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之美】所幸,又活到了梅开之时

乐活   生活   2024-02-22 08:03   浙江  
【人间之美】

所幸又活到了梅开之时
生活美学散文

文/七月娃娃 

图/七月娃娃、莫修-文、楼航






【一】



正月期间,一直在杭州寻梅的踪迹,从似有又无的探梅,到星星点点的寻梅,再到灿烂盛放的赏梅,从期待到失落再到欢喜,像经历了一场恋爱,个中滋味难言,回味又觉无穷尽。



梅花该怎么形容呢,为什么惹人怜又惹人敬?你看它吐蕊时,枝叶全部凋落,它是耗尽生命在为这一刻盛放的。每每看到梅花的样子,总是让我想到一些男子,瘦,挺拔,孑然一身……也会想到一些有着傲骨的女子,像李清照,裙裾飘着,眉头低着,“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总之,有着梅花特质的人,像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






【二】




年少时对梅花的印象,都来自《红楼梦》,那时候生活在岭南,岭南的气候种不下梅花,很久才知梅花的真面目。《红楼梦》里,妙玉给宝黛喝“体己茶”,用来泡茶的水,便是五年前落雪的时候,在寺庙的梅花蕊上取的雪水,这听起来似乎有点不近人情,要换做俗人,那梅花多看一眼都罢了,还要取雪水藏五年后再烹茶,想起来有多矫情,但我却记住了这极端的讲究。雪从天上来,没有落到地上,却落在梅花上,沾了梅花的暗香,用这样的水,那杯茶也就有了一个故事加持,喝起来分外不同,像自己去摘了梅花入茶一般,喝茶喝出了入画的意境了。



自古文人墨客爱梅花,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林逋,他的“梅妻鹤子”早已经深入人心,以至于我想到梅花,也与心上人联系到一起,后又因为其隐于杭州,常在孤山一带出没,于是又多了一分亲切,每次在孤山探梅,看湖面有梅影绰绰,便想到了这位矍铄的先生,“伴着梅与鹤,归老西湖,结庐孤山,生死山水间。”种梅三百多棵,做着一个“不亦乐乎”的绝俗人。


后来我又喜欢上了另一个爱梅之人,他生活的年代比林逋稍晚一些,虽不似林逋视梅花为知己,却也是最懂梅花的人。他叫赵孟頫。在他的字帖《梅花诗》里,可以看到一个执笔的文人,心中的婉转情绪。《梅花诗》是赵子昂老年时期的作品,但也是他书法炉火纯青的巅峰时期。

几百年后,一个叫金农的人,千里迢迢从杭州赶到北京,只为了欣赏友人收藏的赵孟頫的墨梅立轴图,一生都在画梅花的金农,最经典的作品莫过于《寄人篱下图》,画中梅花在墙角盛开,地下却寥落残花,人生如寄,忽如过客,无非如此。可以想象,不管是赵孟頫还是金农,“停琴举酒杯,笑对梅花饮”,他们或许都在平行时空里,剪了数枝梅插于瓶中,一起碰过杯的吧。









【三】


在电视剧《繁花》里,阿宝第一次去雪芝家,大雪纷飞梅花初蕊,雪芝靠在窗口望着院子里的腊梅,等待心爱的人到来,折梅赠爱人,暗香浮动,但感情也似花开花落,像永远的白月光,撒在记忆的肩上,是永远的惋惜和遗憾。

雨水过后,杭州又迎来清冷的寒潮,气温骤降,困于家中,翻看书画本里收藏的梅图,想起节前去西溪探梅,那片梅花自然是新种的,没有古梅的禅意,节后又去了湘湖畔,那片梅花自是灿烂,但又觉得稍微过了,梅林里大片的红终究是刻意了一些,不像古梅,开在山林里,抑或开在古寺中,每一朵都开得分明,每一朵都有背景的映衬,有时候只要一朵便足矣。梅花的立意是孤独的,簇拥一起,难免俗气,“此花不与群花比”。

梅花开在暮冬和早春,是季节交替的见证,它的孤立恰好是它珍贵之处,待所有花都开好的春日里,它却悄然退场了,像极了一位年长的领着你入世的先生,他教会你人世间的情义,等你上路,他却退出了你的人生。我的字越来越像你了,我的画也有了你的影子,我连呼出的气息都带着你领口梅花的暗香……看着瓶中的梅花开始凋谢,顿然伤感。

梅花,像一位逝去的爱人,像亡妻,天地无声,各自静谧,我们在平行世界里;人已去,梅花依旧,是内心安定,在许多脆弱的瞬间,依然让人无悔。

【四】


节日里去老师家中拜访,日式的居室,透着几分禅意,屋内昏暗,刻意设计了许多阴翳的细节,从梅园折来的几支白梅,随意地置于屏风之侧,意外地好看。在家中生炉火,烧水,烤物,寒暄几句,聊起对美的向往和追逐,又聊起这几年经济下行,喂养着精神的同时还要兼顾肉体之身的温饱,轻轻说了一句,又活到了梅开的时候,大家释然。是的,此时此刻还健全,闻着梅香,吃着手中的杂粮,烤着炭火,还有温茶在手,“明日死去又何妨?”我们欣然笑了起来。




end



个人微信号
➕149002396
娃娃的杂货铺
➕19032018606




七月娃娃
江南日常 | 生活美学 | 治愈瞬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