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痛先苦是庸人,痛苦即道是修道人

文化   2025-01-09 23:56   山东  


佛教上的痛,一是名词概念的痛;二是心中感受的痛。学佛的人不是不痛,而是知道痛发生的时候应该怎样去面对和化解。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业力,无论怎么亲,都不能代替别人,不能把他人的经历归到自己的罪责上。人在有困难时,一是要学会面对;二要分清楚责任。
未痛先苦是庸人

 
譬如“杞人忧天”,生活中很多很多这种人,在事情还没有发生时,焦虑不安,然后各种折腾,整出各种矛盾。佛陀是最伟大的管理家和导师,佛教的戒律是在僧团有人犯错之后才制定的,没有过错发生之前佛陀并没有用种种条条框框去制约和干涉,所以,我们在生活当中,没犯错之前,不要瞎担忧,要用心去对待身边的人事才是正道。
遇痛即苦即普通人

 
苦乐感受生起的三个条件为六根、六境、六识。人对于那些凡事对自己不利的、喜欢的得不到的、事与愿违的等会自然反应产生苦。生活上你觉得最烦恼的是什么?时间、个人、人际、经济、其它等等这些都是引发烦恼的因素,如何合理分配自身的资源才是关键。普通人都是心随境转,向外求,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也不知道掌握一个度,因此产生各种苦恼。
再如夫妻关系问题:双方经常从自己的角度思考,跟着自己无明的感觉走,就容易产生争吵。其实夫妻是一个团队,没必要过于争执谁强谁弱,也没必要纠缠谁付出的多,谁付出的少,又不是做生意。和睦的家庭,没有你我,只有我们。
痛苦即道是修道人

 
人生没有痛苦,就没有成长。知苦解苦,是修行最直接的动机与目的。知苦是修道的起点。
修行的最初步骤应该为知苦,然后皈依-信仰-发愿-赞叹-忏悔-持戒-行善-发心,慢慢智慧增上。苦来自于内心的贪嗔痴慢疑,这是一种不健康的思维方式。
困难对人生的升华更有帮助。把痛苦当平常事,人在倒霉时、大病后、下台后、退休后、入狱后、临终时活得最明白,特别是在临终时,“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的遗憾比比皆是。所以人要修行,应多了解死亡的真相,才会了解自身生命的时间紧迫性,生命短短几十年转瞬即逝,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去计较折腾,还是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为正,现今拥有的就是最好的。
痛而不苦为圣人

 
逆境是磨练人的最高学府,没有困难就没有智慧。困境磨难是磨练心智的增上缘。净因法师列举了六祖惠能悟道的心路历程以及颜回、须菩提、佛陀等的苦难经历,转说无论顺逆,心里很平静,随顺因缘,境随心转,就能成功自在。修行人没事不找事,但有事不怕事。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鲁(2022)0000135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版权属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



淄博千佛讲寺
千佛护佑,平安吉祥!传承佛教文化,弘扬正信佛法。消除邪知邪见,树立解脱信念。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新建中路一号千佛寺。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鲁(2022)0000135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