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发, 包璐璐, 张国清║基于治理视角的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变革效应研究

文摘   财经   2024-12-20 15:56   湖北  
请加关注

李建发 教授
李建发    男,1961年生,福建仙游人,经济学(会计学)博士,厦门大学会计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杰出会计工作者,入选国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财政部首批“会计名家”。曾任厦门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管理学院院长,天健(厦门)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副主任会计师,中共江西省赣州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中组部选派)。
主要研究    财务会计理论、公共财务与政府会计、政府审计,是我国政府会计研究领域的主要开拓者。
主要兼职    现任或曾任:国务院工商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工商管理教指委委员及会计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兼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财政部会计标准战略委员会委员,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咨询专家兼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咨询专家组组长,财政部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顾问及咨询专家;中国教育会计学会副会长,中国金融会计学会副会长《会计研究》编委会副主任,福建省社科联副主席等。
主要成果    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绩效管理导向下的中国政府成本体系研究”和重点项目“公共产权视角下的政府资产治理与财务会计问题研究”,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研究课题、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等课题二十余项;在《管理世界》《会计研究》《财政研究》《审计研究》《经济管理》等刊物发表重要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政府会计论》《政府财务报告研究》《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等专著、教材、译著20余部。

主要荣誉    曾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包璐璐 博士

包璐璐    女,1993年生,浙江三门人,厦门大学管理学博士,台州学院商学院讲师。曾在《会计研究》《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刊物发表论文,其中一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主要研究方向为政府会计、公共财务、小微金融。

张国清 教授

张国清    男,1976年生,江西崇仁人,上海财经大学管理学博士。现任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会计系副主任。2012-2013年在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Olin商学院会计系做访问学者,2015-2016年在厦门市财政局资产管理处挂职。

主要研究    资本市场会计与审计、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公共财务与政府会计、环境信息披露。

主要兼职    财政部首届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咨询专家、中国会计学会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专业委员会委员和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理事。

主要成果    在《世界经济》《会计研究》、China Accounting and Finance Review等权威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部、教材1部(合作)。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中国会计学会重点项目、1项福建省社会科学一般项目。

主要荣誉    入选2011年度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原载《财会月刊》2025年第1期


【摘要】自2017年《政府会计准则第5号——公共基础设施》实施以来,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的财务会计变革实践在全国范围内正式铺开。我国的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实践现状如何,全新的财务会计变革究竟会带来何种影响,以及如何推动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的财务会计实践更好地服务于治理目标,日益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关心的话题。本文以行政事业单位一线财会人员为被试,通过设置2×2组间实验来探究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变革带来的实际效应。实验结果表明,财务会计变革效应真实存在,财务会计方法与资产管理报告形式的不同会对预算决策倾向和治理绩效认知产生影响。采用折旧法和提供包含工程信息在内的资产管理报告会使预算决策倾向于存量公共基础设施资产,并且带来更好的治理绩效认知评价,契约治理导向在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本文拓展了我国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问题在治理视角下的理论研究,为财务会计分析框架的构建提供了支撑,同时为改进财务会计实践与提升资产治理效能提供了一定的现实启示。

【关键词】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变革;资产治理;实验研究;契约治理导向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公共产权视角下的政府资产治理与财务会计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AGL01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绩效管理导向下的中国政府成本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ZD115)

       一、引言

公共基础设施资产是政府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财政资金沉淀的主要载体,也是地方政府最重要的资源(Pallot,1997)。2003 ~ 2016年,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贡献了中国GDP年增长率的14%,基础设施投资与劳动增强型的技术进步以及结构转变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中国经济的增长(Dinlersoz和Fu,2022)。此外,公共基础设施投资还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可推动本地区以及邻近地区的制造业结构优化(陈喜强等,2022),对城市的人口规模增长与工资水平提升具有很强的正向效应(Albouy和Farahani,2017),能促进金融系统稳定有效运转(Ji等,2023),亦是地方政府财政价值捕获能力的直观体现(孙成芳,2023)。除了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还能够促进社会福利水平的提升(刘伦武和龚佳珺,2022)。

公共基础设施是一项传统的公共物品,其建设资金往往采取单一的政府财政投入模式。换言之,我国政府拥有或控制的公共基础设施资产多数由财政投融资形成,是财政资源投入的直接成果。在政府会计变革与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背景下,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被纳入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范畴,意味着要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上全面规范地反映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的“家底”,找出财政资源配置出现偏差的症结所在,对公共基础设施资产实施有效治理,实现履行公共受托责任和推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

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变革的实践现状如何,能够带来怎样的效应,以及如何推动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实践更好地服务于治理目标等问题,亟待深入研究。有鉴于此,本文从治理视角出发,探究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与资产治理之间的互动机制,构建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分析框架,尝试用实验研究方法来检验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变革带来的实际效应,并探讨这种变革影响的对象、方向与程度。

本文可能的创新在于:第一,构建了一套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分析框架。该框架从资产经济属性着眼,涵盖资产涵义、核心职能、分析应用体系、运行机制以及财务会计与治理联结的四维向度,是对现有研究大多聚焦实务层面的补充,能够为相关讨论提供更为全面的理论工具箱。第二,强调了治理视角的重要作用。治理视角是本文研究的基石,也是理论架构的原点。在检验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变革效应的过程中,治理亦被视作重要变量,实验研究的目的是考察财务会计变革的影响机制及其实际效应,从而与财务会计分析框架相互印证。第三,实现了调研访谈、实验研究与规范研究的融合。本文梳理了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变革脉络,对涉及相关变革各个环节的主管部门进行调研,为后续实验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由于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尚未向公众披露,先行研究多局限于规范研究,本文以行政事业单位一线财会人员为被试,以实验方法检验财务会计变革效应,为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会计方法和资产管理报告形式的选择上提供实践意义上的参考。

二、制度背景与文献回顾

(一) 制度背景

回溯我国的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变革历程,2014年《预算法》的修订颁布与《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的出台,为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变革提供了实施路线图。《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与2017年实施的《政府会计准则第5号——公共基础设施》(简称“第5号准则”)提供了概念与原则上的指导,正式拉开了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变革的帷幕。2017年印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要求国务院每年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确立了报告国有资产“家底”的制度。2021年国务院发布《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要求明确公共基础设施的管理维护责任单位,按照国家规定进行会计核算。至此,将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纳入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的双重框架已基本确立。

我国公共基础设施资产会计制度变迁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5 ~ 2014年,实现了行政事业单位公共基础设施资产会计制度从无到有的转变。在这一阶段,与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相关的会计核算属于预算会计范畴,聚焦于基建项目的预算收支情况,行政事业单位所管理的基建项目被要求纳入本单位的会计核算范围,初具分级归口管理的雏形。第二阶段,2014 ~ 2017年,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的核算基础发生变化。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意味着原本局限于预算收支管理的公共基础设施将以资产的形式在财务报告上出现,公共基础设施作为“资产”的属性在基本准则中就已被单独加以强调,第5号准则出台后,公共基础设施真正从“项目”转化为“资产”,其会计核算也从单纯的预算收支核算逐渐转向财务会计核算与预算收支核算并重。对于政府财务报告的编制,要求捕捉原本游离在账外的公共基础设施资产价值量,并且出台了一系列补充的操作指南、解释、问答和通知,从2017年开始给予一定期限的缓冲期,为实现全面的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变革做好铺垫。第三阶段,2017年至今,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新制度全面铺开。在这一全新阶段,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变革步伐明显加快,相关部门根据实务中凸显的问题出台了新的补充政策,不断完善公共基础资产财务会计体系。

建立健全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体系需要资产管理体系的协同。两者数出同源,未来将会与其他财政管理系统共同被纳入财政一体化系统之中,成为全面反映资产治理状况的端口。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发轫于2017年印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2019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五年规划(2018-2022)》出台,202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的决定》出台,国有资产管理和报告制度成为惯例。2024年11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听取2023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和全国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指出要夯实资产管理工作基础,规范基础设施等资产的治理,尤其是推动地方存量市政基础设施和水利基础设施的入账核算。在此背景下,考察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变革的实际效应,对于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推动资产管理提质增效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二) 文献回顾

1. 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问题研究。Samuelson(1954)将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理解为由国家单独进行的大额投资,如道路和灌溉系统等。Torrisi(2009)从资源禀赋出发,认为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的资源禀赋可以由公众共享,并不具备排他性和竞争性。Lapsley等(2009)认为,存在一些支出类别是一系列可能具有相当长寿命的服务潜能的集合,计划性的维护项目能够无限期延长其使用寿命,这就是公共基础设施资产。

综观国际上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的相关准则规定,近年来最值得关注的变革之一是2023年5月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理事会(IPSASB)颁布了IPSAS 45:Proerty,Plant and Equipment,用于替代IPSAS 17:Proerty,Plant and Equipment。在会计核算方面,IPSAS 45相较于IPSAS 17最大的变化在于引入当前运营价值(Current Operational Value)作为计量属性之一,当前运营价值指的是在计量日实体为资产剩余服务潜能所应支付的金额。

关于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的会计处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承袭了IPSASB的相关规定,未单独设置公共基础设施资产一级科目,而是将其置于财产、厂房和设备资产之下,参照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方式。美国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GASB)制定的《政府会计准则第34号——州和地方政府财务报表及管理层阐述与分析》(GASB 34)则要求报告公共基础设施资产,但没有将其从资本资产的大类中剥离出来。我国对于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设立一级科目进行单独核算和报告彰显了对这项重要政府资产的重视,也势必引发更多财务会计方面问题的探讨。

2. 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管理与治理问题研究。围绕政府资产管理进行的学术探讨与政府实际进行的资产管理之间仍然存在着巨大差距,多数政府在良好资产管理方面知识匮乏(Kaganova和Telgarsky,2018)。Lu(2017)建议构建一个包含六大基石的综合公共资产管理体系,包括法律与监管要求、管理架构、资产跨生命周期管理、人力资本策略、信息与技术资源管理及监控、完整性与透明度。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管理需要考虑安全性、适用性、声誉和成本问题,有必要对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诉求进行内在理解以驱动资产管理决策(Sourav等,2024)。

