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节课不做视频更新了!
因为前两天群里在研究自由泳配合各种交叉方式,我发现原来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前交叉、中交叉、后交叉和混合交叉。
刚好手里有一份来自知乎好友hcc供稿的技术文章,写的比较全面,可以帮助大家了解自由泳各种配合节奏。
特此感谢hcc,也希望大家踊跃供稿。
前言
自由泳,在国际通用的规则内可以采用任意泳姿作为比赛的游进方式。
因爬泳的相对输出功率较大,且阻力小,现代主流游泳比赛中的自由泳项目均以爬泳的泳姿来完成。
本文中的自由泳便均代指爬泳泳姿。
根据文献和留存不多的录像资料记载,在上世纪60年代前,竞技领域内的自由泳比赛并没有标准化的技术上的区分,运动员在换气,划水,移臂,手腿配合上,均处于层次不齐的标准。
直到70-90年代的奥运会和世锦赛上,以美国、澳大利亚为代表的游泳基础较为强势的国家才慢慢开始出现了与现代竞技自由泳技术相似的一些动作标准,到了2004-2008年,菲尔普斯的横空出世,又引入了辅助性的蝶泳腿的重要技术。
直至发展成今天的多元化的竞技自由泳技术规范。本文中,我们从不同长度的比赛距离出发,以移臂节奏(交叉),手腿配合(2、4、6次腿),来大致讲解一下自由泳游进技术上的特色。
移臂节奏
前交叉 —— 代表人物:朴泰桓、孙杨(早期)、霍顿、哈科特、索普等一系列早期中长距离自由泳名将,以亚洲、澳大利亚为主
技术特点:
一只手掌入水时,另一只手刚开始抱水,此时两手臂夹脚小于30度。
前交叉算得上是稍晚出现的技术,大致出现在上世纪70-80年代的奥运会中。
最初,这种双侧停顿,节奏优美的技术是为了应对长距离比赛中比赛选手因频率较高消耗大而产生的,常见于亚洲运动员。
优势与劣势:
前交叉技术因为手掌插入水后有一个稍长的停顿,且避免了换气时划水造成的流线型破坏(此时,因为转体,人的核心、头部与下肢均处在不同的平面上),所以具有所有交叉方式里最佳的划水效果。
同时,两臂轮流在水中停顿,降低了频率,亦可节约一部分的乳酸堆积,减少消耗。
缺点是划水非常不连贯,无法做到其他交叉方式的持续动力输出。
同样的,因手掌入水后停顿的关系,缺少了一部分移臂过程中向前的转动惯性(或角动量),所以同样的划水距离下前交叉要付出相对于其他交叉更大的力量,这就对运动员的静态力量门槛有了一定要求。
中交叉 —— 代表人物:莫洛佐夫、小西埃洛、贝尔纳、布斯奎特等早期欧洲和南美运动员,以及坎贝尔姐妹(澳洲)等100米自由泳选手为主。
一只手入水时,另一侧手臂已经结束抱水,开始推水,此时两臂夹角在30-60度之间
早在上世纪50、60年代,国际游泳比赛中就有了较为规范的中交叉自由泳技术,多在100米以上的距离使用。
优势与劣势:
这种技术介于前交叉与后交叉之间,力量门槛较低,具备一定的划水连贯性,频率,以及时效,至今仍被许多女子选手使用。
因换气的缘故,真正严格意义上两侧均匀的中交叉自由泳其实有相当高的技术难度,因为对换气的速度要求很高,否则会破坏流线型(前交叉部分已经提到过)。
于是,许多高水平运动员喜欢将它与前交叉结合起来,产生了混合交叉。
混合交叉 —— 代表人物:菲尔普斯、罗切特、德鲁塞尔、麦克沃伊、宁泽涛等一系列以美国为首乃至大部分世界一流运动员,涵盖各种距离
技术特点:
菲尔普斯的前+中交叉,如果从侧面看,可以发现身体上半核心会有较明显的上下起伏,换气侧的弓形波比较明显。
顾名思义,是两臂各采用一种交叉方式的自由泳技术,常见前+中交叉,或两侧节奏不一的中交叉。
这种技术结合了前交叉与中交叉的特点,同时发挥了中交叉的连贯性与前交叉停顿的优势,避免了换气异侧划水破坏流线型的同时,因双侧节奏的不同,留出的周期间隔也同时给两侧手臂都留出了休息的时间。
划手节奏的不同也随之带来了核心上下起伏的特点。
但因混合交叉的发力周期间隔,高水平运动员可以利用换气的这一下起伏发力,更好的游进下一个周期,适用于100米-400米的比赛。(ps:近年来随着国际一流运动员们身体条件和训练手段的不断提升,不少运动员在800和1500米比赛中也采用这种技术)
迈克尔.菲尔普斯的自由泳便采用的是典型的混合交叉,在200米自由泳比赛中,他的划水频率极低,但效率很高。
优势与劣势:
混合交叉的技术难度和综合力量门槛应该算得上是所有交叉方式中最高的一种,因为划手的节奏不同,要保持一个相同的打腿节奏而不被带乱,需要大量的练习。
同样的,因为上下起伏的存在,也要求运动员能够克服并利用这一特点进行发力,造成非专业运动员的爱好者(甚至国内大部分专业运动员)都很难游好混合交叉。
后交叉 —— 代表人物:波波夫、马纳多、小西埃洛等高水平50米自由泳选手
技术特点:
一侧手臂入水时,另一侧手臂已经几乎完成推水,两臂夹角大于60度。
后交叉其实算是一种从中交叉里分离出去的移臂方式,因为两臂划水频率极快,没有任何停顿,连贯性最好,因此仅适用于50米自由泳的比赛。
优势与劣势:
对运动员的爆发力要求较高,但技术门槛较低,一般会自由泳的成年男性都可以轻松掌握。
另外,在这种简单的交叉方式下还衍生出了小幅度转体送肩(多见于身材较矮的运动员,以牺牲一部分稳定性来提高划水距离),和传统的平稳转肩流的分支。
手腿配合
传统4次腿:
适用于200-400米自由泳比赛全程使用,消耗适中,容易配合前中交叉来使用。
不适合800或1500米全程使用,因为打腿的主要作用是保持划手时身体的流线型和平衡,能提供的动力相对较少。
且下肢远端距离心脏较远,血液供氧/供能均不如上肢,因此运动员在长距离比赛中不会在前程考虑这种打腿技术。
2次腿:
仅配合前交叉使用,因为每两次划手仅左右各打一次腿,平衡能力较差,所以几乎不可能在800或1500米以下距离的自由泳比赛中出现。
优点是消耗很小,但门槛高,需要前交叉节奏和平衡掌握非常到位才能较好的配合使用。
6次腿:
多见于50-100米自由泳比赛的全程,或任意距离的冲刺阶段使用。
因为高速的打腿,得以维持良好的流线型和平衡,可以维持所有交叉方式的游进,但消耗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