出在这里,拉莱找回失去的平静,坚定了对摄影艺术的追求。1957年,奇洛埃岛成为拉莱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再度游历南部湖岛区后的作品在南美洲巡展,奠定了拉莱的摄影师地位。

“服完兵役,我就前往奇洛埃岛(Chiloé Island)开始我钟爱的摄影——一个能给与自己无限自由的职业——慢慢成为我的事业。”

——塞尔吉奥·拉莱

塞尔吉奥•拉莱《奇洛埃岛》系列作品


🔵 《圣地亚哥的流浪儿》《玻利维亚》《秘鲁》《阿根廷》系列

《塞尔吉奥•拉莱:流浪的摄影师》中《圣地亚哥的流浪儿》《玻利维亚》《秘鲁》和《阿根廷》这四个专题很好地阐释了拉莱的作品风格:平静、朴实、优雅。《圣地亚哥的流浪儿》创作于1953年,摄影师的起步阶段便肩负起社会责任感。《玻利维亚》与《秘鲁》中,古老文明与殖民文化的激烈对立在作品中表现的相当含蓄,南美人眼中的南美已成为拉美摄影史上的里程碑。《阿根廷》,在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街头,拉莱的街拍作品为自己赢得欧洲的关注。

“在圣地亚哥街头,那些因贫穷,甚至更糟——缺少关爱而流离失所的孩子们,露宿在屋檐、桥墩之下。他们以乞讨为生,久而久之成了不良少年。这样的风餐露宿要到14岁,那时,他们将不再被当做孩子。”

——塞尔吉奥·拉莱

塞尔吉奥•拉莱《圣地亚哥的流浪儿》系列作品


“我正穿越玻利维亚。就在今天,我从寒冷的安第斯高原下来,开始感受到热带的炽烈。明天,我将要去拍摄塔拉布科(Tarabuco)的集市,一个靠近苏克雷的小镇,这是我此行的初衷。当地的居民不同寻常,我觉得一定可以拍到引人入胜的照片。”

——塞尔吉奥·拉莱

塞尔吉奥•拉莱《玻利维亚》系列作品


“在西班牙人抵达今天的秘鲁,建立殖民地并驱逐、屠杀印加人的四百年后,印加帝国依然存在。尽管已被迫改变,支离破碎的古老印加文化仍存续至今。她的文化格调和民俗传统保留了下来,深藏于20世纪物质文明背后。”

——塞尔吉奥·拉莱

塞尔吉奥•拉莱《秘鲁》系列作品


“我游荡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无所事事,独自一人,身无分文。每天,我东奔西走,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唯一一件令我自始至终都全神贯注的事,就是记录下这座城市的影像。我终日徜徉于巷陌,游走于市郊,那是一种纯粹的乐趣……”

——塞尔吉奥·拉莱

塞尔吉奥•拉莱《阿根廷》系列作品


🔵 《伦敦》《巴黎》《意大利》系列

欣赏《塞尔吉奥•拉莱:流浪的摄影师》中《伦敦》《巴黎》《意大利》这三个专题,会找到以下三个问题的答案:追随偶像比尔•布兰特的脚步,寒冷阴郁的英国冬天为这位南美人烙下了怎样的印记?巴黎大街上两个拿起徕卡秒杀菲林的大师,布列松与拉莱如何对同一对象展现各自不同的风格?静谧的西西里岛,笼罩在古老的家族誓约之下,拉莱怎样不见血雨腥风地揭露意大利黑手党的生活?此时的拉莱,已跻身玛格南摄影大师的行列。

塞尔吉奥•拉莱《伦敦》系列作品


塞尔吉奥•拉莱《巴黎》系列作品


塞尔吉奥•拉莱《意大利》系列作品


🔵 《瓦尔帕莱索》《圣地亚哥》系列

《塞尔吉奥•拉莱:流浪的摄影师》中《瓦尔帕莱索》与《圣地亚哥》这两个专题,是拉莱倾注所有拍摄的作品,代表了摄影师最高的艺术成就。这些作品过去散落于Magnum, Magnum,Paris Magnum等经典画册之中,《塞尔吉奥•拉莱:流浪的摄影师》为第一次系统整理出版。

塞尔吉奥•拉莱《瓦尔帕莱索》系列作品


塞尔吉奥•拉莱《圣地亚哥》系列作品


资料来源

1.《塞尔吉奥·拉莱:流浪的摄影师》 - 阿格尼丝·塞壬

2.百度百科 - 塞尔吉奥·拉莱

3.纪实摄影大师塞尔吉奥•拉莱的摄影哲学 [EB/OL]. https://www.meipian.cn/2ixtqy83

4.智利国宝级摄影大师,塞尔吉奥·拉莱作品精选 [EB/OL].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35378271/?jump_opus=1

5.塞尔吉奥·拉莱 [EB/OL].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5940932/

6.世界著名摄影师及作品欣赏——塞尔吉奥・拉莱 [EB/OL]. https://www.sohu.com/a/535066828_696806

7.拉丁美洲首位马格南摄影师,街头纪实摄影的传奇 [EB/OL]. https://www.sohu.com/a/162184316_178979

8.一张好照片,出自于一个优雅的状态 [EB/OL]. https://mp.weixin.qq.com/s/TOC9mmslmdNXQ_gBF5404g



资料整理:辛睿

执行编辑:李洋







数字城市影像
天津市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影像专业委员会。我们的宗旨是:分享城市影像,探索影像技术,影响城市共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