国内学者针对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管理问题的研究主要涉及现状、成因以及解决途径等方面,通常将其置于政府资产或者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大类中进行讨论。从现状来看:张国清(2017)发现当前政府资产管理存在碎片化的倾向,“家底”不清、资产流失严重、相关法规建设明显滞后。姜伟青(2019)指出,我国当前存在重财务管理而轻实物管理、重预算管理而轻项目管理的倾向。姜宏青和王安(2020)则认为事业单位资产重实物管理而轻价值管理,应当规范各类资产的计量,依据全生命周期建立与实物管理协同的价值管理系统。从成因来看:陈少强等(2020)认为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脱节,资产权属不清导致会计主体难以确定,引发存量与增量的双重管理不足。张建文等(2020)指出,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管理体制机制存在问题,主要成因是多头参与,产权与事权界定不清。窦春晖(2021)则概括了以公共基础设施资产为代表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所面临的三大风险,包括财务法律、实物管理与档案管理风险。从解决途径来看:张国清和白澎(2017)从公共产权视角出发,提出要以功能和性质为标准,构建政府资产分类管理框架。赵西卜和邵贞棋(2019)也认同应当对政府资产的定义加以确定,对资产边界进行厘清,明确资产的责任主体,以公共管理为目标实施资产的分类管理。姜宏青等(2020)提出,要构建全生命周期的资产价值量管理体系,全面披露实物量与价值量信息。姜宏青等(2021)、姜宏青和孙西茹(2022)梳理了一系列关于政府资产管理改革的政策文本,指出要基于财务管理的视角来构建多维的资产管理体系,并将资产要素引入部门预算。

国外学者对公共基础设施资产治理的研究与公共治理、新公共治理、多元治理脱不开关系。De(2023)从印度的现状出发,指出需要重新识别城市基础设施治理行动者的属性、角色和责任,促进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而国内学者对公共基础设施资产治理的探讨贯穿于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的形成与获取以及管理和运营各个阶段。姜宏青和宋晓晴(2017)指出,我国政府会计的双轨制改革使得原本通过预算收支管理的公共基础设施的“资产”属性得到强化。李建发等(2022)认为,我国当前政府资产管理存在严重的问题和漏洞,建立基于公共产权、以受托责任为核心的资产治理框架,引导多元利益相关者参与资产管理,实现资产善治很有必要。然而,政府资产的治理机制如何构建始终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3. 文献述评。通过文献回顾可以发现,当前对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问题的探讨涵盖了定义、分类、主体确认、会计核算、财务报告与分析评价各个方面。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和会计处理惯例,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的分类以及是否应当将其从固定资产或资本资产(capital assets)中剥离出来存在分歧。

对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确认问题的关注源于多头管理、权责不清的现状,产权归属的错综复杂导致了不同层级政府和部门之间在横向和纵向两条线上对于公共基础设施资产主体确认困难。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问题是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的核心。从国际经验来看,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范例,总体呈现出一种与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趋同的态势,同时又保持了扎根于各国会计实践的多元化特色。而对于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的财务评估和分析研究相对较少,分析应用研究尚未形成体系,财务会计分析指标的构建尚未达成共识。

对于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管理和治理的研究大多被置于政府资产或者国有资产管理和治理的框架之下,具体到某一类别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的研究较为稀少,并且缺乏财务会计与治理的互动关系研究。从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管理和治理来看,学术探讨大多集中于资产管理战略、资产管理与会计准则的衔接、法律与监管、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协同、公共问责和资产评估等方面,多数研究局限于技术与管理层面,并未上升到治理高度。

综上,当前针对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的研究碎片化、分散化倾向较为严重,重实务而轻理论,重财务而轻治理,缺乏统一的财务会计分析框架进行统领,并且实证研究匮乏,这为本文的研究留下了理论空间。

三、框架构建、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 财务会计分析框架构建

一般而言,新的会计系统在一个组织中萌芽发展要经历“会计对象形成→会计对象详细阐述→协调会计活动→确保稳定实践”这四个阶段(Power,2015)。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分析框架的构建,同样需要经过上述四个阶段,形成价值构建、组织管理、协同机制三项架构(包国宪和王学军,2012)。治理视角下的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

1. 财务会计分析框架必须牢牢紧扣治理目标。公共基础设施资产治理的目标服从于政府会计目标,是更为广泛深刻的治理目标的组成部分。具体包括:一是国家治理目标,即通过对公共基础设施资产实施财务会计变革,提升资产治理效能,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二是公共受托责任目标,即解除政府对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的公共受托责任;三是决策有用目标,即为公共基础设施决策提供依据。治理目标指导了财务会计分析框架价值构建、组织管理和协同机制的全过程,决定了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的涵义如何界定、核心职能如何发挥、分析应用体系如何构建,是一切运行机制诞生的原点。

2. 财务会计分析框架必须把握价值构建过程。所谓价值构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廓清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的涵义,界定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的范畴和分类;二是阐明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的核心职能,明确会计核算与财务报告的模式选择和基本原则。要理解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的价值所在,无法脱离会计本质来讨论,否则便失去意义。政府会计最基本的职能是反映和监督,具体程序是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对公共基础设施资产涵义与核心职能的阐释即是对财务会计价值的构建,亦是财务会计变革的基础。

3. 财务会计分析框架的作用要在特定的场域之内发挥,组织管理至关重要。组织管理内嵌于财务会计的分析应用体系之中,在对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进行分析应用的过程中,多重主体共同参与到对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的财务会计信息的需求、获取和应用之中,牵涉到组织的内部管理与外部管理。内部管理指的是通过行政层级进行管理,外部管理则指从组织核心向外部圈层的扩散。良好、科学的组织管理是财务会计分析框架发挥作用的前提。

4. 需要考虑财务会计分析框架的协同机制。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运行机制是构建财务分析框架的有力保障,需要多方协同与对话。确保运行机制顺畅运转的路径包括:一是明确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分析框架的影响主体;二是推动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相关制度的需求和供给平衡;三是厘清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的产权与事权,实现“产权——财权——事权”三角范式的有效运行;四是加速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将会计核算、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端口有机整合于同一系统之下。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分析框架的落实呼唤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的对话与协商,换言之,它必将是一个系统的、多元的、协同的、动态平衡的框架。

除此之外,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无法与资产治理相分离。财务会计与资产治理不是泾渭分明的两端,而是相互补充、相互衔接的有机整体。这种相互耦合的动态关系可以通过“治理目标——治理依据——治理路径——治理绩效”的逻辑链条来理解。具体如下:

一是财务会计与治理目标的互动。治理目标对财务会计分析框架发挥价值取向的引导作用,而财务会计改革的实践则致力于实现治理目标。

二是财务会计与治理依据的互动。从法律依据的维度来看,与财务会计制度的需求和供给相对应,《宪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以及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等一系列政策文本都可以成为对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进行治理的政策法规依据;从技术依据的维度来看,对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的治理必须依托会计技术与手段,因此有必要对财务会计的涵义与核心职能加以明确;从治理结构的维度来看,财务会计分析应用体系与运行机制的构建中隐含着多重组织和多元主体的参与,对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的治理要充分考虑不同组织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三是财务会计与治理路径的互动。从治理主体来看,治理主体与财务会计主体保持一致,都是对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负有受托责任的资产控制主体,进一步辐射到监督评估主体和接受服务主体;从治理机制来看,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的演进,包括手段更新、范围扩散和流程完善,都与资产治理工作的推进密不可分;从治理结果来看,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的关注重点、评估标准、应用目标的变化都受到了治理实践的影响,而财务会计实践又为治理的落实提供了具体手段和通路;从审计监督来看,对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的审计与监督为资产治理提供了约束机制,而治理则为审计监督的功能定位、重点选择等提供了参考方向。

四是财务会计与治理绩效的互动。从评价主体来看,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的绩效评价主体是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监督资产的治理绩效,而财务会计信息使用主体同样是对公共资源享有公共产权的人民;从目标导向来看,治理绩效的目标导向与财务会计的目标导向互相渗透、趋于一致;从绩效指标体系来看,财务会计分析应用体系是治理绩效指标的重要来源之一,提供了对治理绩效进行定量分析的依据。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分析应用体系与治理绩效评价在理论框架构建的过程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在于财务会计分析应用体系的完善是为提高治理绩效服务的,对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信息的分析与应用是为资产治理工作提供更好的策略,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提升治理绩效;区别在于财务会计分析应用体系聚焦于获取财务会计信息的框架、方法与工具,关注财务会计信息的分析应用情况,而治理绩效评价则侧重于治理活动产生的效果与影响,例如资产管理工作的改进、资源配置的优化以及资产运行的经济后果等方面。换言之,财务会计分析应用体系可以视为治理绩效评价的前端。

综上所述,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是与治理相互耦合、动态平衡、多元协同的有机整体,可以将两者联结的四维向度纳入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分析框架之下共同探讨。

(二)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从第5号准则出台开始,以权责发生制的会计确认基础来核算和报告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的实践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由于政府财务报告尚未公开,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变革的效应目前仍旧处于“黑箱”阶段。由于缺少公开数据,普遍流行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并不适用于本研究,因此本文尝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以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分析框架为切入点,探讨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变革带来的实际效应。实验研究方法运用反事实的思维,通过控制、随机化和操纵的方式,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专注于探索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克服非实验方法中普遍存在的内生性问题(马亮,2015)。在政府会计领域,路军伟等(2020)通过实验研究探究了宣传培训和抽查监督这两项机制对制度执行有效性的影响。目前探索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变革实际效应的研究几乎空白。

本文对涉及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变革的财政部和审计署相关司局进行调研,有助于从实践层面理解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变革及资产治理的现状,为实验研究夯实基础。通过深入调研访谈发现,当前我国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改革以及资产管理和治理实践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包括:一是新的准则制度落实逐步推进,财务报告编制范围基本实现全覆盖;二是会计技术问题实现突破,报告方式有所创新;三是财务会计与资产管理初步协同,各部门协调机制基本确立;四是分析应用与绩效评估机制初具雏形。相应地,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一是制度的顶层设计与实际执行之间存在落差;二是制度的需求与供给之间仍然呈现不平衡的状态;三是财务会计与资产管理并未实现完全协同,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有待建设;四是分析应用体系尚未成熟,绩效评估体系仍需完善。

本文从前文构建的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分析框架出发,结合调研访谈中所了解的现实情况,提炼出其中最为主要的核心职能和治理路径两大要素作为研究的重点。基于实验模型构建的需要,本文从这两项要素中继续抽取出财务会计方法与资产管理报告形式这两大核心变量,作为本实验研究中聚焦的解释变量。在被解释变量方面,为了契合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变革的目标,即决策有用性与提升治理效能,本文从分析应用体系中提炼出预算决策变量,同时从治理绩效中提炼出治理绩效认知变量,着重探讨财务会计方法和资产管理报告形式对预算决策倾向与治理绩效认知的影响。具体实验思路如图2所示。

