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讨丨长江流域的文明交流超越想象

文化   2024-10-20 20:41   四川  


10月19日,中国考古学会第二十一次年会“互动与交流视野下的长江流域青铜文明”学术研讨会在广汉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上百位专家学者分享了以长江流域为代表的中国早期青铜文明最新考古发掘、文物研究以及遗址保护利用成果,以详实的考古证据展示了长江流域文明的互动与交流,让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的面貌更加清晰。


龙门山地区可能是三星堆石器的原料主产地

三星堆,长江上游重要的青铜文明。近年来,三星堆在新发现6座祭祀坑、再次出土大量精美文物之外,还有哪些重要发现?


在主旨演讲环节,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遗址工作站副站长许丹阳分享了三星堆遗址真武宫玉石器作坊的考古新发现和阶段性研究。2022年底至今年上半年,考古人员在三星堆月亮湾地点再次进行考古发掘与勘探,明确该地点的先秦时期遗存年代从距今约3900年一直延续至晚商殷墟时期,确认了商代中期的多座大中型建筑以及玉石器作坊的相关遗存,对于认识三星堆遗址聚落结构、手工业生产技术体系等关键问题意义重大。


三星堆玉石器作坊遗址


阶段性研究表明,本次发掘出土石器材质多样,与成都平原西北部龙门山地区的岩石种类基本吻合,推测该地区很可能是三星堆石器主要的原料产地。石器功能的微痕分析显示,整坑埋藏的石斧数量众多、并未发现明显的使用痕,应当是玉石器作坊生产出的成品,但还未投入到实际的使用中。


三星堆是古蜀时期都邑性质的遗址,城内肯定有基本的宫殿、作坊、墓葬、祭祀等功能分区。通过玉石器作坊的发掘,将得以更深入了解三星堆的布局和手工业体系。未来,三星堆的考古发掘还将继续。三星堆燕家院子地点曾发现了铜渣等重要线索,那三星堆的铸铜作坊是否在此?还需要进一步考古确认。此外,三星堆古城内还有无制作金器、象牙等不同产品的作坊,也是未来考古的重要方向。当然,为了了解三星堆古城的布局,未来还将展开对三星堆城墙、水系、壕沟等的发掘,进一步了解城市的布局尤其是对水资源的利用。寻找大墓和王陵也是未来的工作重点之一。未来不久,考古人员就将在重点区域展开拉网式调查。


三星堆人对玉石器的生产加工具有明显的选择性

考古人员通过对玉石器种类、造型进行分析,发现每件种材质玉石器都有其独特的功能。


三星堆遗址工作站副站长许丹阳表示:“礼仪性的玉石器会用一些拓展石玉,比如玉松石这种珍贵的玉器或者质地比较软的滑石,工具类的会用比较硬的材质,比如凝灰岩,对不同材质用的不同的器物,在当时掌握得非常好。”


三星堆遗址工作站副站长许丹阳


接下来,三星堆考古人员将继续在玉石器作坊周边区域进行发掘工作,进一步了解作坊区整体布局,并探索玉石器生产加工体系。


三星堆遗址工作站副站长许丹阳表示:“玉石器的生产加工以及玉石器所代表的礼仪性非常重要,这既是三星堆遗址非常重要的内涵,也是长江流域形成文明的一部分。”


立法保护三星堆遗址

伴随三星堆的“再醒惊天下”,遗址又将如何进行保护利用?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董静介绍,三星堆一边系统性构建遗产保护生态,一边多维度阐释遗产价值内涵,争取在未来全面加强三星堆文物保护利用和创新融合发展。

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董静


近年来,三星堆遗址的保护力度前所未有。不仅以《四川省三星堆遗址保护条例》的立法,从法律层面为遗址保护保驾护航,还编制完成了《三星堆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三星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等重要文件,为遗址保护管理明确了目标和方向。三星堆古城城墙的保护,是三星堆遗址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董静介绍,针对南方潮湿环境下城墙的保护展示工作,三星堆多次邀请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国内国际专家进行现场指导,不断完善方案。“目前,已完成东城墙本体植物清理、植物筛选和本体三维精细扫描工作,以及夯筑支护、覆土保护、冲沟整治、城壕农作物标识等工程打样。后续将以东城墙保护工程为蓝本,有序推进其余城墙保护展示和环境整治工作。”


为了科学构建遗址的展示体系,三星堆也在专家指导下依托现有考古成果,突出展示三星堆遗址古城的总体格局和空间规模。未来三星堆将以古城墙为主线,分西、中、南三大展示区,分别展示西城墙及城壕、月亮湾城墙及剖面、三星堆残堆等重要遗迹。重点突出三星堆遗址“大城套小城”的基本格局,展示三星堆“古文化、古城、古国”的基本特质。


长江流域的文明交流超越想象

在分组学术研讨会上,与会学者分别分享了近年来安徽夏商周考古、金城新村遗址、殷墟洹河北岸地区、云南地区及城固、洋县一带的重要考古发现及相关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究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青铜文明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实证。多位专家针对湖南商周青铜器、无锡地区商周遗址、青铜文化视角下的夏商周三代同源与复合族群、考古所见春秋战国时期的占卜术等课题进行了分享,系列成果对全面认识早期中国青铜文明的内涵和价值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商时期的矿冶遗存、安徽沿江地区矿冶遗产构成及价值阐释、古文字学和人骨病理学、湖北商周时期陶器有机残留物分析等多个方面的报告,也为窥探以长江流域为代表的早期中国青铜文明提供了科技考古的视角。


学者们分享的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学术动态,进一步深化了以长江流域为代表的中国早期青铜文明研究,为探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及其他地区的交流与联系提供了重要支撑。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表示,或许随着更多考古材料的发现和研究,长江流域的文明交流可能会远超我们的想象。




来源丨川观新闻 广汉融媒

校对丨十七、无谋、语婷、之恩、敢敢

审核丨嘉嘉、梓归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