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核城 | 我的故乡是核城
科技
2024-11-10 14:40
甘肃
1968年1月,我们全家随父亲从青海来到了大漠核城。从西宁到四0四不到1200公里的路程,一列全封闭的老式黑色车厢连人带家当,走走停停一个星期才到达,车到兰州时下来了许多人,停了几个小时,听大人们说:“兰州到了,到家了。”我们很高兴,父亲叮嘱母亲:“看好孩子,下车的是去五〇四,我们去的是四0四。”母亲问:“四0四在哪?不也是兰州吗?”父亲说:“还要往西北走。”母亲一听就明白了,像当年她的调令上写的是西宁市,其实是海晏县金银滩。
到四0四的那天黄尘蔽日、飞沙走石,幸好我们在青海了解过这里的气候,所以有所准备,用纱巾把头包得严严实实。后来听老职工们说这是常态,刚建厂时风沙能把帐篷掀翻,每天发放的水都是黄的,孩子们为了看树走丢了,厂领导派吉普车到方圆几十里寻找。下了火车乘坐卡车直接到了职工医院,我和弟弟妹妹晕车呕吐,休息一会儿我缓了过来,弟弟、妹妹被留院观察,母亲把我带到了一区8号楼四单元的一个房间里说:“这就是我们的家了。你看家,我得去医院照顾你弟弟妹妹。”我看着空旷、陌生的“家”,听着外面呼啸的风声,一下子就哭了。哭着哭着迷迷糊糊睡着了,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父亲和姐姐带着东西回来了,那时的家具——床、桌子、椅子都是租用单位的。所以,日用的衣物、被褥、锅碗瓢盆一到,家就算置起来了。1969年我们全家离开了核城。1970年5月,我们又回到了核城,住在二区一栋直到1981年年底父亲转业。转业前我们家召开家庭会议,讨论转业去向,父亲想回老家辽宁,母亲说她跟着父亲大半辈子都在外面,转业想回她的“老家”开封。就这样他们回到了开封,而我和姐姐因上学、工作留在了核城,1992年底我又到了山海关这座滨海小城,一转眼便是“三百六十五里路,从故乡到异乡;三百六十五里路,从少年到白头”。在核城生活的二十多年里,从懵懂孩提到意气风发,人生最美好的时光跟随着核城一起成长。一同感受着她的艰难困苦,一同见证着她的日益美好,一同分享着她的荣耀。我的乡愁是什么呢?这些年我常常被它牵绊着、折磨着,顺着自己的思乡脉络寻觅,这种情感渐渐清晰。我的乡愁是小时候爱吃的东西,有兴趣的事:东风食堂的包子小炒、拐角楼五分钱一根的冰棍、早晚门市中的糕点,带着弟弟妹妹摘沙枣、到附近的树林里捉蜻蜓、搬着小板凳看露天电影……我的乡愁是核城一幅幅挥之不去的风景,无论是核城公园的绿树繁荫、养鱼池的一顷碧波,还是在红楼前的广场看一轮皎洁的明月,在后山看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苍茫雄浑……我的乡愁是成长中的点滴记忆。
在核城从小学上到高中,又上技校,从每天看着坐火车汽车进厂上班的人流,到自己成为这人流中的一员,听到了许多撼动心灵的故事,感受平凡中的伟大,这些挥之不去,萦绕脑海的记忆伴随着我的成长。虽说后来走过了南北西东,看过一些名城,定居在美丽宜人的秦皇岛,但对核城的思念日益增强。于是,几年前到兰州参加完外甥女的婚礼后,又回到了阔别二十多年的核城,虽然住了几天,却也解了我萦怀多年的乡愁。
作者: 姜秀君
责编:米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