本研究采用2×2组间实验的方式,以行政事业单位一线财会人员为被试,一方面考察公共基础设施资产采用不同的财务会计方法对预算决策和治理绩效认知产生的影响,另一方面探究不同的资产管理报告形式对于预算决策和治理绩效认知的影响。此外,考察契约治理导向是否在上述关系中发挥了中介效应。

1. 财务会计方法、预算决策倾向与治理绩效认知。政府会计信息可以被视作公共政策经济后果的替代变量(张琦和张娟,2012),而政府会计所提供的关于政府财务状况等定量信息能够为绩效评价提供支持(陈志斌和董瑶,2015)。政府财务报告可以被应用于公共物品供给和推动公益事业等领域(周曙光和陈志斌,2019)。

具体到公共基础设施资产上,Kachelmeier和Granof(1993)借用心理学中的改良理论,通过设置不同的折旧水平、历史决策数据的存在与否以及三个初始支出水平,要求被试在多个时期内在经常性的维修支出和重大资本支出之间分配政府预算。实验结果证实,折旧信息对于政府机构决策者的认知存在提醒作用,即随着长期资产的物理损耗,需要对基础设施等长期资产进行维护和更换,并且折旧信息和历史信息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Van Daniker和Harris(1999)调查了美国州政府的审计员对于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资本化和折旧的相关建议,指出对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进行资本化或者计提折旧的成本可能会超过收益。Molland和Clift(2008)则持不同的意见,他们研究了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高级会计人员如何记录、报告公共基础设施资产和相关折旧,并分析财务官员基于此类信息所做出的决策,结果发现权责发生制会计对于决策至关重要,因为没有折旧就无从得知使用资产服务的全面成本,可能导致税率定得过低,当未来需要替换资产时将会面临压力。Peck等(2021)的实地调研表明,通过增强个体心理所有权可以激励人们做出自觉维护公共基础设施的管理决策。

本研究所指的不同财务会计方法主要聚焦于折旧法与修正法的选择。与修正法相比,折旧法能够更为精确地反映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的损耗情况,并且提示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的更新时点,可能会影响财政资源的分配,即提供折旧信息可能会使预算决策更倾向于对存量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的维修支出进行分配。与此同时,相比于修正法,提供折旧信息展现了政府在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变革与创新上的努力,折旧信息在反映资产的维修状况、性能状态、资金配置效率、满足公众服务潜能和多元利益相关者需求的水平等诸多方面更能体现出有用性,因此使用折旧法可能会带来更好的治理绩效认知。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1a:使用不同的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方法会对预算决策倾向产生不同的影响,并且使用折旧法会使预算决策更倾向于对存量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的维修支出进行分配。

H1b:使用不同的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方法会对治理绩效认知产生不同的影响,并且使用折旧法会带来更好的治理绩效认知。

2. 管理报告形式、预算决策倾向与治理绩效认知。Van Daniker和Kwiatkowski(1986)的调查研究显示,相比历史成本和折旧信息,公共部门报告的潜在用户更为重视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的“工程数据”。Walker等(2004)研究了澳大利亚州和地方政府的公共基础设施资产报告编制情况,发现以报告作为资源配置决策参考的用户认为编制公共基础设施资产报告是有价值的,议员和市长普遍认为提供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物理状况的评估报告为资源分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Jones等(2012)通过一项表态偏好实验,发现在公共基础设施资产实物状况较差、政府资金支持不足、维持基础设施成本较高、基础设施对服务提供较为重要及政府对基础设施有过显著投资的情况下,管理者更倾向于选择全面详尽的财务与非财务信息披露,并且替换成本和状况评估相混合的报告方式能提高公共基础设施资产信息的整体实用性。生方裕一等(2019)对日本常总市公务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对于那些被认为效率低下的项目,将资产老化信息作为未来风险信息的提示有助于限制下一财年的预算申请额。

本文认为,是否提供包含公共基础设施资产实物状况与性能指数等工程信息在内的资产管理报告对于预算决策倾向和治理绩效认知会产生影响。资产管理报告中的实物状态和性能指数信息若低于预期,可能会使决策者倾向于增加对实物状态较差、性能指数较低的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的维修支出,并且报告使用者倾向于认为提供了相关工程信息的公共基础设施资产治理绩效较好。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2a:提供包含实物状况和性能指数等工程信息在内的资产管理报告会使预算决策倾向于增加对实物状态较差、性能指数较低的存量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的维修支出。

H2b:提供包含实物状况和性能指数等工程信息在内的资产管理报告会带来更好的治理绩效认知。

3. 契约治理导向的中介作用。契约理论是一种用契约关系来解释生活中各种交易行为,并且用约束机制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理论(聂辉华,2017)。Bai等(2016)检验了中国情境下契约治理与供应链双方冲突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结果导向的契约治理与供应链双方冲突负相关,行为导向的契约治理则与供应链双方冲突正相关。郑传斌等(2017)从PPP基础设施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视角出发,探讨了契约治理导向与关系治理的匹配关系,发现契约治理导向在建设前期、建设期和运营期对关系治理都表现出促进作用。Roehrich等(2020)研究发现契约治理机制会对治理绩效产生重要影响。

由此,可以认为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变革是一项契约安排,囊括了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分析框架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机协调。这种契约治理导向从本质上而言,依旧是政府解脱公共受托责任的一种途径。在本研究中,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的财务会计变革与资产管理和治理实践引发了决策者对契约治理导向的认知,而这种对契约治理导向的认知又指向具体的预算决策倾向和治理绩效认知评价。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3a:契约治理导向在公共基础设施资产不同的财务会计方法和预算决策倾向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H3b:契约治理导向在公共基础设施资产不同的财务会计方法和治理绩效认知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H3c:契约治理导向在公共基础设施资产不同的资产管理报告形式和预算决策倾向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H3d:契约治理导向在公共基础设施资产不同的资产管理报告形式和治理绩效认知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四、实验设计

(一) 实验设置与实验参与者

本文采用2×2组间实验的方法,通过设置四组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与资产管理报告形式的不同组合,观察在相应情境下被试的预算决策倾向得分和治理绩效认知评分。同时,考察契约治理导向是否在其中起到中介作用。析因设计如表1所示。

本研究招募了100名行政事业单位的财会人员作为被试,来自于全国各行政事业单位,均有过政府会计实务经验,能够有效理解实验任务。

(二) 实验任务与实验流程

在实验中,实验参与者被要求担任虚构的X市的财务主管官员,负责该市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的财务规划和管理工作,需要对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的预算拨付做出决策。首先,提供给实验参与者相关实验材料,包括X市的基本背景信息以及基建发展情况。所有实验参与者阅读的这部分背景材料都是相同的,提供这些信息是为了给实验参与者营造相对真实的实验情境,让实验参与者能够有效代入当地财务主管官员的身份进行决策。其次,实验参与者被随机分配到不同的实验条件组。不同的实验条件组按照析因设计提供了有所差别的实验材料,这部分实验材料中的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方法和资产管理报告形式有所不同,根据本实验操纵的解释变量的不同水平进行差异性设置。接着,在实验参与者仔细阅读各自组别的实验材料之后,要求他们回答案例材料后附的问题,对预算支出做出决策,并且评估X市的公共基础设施资产治理绩效。最后,要求实验参与者完成一份契约治理导向量表,检验契约治理导向是否起到中介作用。不同组别的实验材料内容如表2所示。

(三) 变量说明

1. 解释变量。一是财务会计方法,在本实验中为分类变量,若采用折旧法则赋值为1,若采用修正法则赋值为0。二是资产管理报告形式,在本实验中同样为分类变量,若提供包括性能指数和实物状况在内的工程信息的资产管理报告则赋值为1,不提供的则赋值为0。

2. 被解释变量。一是预算决策倾向,以预算决策倾向得分衡量。由于本文假设提供折旧信息将会使预算决策倾向于增加存量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的维修支出,因此预算决策倾向得分由几个涉及关于向存量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跨区域轻轨S1线)进行投资偏好选择的题项得分组成。得分越高,说明实验参与者更倾向于向存量公共基础设施资产增加投资,即增加维修支出。具体而言,预算决策倾向得分在本实验中由问卷中相关题项的五点式李克特量表的得分加总而成。相关题项分别为:“在本实验给出的情境中,您倾向于对跨区域轻轨S1线提升改造工程进行投资吗”“在本实验给出的情境中,您认同对跨区域轻轨S1线进行提升改造极为紧迫吗”“您在多大程度上倾向于将跨区域轻轨S1线提升改造工程作为决策的首选”“您在多大程度上认同应当优先投资X市已建成基础设施的修缮与扩建工程”。以上四个题项的选项A ~ E分别为“强烈反对”“反对”“不确定”“同意”和“强烈同意”,依次对应五点式李克特量表1 ~ 5的赋分。由以上四个题项的得分汇总计算出的总分即为预算决策倾向得分。

二是治理绩效认知,以治理绩效认知评分衡量。治理绩效认知在本实验中由问卷中相关题项的五点式李克特量表的得分进行计算,加总得出治理绩效认知评分。治理绩效参照前文进行设置,主要涉及规划评价、过程评价、目标评价和公众评价等方面。得分越高,说明实验参与者对于X市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的治理绩效评价越好。相关题项分别为:“整体而言,您认为X市公共基础设施资产整体治理状况如何”“您认为X市目前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及治理实践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公共基础设施及时维护与更新的需求”“您认为X市目前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相关信息的呈现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合规性管控的需求”“整体而言,您认为X市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相关的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如何”“您认为X市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的财务会计及治理实践能在多大程度上保证公共基础设施服务潜能”“您认为X市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相关信息的呈现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以上六个题项的选项A ~ E依次对应五点式李克特量表1 ~ 5的赋分,由以上六个题项的得分汇总计算出的总分即为治理绩效认知评分。

3. 中介变量。本实验的中介变量为契约治理导向,以契约治理得分衡量。本文参照郑传斌等(2017)的研究,设置契约治理导向量表来测量实验参与者的契约治理导向。相关题项分别为:“您认为参与公共基础设施资产治理的各方目标一致程度较高吗”“您认为能够对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管吗”“您认为政府在对公共基础设施资产会计核算、报告和管理的过程中会尽可能遵守契约/政策/准则的规定吗”“您认为政府在对公共基础设施资产会计核算、报告和管理的过程中会尽可能避免因违反契约/政策/准则而受到处罚吗”“您认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严重吗”“您认为对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结果的观察比对过程的观察更容易吗”“您认为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管成本较高吗”“您倾向于以公共基础设施资产项目结果为基础实施奖惩吗”。以上八个题项的选项A ~ E依次对应五点式李克特量表1 ~ 5的赋分,由以上八个题项的得分汇总计算出的总分即为契约治理导向得分。

