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省纪委监委《楚天风纪》编辑部分别专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俊刚,党委副书记张艳和党委巡察办主任朱学军,聚焦打造省属国企巡察“联投样本”、深化“纪巡审”联动、“同题共答”推进巡察整改等主题,深度报道湖北联投巡察监督护航企业改革转型做法经验,并于2025年第一期改版专栏刊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俊刚访谈内容摘要如下:
刘俊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有企业地位重要、作用关键、不可替代,是党和国家的重要依靠力量。高效开展国有企业内部巡察,对完善企业治理体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夯实党在经济领域执政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巡察是健全治理体系的重要制度安排。巡察是巡视的重要延伸,是加强党内监督和深化基层治理的战略性制度安排。要充分发挥巡察贯通各类监督的重要平台作用,推动纪检监督、组织监督、审计监督、职能监督、职工监督等多种监督力量的统筹衔接,逐步完善企业治理体系、基层监督体系贯通协调机制,促进形成监督合力,把党内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企业治理效能。
巡察是纵深推进管党治企的重要手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巡察是反腐败利剑,通过发现问题、形成震慑,进一步推动基层党组织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一贯到底,坚定不移把反腐败斗争向纵深推进。
巡察是保障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巡察本质上是政治监督,肩负着督促落实党的大政方针和上级任务部署的重大政治责任。把重大改革落实情况纳入巡察监督,全面审视企业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担当,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压紧压实改革责任,齐心协力抓好改革落实。
巡察是保护干部干事积极性的重要途径。巡察监督既是对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政治体检”,也是“工作检阅”和“查缺纠偏”,更是对被巡察单位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关心爱护和支持。通过全方位“政治扫描”,找准被巡单位存在的“病灶”,靶向治疗,彻底堵塞“漏洞”,扎紧制度“笼子”,把监督向前延伸,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保护好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
刘俊刚:改革重组以来,湖北联投是省属企业首家提出开展内部巡察,并获得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正式批复的单位。集团党委始终把巡察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履行全面监督职责的重要抓手,逐步健全党委领导责任、被巡察党组织整改责任、纪检机构监督责任、职能部门指导和成果运用责任、巡察机构统筹督促责任的“五责协同”机制,形成任务分工、督办落实、跟踪问效、监督问责、常态化“回头看”的工作闭环,做到监督责任不空转、工作推进不断档、整改整治有实效。我作为集团党委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每一次巡察情况报告至少原汁原味地听取3次,详细了解被巡察单位政治生态、班子职责履行、重大风险特别是“一把手”情况,并对关键事项提出意见。其他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高度重视巡察工作,带队参加分管领域的巡察进驻会、反馈会、列席专题民主生活会,定期调度巡察整改进度,抓好巡察成果运用。对于分管领域的问题,班子成员主动认领,首先把自己摆进去,从自身履行职能责任查起、改起,有力推动了巡察工作从破题开篇、纵深推进到全面覆盖,形成了具有联投特色的巡察工作体系。
突出“监督+保障+执行”政治定位。把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决策部署作为监督重点,定准巡察坐标方向。始终把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根本任务。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对政治忠诚最直接、最具体的检验,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落实落地。始终把“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作为巡察生命线。紧盯权力和责任,紧盯“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紧盯干部职工反映强烈的问题,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始终把“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作为巡察落脚点。聚焦一流企业“十六字”方针和新一轮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督促被巡察党组织认真履职尽责,不断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成效。
打好“常规巡察+机动巡察+提级巡察”组合拳。创新组织实施方式,提升巡察监督质效。滚动推进常规巡察。坚持“一类一巡”、板块轮动、整体推进,先后完成21家单位的常规巡察,针对共性问题和深层次机制问题,提交专题报告47份。首次探索机动巡察。在省委巡视办指导下,探索开展机动式巡察,重点选择集团党委关注度高、承担特殊使命任务的4家单位,派出“小分队”,突出“短、平、快”,深挖细查、点准穴位,推进巡察从“固定探头”向“移动探头”延伸,为丰富国资国企巡察“打法”提供了案例。联动部署提级巡察。为破解基层“巡不深、察不透”的难题,对工程建设板块、贸易板块4家三级单位开展提级巡察,直触“神经末梢”,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
