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随水
本期编辑 | 郭好嘉
本期审核 | 范家菀
按照原计划,这个夏天我们本打算一家四口一起回拉达克。我太太和两个娃都可以说走就走,不料被我的签证拖了后腿——我四月份送签至今,半年多过去了还是杳无音讯。我太太决定不再等我、自己先回去——一来她五年没有回过老家,家乡谣言四起,说她在中国待得时间太长、已经回不了印度了,需要回家现身说法辟谣;二来9月初她弟弟结婚,这可是相当要紧的大事儿,非得回家参与不可。
老家的人自然希望把她把两个孩子都带回去,但这显然没有可行性。我太太买了一大堆东西回去分送亲友,光是大包小包的行李就有40多公斤;中印之间尚未恢复直航,从上海到列城需要飞三程,如果再让她拖上两个孩子估计要原地去世。
我说如果你想轻松点,也可以把两个娃都留在上海,大不了我一个人单挑两娃,把妹妹送去托班就行了——这当然也不现实,一个孩子都不带,搞得好像赌气回娘家一样,没法儿对娘家人交代,最后决定她带着妹妹回拉达克,我在上海管馒头。
难得回一趟老家,我太太想要在那边呆上两个月,从8月下旬待到10月下旬,为此连冬季衣物都带了过去;万一我在这段时间里拿到签证,到时候也可以直接带着馒头一起过去汇合……然而我并没有等到签证,因此后来才会在10月份独自带着馒头跑了趟川藏。
她们出发那天,我把他们送到机场。一想到接下去两个月见不到女儿,老父亲的内心是焦灼的,离别之际简直眼泪都要落下来——这种难舍难分自我记事以后只有过两次,上一次是2021年9月我在印度被抓去集中营时被迫与9个月大的馒头离别(详见《集中营六记(一)拘押记别》)——如今谁要是能把馒头带走两个月,我大概会放鞭炮庆祝;可要我跟心肝宝贝小棉袄分别两个月,那真是千般不舍,感到心里有块什么东西被挖走了。一想到她们接下去还得要折腾倒三趟飞机,只恨不能鞍前马后随行相伴……
我只好告诉自己:要学会放手啊!熬过最艰难的旅程,一旦抵达拉达克,妹妹自然会有外公外婆舅舅小姨的万千宠爱于一身,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回乡之路虽然遥远,但总的来说还算顺遂,我太太终于带着女儿回到了她阔别五年的家乡。这五年来,拉达克发生了巨大变化。2019年莫迪政府一纸政令,废除了印度的宪法370修正案,单方面变更了克什米尔争议地区的政治地位,将原来的查谟克什米尔邦分割成了两个中央直辖区。拉达克人多年来要求单独建立行政辖区的夙愿终于实现,不用再像原来那样作为少数族裔生活在穆斯林大邦查谟克什米尔的阴影之下;然而失去了370修正案庇护的拉达克也失去了一道地方保护主义的防火墙,最大的影响莫过于外邦人从此可以在当地置业、定居。
妹妹第一次回印度,德里机场打卡 图源:“随水文存”公众号
到了印度相当于进入另一个世界。我被这张照片萌到。从衣着和光头来看,这个小男孩应该来自于耆那教家庭 图源:“随水文存”公众号
果然,这几年来大量外邦人员和资本涌入拉达克,这一方面让拉达克得到了快速发展,修建起了更多的道路基建,生活的便利性大幅提高;另一方面,却也让当地人感到威胁,他们觉得自己的文化和区域经济遭受入侵、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山地资源遭到掠夺……因此,拉达克人这两年又发起了新的抗议请愿,要求修订印度宪法的“第六附表”(“第六附表”是针对印度东北部一些山地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管理而制定的,赋予了这些地区更高级别的自治权),将拉达克纳入为土著部落自治区,以获得更多的自治权利,并限制外邦人来访。
其实吧,现代化发展从来都是一柄双刃剑,你无法要求一个地方既是遗世独立的世外桃源,又拥有各种现代化生活的便利。像拉达克这样一个长期以来近乎与世隔绝的传统农牧社会,突然间被资本和社交媒体所主导;这种变化发生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里,对当地的冲击可想而知。
现代化对人们日常生活影响最大的,除了水电之外,就要数交通和通讯。拉达克有不少地方,都是从连电话通讯都没有就一下子进入3G乃至4G的网络时代;有很多从未接触过互联网的拉达克人,一夜之间拥有了大数据算法时代的社交媒体账号。社交媒体不仅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更是成为了拉达克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深刻改变了人们的日常行为、消费习惯。拉达克人一边抱怨着发展带来的冲击,一边却又十分享受发展带来的改变;甚至连抗议“发展”等请愿活动的参与者,也都是通过社交媒体召集的……这些做法本身就充满了内在的矛盾性。
就跟咱们的社交媒体生态一样,拉达克人社交网络上自然也有所谓的“网红”。我太太回到拉达克才发现,自己已经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网红”。
话说2023年我带岳父母一家前往拉萨朝拜,回来后我在《拉达克岳父母东游记(二)拉萨寻根》中写到过,这应该是1959年以来第一次有拉达克家庭去拉萨朝拜。不出所料,这次朝拜成为了拉达克历史上“震惊朝野”的里程碑事件,我太太剪辑的布达拉宫、大昭寺视频,配上丈母娘录制的拉达克语旁白,相当于对拉达克人进行“定向投送”,几乎所有的拉达克人都看过,而且还看了不止一遍。这次朝拜彻底扭转了拉达克人对中国的印象,发现真正的中国跟印度舆论宣传的完全是两码事儿,而现代化的圣城拉萨更是整个颠覆了他们的三观。原先拉达克有些人对我们的婚事多少有些非议,觉得一个大好的拉达克姑娘干嘛要嫁给中国男人,难道拉达克男人都死光了吗?自打我这个“中国男人”带着拉达克岳父母去了趟拉萨,便再也没有了这类非议,能嫁给中国男人成了天大的“福报”……
那次朝拜带来的巨大知名度,使得我太太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被人认出来,连带我女儿也成了“小网红”。许多人感慨——怎么会有这么小的孩子就已经去过拉萨、去过布达拉宫了,是他们一辈子都可望不可及的地方啊!