4. 协变量。考虑到实验参与者的预算决策倾向和治理绩效认知可能会受到自身对于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相关财务会计知识以及业务熟练程度的影响,因此,被试的所属岗位是否为财务负责人或分管财务负责人、是否取得职称、是否取得执业资格、是否参加过新会计制度培训等可能成为本实验的协变量,协变量相关信息从人口统计资料中取得。

综上所述,本实验所有变量如表3所示。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一) 操纵检验与实验参与者分析

本实验操纵了两个解释变量即财务会计方法和资产管理报告形式的不同水平。为检验是否成功操纵这两个解释变量,在实验所需回答的问题中设置了两个操纵性问题,以检验被试是否对实验材料中呈现的不同解释变量水平有所感知,且感知方向与操纵方向一致。与财务会计方法相关的操纵性问题为“在本实验中,X市是否对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计提折旧”,与资产管理报告形式相关的操纵性问题为“在本实验中,X市是否报告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的性能指数”。

在实际的实验过程中,B组、C组、D组各25名被试都在两个操纵性问题上回答正确,仅A组有1名被试未能通过操纵性检验,说明本实验较为成功地实施了操纵。因此,本文将A组未能通过操纵性检验的样本剔除后,进行后续实验结果的分析。最终,参与实验结果分析的A组被试为24名,B、C、D组被试均为25名,共计99个样本。99名被试所属单位的基本情况如表4所示。可以看出,实验参与者所属单位大多是县属和市属的中等规模的行政事业单位,单位会计人员的占比大多在3%以下、学历以本科为主、平均年龄为30 ~ 40岁。

99名被试个人的基本情况如表5所示。从性别来看,男女比例相对均衡,女性稍高的占比符合一般行政事业单位财会人员女性比例较高的现状。从年龄来看,实验参与者以中青年为主,符合行政事业单位一线财会人员以中青年为主的现状。从学历来看,实验参与者受教育水平较高,与行政事业单位财会人员高学历化的趋势相匹配,而且被试较高的知识水准也降低了他们理解实验任务的难度。从工作年限来看,被试在当前单位的工作年限大多在10年及以下,与被试以中青年为主的年龄阶段可以相互印证。从工作岗位来看,一般会计人员或其他人员居多,财务负责人或财务分管负责人较少。从职称来看,77.78%的实验参与者已取得职称,且实验参与者的实务经验较为丰富,能够有效理解实验的任务。从执业资格来看,取得1项或者1项以上执业资格的人数占比为63.64%,说明实验参与者对于政府会计相关知识和业务相对熟练,能够较好地完成实验任务。从培训情况来看,有超过一半的被试曾接受过新政府会计制度培训,对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的财务会计变革有一定知识储备,能够更好地进入实验情境,完成实验任务。

(二) 描述性统计

本研究首先对实验结果按财务会计方法和资产管理报告形式分组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6所示。可以看出,折旧法的组别无论是在预算决策倾向还是在治理绩效认知的得分上都高于修正法的组别,H1a和H1b得到初步验证。同时,提供工程信息的组别无论是在预算决策倾向还是在治理绩效认知的得分上都高于不提供的组别,H2a和H2b得到初步验证。

(三) 方差分析

1. 单因素方差分析。对财务会计方法和资产管理报告形式分别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7所示。可以看出,不同财务会计方法对于预算决策倾向和治理绩效认知的影响全部呈现出显著性(p<0.05),并且使用折旧法会使实验参与者更倾向于增加存量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的预算支出,同时带来更好的治理绩效认知。H1a和H1b进一步得到验证。不同资产管理报告形式对于预算决策倾向和治理绩效认知的影响亦全部呈现出显著性(p<0.05),并且提供包含工程信息的资产管理报告会使实验参与者更倾向于增加存量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的预算支出,同时带来更好的治理绩效认知。H2a和H2b进一步得到验证。

2. 双因素方差分析。继续对实验结果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预算决策倾向和治理绩效认知的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8所示,均值对比如图3、图4所示。

由表8可知,财务会计方法会对预算决策倾向产生差异关系(F=25.372,p=0.000<0.05),资产管理报告形式也会对预算决策倾向产生差异关系(F=19.059,p=0.000<0.05)。财务会计方法和资产管理报告形式之间没有呈现出显著性(F=0.805,p=0.372>0.05),说明二者之间不存在交互效应。同时,财务会计方法会对治理绩效认知产生差异关系(F=18.193,p=0.000<0.05),资产管理报告形式也会对治理绩效认知产生差异关系(F=15.340,p=0.000<0.05)。并且,财务会计方法和资产管理报告形式的交互项呈现出显著性(F=10.930,p=0.001<0.05),说明二者之间存在交互效应。因此,本文的H1a、H1b、H2a、H2b均得到支持。并且,4项协变量均未对解释变量产生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财务会计方法和资产管理报告形式在对治理绩效认知的影响上发挥了交互作用。

(四) 中介效应分析

本文分别检验契约治理导向在财务会计方法和预算决策倾向之间、财务会计方法和治理绩效认知之间、资产管理报告形式和预算决策倾向之间以及资产管理报告形式和治理绩效认知之间是否起到了中介作用。使用百分位bootstrap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抽样次数为1000次。中介作用模型分别如图5 ~ 图8所示(图中使用的是各变量的衡量指标)。

从图5可以看出,契约治理导向在财务会计方法与预算决策倾向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其中,总效应c为3.231,中介效应a×b为0.864,直接效应c'为2.368,效应占比a×b/c=26.740%。H3a得到验证。中介效应分析涉及以下3个模型:①预算决策倾向得分=11.340+3.231×财务会计方法;②契约治理导向得分=28.360+1.803×财务会计方法;③预算决策倾向得分=-2.246+2.368×财务会计方法+0.479×契约治理导向得分。

从图6可以看出,契约治理导向在财务会计方法与治理绩效认知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其中,总效应c为3.238,中介效应a×b为1.033,直接效应c'为2.204,效应占比a×b/c=31.902%,H3b得到验证。中介效应分析涉及以下3个模型:①治理绩效认知评分=18.660+3.238×财务会计方法;②契约治理导向得分=28.360+1.803×财务会计方法;③治理绩效认知评分=2.400+2.204×财务会计方法+0.573×契约治理导向得分。

从图7可以看出,契约治理导向在资产管理报告形式与预算决策倾向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其中,总效应c为2.868,中介效应a×b为0.971,直接效应c'为1.897,效应占比a×b/c=33.856%。H3c得到验证。中介效应分析涉及以下3个模型:①预算决策倾向得分=11.520+2.868×资产管理报告形式;②契约治理导向得分=28.280+1.965×资产管理报告形式;③预算决策倾向得分=-2.458+1.897×资产管理报告形式+0.494×契约治理导向得分。

从图8可以看出,契约治理导向在资产管理报告形式与治理绩效认知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其中,总效应c为3.117,中介效应a×b为1.130,直接效应c'为1.986,效应占比a×b/c=36.253%。H3d得到验证。中介效应分析涉及以下3个模型:①治理绩效认知评分=18.720+3.117×资产管理报告形式;②契约治理导向得分=28.280+1.965×资产管理报告形式;③治理绩效认知评分=2.449+1.986×资产管理报告形式+0.575×契约治理导向得分。

限于篇幅,上述模型中部分数据来源的表格未列出。

(五) 补充问卷分析

为了解实验参与者所属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与资产管理和治理实践,补充本实验的结论,本文在正式实验结束后进行了补充问卷调查,发现被试的需求效应对于本实验影响较小。样本单位的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变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实验参与者认为本单位的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实践符合新准则制度的要求,但也存在一些实务问题尚待解决。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单位已经开始将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的财务会计信息用于决策参考和绩效评价,说明对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信息的分析应用越来越受重视,分析应用体系构建正在稳步推进。

六、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实验借助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分析框架来完成实验设计,从中抽取出核心职能和治理路径两项要素,并进一步凝练出财务会计方法和资产管理报告形式两项核心要素作为解释变量,同时抽取出分析应用体系与治理绩效两项要素,并进一步凝练出预算决策倾向和治理绩效认知两项核心要素作为被解释变量,探究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变革所带来的实际效应。操纵性检验的结果证明本实验成功对解释变量实施了操纵。对实验参与者的所属单位和个人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发现实验参与者符合行政事业单位一线财会人员基本画像,为实验结果的外部效度提供了一定保障。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使用不同的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方法会对预算决策倾向产生不同的影响,并且使用折旧法会使预算决策更倾向于对存量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的维修支出进行分配。同时,使用不同的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方法会对治理绩效认知产生不同的影响,并且使用折旧法会带来更好的治理绩效认知。第二,提供包含实物状况和性能指数等工程信息在内的资产管理报告会使预算决策倾向于增加对实物状态较差、性能指数较低的存量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的维修支出。提供包含实物状况和性能指数等工程信息在内的资产管理报告会带来更好的治理绩效认知。第三,财务会计方法和资产管理报告形式在对治理绩效认知的影响上存在交互作用。第四,契约治理导向在公共基础设施资产不同的财务方法选择、不同的资产管理报告形式与预算决策倾向和治理绩效认知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同时,这些中介效应都属于部分中介效应。

本研究的结论能够为我国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变革和资产管理与治理实践提供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启示,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应当谨慎选择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的财务会计方法;第二,提供包含工程信息在内的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管理报告能够增强报告的有用性;第三,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的财务会计变革与资产管理和治理实践应当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第四,树立行政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的契约治理导向意识;第五,推动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分析框架的应用。


主要参考文献
包国宪,王学军.以公共价值为基础的政府绩效治理——源起、架构与研究问题[J].公共管理学报,2012(2):89~97+126~127.

陈少强,刘婉莹,何妮.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问题探究[J].西部财会,2020(10):4~7.

陈喜强,姚焱颖,郑为法.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影响制造业结构优化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J].特区经济,2022(7):88~93.

陈志斌,董瑶.政府会计信息对政府绩效评价的影响机理研究[J].商业会计,2015(3):6~10.

姜宏青,陈中天,王安.我国行政事业性资产价值管理体系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20(4):13~20.

姜宏青,宋晓晴.双轨制政府会计改革引发政府财务管理理论重构[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23~30.

