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双十一”不“热闹”了?

创业   2024-11-11 20:20   四川  


10月14日,天猫等平台开启第一波促销活动,相比往年,“双十一战线”再次提前,也让2024年的此次大促被称为“史上最长的双十一”。


从2009年至今,“双十一”已走过16个年头,从“百米冲刺”到“马拉松长跑”,曾经狂热的购物节正在回归理性,当商家们不再一味卷低价后,拼质量、拼服务成为关键词。


此外,理性消费成主流,年轻人更愿意为情绪价值买单。


 1. 

“双十一”变长了,氛围却淡了


今年的“双十一”提前了不少。


国庆假期刚刚结束,各大平台便纷纷吹响“促销号角”:抖音在10月8日预热“抢跑”,京东不甘落后,于10月12日启动了“双十一”预购,天猫10月14日开启第一波大促,相较于去年提前了整整10天……


从“百米冲刺”到“马拉松长跑”,电商们战线越拉越长,但是消费者们似乎并没有跟上商家的节奏。


不少消费者坦言,感觉这些年双11的氛围在淡化。


“过去“双十一”会有很多人做功课,列出各大主播开直播活动汇总,会详细到护肤品每克多少钱,最后选出力度最大的主播,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分享了。”消费者郭女士表示。


资料图 | 新华社


为何“双十一”不“热闹”了?


有消费者吐槽,语焉不详、难以理解的“满减”规则,越来越高的优惠门槛,已经成为消费者的困扰,研究攻略、蹲点抢券、绞尽脑汁算“凑单”也让不少人直呼心累。


《键指财经》创始人、华鼎平台经济研究院院长周健表示,心累的不止消费者,还有价格越卷越低的商家们。


“原来商家是通过平台比拼价格,比拼效率,但是这几年实际上大家的价格已经卷到一定程度,缺乏更多下探空间了。”


“理性消费成为消费者的主流态度,也让“双十一”少了一些‘疯狂’。”


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副秘书长,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副教授胡钰分析,如今电商大促已成常态化,月月有促销、周周有活动,熬夜购物、疯狂凑单已经成为过去。


“越来越多消费者不再一味看中价格,而是选择自己真正需要的有品质的商品,理性购买。”胡钰说。


 2. 

线上“冷清”了,线下“热闹”了


“‘双十一’我在实体店买了不少衣服,打完折下来竟然比在网上买要便宜。”


酷爱网购的郑州市民高女士告诉记者,线下实打实的优惠,让她打破了“线上商品更便宜”的刻板印象。


随着电商平台的不断发展和线下商业的数字化转型,不少商超、实体店在“双十一”期间推出了满减、折扣等优惠活动。


消费者也不再局限于线上购物,而是更加倾向于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方式。


丹尼斯大卫城副总经理林江介绍,为增加客流,商场洽谈的一些品牌,折扣只给到商超的线下消费。


亚细亚卓越城企划总监刚云鹏表示,围绕餐饮消费,商场在抖音、美团、快手等平台做了团券优惠,并邀请脱口秀演员、歌手进驻商场进行表演,为消费者提供更好消费体验。


 | 新华社


“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复合型的购物的渠道,就是线上赚流量,引流到线下来赚钱,”周健表示,如今在购物便捷程度、商品价格、质量都差不多的情况下,线上购物的优势已经不像从前那么明显。


 3. 

为情绪价值买单成主流


一边是高呼“穷鬼快乐”蹲守临期产品直播间,一边又买爆价格不菲的“谷子”周边店,2024年,年轻人究竟在经历消费降级还是消费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当下年轻人的消费逻辑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为情绪价值买单成为一种主流。


在关于消费心态的选择中,“快乐消费,为情绪价值/兴趣而消费”(40.1%)是年轻人最多的投票选项,高于“消费理念升级,更关注消费品质”(37.1%)、“极简消费,如无必要不消费”(36.9%)、“消费降级,更看重性价比”(30.2%)等选项。


 | Just So Soul研究院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陪伴型玩偶Jellycat、各地花样百出的文创会风靡年轻群体。


在今年为“快乐消费”的支出中,旅行相关如囤机酒产品、旅行线路(42.3%)、游戏消费(38.9%)、音乐节/脱口秀等文娱消费(29.6%)、文创/盲盒等潮玩(27.7%)和IP相关消费如购买Chiikawa、黄油小熊联名商品(27.3%)等是主要类型。


 |微博@Jellycat伦敦


而在双十一期间,“快乐消费”在部分年轻人中的消费占比也表现突出。


有约三成年轻人双十一“快乐消费”占比超一半,其中12.8%年轻人的双十一消费几乎全部为“快乐消费”。此外,53%的受访者在“快乐消费”上的花费,占双十一整体消费总额的30%以上。


此外,“小城热”“反向旅游”方兴未艾,年轻人热爱文旅的步伐从未停止。根据天猫平台数据显示,2024年年初以来,18-29岁年龄段用户翻倍增长,徒步、登山、滑雪等成为他们青睐的户外活动。


这个“双十一”,不少年轻人涌进直播间,计划年末和冬季旅游,他们一边听着主播推荐的出行线路,一边琢磨着买哪个套餐更划算。


“我们推出的旅游专场直播,下单主力群体就是25-35岁的年轻人。”“交个朋友”直播间运营负责人说。


“‘从自己熟悉的地方到别人熟悉的地方去看看’,最能体现年轻消费群体对美好生活期待的需求升级。”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副研究员洪勇说。


·END·

【天府文创云·征稿启事



责编 | 唐元

顶图 | 张建 摄

综合 新华社、中国网财经、河南新闻广播

往期推荐


文创企业家掏出心里话,校企“双向奔赴”具象化了

青春没有售价,夜骑不止于“拿下”

对话吴尊:中年“偶像”再进化



联系我们

天府文创云
成都市文创综合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