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培养和提升青少年的
科学素养、探索精神与实践能力,
9月28日上午,
南京一中国际部与中国科学院
南京分院联合举办的
“求真”科学探究计划正式开营。
牵手科研院所
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副院长陈江龙
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副院长陈江龙表示,双方共同搭建这个平台,就是为了打通中学和科研院所的通道,为学生带去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的理念与资源,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引导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来培养更多的拔尖创新人才。
南京一中校长居艳
南京一中校长居艳透露,在接下来的合作中,学校将主要围绕以下4个方面展开工作:
建立常态化的交流机制,定期举办科学讲座、研讨会,邀请中国科学院专家走进校园,与学生面对面交流;
开展联合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实验条件和指导,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科学方法,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立“求真”奖学金,奖励在科研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激励更多学生投身科学研究;
探索建立人才早期培养机制,为有潜力的学生提供定制化的成长路径,为他们未来的科研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一中AP16位同学
成为首期“尝鲜者”
开营仪式上,南京分院科技合作处处长陈方圆为本期“求真”科学探究计划作了概况介绍。据了解,她本人也是南京一中的校友,在南京一中中山南路校区度过了6年的中学生涯。
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科技合作处处长陈方圆
本期中学生“求真”科学探究计划征集并确定了4个科研课题,主要涉及天文学和植物学两个学科领域。经过导师与学生的双选会,一中AP最终共有16名同学成功入选本期计划。
南京一中副校长叶红
南京一中国际部主任吴荩萱
据南京一中国际部吴荩萱主任介绍,鉴于时代的需求、学校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人成长的迫切要求,学校已主动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并取得了极为积极的成果。在此次合作框架下,精心挑选的16位同学将被分为四个研究小组,每组将围绕一个特定的研究主题,在南京分院一位资深教授及博士生导师的指导下,开展深入的实地探究与学习。
暑假期间,同学们已经进行了文献调研,本学期他们将重点明确研究的主题,开展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并在今年年底进行中期答辩。大约在明年的三四月份,同学们会进行课题的结题答辩,参与课题的每位学生将撰写一篇科研论文,论文格式参照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由每个课题组的成员共同完成。
此外,南京一中国际部也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波士顿大学等很多世界级名校开展过类似的科学探究活动,同学们表现出较强的兴趣和动力。
究其原因,一是契合了当下全世界对于拔尖科技创新人才的巨大需求,二是孩子们希望通过这种研究性学习项目来提升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更好地迎接国际大学的筛选以及适应留学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题贴近生活
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
高二AP1班的夏锦源作为本期计划的学生代表发言。她表示自己正跟随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宣磊老师进行科学探究,在学习过程中,她看到实验室先进的设备,科研人员们态度严谨、不断创新,他们对科学的无限热爱深深地感染了她,也让她坚定了探究科学奥秘的决心。
高三AP2班的丁韬彰也参加了“中山杉的耐水淹基因”课题组,研究场地就在中山植物园,每个周末去半天,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他们会接触生物实验的操作流程,熟悉掌握仪器,参与培养实验,最后形成课题报告或者撰写一篇论文。
来自高三AP2班的承子焱目前在做中草药的筛查,她表示自己此前对生物学很感兴趣,并且在高二时做了关于阿尔茨海默症的实验报告。此次接触中草药研究,拓宽了她对医药学的认知,并帮助她调整了对事业方向的追求。
同组的林格靓同学则坦言,自己本身就受到青春痘的困扰,所以对这个课题较感兴趣。而从学业规划来看,未来想申请国外的统计和数据分析专业,参加这个项目能提前了解到一些专业的统计方法,并实际参与到科研课题当中,积累的这些经验很宝贵。
勇于质疑
敢于探索未知领域
活动最后,导师代表王英为大家带来一场科普讲座《神秘的天外来客——陨石》,她介绍了陨石的特征、鉴别方法、世界上著名的陨石以及其科学启示等,国际部学生们认真思考,积极参与互动,向导师提出问题。
李怡瑾同学:讲座中提到可以分析陨石中的有机成分来研究地外生命的存在,但是陨石在与大气摩擦并燃烧的过程中,其中含有的有机物质是否也会变得难以检测?如何判断检测出的有机物是来自于太空,还是在地球上携带的?
高温燃烧可能会改变陨石表面的有机物质形成熔壳,但大型陨石内部的有机物质不会受燃烧影响。科学家们会使用一系列的技术来分析陨石中的有机成分,包括质谱分析、核磁共振波谱法等。此外,科学家们还会考虑化学同位素组成来推断有机物质是否为地球污染或是陨石原有的。陨石中的有机物质显示出与地球上的有机物质明显不同的同位素特征,这可能表明它们具有地外起源。
颜秉卓同学:无人探测器开采月球或小行星的陨石样本与地球上的样本有无区别,会不会受到地球大气层的影响?
由探测器开采的样本会装在充入氮气的密封容器中带回地球,不会受到地球大气摩擦的影响;因此可以与在地球上的样本形成对照,判断来源是否相同。
南京一中国际部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的合作,为中学生科研提供了通道,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这次机会,跟随导师认真学习研究,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将来为实现高水平科技的自立自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