构建“审计监督+巡察监督+纪检监督”联动机制。坚持审计先行、巡察深入、纪检全程参与,推动“三项监督”攥指成拳、同向发力。突出审计监督精准性。发挥“经济体检”作用,采取“1+N”审计模式,将层级压降、内控审计、经责审计有机结合,250个审计项目覆盖全级次分子公司,完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119项,累计披露风险、问题2000多项。突出巡察监督权威性。将审计发现问题作为巡察监督重点,从政治上看、从政治上查、从政治上督,从企业经营问题中查看政治责任,更加侧重对落实国家战略、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改革等情况的监督。突出纪检监督严肃性。坚持贯通协调、合力反腐,建立“纪审办组”工作会商和信息通报机制,针对重大问题线索,纪检监察机构提前介入,推动巡中成案。
推动“监督+整改+治理”良性循环。坚持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一体推进、治标和治本一体深化。反馈与反思相结合。“以下看上”强化源头治理,着眼“治标”推动建立“当下改”、着眼“治本”推动建立“长久立”的机制,着力解决问题在基层、根子在上面的系统性问题。整改与整治相结合。巡察整改与专项整治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聚焦“四大专项”和“三大治理”,2024年推动清理“两资两非”企业34家、盘活资产资金231.47亿元、应收清欠179.32亿元、诉讼挽损26.17亿元、入库隐性债基本清零。效率和效果相结合。在有形覆盖的基础上,更加突出有效覆盖,更加注重成果运用,把监督成果转化为改革动能、发展势能,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
打造干部“选拔+培育+使用”新通道。坚持把巡察岗位作为人才思想淬炼的高地、政治历练的阵地、实践锻炼的基地。严把“入口关”。牢牢把握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的铁军标准,遴选312人,组建6大类巡察人才库。委派8名集团部室主要负责人担任巡察组长,做到“兼职性头衔、专职性工作”。严把“能力关”。结合纪检监察干部教育整顿、党纪学习教育等主题教育,通过巡前学、巡中干、巡后复盘,全方位锻炼巡察干部发现问题能力,推动业务水平和政治素质双促进、双提升。严把“考核关”。坚持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并举,健全完善对巡察组员考核评价和监督机制,先后有10名巡察干部获得组织提拔(重用),2名受集团年度表彰,2名巡察组组长获评“联投年度十大人物”。
刘俊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巡视利剑磨得更光更亮,勇于亮剑,始终做到利剑高悬、震慑常在。集团党委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企业改革转型,通过纪巡审联动,盯住重点人重点事、重点领域、重点岗位、重要环节、重要工作,坚决纠治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问题。
突出穿透监督。一以贯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让严的要求、严的氛围直达一线。监督内容全涵盖。始终把管党治党的要求落实到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的各个领域,贯彻到从严管理各级组织、从严管理党员干部、夯实基层基础、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等各个方面,覆盖到所有层级公司、所有项目单元。监督对象全覆盖。盯住“关键少数”,加强对“一把手”监督,形成“一把手”专题材料22份,督促“一把手”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推动监督触角向“神经末梢”延伸,直插一线项目、直面基层问题,给小微权力架上“高压线”。监督责任全链条。聚焦落实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打造横向联动、纵向一体的责任链条,构建全面覆盖、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监督方式全方位。坚持数智赋能穿透监督,通过“数智建管平台”“资管云”“电子采购平台”“案管平台”“财务共享平台”、司库平台等10大统建平台,实现核心业务100%上线,让监督时时“在线”。
突出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以“同查”严惩风腐交织问题,以“同治”铲除风腐共性根源。纵深推进“不敢腐”,强化反腐败高压态势。以零容忍态度反腐,对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物资采购等廉洁风险突出的重点领域着重抓、着力查,将个案查处与系统整治相结合,严肃查处“靠企吃企”等突出问题。纵深推进“不能腐”,强化制度刚性约束。深化源头治理,把制度建设贯穿到正风肃纪各领域、落实到制约和监督权力各方面,推动在投资管理、财务管理、招标采购、资产管理等方面“立改废释”128项制度,筑起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堤坝”。纵深推进“不想腐”,强化正反两方面教育。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纪律教育机制,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以廉洁文化进班子、进企业、进岗位、进家庭和纪法教育下基层为具体路径,将纪律教育贯穿干部成长全周期、融入组织管理全过程。深刻剖析典型案例,拍摄省属企业首部警示教育专题片《歧路》,增强以案促改促治实效。
突出激励担当作为。把从严管理监督与鼓励担当作为相统一,让干部在遵规守纪中改革创新、干事创业。容错纠错立导向。在省属企业率先出台容错纠错实施办法,细分改革创新、经营投资、类金融等六个领域制定28项具体容错事项,营造了“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的浓厚氛围。查诬澄清扬正气。坚持澄清正名和打击诬告陷害“两手抓”“两手硬”,从严从重处理“捕风捉影”“臆断编造”“危言耸听”“诬告陷害”行为,对不实举报“应澄尽澄”、负面影响“应消尽消”,让干部专心谋事、踏实干事。回访教育提士气。对知错悔错、干事创业的干部客观公正进行评价,更好地激励“跌倒干部”重振信心、重拾干劲,从“有错”向“有为”转变,在解决“旧账”中建立“新功”。
刘俊刚:通过内部巡察,我们发现了一批长期没有发现的深层次问题,解决了一批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突出问题,彰显了巡察的震慑力,集团上下规矩意识、法纪意识、底线意识明显增强。
