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体验漫谈 | 明海大和尚:定慧的修习

旅行   2024-12-19 07:56   山东  


因指见月



可能很多同学会有一种担心,学佛会不会把人学傻呀?父母经常跟我们讲,防人之心不可无,这样在社会上不会吃亏吗?其实,最单纯的心是最强大的,最单纯的心是当下一念定慧等持全然呈现的,它是全知的,它不会被蒙蔽。这就是安住当下。


——明海大和尚




学佛体验漫谈


定慧的修习


文/明海大和尚

如果打算深入地学佛,我们要修定。在禅宗的传统里面,定和慧不分,两个是等持,就是齐修。在佛陀教授的修学次第里,是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先有定才有慧。那么在禅的修行里,六祖大师讲:


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大众勿迷,言定慧别。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


所以净慧老和尚很多时候开示我们把握当下,他说的“把握当下”有时候叫“安住当下”,就是在当下一念上,来实现定慧等持。“定”是专注,“慧”是清晰明了。


注意,这个并不难,不要把它当成一个奇怪的东西。比如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定的专注力,如果没有专注力,你将无法办任何一件事,比如开车、读书。在当下一念心上,让专注和清晰明了的力量增强,这就是生活禅修行很重要的一个下手处。


有时候,我们要反过来观察,是什么东西让我们不能在当下一念安住呢?一般来讲,障碍就是两类,一类是情绪的障碍,即“烦恼障”;一类是思想见解的障碍,即“所知障”。当情绪波动,产生强烈的好恶、爱憎时,你做出的判断往往都不正确。这时,你的心没有四轮着地,它是在情绪的挟持下。所以你要懂得觉察心里情绪的现前,这是修行生活禅一个重要的能力。对于情绪,首先你要觉察到它,就如小偷入室,你要能知道他来了。如果你都不知道他来了,这就很危险。



关于情绪的觉察,我有三句话,请大家记住:第一句,情绪不是我;第二句,所有的情绪都可以被自己观察,这个观察包括观察呼吸,观察心跳,观察前胸后背的感觉,观察内心的变化等等;第三句,所有的情绪在被观察时,都可以转化。


第三句很重要,当你学会观察情绪,就已经跟它拉开了距离。这里的观察和我刚才讲的觉察是一个意思。但是当情绪来临时,我们往往跟它混在一起,觉得它就是我。其实它是你吗?在它来以前你不也在吗?它走了以后,你也还在呀。所以情绪不是我,它可以被观察。


你们可能会问,我有这种观察能力吗?所有的众生都有这种能力。你能观察天空、白云,能看电脑,知道饭好吃,你能知道这一切,那么你也能观察你内心的天空出现的那片云——情绪。当我们这样观察的时候,情绪对我们的支配就削弱了。


注意,我说的是所有的情绪,不光是愤怒。有时候我们心里还有郁闷,有不开心、嫉妒、焦虑、不安、忧愁和后悔等,这些情绪都可以被观察。


注意,观察的时候,要直接地观察,所谓直接就是你不要用某种价值观,甚至于来自某一个道德体系的价值观加任何判断,不要贴任何标签。比如说嫉妒是负面情绪,你观察的时候,给它贴标签会使你有压力和负罪感。


我们所讲的观察不是判断,而是只观察不判断,不贴标签。如果你有“我的心怎么这么龌龊”“我怎么冒出这种罪恶的念头”等诸如此类的想法,那就是判断。观察不是,你只是看它,在你看它的时候,它已经被转化了。这个转化就是它在你内心不居于主导了,它不支配你了,甚至它消失了。这取决于你功夫的深浅。



还有一个障碍是“所知障”,其实这个更难克服。我们之所以不能回到赤裸裸的当下,乃是因为内心还有很多不正确的见解,即“不正见”。要想把这些不正见放下,就需要一个闻思的过程。


树立起正见,觉察到自己观念的误区,那么心就得到了一份自由。这种观念的误区,往往习焉不察。我们中国人还有从众的心理,所以很多观念的误区就不容易觉察。


在网络时代,有一种新的迷信叫“网络迷信”,就是指网络世界里的盲目性,说风就是雨。大家有没有体验,我们有时候会被网上的虚假新闻欺骗。有人会利用人们情绪的某个弱点,在网上煽动大众群体的冲动,产生情绪的浪潮,这是特别可怕的。它有时会影响到现实生活,甚至法律案件的判决。


所以不要以为网络能让我们更自主地得到丰富的信息,那么我们就能够产生更独立的思想和判断。不是的。相反我们会发现,因为网络的放大效应和众生内心普遍具有的一些劣根性和心理弱点,在网上负面情绪会传播得更快,错误观点会蔓延得更广。懂得佛法的人,要有一份冷静,你要保持自己内心的独立。



所以说到安住当下,不是那么容易。完全没有烦恼障、所知障,内心纯然地、本然地呈现的当下,对世界的了解将是立体的、全方位的、超时空的。在所知障、烦恼障的障蔽下,也就是在错误的知见和情绪的支配下,信息是扁平的。


按道理说,我们只要一眼,就能看到某人过去现在未来、五脏六腑、兴趣爱好、人际交往等所有的信息。可是,为什么我们看不到这些呢?这是因为呈现给你的是大海的信息,而你却用一把小勺子去舀。这把勺子就是我刚才讲的那些观念的框架、情绪的障碍、烦恼的障碍。


如果你老是怀疑大学同宿舍的某个同学,总是暗中跟你过不去,在你背后搞事,那你就会把他的很多行为,全部在这个题目下进行归纳。归纳之后,又产生更多的情绪,甚至计划采取某种行动,那么你就会犯大错误。日本有一部很经典的电影叫《罗生门》,讲同样的一件事,经由不同的人叙述出来,完全不同,因为各自的内心世界不一样。


刚才我讲这番话,可能很多同学会有一种担心,学佛会不会把人学傻呀?父母经常跟我们讲,防人之心不可无,这样在社会上不会吃亏吗?其实,最单纯的心是最强大的,最单纯的心是当下一念定慧等持全然呈现的,它是全知的,它不会被蒙蔽。这就是安住当下。在我们亲近师父的过程中,他给我们的感受就是,不论长途奔波或是繁重的工作,师父一直在安住当下那个境界里,没有起伏,没有波动,内心没有事情。


<<<  END >>>

编辑 / 清尘


山东大灵岩寺
山东大灵岩寺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鲁(2022)000010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