妹妹就跟上次去拉萨一样,完全没有任何高原反应。人类幼崽天生具有强大的适应力和可塑性,因此人类才能定居在各种极端环境。夏末的拉达克狮泉河谷宛如田园,有花有草有动物,而小孩子的天性都是喜欢亲近大自然的。拉达克的食物自然远没有国内那么丰富多样,妹妹入乡随俗,糌粑和抓饭照吃不误,还能喝酥油茶。乡村食物主打一个有机纯天然,连每天喝的牛奶都是现挤的,在城里就算有钱也买不到。
反倒是我太太习惯了上海的便利生活,回到老家感到很不适应。首先就是家中里里外外要干的活儿实在太多了,她说她三个星期干的活儿比在上海三年干得还多。她家的房子太大、男人们太懒,打扫起来简直就是一场噩梦,更别说还有一大片菜园子要照料……我觉得住他们那样的大房子,必须配套管家、佣人来打理,不然就相当于每天自己做佣人伺候这么大个房子,永远有干不完的家务活;再加上这次回老家原本就赶着弟弟要办婚礼,拉达克没有那种“一条龙服务”的婚庆公司,难免被各种琐碎的筹备工作搞得焦头烂额。
我太太家边上的提赛寺,有小布达拉宫之称 图源:“随水文存”公众号
妹妹坐在提赛寺的大殿外 图源:“随水文存”公众号
许多年没见的列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图源:“随水文存”公众号
舅舅和小姨 图源:“随水文存”公众号
家里种的苹果熟了 图源:“随水文存”公众号
高原上的大波斯菊与格桑花(下面橙色的小花才是格桑花)图源:“随水文存”公众号
妹妹唯一不适应的就是拉达克干燥的天气,呆了一周之后腿上的皮肤居然出现了干裂 图源:“随水文存”公众号
由于用水不方便,自然不能经常洗澡 图源:“随水文存”公众号
图源:“随水文存”公众号
小舅子婚礼之前,请僧人来家中诵经做法事 图源:“随水文存”公众号
妹妹最爱的就是猫咪 图源:“随水文存”公众号
妹妹喝的牛奶,就是背景里那头牛挤出来的 图源:“随水文存”公众号
这位老奶奶是当年我太太出嫁时的“伴娘”,是我太太的姑姑。拉达克当地传统,女子出嫁要有一位女方家的长辈女性陪同,不知道她看到妹妹心里有何感想。图源:“随水文存”公众号
2018年我们结婚时拍的照片,新娘和伴娘 图源:“随水文存”公众号
她的肖像后来还被藏地油画家何严武老师画成了油画。这是真油画哦,不是AI画的 图源:“随水文存”公众号
小舅子结婚前后,带着妹妹去了很多亲友家里 图源:“随水文存”公众号
新娘子的拉达克传统头饰 图源:“随水文存”公众号
图源:“随水文存”公众号
有一天妹妹应该也会穿上这样的衣服 图源:“随水文存”公众号
图源:“随水文存”公众号
这次在拉达克拍的转经 图源:“随水文存”公众号
去年12月在拉萨乃琼寺拍的。半年多时间妹妹长大了很多 图源:“随水文存”公众号
西藏西部特色的过街塔,塔里面一般都有藻井画 图源:“随水文存”公众号
图源:“随水文存”公众号
图源:“随水文存”公众号
参加各种家宴 图源:“随水文存”公众号
更让我太太忙不过来的是,妹妹刚刚到这个新环境的那段时间特别黏妈妈,干活儿的时候还得带着个孩子。后来亲戚告诉她,他们村儿前两年修建了一所公立学校,从幼儿园教到小学,里面条件很好,可以免费托育。我太太一开始将信将疑,心想拉达克的学校条件能好到哪儿去;实地过去一看发现那个学校的硬件条件确实比她想象的要好得多,据说是全拉达克第二。
可是吧,有了好的硬件,管理却跟不上。学校公示的“上课时间”是上午10点到下午3点,头一天我太太带着妹妹9点三刻就兴冲冲过去了,直到10点半老师才来上班,然后下午2点半左右就放学了——这才是学校真正的开放时间,老师自己每天迟到早退,孩子在学校根本就待不了多久……但终究是聊胜于无吧。
村里的公立学校 图源:“随水文存”公众号
