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茉莉,赴一场夏日之约

文摘   2024-08-10 17:59   新加坡  
·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入伏后暑气蒸腾,正是时候泡一杯清新的茉莉花茶。氤氲雾气中,茶香与花香交织,入口细腻甘醇。随着茉莉香气弥漫到身体中,夏日的喧嚣慢慢远去,心情变得平静愉悦。

奇怪的是,在如此花香馥郁的茶叶中,你却找不到鲜花身影,似是调皮的仙子只留下来过的痕迹,却不让人见到她的身影。

茉莉花到底去了哪里?


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先来看看茉莉仙子的真身。茉莉花是木犀科素馨属的灌木植物,有着细长柔韧的枝条和光滑油亮的卵圆形叶片。茉莉的花骨朵在夏日清晨第一次亮相,由纤细的花柄和精巧的线状萼片轻轻托起,三五成簇,俏生生的立在枝叶间,小巧白净毫不张扬,在盛夏众多争奇斗艳的花卉中并不引人注目。

直到傍晚来临,茉莉花才缓缓绽放,花朵虽小巧精致,低调乖巧,然而,那浓郁的花香却令人无法忽略它的存在。正如南宋诗人江奎在《茉莉花》中的描述:“虽无艳态惊群目,幸有浓香压九秋。”





甜而不腻的香气搭配洁白质朴的姿态,使茉莉花自古以来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宋人尤为懂得欣赏茉莉的美。北宋词人柳永在《满庭芳·茉莉花》中写其姿态:“环佩青衣,盈盈素靥,临风无限清幽。出尘标格,和月最温柔。”南宋诗人刘克庄这么描述茉莉:“一卉能熏一室香,炎天犹觉玉肌凉。”南宋诗人王十朋赞美茉莉淡泊名利的气质,与其名字谐音“没利”相得益彰:“没利名嘉花亦嘉,远从佛国到中华。老来耻逐蝇头利,故向禅房觅此花。”





古往今来,人们想尽办法留住茉莉花迷人的芬芳。女孩子将茉莉花簪在发髻、做成手串花环,以作天然的香水。茉莉的谐音“莫离”,又赋予了香气别样的韵味,萦绕不绝如同不离不弃的守候。

茉莉花的香气丰富多变,源于极其多样的芳香化学物质。茉莉酮香气绵长、甜而不腻;苯甲酸乙酯有香蕉味果香;吲哚带来深邃迷人又有些危险气息的复杂感受;乙基异氰酸酯则拥有令人愉悦的清新感。

上百种芳香物质因产地、气候、品种等原因有所不同,赋予茉莉花多变的芬芳,使其成为香水制造中最重要的花香来源之一,出现在许多名贵的香水中,常用作前调或中调,带来美好的第一印象。





茉莉花原产于印度和阿拉伯地区,西汉时期经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早在2000多年前,西汉陆贾在《南越行纪》中就有记载:“南越之境,五谷无味,百花不香,唯茉莉花特芳香者,缘自别国移至,不随水土而变。”晋朝嵇含,也在《南方草木状》提到:“茉莉花,皆胡人自西国移植于南海,南人怜其芳香竞植之。”

茉莉花开



茉莉来到中国,最先落脚在福建和广东地区,闽人将其称作“天下第一香”,北宋年间福州太守蔡襄题刻的“天香台”至今仍矗立在乌山。对于保留茉莉的花香,福州人自有独到的办法。清晨采摘含苞待放的茉莉花,赶在其尚未开花吐香前与青茶混合,利用茶叶的吸附能力保留茉莉香气,这个过程称为“窨制”。当窨制完毕,茉莉花香已融入茶叶中,再去除干枯花瓣,只保留绿茶,这就是“只闻花香不见花”的原因。

如今,福州的茉莉花茶早已远销海内外,不仅为福州带来了经济效益,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更作为“口粮茶”融入了百姓的日常饮食,让生活更加有滋有味。

茉莉花选择了福州,福州也成就了茉莉花。1985年,茉莉花正式被确定为福州市花,作为“舶来品”找到了自己新的家乡,展现了福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城市精神。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

关注“顾小姐的百草园”,

来和顾小姐留言互动吧!

往期精彩内容:

顾小姐的百草园
博士狗撒欢的实验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