姜宏青,孙西茹.我国政府部门资产预算的基础理论探析[J].财务与会计,2022(14):62~66.

姜宏青,王安.我国政府资产价值计量研究:目标定位与计量模式选择[J].会计研究,2020(11):3~15.

姜伟青.关于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制度的实践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9):5~9.

李建发,包璐璐,张国清.公共产权视角下政府资产治理问题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23~35.

刘伦武,龚佳珺.公共基础设施与区域社会福利增长的动态关系——基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实证分析[J].江西科学,2022(5):1009~1015.

路军伟,王舒慧,刘瑶瑶.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执行机制及其有效性研究——对宣传培训和抽查监督的考察[J].会计研究,2020(8):128~143.

马亮.公共管理实验研究何以可能:一项方法学回顾[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5(4):13~23+126.

聂辉华.契约理论的起源、发展和分歧[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7(1):1~13.

生方裕一,黒木淳,岡田幸彦.資産老朽化情報が予算要求額に与える影響[J].会計プログレス,2019(20):47~61.

孙成芳.土地财政、价值捕获与公共品提供[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23(11):16~31.

张国清,白澎.公共产权导向的政府资产分类管理与财务报告问题研究[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7(2):26~40.

张国清.我国政府资产管理难题分析及其应对策略[J].会计之友,2017(5):2~8.

张琦,张娟.供求矛盾、信息决策与政府会计改革——兼评我国公共领域的信息悖论[J].会计研究,2012(7):24~31+96.

赵西卜,邵贞棋.政府资产的边界、分类与管理框架[J].中国行政管理,2019(11):31~37.

郑传斌,丰景春,鹿倩倩等.全生命周期视角下关系治理与契约治理导向匹配关系的实证研究——以PPP项目为例[J].管理评论,2017(12):258~268.

周曙光,陈志斌.基于国家治理主体视角的政府财务报告应用研究[J].财务研究,2019(5):29~34.

Albouy D., Farahani A.. Valuing Public Goods More Generally: The Case of Infrastructure[J/OL].SSRN Electronic Journal,https://papers.ssrn.com/abstract=2981752,2017-03-19.

Bai X., Sheng S., Li J. J.. Contract Governance and Buyer-Supplier Conflict:The Moderating Role of Institutions[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16(1):12~24.

De J.. Governance of Urban Infrastructure in India: Exploring the Approaches,Attributes, and Opportunities Towards Sustainability[J].Global Social Welfare,2023(4):383~398.

Dinlersoz E. M., Fu Z..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and Growth in China: A Quantitative Assessment[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22(158):102916.

Ji X., Song T., Umar M., et al.. How China Is Mitigating Resource Curse through Infrastructural Development?[J].Resources Policy,2023(82):103590.

Jones S., Hensher D. A., Rose J., et al.. Infrastructure Asset Reporting Options: A Stated Preference Experiment[J].Accounting Horizons,2012(3):465~491.

Kachelmeier S. J., Granof M. H.. Depreciation and Capital Investment Decisions: Experimental Evidence in a Governmental Setting[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1993(4):291~323.

Kaganova O., Telgarsky J. P.. Management of Capital Assets by Local Governments: An Assessment and Benchmarking Surve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ategic Property Management,2018(2):143~156.

Lapsley I., Mussari R., Paulsson G.. On the Adoption of Accrual Accounting in the Public Sector: A Self-Evident and Problematic Reform[J].European Accounting Review,2009(4):719~723.

Lu Y.. Public Capital Asset Management: A Holistic Perspective[J].Journal of Public Procurement,2017(4):483~524.

Molland A., Clift R.. Has the Management of Infrastructure Assets (IAs) Improved with the Use of the Accrual Method in Local Government?[J].Asian Review of Accounting,2008(2):97~108.

Pallot J.. Infrastructure Accounting for Local Authorities:Technical Management and Political Context[J].Financial Accountability & Management,1997(3):225~242.

Peck J., Kirk C. P., Luangrath A. W., et al.. Caring for the Commons: Using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to Enhance Stewardship Behavior for Public Goods[J].Journal of Marketing,2021(2):33~49.

Power M.. How Accounting Begins: Object Formation and the Accretion of Infrastructure[J].Accounting,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2015(10):43~55.

Roehrich J. K., Selviaridis K., Kalra J., et al.. Inter-Organizational Governance: A Review,Conceptualisation and Extension[J].Production Planning & Control,2020(6):453~469.

Samuelson P. A.. 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54(4):387~389.

Sourav Md. M. I., Russedul Islam M., Mohibur Rahman S., et al.. Heterogeneity in Stakeholder's Perceptions on Delays in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Scenario of Bangladesh[J/OL].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Architectural Management, https://doi.org/10.1108/ECAM-04-2023-0330,2024-03-08.

Torrisi G.. Public Infrastructure: Definition,Classification And Measurement Issues[J].Economics,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Markets, Addleton Academic Publishers,2009(3):100~124.

Van Daniker R. P., Kwiatkowski V.. Infrastructure Assets: An Assessment of User Need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Financial Reporting[M].Stamford: Government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of the Financial Accounting Foundation,1986.

Van Daniker R., Harris J.. Reporting about Infrastructure: A Preparer Perspective[J].Public Budgeting & Finance,1999(2):111~117.

Walker R. G., Dean G. W., Edwards P. J.. Infrastructure Reporting: Attitudes of Preparers and Potential Users[J].Financial Accountability & Management,2004(4):351~375.


作者单位
1.厦门大学会计发展研究中心,厦门361005
2.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厦门361005
3.台州学院商学院,浙江台州318000
包璐璐为通讯作者

责任制作:何影婷  穆莎丽

责任编校:罗萍  李小艳

责任政审:张瑾  李珂
 ↓↓↓ 推荐阅读(以下链接可以上下移动)
廖青, 李建发, 袁璐║高校成本会计制度实施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问卷调查

张为国, 薛爽║ISSB能否制定全球公认的高质量可持续披露准则:正反评估和对策
徐锐, 薛爽 等║财务数智化转型助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以S公司为例
陈嵩洁, 薛爽, 张为国║可持续发展报告鉴证:准则、现状与经济后果
徐锐, 薛爽‖子公司失控的判断及会计处理——以围海股份为例
高军,薛爽,李志刚|新股低价发行:机构投资者“抱团压价”还是“选美博弈”——以上纬新材为例
薛爽|法制环境变迁与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披露的法律风险

陈汉文 等║坚持开展研究型审计——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的方法论
陈汉文 等║坚持维护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的重大任务
陈汉文 等 ║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的根本保证
陈汉文, 黄轩昊, 陈俊║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部审计体制的整体性重构
陈汉文, 韩洪灵 等║战略规划审计:国家审计创新发展的时代课题
杨道广, 陈汉文 等║审计委员会透明度监管改革:国际进展与中国探索
陈汉文, 杨道广, 韩洪灵║构建中国自主实证审计理论体系
韩洪灵, 陈汉文 等║解构华融舞弊:影子银行与会计计量的双轮驱动
陈汉文, 韩洪灵 等║审计市场寡头格局、国家金融安全与联合审计制度:一项政策选择研究
韩洪灵, 陈汉文等║企业存贷组合之谜:初步考察
韩洪灵, 陈汉文等║资本市场财会监督新思维:判决、处罚抑或和解
韩洪灵║恒大“明斯基时刻”给出了一个新型监管思想
韩洪灵,彭瑶,刘强,陈汉文║巴塞尔协议Ⅲ背景下硅谷银行破产研究——基于商业模式与监管计量的双重视角
韩洪灵, 余博, 刘强, 陈汉文‖薪酬治理、知识资本与共同富裕——基于联想集团的案例研究
韩洪灵 , 陈汉文 等|庞氏分红行为的界定、判别与监管——恒大集团分红现象引发的思考
韩洪灵, 陈汉文 等|数据伦理、国家安全与海外上市:基于滴滴的案例研究
韩洪灵, 陈汉文 等|正义抑或伪善:资本市场吹哨行为正当性研究——德勤员工举报事件引发的思考
韩洪灵, 陈汉文 等|金融监管变革背景下蚂蚁集团估值逻辑研究
韩洪灵, 陈帅弟, 陈汉文|瑞幸事件与中概股危机
韩洪灵,刘思义,鲁威朝,陈汉文|基于瑞幸事件的做空产业链分析
热点案例透视·名家论文6篇:《财会月刊》韩洪灵陈汉文论文集(2020-2021)
杨道广,陈波,陈汉文‖智慧审计研究:理论前沿、实务进展与基本结论
名家论坛║资本市场·智慧审计等10篇——陈汉文团队论文集

林斌 等‖中国企业反舞弊画像——基于舞弊三角理论的分析
林斌 等|“29岁现象”的成因与治理——基于舞弊钻石理论的分析与讨论

郑石桥║论算法审计结果及其运用
郑石桥║算法审计方法论
郑石桥║算法审计主体论
郑石桥║算法审计目标论
田斌, 郑石桥║算法审计内容论
郑石桥║算法审计客体论
郑石桥║算法审计需求论
郑石桥║算法审计本质论
郑石桥║政府审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衡量及实现路径
名家论坛║碳审计.内控缺陷.政府审计10篇——郑石桥论文集(2022)
郑石桥‖论碳审计结果及其运用
郑石桥‖论碳审计方法

郑石桥‖论碳审计目标
郑石桥‖论碳审计内容
郑石桥‖论碳审计主体
郑石桥‖论碳审计客体
周旭东 , 郑石桥 ‖ 论碳审计需求
郑石桥|论碳审计本质

汪方军, 马莉珠 ║研发支出资本化动因:真实合规抑或盈余操纵
汪方军, 胡俊敏║企业智能制造指数:基于面板随机前沿分析
名校会计系主任论坛|汪方军 等:激励与企业创新:综述与展望

何如桢, 丁友刚║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在我国的应用与建议
丁友刚, 刘用铨║预算管理一体化的理念、内涵与变革:以高校为例
陈菡, 丁友刚║基于价值导向的医疗成本管理——估时作业成本法的应用
丁友刚 等║数字治理背景下的高校财会、审计、巡视协同监督路径研究
丁友刚║会计的生命与灵魂——重读《潘序伦文集》有感

魏明海║会计教学改革与成果培育的若干思考
魏明海║绩效激励的倦怠:对功绩社会中资本驱动的绩效激励的反思
魏明海|公司财务研究的五大陷阱——根植于中国实践的思考
魏明海|企业多模态财务相关信息融合的若干问题

