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放弃
对自我的观念时,
你才能真正
看到自己。
— 秋阳创巴 RP —
没有明心见性之前,
都称『初学者』!
要时时记住我等大恩根本上师Lama Rinpoche的教言:“初次进入佛门者
不要急于修法,
很多人觉得自己进入佛门
已经有两个月、三个月、
半年、一年、两年、三年、
四年……甚至十年了,
所以自己不应该
再算是初行者了。
要记住,
在没有达到明心见性之前,
都称为 初学者 。
最近我也一直在听弟子们
对于修行的回答,
很多人的修行都很不错。
不过我也一再告诫大家,
要清楚闻思与实修
不同的特点。
凭借文字解释而对道理有所了解,是闻思本身的特点,因此理解上应该越细越善妙,但无论你觉得闻思所得的见解如何深奥,乃至有一种自觉言语无法表达之状态,它也仍旧属于意识范围之中,是一种思维造作。但实修不一样,
对一个实修的弟子来说,
无论对文字有多么通达,
内心如果没有成熟,
一切都是零。
当你口渴的时候,虽然你对水的理论非常了解,知道水是由什么分子组成的,也知道喝水可以解渴的道理,但只要你没有喝水,就无法真正体验水的味道,你的“渴”也就永远存在。将前者对水的了解视为后者喝水的前行,完全可以,但不能用前面掩盖后面,否则只能得到“渴死”这个结果。我相信在座弟子往昔多多少少,都曾在其他导师座下听过一些教言,闻思过一些经教论典,也已经了知诸多道理,但如果在修学过程中,仅仅依靠理论掩盖自己实修,恐怕你的实修永远不会有很好的进展。往昔,有两位修行者从小一起出家,一起依止导师,也常常在幽静山林闭关禅修,后来又一起去拜见堪布门色。堪布门色是堪布昂琼的弟子,是当时雪域高地数一数二的高僧大德。他们拜见堪布门色后得到了堪布门色到印证,回去后又继续遵照导师的教言修学。其中一个和尚,将当时导师讲解的所有词句,都默默背诵下来,铭记于心,并且从那天开始,就依靠这种方式修学。比如导师说要把心安住在平静状态之中,而这种安住状态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空性,它还能了了分明,而这个了了分明与空性本来一如,因此在两者分不开的状态当中所呈现的一切相,都称之为光明境界等等,这些都是用词句在描述见解。这位修行人就用这样的方式修了两年的时间,却发现自己的见解没有丝毫进展。即便当时他感觉一会空,一会明,但作为有情众生有点感觉是非常正常的,可是有感觉并不代表见解增上。我们通常讲解见解时,会从见解、修行、行为和果实四个方面讲解,但这位修行者无论从哪一方面观待,都只能得到见解,没有丝毫增长的结果。最后,他来到亚青寺,祈请我等大恩根本上师Lama Rinpoche开示解惑。上师回答说:“你精进修法而见解却没有增长的最大原因,就是因为你只是用词句来掩盖自己的修行,所以见解不会真正增上。即便得到了相应的见解,
也只能称之为
堪布昂琼在《前行备忘录》中曰:
“无论你精通多少教理,
实修过程中仍旧
必须借助上师的教言。”
这里用的是“必须”这个词。
可能有些人会有这样的疑问:“文字上已经说明了如何调伏内心等一系列真理,为什么还需要借助上师的教言?”要记住,文字只能叫诠释,是从总体中为你指明方向,但在具体操作方式上,文字难以穷尽,因此需要一位导师亲自为你宣讲。比如往昔译师翻译经典时,对于多义字是不做翻译的。所以,如今很多经典中都有“嗡”字、“啊”字以及一些不做翻译的咒语等内容。难道是因为这些译师们不会翻译么?不是,而是由于其中意思太丰富的缘故,不能一语道尽。否则仅仅咒语的内容,可能你念一遍都要好多天。以前我上学时,听老师讲过一个故事。古代有个学生去老师家学习。第一天老师教他写一横,告诉他这是“一”;第二天老师教他写了两横,告诉他这是“二”;第三天写了三横,告诉他这就是“三”。这个学生想那四不就是四横,五不就是五横么?这么简单,不学了。有一天他们家人请客,他要写一张请柬,对方姓“万”。他想那就是画一万个杠吗?好吧。最终他将厚厚的请柬交给对方时,对方很惊讶地问他这是什么。他说:“这是请柬,因为你姓万,所以我画了一万个杠。”由此可知,我们在以后在修的过程中懂得依教奉行,是多么重要!--节选自《教言宝藏》第四十二课(三)(根据普巴扎西 RP 讲法录音整理。)麦彭仁波切对初学者的教诲
《麦彭仁波切对初学者的教悔》,是一个非常实际的修法。它属于显宗修法,不需要密宗灌顶等要求,任何人只要有信心,都可以修。
那么,初学者与非初学者的界线是什么呢?
所谓的初学者,就是像我们这样刚刚学佛,还没有什么修证的人。
而非初学者,就是不依靠任何药物等外在力量,仅仅通过自己的修证,也能将普通人喝了立即会死掉的剧毒喝下,而没有一点影响的人。
所以,大家不要认为自己肯定不是初学者,因为自己已经学佛两三年了。
如前所述,只有具有化解毒性能力的人,才算是超越了初学者的行列,大家自行对照,就能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什么人了。— 本文图文均转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