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运书单list288 | 女士接力

文化   2025-01-31 20:00   天津  

读后感悟:

这是一本极具魅力的艺术入门书籍,它能引领读者认知画作,探索色彩的奥秘。画家借助色彩的微妙渐变,以及眼中世界的参差对比,传递出丰富多样的内心情感。这本书不仅关乎绘画艺术,更涵盖了摄影美学、音乐美学和生命美学的价值取向,蕴含着对自然感受和社会审美等不同主题的深刻思考。它所蕴含的非凡生命力,会悄然渗入每一位看画、观展的观众内心。

书中的感悟,或许不会在当下立刻显现成效,但随着时间的积累,这些点滴领悟终将在未来的某一天爆发。就像书中提及的《蓝》《夜间的咖啡厅》以及《苹果花的盛开》,这些画作以宁静、平和、温暖的色调,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尤其是《夜间的咖啡厅》,它所传达出的情感,与范玮琪《最初的梦想》中的歌词“如果梦想不曾坠落悬崖,千钧一发,又怎么晓得执着的人会有隐形的翅膀。沮丧时明显会感到孤独的重量,多希望懂得的人能些温暖,借些翅膀~~最初的梦想在路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欣赏名作时,许多人都会思考:什么样的作品才能被称为优秀之作?什么样的作品能够经久不衰?名作之所以能脍炙人口,必然有其独特的过人之处。而《美学思考力:创造经典的构图法则(全彩)》这本书,从构图的全新视角对名作展开了详细剖析。它深入挖掘大师笔下出色的构图手法,帮助我们提升版面组织能力,增强自身的艺术涵养和技能水平,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读后感悟:

弗里丹是一位激进的女性,但她鲜少卷入抽象的意识形态争论当中。她将目光聚焦于具体的现实问题,像是女工面临的薪水微薄、遭受歧视以及承担双重负担的困境。她为职场母亲、少数族裔女性奔走呼号,向政府争取正义,要求政府提供医疗保障、妇幼服务等切实的福利。


1952年6月,弗里丹撰写了一篇长达39页的文章——《UE为女工而战》,这篇文章一经发表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在文章中,她依据1950年的劳动普查数据,揭露了女工所遭受的严重薪酬歧视现象,数据显示资方每年少付给女工的工资总额高达“54亿美元”。其中,黑人女性遭受的歧视尤为“骇人听闻”,不仅有41.4%的黑人女性迫于生计不得不外出工作,且她们大多从事的是“报酬极低的家务劳动或是卑微的户外工作”,平均年收入仅为474美元。相比之下,当时白人女性的平均年收入为1062美元,白人男性则达到了2844美元。


面对薪酬歧视和用工歧视的严峻现实,弗里丹明确提出了工作目标,制定了一系列专为女性设计的计划,内容涵盖取消男女双重标准、调整女性工作岗位、消除用工歧视、建立托儿中心、提供充足的医疗与安全保障、倡导公平的晋升机会以及推动女性在工会中发挥领导作用等多个方面。这些诉求后来成为她为全国妇女组织(NOW)起草核心议程的重要内容,也为女权主义者追求平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父母的一番话,成为了弗里丹重新审视自我的开端。她开始正视并接纳自己身为犹太人的身份,领悟到“你身处他们之中,却又不属于他们,只是一个旁观者”。尽管处于旁观者的身份,生活在遭受排斥的环境里,但她暗自下定决心,至少要像父亲一样赢得他人的尊重。母亲的话语虽然一度让她陷入自我怀疑,可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激发了她内心的斗志。她清楚自己没有出众的美貌,也不愿成为像母亲那样的人,她渴望发挥自身的优势,成为一名思想家、作家,让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结识的朋友,即便不喜欢她,也会对她心生敬重。


读后感悟:

这本书的观点和视角算不上特别新颖,各个篇章的内容十分简洁,或许能当作一本参考教材来使用。从全球史的视角去审视二战,需要秉持一分为二的态度。二战作为一种历史记忆和历史叙事,我们要打破美国中心观或欧美中心观的局限,对二战史的研究应当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进行拓展。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二战作为一个有着逻辑支点的历史事件,确实存在一个中心。事实上,在当时的世界格局中,只有美国具备能力与意愿去发动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大战,即便轴心国是战争的发起者,他们的战争设计也缺乏真正的全球性考量。

书中将传统认知里“二战”的时间框架从1931年延伸至1953年,把“二战”欧洲战场爆发前那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区域冲突都纳入其中,同时把1945年后亚洲战场的局部冲突也融入“二战”的叙事框架。这种做法对世界格局展开了更为系统的学术探讨,对美国霸权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剖析,还指出了以美国主导的“二战”史叙事存在较大的缺陷。1945年后接连不断爆发的地区冲突,恰恰证明了美国推动建立的以其为主导的世界秩序已然失败。


书单搜索
每日书单推荐,全网好书搜索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