张俊瑞 等║上市公司数据资产入表现状与市场反应——以A股上市公司中报为例
张俊瑞, 危雁麟║数据资产会计:现状、规制与展望
张俊瑞 等║沪深港通视角下资本市场开放的文献特征与研究展望
张俊瑞, 李文婷║客户集中度与数据资产信息披露——基于文本分析的经验证据
名家论坛║会计硕士培养的道与术5篇——2022年张俊瑞论文集
张俊瑞, 辛星║数字经济时代的注册会计师审计 : 影响与应对

张俊瑞 等‖百花齐发:131篇会计硕士(MPAcc)优秀学位论文研究
张俊瑞, 吴珉瑄‖长路无涯:“丝路会计硕士(MPAcc)联盟”人才培养的探索、特色与展望
张俊瑞, 范苏扬‖数据说话:基于知网的MPAcc专业学位论文现状分析与质量评价
张俊瑞, 王永妍|踔厉奋发:MPAcc人才培养经验借鉴与趋势前瞻
张俊瑞|妙笔生花:MPAcc专业学位论文之“道”与“术”
张俊瑞, 危雁麟|数据资产会计:概念解析与财务报表列报

冷琳║例解所得税核算中的三个难点问题
冷琳║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中三个特殊问题研究
冷琳║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中三个难点问题解析
冷琳|新债务重组准则执行中的三个问题

刘勤║智能财务中的组织形态:从共享化到虚拟化
刘勤║智能财务中的人机关系:替代还是共生
刘勤║智能财务中的知识演进:从知识模拟到知识创新
刘勤║智能财务之流程自动化变革:从RPA到IPA
刘勤, 刘情唱║论数智化环境下会计法规的优化与完善

刘勤, 曾思宸║数智技术发展对业财融合的促进作用
刘勤, 陆诗婷‖人机协同模式下财务流程优化研究——以K公司费用报销流程为例
刘勤|智能财务中的知识管理与人机协同

田高良, 张俊瑞, 汪方军 等║智能会计人才生态系统:产教融合协同培育

田高良, 谢冰镜, 邓敏航║“双碳”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与路径探索——以陕西省为例

田高良 张晓涛‖基于价值共创的智能财务生态管理

田高良 张晓涛‖数字经济时代智能财务理论与发展路径研究
田高良, 张晓涛‖数字经济时代智能财务基本框架与发展模式研究

田高良, 张晓涛‖数字经济时代智能财务赋能财务管理创造价值
田高良, 杨娜, 张亭‖ESG背景下全景式财务报告体系构建
田高良|“大智移云物”背景下的财务转型研究
田高良|基于RPA技术的财务机器人应用研究
谢志华, 陈宇豪║企业高质量发展之基:财务可持续性
谢志华, 范文昕║再论企业预算本质和理念基础
谢志华, 谢昊宇, 高严║论业财融合的信息融合路径
名家论坛║企业并购与融资·财报分析等5篇——谢志华论文集
谢志华, 谢昊宇‖对现金流量表若干理论问题的反思
谢志华, 杨龙飞|对资产负债表的再认识——基于资产负债表误读的视角
谢志华等|组织变革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
谢志华|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辨析

黄世忠, 叶丰滢║融资排放核算的规则、挑战与改进 —— 基于21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分析
叶钦华, 黄世忠║财务舞弊的新特征与新应对——基于专网通信舞弊样本
黄世忠, 叶钦华║第三方配合财务造假群体特征与审计责任认定分析
叶钦华, 黄世忠 等║资金舞弊的新手法与新应对——基于2018~2023年6月的样本分析
叶钦华, 黄世忠, 徐珊, 叶凡‖2019~2021年上市公司财报可信度分析
叶钦华, 黄世忠 等‖严监管下的财务舞弊分析——基于2020~2021年的舞弊样本
叶丰滢, 黄世忠║欧洲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商业操守》解读
叶丰滢, 黄世忠║欧洲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消费者和终端用户》解读
叶丰滢, 黄世忠║欧洲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受影响的社区》解读
叶丰滢, 黄世忠║欧洲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自己的劳动力》和《价值链上的工人》解读
黄世忠, 叶丰滢║欧洲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资源利用与循环经济》解读
黄世忠║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保护的伦理之争——环境伦理学主要流派综述
黄世忠, 叶丰滢║欧洲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解读
黄世忠, 叶丰滢║欧洲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水与海洋资源》解读
黄世忠║可持续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缘起和演进
黄世忠, 叶丰滢║欧洲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污染》解读
黄世忠, 叶丰滢║欧洲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气候变化》解读
黄世忠, 叶丰滢║欧洲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解读:《一般披露》准则
黄世忠, 叶丰滢║欧洲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解读:《一般要求》准则
叶丰滢, 黄世忠║气候相关风险财务影响的披露规则与挑战
黄世忠, 叶丰滢, 王鹏程 等║中国可持续发展披露准则制定的策略选择

黄世忠, 叶丰滢, 陈朝琳║数据资产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基于商业模式视角

黄世忠, 叶丰滢║可持续发展报告与财务报告的关联性分析
叶丰滢, 黄世忠║重要性的不同理念及其评估与判断
黄世忠║可持续发展报告迈入新纪元——CSRD和ESRS最新动态分析
名家论坛║ESG·可持续发展论9篇——2022年黄世忠论文集

黄世忠, 叶丰滢║温室气体核算和报告标准体系及其焦点问题分析

黄世忠‖台积电的绩优与隐忧——ESG视角下的业绩观

黄世忠‖ISDS与ESRS的理念差异和后果分析
黄世忠‖第六次大灭绝背景下的信息披露——对欧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准则的分析
叶丰滢, 黄世忠‖SEC气候信息披露新规的解读与分析
黄世忠, 叶丰滢‖可持续发展报告信息质量特征评述
黄世忠, 叶丰滢‖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双重重要性原则评述
黄世忠, 叶丰滢‖《气候变化》的披露要求与趋同分析
黄世忠, 叶丰滢‖《可持续发展治理和组织》的披露要求与趋同分析
黄世忠, 叶丰滢‖《战略与商业模式》的披露要求与趋同分析
叶丰滢, 黄世忠‖气候相关信息披露优秀实践分析
黄世忠, 叶丰滢, 李诗|碳中和背景下财务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叶丰滢, 黄世忠 等|碳排放权会计的历史沿革与发展展望
王鹏程, 黄世忠 ‖ 净化审计环境 推动良法善治——修改《注册会计师法》的十大建议

黄世忠|ESG报告的“漂绿”与反“漂绿”
黄世忠|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发展披露准则新动向
黄世忠|“资不抵债”迷雾下的共享价值创造——星巴克财务报告和ESG报告分析
黄世忠|谱写欧盟ESG报告新篇章——从NFRD到CSRD的评述
黄世忠|支撑ESG的三大理论支柱
黄世忠|ESG理念与公司报告重构
新经济·ESG名家论文11篇:2021年《财会月刊》黄世忠论文集

金源, 全娜郡║基于RPA技术的财务数据中台:框架、实践及思考
金源 等║AI大模型的财务能力测评与启示:基于CPA考试的ChatGPT与国产大模型实测
金源 等║财务RPA:应用场景、实践成效及经验总结
金源 等║RPA应用陷阱:财务RPA实施风险与应对策略
金源 等║基于ChatGPT的财务分析:框架、应用与效果评估
金源, 李成智║ChatGPT为代表的大模型对会计人员职能转型的影响与应对——基于调查问卷的例证
金源, 魏振 等║基于ChatGPT的问答式财务知识库构建与应用

徐玉德, 李昌振║发达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制度建设经验与启示

徐玉德║国际资本市场退市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以美英日为例

徐玉德, 贺恩远║FASB控制权观下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标准的演进逻辑及其局限性

徐玉德, 贺恩远║IASB关于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标准的判断逻辑、改进与展望

徐玉德, 李昌振║注册制下我国股票上市交易制度改革及优化建议
名家论坛║资本市场·隐性债务·财会监督论5篇——2022年徐玉德论文集
徐玉德, 贺恩远║合并会计中控制的理论内涵及合并范围确定
徐玉德, 李昌振‖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逻辑机理与现实路径
徐玉德, 李昌振‖发达经济体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基本经验
徐玉德|新时代财会监督论
徐玉德 , 李化龙|公共风险视角下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治理逻辑
徐玉德 , 李化龙|公共风险转化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现实路径
徐玉德 , 董木欣|数字政务建设整体性治理模式、 架构分析与路径选择

徐玉德 , 陈旭|警惕资本无序流动 强化资本市场科技创新支持
徐玉德 , 温泉|国家审计管理体制变迁与未来展望
徐玉德|全球疫情冲击下中小企业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徐玉德 , 张昉|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徐玉德|我国会计监管制度变迁的历程、经验及展望
徐玉德: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制度回顾与展望

陈小鹏, 张敦力 等║为高质量发展夯实会计基础设施——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征求意见稿)》的思考
张敦力 , 王沁文|“包庇”抑或“蒙蔽”——由上市公司财务欺诈反观独立董事问责之困

贾明║管理理论证伪:方法与路径
贾明║研以致用:管理研究中的机制、路径和对策
贾明║提升工商管理学科有用性的反思
贾明║工商管理学科研究:问题与对策
贾明║工商管理学科向“硬”科学演进之路

袁敏║“算管融合”的财务分析逻辑——以小米公司为例
袁敏║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监管研究——以FRC处罚毕马威为例
袁敏║首席执行官的股权激励计划研究——以特斯拉为例
袁敏║额外一级资本债券注销的影响与启示——基于瑞士信贷的案例分析
袁敏║灰熊研究做空蔚来汽车的会计分析

贾康║关于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框架性认识
贾康 等║发展新质生产力 以双轨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贾康, 陈通 等║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实践进步及完善建议
名家论坛║投融资.绩效评价.自贸港等6篇——贾康论文集
高亚莉, 贾康 ‖ 财政投资项目绩效评价:基于修正的成本—效益分析法
贾康 等|海南自由贸易港财税制度建设的国际经验借鉴
贾康|论海南自贸港建设中的创新发展

方意, 王琦║内部冲击对中国金融安全的影响研究
方意, 杨凡佳║财富管理的国际经验与思考
方意, 杨凡佳║财富管理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路径
方意, 袁琰║硅谷银行和北岩银行被挤兑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刘晔║由物到人: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底层逻辑