政治生态持续向上向善。集团先后被列入“全省政治生态分析研判试点单位”“省直单位巡察信息系统推广试点单位”,集团领导班子连续两年考核被省委评为优秀等次,连续三年被省纪委监委评为年度工作考核优秀单位,被省委授予“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党建工作考核排名从2021年第11名跃升至2023年第1名,连续两年获选人用人总体评价和从严管理监督干部评价“满意度”双“100%”殊荣,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楚天风纪》《湖北巡视巡察》等先后报道集团以高质量监督护航高质量发展成效。
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以三项制度改革全面激活发展“充沛动能”。竞争式“能上能下”,明确“下”的 38 种情形,形成“竞”的常态,新提干部竞争上岗率达75%。市场化“选贤任能”,在集团总部和二级公司全面推行“1+N 自行组阁”“揭榜挂帅”,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组织选配”为“公开竞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做到“有多大本事端多大的碗”。“自行组阁”“揭榜挂帅”入选国务院国企改革“专项典型经验”。集团作为全国唯一省属国企代表精彩亮相2024年中国企业人力资源高质量发展峰会,作主题交流发言。
改革转型步伐更加坚定。“稳中求进”增实力的同时“先立后破”强产业,系统性重塑产业园区、城市更新、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主责主业,进一步强化“四全四商”的产业属性。围绕主业所属产业的上下游,战略性开辟七大“新赛道”,追逐风口捕获三大“增长点”,持续“延链补链”培育新质动能,推动赛道风口逐步从“产业培育期”迈向“价值创造期”。
企业品牌价值更加彰显。2024年集团荣获省市级以上荣誉奖项793项,其中国家级310项。获评国务院国资委“双百”“科改”企业7家、专精特新企业9家、高新技术企业达36家,新增专利179项、软著196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成为全省首个全国供应链服务和物流双“5A”企业。产业园区运营实力全国前4,“中国新质生产力优秀产业运营商”全国第2,九州医药供应链物流覆盖面全国第1。地产板块交付力、满意度双获全国Top5。获评全国住房租赁运营优秀企业第3,城市运营居中国物业服务百强第25。“红领 500 强”党建品牌案例入选中宣部《新时代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与实践》,共同缔造“联投模式”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社会责任蓝皮书,全生命周期管控提升产业援疆综合效益经验向全国推广,“三村共建、三村共进”获省级“综合评价好”等次,《用好共同缔造“金钥匙”,打造安居湖北“新样板”》入选全省实践活动第一批典型案例。出版《踔厉奋发》《初心如磐》《进无止境》《合规制胜》和《三十而立》5本书,企业公众号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融媒体第一方阵。
刘俊刚: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继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之后,作出的全局性和战略性安排。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发表重要讲话,从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全面深化改革、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提出了重要要求,不仅是对湖北工作的把脉定向、指路引航,也是湖北联投高质量发展的总纲领、总指引、总遵循。作为省属国企改革“主力军”,争创一流是我们最执着的追求、深化改革是我们最鲜明的标识、踔厉奋发是我们最鲜活的状态。我们将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湖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推动集团发展最大的动力,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落实情况作为政治监督重点,合力推动改革攻坚、促进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联投新篇章。
紧盯改革总体目标深化巡察,扛牢国企新使命。新一轮省属国企改革,省委省政府明确将湖北联投列为产业发展类企业和创建世界一流首批试点企业。省委书记王忠林要求,“我省地方国企近两年要实现世界500强‘零的突破’”。集团党委把“创建一流企业,奋进世界500强”作为深化改革提升、落实省委要求的战略目标,要以巡察监督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持续做强做优做大,向省委省政府交一份圆满答卷。
紧盯改革根本要求深化巡察,锻造发展新优势。省委书记王忠林要求,“省属国企要加快向实体经济转型、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集团党委将聚焦“价值创造”,优化布局结构,深度融入大财政体系建设,着力盘活国有“三资”;加强资本运作和资产证券化,实现裂变式发展;加快产业转型,打造一批产业引领、龙头带动、创新示范的实体企业;在高质量供应链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国企民企融合发展、战略保障支撑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监督各级党组织在培育壮大主体、增强规模能级、提升发展质效上下决心“动真格”“敢碰硬”,不断塑造企业独特优势。
紧盯改革鲜明导向深化巡察,塑造转型新动能。集团党委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动能转换,主动融入湖北省“61020”创新链条,坚持以资源要素作为实体产业的核心支撑、以实体产业作为科技创新的孵化高地,推进科技、产业、资本、人才深度融合发展。要监督各级党组织集中优势力量在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方面形成新质生产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紧盯改革重点任务深化巡察,提升综合效能。要监督各级党组织落实“价值创造、产业焕新、科技创新、数智赋能、人才强企、治理提升、党建领航等“七大行动”,真正把发展重心切实转换到价值创造和内涵式增长上来,持续筑牢省属国资国企发展“底座”。
紧盯改革政治原则深化巡察,坚守初心使命。要聚焦政治忠诚、政治安全、政治责任、政治立场、党内政治生活等方面,持续纠正政治偏差,消除政治隐患,净化政治生态,扛牢政治责任,做到国企“姓党为民”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