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近公布的中国宝武2024年11月“跨基地工序对标协同创效”劳动竞赛榜单中,新钢集团硅钢薄板事业部炼钢作业区以其卓越表现,荣获炼钢赛项“入炉铁水温度优胜厂 ”的冠军。
“我们的成功秘诀,其实就藏在两个‘8’之中。”炼钢作业区的见习作业长宋细牙自豪地透露,“那就是确保铁水温降不超过80℃,同时铁包周转率提升至8次以上,这就是我们2024年启动‘双8工程’的核心目标”。
铁水温降,即铁水在运输过程中温度的损失。在钢铁生产中,铁水温度越高,越能减少转炉炼钢工序的能源消耗,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每降低1摄氏度的铁水温度,吨钢生产成本就会增加0.5元。而提高铁包周转率则有助于减少铁包的物理吸热,进而降低铁水温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发挥极致效益,降低铁钢比,硅钢薄板事业部炼钢作业区充分利用铁水一罐制的优势,推出了“双8工程”。那么,这两个关键的“8”是如何实现的呢?让我们一探究竟。——信息共享,温度控制更精准。
以往,转炉和高炉之间的信息不互通,在高炉出铁水时炼钢作业区总是会多装几罐铁水,以进行备罐,保障转炉工序的稳定运行。备用的铁包就像排队轮渡的船只,等待的时间越久铁包里铁水温降就越大。
为改变这一现状,硅钢薄板事业部开发了铁包状态实时跟踪系统,打破高炉与转炉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铁水重量、成分、温度信息实时共享,确保高炉出铁、配罐、吊运、脱硫、铁包加废钢的无缝对接。并按照“先进先用”结合品种路线的原则,让每一罐铁水都能在最快的时间内从高炉运输到转炉,有效降低了铁水温降。
过去的行车,既要吊运铁水,又要进行加废钢作业,工作繁重,效率低下。不仅导致铁包吊运不及时,浪费铁水温度;还导致加入的废钢不能完全融化,出现浪费的现象。现在抓钢机的引入让行车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专注于铁水的吊运。炼钢作业区以“不等铁包”、“不等铁水”、“不等废钢”、“不等行车”为原则,调配行车使用。这样一来,铁水吊运节奏加快,从而进一步降低吊运过程中的铁水温降。
——精细管理,提升测温取样效率。
铁水领航员是炼钢作业区的“温度守门员”,也是行车的“指挥官”,经他们测温、取样后的高炉铁水信息会自动上传至炼钢MES系统,为转炉提供冶炼工艺参考。炼钢作业区通过对铁水领航员进行精细化管理,将测温取样未命中炉数和取样时间两个指标与其一人一表相挂钩,提高铁水领航员测温取样的效率,确保了铁水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此外,炼钢作业区还引入拆炉机,快速清理铁包包口的铁渣,加快铁水入炉速度,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温降。通过实行“双8工程”,炼钢作业区成功实现铁水平均温降突破了80℃,达到了79.2℃,铁包周转率8.1次。铁包加废钢率达到3.03%,位居同行业第一。据了解,在2024年11月“跨基地工序对标协同创效”劳动竞赛榜单中,新钢集团硅钢薄板事业部连中三元,除炼钢作业区荣获炼钢赛项“入炉铁水温度优胜厂 ”的冠军外,1580mm产线荣获热轧赛项的“热装综合优胜产线”亚军;冷轧荣获冷轧赛项的“效率发挥优胜工序”季军。
文图:吴莹婷 通讯员 蒋君丽 蓝若洋
编辑:晏妍
校对:张名海 康怡
出品:新钢集团党委宣传部
声明:本公众号注明原创的内容权利属于新钢集团所有。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复制、传播、展示、镜像、上载、下载、转载、摘编等。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否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