张为国, 解学竟║行胜于言:以ESG促进企业价值提升与可持续发展
张为国, 薛爽║ISSB能否制定全球公认的高质量可持续披露准则:正反评估和对策
胡煦, 贝多广, 张为国║国际影响力估值基金会方法论: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的核算
胡煦, 贝多广, 张为国║国际影响力估值基金会方法论:员工工资影响的核算
张为国, 贝多广, 胡煦║影响力核算:连接企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益探索
陈嵩洁, 薛爽, 张为国║可持续发展报告鉴证:准则、现状与经济后果
名家论坛║论可持续披露·会计准则13篇——张为国论文集
王浩宇, 薛爽, 张为国║会计准则变迁对永续债分类和发展的影响——基于财政部永续债新规执行结果
张为国, 陈战光, 谢诗蕾║恰当应用会计准则 助推国家级战略管网建设——基于中国铁塔的案例研究
何安宁, 张为国 等‖修订无形资产会计准则的一种思路——基于我国A股医药企业年报的案例研究
张为国 等‖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发展前景的谨慎估计
张为国, 薛爽, 王浩宇|从G7影响力工作组报告看可持续披露的发展趋势
国际会计准则·名家论文9篇:2021年《财会月刊》张为国论文集
张为国|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的关键因素之四:理事倾向(下)
张为国|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的关键因素之四:理事倾向(中)
张为国|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的关键因素之四:理事倾向(上)
张为国|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的关键因素之三:业绩报告(下)
张为国|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的关键因素之三:业绩报告(上)
张为国|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的关键因素之二:理论之争(下)
张为国|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的关键因素之二:理论之争(中)
张为国|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的关键因素之二:理论之争(上)
张为国|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的关键因素之一:大国博弈
彭梓倩, 罗琦║深化中国金融改革的路径探索
卢盛峰, 苗润杰║优化央地财政关系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财政体制保障
蔡昌║中国新一轮财税改革:价值取向、路线图与政策建议
蔡昌,李梦娟,曹晓敏,闫积静║我国数字金融税制设计与治理对策
蔡昌 等|数字经济征税规则:基于GoDaddy特许权使用费跨境交易税案
蔡昌|新时代税收筹划方法论:普适方法与操作技术
蔡昌|新时代税收筹划方法论:理论逻辑与框架构建
蔡昌 等|平台经济的税收治理难点与治理方略

胡志勇, 李旎 等║会计信息质量体系:基于会计准则的直接测定

王爱国║数据资源入表的三大基本理论问题
王爱国║智能会计基础问题研究
王爱国|再论智能会计——兼谈智能会计的科学属性

刘用铨|基于业财融合的PPP政府方会计解析——对第10号政府会计准则的解读
刘用铨|新基建领域推行PPP模式探析


许金叶, 胡玉明║收入会计理论研究:基于管理会计视角
许金叶, 胡玉明║引领企业经济复苏之宏观经济政策方向——基于管理会计理论的解读
许金叶‖管理会计加工与报告
许金叶 ‖ 管理会计确认与计量
许金叶 ‖ 管理会计原则:性质、目的、行为
许金叶 ‖ 管理会计性质、边界与体系
许金叶 ‖ 管理会计理论如何形成
许金叶|管理会计是科学还是艺术
许金叶|时间:贯穿管理会计理论的主线
许金叶|管理会计理论的使命
许金叶|序时记账:单式记账法的本质、逻辑与证据
许金叶|商誉会计处理的理论问题研究

胡玉明‖发白未懈青云志——记中国管理会计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余绪缨教授
胡玉明|管理会计的本质与边界
胡玉明║数字化时代的会计信息质量

刘启亮, 罗贞, 李洪║可持续信息披露与评估:基于双重重要性原则
刘启亮 等║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演变 : 1990~2022
刘启亮, 邓辉 等‖会计师事务所民事赔偿责任的新变化
刘启亮 等|罚当其罪抑或罚不当罪:五洋债审计师的民事责任分析

名校会计系主任论坛|刘启亮 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状与思考

冯圆║新质生产力与成本管理:形成动因、范式特征和创新发展
冯圆║成本管理的概念演进与智能化嵌入
一睹风采║亚运志愿者中的会计学者
冯圆‖全国统一大市场情境下的成本管理发展

李慧, 温素彬 等║企业数字化转型国内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崔秀梅, 温素彬, 龙思玥║数智化管理会计的价值意蕴和体系构建
李慧, 温素彬║比物连类:智能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的比较
温素彬, 温皓然, 张兴亮, 李慧║兼听则明 : 智能会计人才培养的调查研究与方案设计
温素彬, 李慧 等║鉴往知来:国内智能会计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温素彬, 李慧‖渊思寂虑: 智能会计“热”的“冷”思考

张庆龙║新质生产力赋能财务数字化转型
张庆龙 等 ║国有企业集团财务数字化转型:理论阐释与驱动分析
名家论坛║企业司库.财务公司.内审11篇——张庆龙论文集(2022)
张庆龙 方汉林 董兴荣‖中央国有企业司库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张庆龙, 方汉林‖保守抑或激进:中央企业司库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
张庆龙, 方汉林‖数智化企业司库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构建
张庆龙‖中央企业司库管理体系建立的基础条件分析——基于SWOT模型
张庆龙, 张延彪‖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现状分析——基于2016~2021年数据
张庆龙, 张延彪‖企业司库管理体系建设的成熟度分析
张庆龙, 方汉林‖企业司库管理体系设计的关键要素分析
张庆龙, 方汉林‖中外企业司库管理:比较与启示
张庆龙 , 张延彪|企业司库管理体系建立的内外部驱动因素——基于组织身份变革和资源基础理论视角
张庆龙 , 张延彪|财务转型视角下的企业司库管理研究

张庆龙 等|内部审计工作模式与信息化关系的历史演进——基于信息技术二重性理论分析
张庆龙 等|内部审计数智化转型的动因研究
张庆龙 等|新时期内部审计创新之路:从数据审计到智能审计
张庆龙 等|财务机器人规模应用与会计人员工作不安全感
张庆龙|智能财务的技术原理分析(系列之十二)
张庆龙|智能财务的应用场景分析(系列之十一)
张庆龙|智能财务研究述评(系列之十)
张庆龙|智能财务七大理论问题论(系列之九)
张庆龙|以数字中台驱动财务共享服务数字化转型(系列之八)
张庆龙|财务共享服务数字化转型路径探析(系列之七)
张庆龙|财务共享服务数字化转型的动因与技术影响(系列之六)
张庆龙|数字经济背景下 集团财务组织架构转型趋势分析(系列之五)
张庆龙|财务数字化转型始于共享服务(系列之四)
张庆龙|集团公司会计数据管理的现状分析(系列之三)
张庆龙|论下一代财务的思维特征(系列之二)
张庆龙|下一代财务:数字化与智能化


陈虎, 郭奕║数智化时代的新型财务管理组织体

陈虎, 郭奕║企业财务数智化发展趋势与转型框架
陈虎, 朱子凝‖数据可视化的财务应用研究
陈虎, 杨利明‖数据分析在财务领域的应用研究
陈虎, 刘雅琼‖财务数据源及数据采集研究
陈虎, 孙彦丛‖DT时代基于数据价值链的财务变革
陈虎, 郭奕‖数据价值体系推动财务数字化转型
陈虎, 郭奕|财务数字基建 赋能企业转型
陈虎|政府机构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探索

黄悦昕, 罗党论║数据资产入表:现状、挑战与对策
罗党论 等║北交所发展:问题、原因与对策
黄悦昕, 罗党论, 张思宇║全面注册制下的IPO发行:更易或者更难——来自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罗党论 等║贪婪抑或冲动 : 注册制下新股破发研究——基于中小股东权益保护视角
罗党论 等‖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治理: 经验与理论分析
袁亮亮 , 罗党论 等|新时代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发展与挑战——来自问卷调查的经验证据

张新民║ 产能过剩企业的财务特征
张新民‖资产结构性盈利能力分析
张新民, 陈德球|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商业模式、价值共创与治理风险
张新民|偶发原因致企业临时性财务危机:特征与对策
张新民|财务分析的战略视角

程博,潘飞 等║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十年回顾与展望

潘修中║存货舞弊的行动识别:以抚顺特钢为例

曹玉珊, 吴昊翔, 魏怡文║员工跟投与会计信息透明度

曹玉珊 , 陈哲|企业信息资源资产化问题再探——基于信息资产分类的视角

厉国威, 汤羽霏║预算执行审计与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审计协同实施框架构建

刘光强, 干胜道 等║区块链数据资产可靠性研究

刘光强, 干胜道 等║数字化重构企业价值链及应用逻辑

刘光强, 干胜道‖新经济背景下的智能管理会计报告——基于“区块链+人工智能”数字技能

姜若溦,郑蓉,干胜道,李传宪║“以退为进”的战略性主动退市分析——以二重重装为例
名家论坛║财务公平.财务资助.财务宽裕等5篇——干胜道论文集(2022)
干胜道 等‖财务资助公告的市场反应探究
干胜道 等‖上市公司财务资助:现状、动机与治理——以上交所为例

王文兵,王立彦,干胜道 等|长期股权投资会计计量属性选择问题分析

刘莉, 任广乾║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意蕴、理论逻辑与实践指向

王竹泉 等║政府会计监督的微观溢出效应研究:来自会计信息质量随机检查的证据
王竹泉, 季丁筠║数字普惠金融能否降低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基于信息披露与创新驱动视角
王竹泉, 耿丹阳║政府社会资本与企业战略性资本配置结构
名家论坛║政府社会资本·企业资本论6篇——2022年王竹泉论文集
王竹泉, 孙文君‖政府社会资本与重大经济风险
王竹泉, 孙文君‖政府社会资本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王竹泉 等‖政府社会资本的规模、结构与测度
王竹泉|公共资源配置与政府社会资本
王竹泉, 槐莹‖制造业企业资本脆弱性评价研究


罗进辉, 朱民城║亲清政商关系助力县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晋江市为例
罗进辉, 王毓泽║亲清政商关系助力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合肥市为例
罗进辉, 张江昭║亲清政商关系助力地区人才结构优化升级:以深圳市为例
罗进辉, 卢子琦║亲清政商关系助力后发地区经济跨越发展——以福建宁德为例
罗进辉, 闫家铭║亲清政商关系如何助力地区培育“专精特新”企业
罗进辉, 戴芷歆, 巫奕龙║亲清政商关系的绿色治理效应 : 来自绿色创新的证据
李佳霖 罗进辉║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国企董事会多样性
罗进辉 李佳霖‖国有企业混改动因与模式匹配问题:基于多案例的研究
罗进辉 杨楠‖中国亲清政商关系构建:概况、特征与问题
罗进辉 黄泽悦 向元高‖亲清政商关系研究: 述评与展望
罗进辉, 林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时代意义、制度渊源与经济影响——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