操场上可以直接看雪山 图源:“随水文存”公众号
图源:“随水文存”公众号
这几年印度政府确实在拉达克投资搞了很多基建,然而就像这所学校一样,可能正因为“免费”,许多设施其实并没有被充分利用,极度缺乏合格的人员配套。我丈母娘后来由于讳疾忌医拖延治疗,把咳嗽拖成了肺炎,我太太带她去医院看病,发现拉达克的公立医院里添了许多新的医疗设备,医疗也基本上是免费的,但医生根本就不愿用那些新设备,还在用传统“经验”进行诊疗。在我太太的极力要求下,医生才给做了中国这边最常规的验血、拍片。
在那些快速发展的地区,生活物质设施确实可以在一夜之间实现更新换代,但习惯和观念的变革却往往需要一两代人甚至更长的时间——我在中国西部考察的时候,也常有类似的体会。比方说有些城镇路修得很好,家家户户都有了私家车,可人们还跟原来赶牲口时候似的,会随意地将车停在马路中间聊天。
外部资本的大量涌入,各种新鲜事物的出现,使得消费主义在拉达克盛行。受印度文化影响,当地不存在“财不露白”一说,热衷于高调炫富(参见《印度人民三观之下的“八荣八耻”》)。在拉达克人的观念里,你如果过得好,必须让别人都看到才有“意义”;要是别人都不知道你过得好,那再好也是白瞎。因此当社交媒体提供了一个展现的平台之后,人们攀比成风——有钱的人一掷千金秀肌肉,没钱的人变卖家产只为装点门面;不管生活有多“毛坯”,朋友圈必须“精装”,谁都不想在社交媒体上落了下风。
我太太一不小心,站到了“炫富鄙视链”的顶端。她这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衣锦还乡”,她背回去的大包小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国内采购的桑蚕丝面料,用来制作婚礼所需的拉达克传统服饰。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太太发现拉达克当地某高端定制品牌使用从中国杭州采购的丝绸面料,一件成衣在当地可以卖上万人民币,而面料成本不过两千左右。于是她自己从苏州、杭州寻访采购了一批面料,带回拉达克找当地裁缝做了几件传统服饰。裁缝做完之后抱怨连连,说从来没见过这么特别的料子,太滑太难加工了,原本三天能做完的衣服得做五天……
但我不得不说,这种桑蚕丝面料做出来的拉达克传统服饰,那真的是相当惊艳。其实我们平时看到的各种所谓“传统服饰”,除了定制的旗袍之外大部分都是化纤面料做的便宜货,很少人肯下血本用昂贵的桑蚕丝做一件平时很少有机会穿的“戏服”,所以我也没想到效果会这么好。拉达克的亲朋好友们看到后,那更是哈喇子流一地——有本事自己从中国选购面料自己量体裁衣,显然比购买昂贵的成衣还要牛逼。我太太做的那几件衣服,别说是在拉达克,就连搁在全世界也都是独一无二的孤品。这些产自苏杭的面料一定没想到自己居然会被带到远在天边的拉达克,并被做成当地特有的传统服饰。
正儿八经的拉达克传统服饰,是用当地产的羊毛面料做的。羊毛和羊绒制品是当地特产,一件用料扎实的羊毛长袍只要人民币一千多,我一直觉得特别物美价廉,穿在身上足以抵御高原的寒冬——我去年冬天去拉萨穿的正是拉达克的羊毛长袍。哪曾想到,并不那么适合高寒地区的桑蚕丝会在当地受到如此青睐和追捧,而且居然能和拉达克传统样式碰撞出毫无违和感的成衣。这种文化和物质交流所产生的意想不到的融合产物实在是相当有趣,如果有一天拉达克流行起了江南桑蚕丝制作的夏季传统服饰,或可追溯到我太太这次返乡引入的潮流……
本期编辑:郭好嘉
本期审核:范家菀
*前往公众号后台发送“编译”,即可查看往期编译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