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国家卫健委等四部门印发了《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监测指标体系》的通知(国卫办基层发〔2024〕22号,以下简称《指标体系》),与《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评判标准和监测指标体系(试行)》(国卫办基层发〔2020〕12号)相比,不仅将评判标准和监测指标合并,精简了指标数量,而且进一步提高指标的针对性和敏感性。
按照要求,今后,县域医共体建设县级自评、省市监测评价和国家对各省医共体建设情况的动态监测,都将依据《指标体系》进行。因此,学通弄懂吃透落实好《指标体系》对于各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县域医共体监测指标为什么要变?
二要真抓实干,这是做好医共体工作的基本态度。从当前医共体建设情况看,普遍存在作风不实,注重资料文件,不注重实际效果;注重组织架构,不注重实际需要;注重全面详实,不注重重点难点突破,很多工作还存在绕着走、敲边鼓,必然出现看起来轰轰烈烈、热热闹闹,但工作没实际效果,如此一定会走着走着就歇菜,到了一定时候就走不下去。
三要敢于破局,这是做好医共体工作的胆略魄力。改革不是请客吃饭,没有赶把皇帝拉下马的决心和勇气,不可能取得真成绩。三明之所以能乘风破浪、披荆斩棘,十几年一路过关斩将,取得目前成绩,就是敢于直面现实,敢于“降妖除魔”,遇到困难不回避,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比如,在医保基金如何打包问题上,他们就敢于突破政策限制,大胆实行“按县域、按年度、按人头将医保基金打包给各总医院使用”,建立“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激励约束机制,同时明确医保基金结余部分纳入医院的医疗服务性收入,健康促进经费可从医疗机构的成本中列支,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有效引导医院从“以治病为中心”向“治已病”和“治未病”并重转变,才能有效遏制了过度医疗行为。
在医务人员薪酬制度改革方面,他们大胆探索按健康绩效取酬的全员岗位年薪制,将基本年薪与岗位职责挂钩、绩效年薪与考核结果挂钩,增强健康导向作用,激励医务人员的价值取向和老百姓的健康诉求同向而行,医务人员获得感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而这些就是医共体建设的破局之策,如果不能做到这些,要提升县域居民获得感和健康水平,实现“保健康”目标是不可能的,因此不要以为这次指标减少了,事情简单了,实际上如果不能如三明一样,学会发挥“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关键作用、医保基金打包的引导作用、健康绩效薪酬的激励作用”,想实现“县域内慢性病健康管理人群住院率、县域内四类慢性病过早死亡率”2项指标稳中有降,几乎是不可能的。
四要以评促改,这是做好医共体工作的思路方法。做好工作,就应该持续改进,以评促改,真评真改,实评实改,最终一定会取得好的成绩,就怕不敢直面问题,自欺欺人,评是囫囵吞枣的评,改是自欺欺人的改,那肯定无法做好医共体。
中医治病按疗效付费模式来了?实现医保、医院、患者多赢!
充分激发社会办医活力!新修订《医疗机构执业登记办法》出台,12月1日起施行
来源:老徐评医
华夏医界网投稿邮箱:tougao@hxyjw.com
查看更多文章请点击左下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