王鹏程, 曾亚敏, 李梓║财务报表的重大改进及影响与应对:IFRS 18《财务报表列示和披露》分析
王鹏程, 程晶泓║NOCLAR审计准则的拟议修改与我国应对策略研究
王鹏程, 刘翔宇║可持续披露准则中的价值链及相关问题研究
王鹏程║中国可持续披露准则实施保障机制研究
王鹏程, 黄世忠, 范勋 等║制定中国可持续披露准则若干问题研究
王鹏程, 黄世忠等║两项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分析与展望
重磅║解读审计选聘的最新规定/王鹏程
王鹏程, 杨昭铭║气候信息披露中的安全港规则
王鹏程‖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预期信用损失问题分析与政策建议
王鹏程‖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中的审计委员会职责与政策建议
王鹏程‖可持续发展信息鉴证服务的发展机遇与战略应对
王鹏程‖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气候变化风险的考虑
王鹏程 , 黄世忠 ‖ 净化审计环境 推动良法善治——修改《注册会计师法》的十大建议
安永合伙人王鹏程 | 会计师事务所选聘若干问题的分析与建议

方意, 杨凡佳║财富管理的国际经验与思考
方意, 杨凡佳║财富管理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路径
方意, 袁琰║硅谷银行和北岩银行被挤兑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徐攀, 李杰义║企业数据资产入表路径:框架与实践

祝继高 等║财会监督:制度比较与研究综述——以卫生健康行业为例

杨寅║新质生产力赋能会计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素、运行机理与逻辑框架

刘峰 等║数智化与商业模式:从功能价值到情绪价值——以东方甄选“小作文”事件为例
刘峰, 张诗怡║财务报告的共通性:术语·由来·绸缪
刘峰‖企业财务目标:一个解构性讨论

新夫 等║欧洲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水与海洋资源》透视及案例解析
新夫, 周海炜 等║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企业水资源管理体系框架构建

王伟, 汪祥耀║新质生产力引领我国会计创新的思考

陈晓芳, 成杨║国有资本参股能改善民营企业ESG表现吗
陈晓芳 等|新时代新商科的内涵及“多维度协同”培养体系改革

刘运国 等║运用财务报告分析垂直电商的商业模式——以唯品会为例
刘运国‖余绪缨会计学术思想研究——纪念余绪缨教授诞辰100周年

胡耘通║会计师事务所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研究

胡耘通║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制度建设思考
胡耘通, 廖佳榆║基于资源安全视角的矿产资源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胡耘通‖会计师事务所民事赔偿责任再思考
胡耘通|国家审计与国家监察协同监督路径研究
蔡春 , 杨肃昌 , 胡耘通|关于审计法(修正草案)修改的相关意见与建议

张宜霞, 刘明辉║省域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实现路径和机制分析
刘明辉, 王扬║中国式现代化呼唤五种宏观成本新理念


郭桐羽, 陈宋生║科技成果转化审计监督体系构建——基于研究型审计

马元驹, 黄冰冰║基于价值量成本动因的成本习性分析工具的应用
黄冰冰, 戴德明, 马元驹‖利润概念的界定
李晓冬 , 马元驹|国家审计促进乡村振兴:逻辑机理与路径构建
黄冰冰,马元驹,戴德明|利润确定的变迁与启示
马元驹 , 黄冰冰|论利润贡献率的理论基础及计算方法
马元驹, 李晓冬|国有四大银行半年报让利信息披露质量探析

吴世农, 胡舒婷, 周昱成║纳税信用评价、声誉效应和企业并购
郑煜, 吴世农║基于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的债券违约预警模型研究——Fisher模型与Logistic模型的实证分析与应用
吴世农 等‖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再探析——基于公司财务、公司治理和决策者方言差异的三重视角

谢德仁║论现行并购商誉计量的会计逻辑困境

谢德仁 等║A股上市公司自由现金流量创造力99强报告(2022)

谢德仁║对基础会计理论几个问题的思考:基于分工视角
谢德仁|自由现金流量创造力十问
谢德仁等|A股公司资本回报支付能力总体分析(1998—2018)

谢德仁|培育现金增加值创造力 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谢德仁|推动结构性去杠杆 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谢德仁|企业分红能力之理论研究


李成, 王佳琳║碳审计研究综述

梁启生, 辛宇║平台依附型企业独立重构问题研究——基于石头科技的案例分析
黄伟 , 徐莉萍 , 辛宇|“母弱子强型”控股集团债券信用评级主体错配——基于华晨集团的案例分析
辛宇|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与国有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基于国企系族的视角

张国华,曲晓辉‖会计职业教育体系层次定位与职业本科会计人才培养
名家论坛║会计指数·数字资产等4篇——曲晓辉论文集(2022)
邬瑜骏 曲晓辉‖数字资产监管框架与会计问题研究——兼评美国数字资产行政命令
曲晓辉 李莹 张国华‖经济指数和会计指数研究: 回顾与展望
高利芳, 曲晓辉‖商业伦理与职业道德高等教育的调查与反思
曲晓辉, 王俊, 张瑞丽‖税率优惠对创新产出的激励效应研究

李兆东, 霍奕玮║国家审计促进自然资源管理现代化的作用机制与实现途径
李兆东, 冯宁║审计监督促进碳金融发展的机制与路径分析
李兆东, 罗玉茹║审计监督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体系与路径

陈波, 王美英 等║新视角助力会计审计变革:ESG、供应链、数智化

张卓然, 戴德明 等║会计规则与法律制度的理念分歧及解决之道
黄冰冰, 戴德明, 马元驹‖利润概念的界定
黄冰冰,马元驹,戴德明|利润确定的变迁与启示
周华 , 戴德明 等|国际会计准则的困境与财务报表的改进
戴德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回顾与展望
倪小雅, 戴德明|综合收益会计规则的逻辑及理论辨析

李有星, 汤方实║证券虚假陈述赔偿案件审计机构责任新动态——以乐视网案判决为例证

杜兴强, 赖少娟 等║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与市场监管效率
杜兴强‖儒家文化与会计审计行为:一个分析框架
名校会计系主任论坛|杜兴强等:宗教影响与公司行为综述

吴昊旻, 付玉梅║“两票制”改革会影响审计收费吗——基于医药制造行业的实证分析

吕颖菲, 刘浩║影响力货币化及其实现路径——基于哈佛影响力加权账户
吕颖菲, 刘浩║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的现状及会计问题研究
张倩, 刘浩‖可持续发展报告GRI准则的改进及启示
吕颖菲, 刘浩‖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双重重要性的概念、转化和评估——兼与财务报告重要性的比较
王文红 , 刘浩| 叙述性报告信息质量特征最新发展——基于对管理层评论的分析

龚凯颂║论管理会计的定义、边界和逻辑
龚凯颂|论估值模型的逻辑与演化
龚凯颂|论资产负债表模型的应用

王凯, 丁宁, 赵静静║城投公司ESG表现如何影响债券信用利差
王凯, 李婷婷‖ESG基金发展现状、问题与展望
王凯 , 张志伟|国内外ESG评级现状、比较及展望

廖珂║市场机制下的投资者保护制度创新——基于投服中心的案例研究

袁广达 等║长三角地区净碳排放量测算与碳治理成本核算——基于“碳中和”视角

袁广达 蒋岩 壮含露║碳中和目标下煤炭企业三维财务战略研究
袁广达 等‖生态补偿信息共享平台设计——基于信息系统内部控制视角
袁广达 等‖跨界流域生态补偿标准量化与分摊研究——以长江流域为例
袁广达, 顾鹏程, 吴佳敏‖新冠疫情下上市公司年报审计: 风险与应对
袁广达 等|市场化碳中和目标实现的会计手段与实施
袁广达 , 王琪|“生态资源—生态资产—生态资本”的演化动因与路径
袁广达|资源环境成本管理功能:基于环境会计方法、条件与信息的支持


陈俊, 李永康, 龚启辉║企业数据资源会计处理研究——基于财会〔2023〕11号文件
名校会计系主任论坛|陈俊 等:智能财务人才培养与浙江大学的探索


周兆斌, 杨志国║企业诉讼风险与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决策——基于管理层自利行为视角


许瑜, 王敏 等║政府审计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与效果检验


吴勋 等║省级扶贫审计全覆盖:逻辑演变、审计发现与问责效果


夏烨, 马文超║基金绿化影响企业环境治理的效应及机制:文献回顾与展望


程平 等║互联网+MPAcc人才培养长效机制探析——基于“三链”融合视角
程平 陈锐║基于ChatGPT的全面预算管理研究
程平 等║基于ChatGPT的智能财务报告研究
程平, 常吉║财务共享下资金滚动预算审计预警研究——基于决策树算法
程平, 晏露║基于CART决策树算法的企业研发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智能审计研究·名家论文11篇:2021年《财会月刊》程平论文集
程平, 俞津|基于RPA的应交税费实质性程序审计机器人研究

程平, 赵新星|基于RPA的应付账款实质性程序审计机器人研究
程平, 毛俊力|基于RPA的审计抽样软件机器人研究
程平, 聂琦|基于RPA的主营业务成本实质性程序审计机器人研究
程平, 钱涂|基于RPA的函证程序审计机器人研究
程平, 罗梦晴|基于RPA的货币资金实质性程序审计机器人研究
程平, 徐涵璐|基于RPA的长期资产循环实质性程序审计机器人研究

张绘, 谢恺 等║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的历史变迁与优化方向
张绘║公共预算管理衔接性不足与政策建议
张绘║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实践、挑战与优化路径
张绘‖创新多元化投入方式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张绘|公共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经验与启示——基于经济发展阶段的分析框架

《财会月刊》清华大学论文集.23篇

《财会月刊》北京大学论文集.20篇

《财会月刊》浙江大学论文集.15篇
《财会月刊》武汉大学论文集.19篇
《财会月刊》西安交通大学论文集.25篇
《财会月刊》上海财经大学论文集.29篇

《财会月刊》厦门大学论文集.31篇
《财会月刊》中国人民大学论文集·91篇

《财会月刊》国家会计学院论文集105







请加关注 ↓


财会月刊
财会月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优秀经济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转载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省市十佳财经期刊、湖北十大名刊、湖北省最具影响力学术期刊,还多次被评为省(部)级优秀精品期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