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 段鑫星:研究生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逻辑指向与实现路径

职场   教育   2024-11-07 08:31   北京  


【作者简介】

段鑫星,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摘要】

近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强调,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必须朝着既定目标扎实迈进。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着眼提高创新能力,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完善高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本刊特组织“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暨教育强国建设”笔谈,邀约有关教育行政部门领导、高校领导、专家学者撰文,助力深度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配。

【关键词】

全国教育大会;教育强国;人才供需适配

【文本引用】

段鑫星:研究生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逻辑指向与实现路径[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4(10):17-19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塔尖,研究生教育俨然成为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的重要载体,其使命在于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为科技进步培育后备力量、为新质生产力形成奠定坚实基础。为此,党与政府将研究生教育立为国家高等教育竞争力的关键标志,不断强调深化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内涵式发展。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着眼提高创新能力,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完善高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顶层设计与顶层逻辑的同步运转确认研究生教育的定位及价值,政策推力与现实拉力的双向耦合也日益阐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有力抓手。鉴于此,明晰研究生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含义、内在逻辑与现实理路成为赋能高校加快模式创新、提升育人质量的前提要义。




一、研究生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

高等教育的外部规律深刻揭示了其与政治、经济、文化之间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彼此间的动态交互意味着其他社会领域的理念、方法往往能跨越边界,渗透至教育行业,进而影响政策的规划与执行。显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词便是典型,其最初应用于经济领域,意指通过供给端的优化与生产能力的提升重构经济结构、激活市场潜能,力求在数量与质量的双重维度上实现均衡,其核心理念在于充分挖掘并有效配置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潜力。将其引入至研究生教育领域后,明确界定供给侧与需求侧的主体范畴、辨析因素与因素间的内在关联,成为精准施策、科学评估改革成效、持续优化培养体系的必要环节。审视研究生教育的具体情境,作为政策制定者、资源分配者、教育产品服务的提供者,政府、高校及身处其中管理者与教师群体共同构成了供给侧的核心力量,其肩负着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创新教育模式与机制、调整学科与专业结构的重任。与之相应,需求端同样涵盖了多元化的受益者与期望者。从教育服务直接消费主体视角观察,追求学历与技能的学生及作为重要经济支持者的家长,构成了研究生教育的微观需求方,他们期待通过研究生教育获得学习的机会、提升综合能力及职业前景的拓展。而从更为广阔的社会与就业市场层面观察,整个社会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及具体用人单位对具备高度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人才的需求,则构成了研究生教育的宏观需求方。多方需求的共生互嵌,不仅要求研究生教育能够提升个人品质、专业技能与综合能力,还应承担促进技术的迭代更新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溯源本义,研究生教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先决条件在于精准施策,以优化供给结构、提升供给质量、强化供给效率、满足多样化需求,旨在加快产教融合、科教融合,高效对接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多元化诉求。其中,优化供给结构是指通过满足社会需求,科学规划并优化学科与专业布局,积极增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具有前瞻性的学科方向,同时审慎评估并适时调整或淘汰市场需求低迷、发展前景有限的专业,以实现教育资源的高效配置与供需关系的动态平衡。提升供给质量要求培养单位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前沿性、交叉性与实用性,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引入先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提升导师的学术素养与指导能力,构建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为研究生提供高质量的学习与研究环境,全面深化研究生教育内涵建设。增强供给效率包括推进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跨校、跨地区流动;引入精细化、全过程管理理念,提高教育管理效率与决策科学性;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育服务流程,提升研究生教育的便捷性与高效性。满足多样化需求则需构建灵活多样的教育体系,包括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模式、定制化的培养方案以及全方位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以应对不同群体在知识获取、能力提升、职业发展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价值的最大化实现。




二、研究生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指向

近代以降,随着高等教育哲学“政治论”理念的崛起与威斯康辛理念的广泛传播,大学逐渐走出传统象牙塔的桎梏,转型为推动社会进步与创新的“动力站”与“枢纽机构”。受此影响,人们追求高深学问不再是仅出于“闲逸的好奇”,更多是为未来完满的生活做足准备。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繁荣的浪潮中,教育公平原则的深度践行、国家层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强力扶持,以及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共同为高等教育步入后普及化时代铺设了坚实的道路。日益庞大的生源规模与愈发高涨的升学诉求均在不断刺激催发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张。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研究生招生总数为611,381人(其中博士招生70,462人,硕士招生540,919人),而到2022年,这一数字急速上升至1,242,479人(其中博士招生138,951人,硕士招生1,103,528人)。[25]体量规模的跨越式增长、愈发严格的毕业要求、供需失衡的结构性矛盾也引发多方主体的隐忧。因此,调整发展重心,由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成为构建高质量研究生教育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融合多方诉求、形成联动机制也成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之义。

概观进阶历程、实际现状与未来趋势,综合研究生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尚需遵循四重导向,构建多主体联动机制。其一,需求导向,即紧密贴合市场主体需求,实现精准供给。随着国家经济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因此,研究生教育既要紧密关注市场需求变化与所在区域特色,调整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确保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高度契合;又要关注学习者的个性需求,有意识地引导并创造条件使研究生进行理论学习与实践培养,调整其知识结构、提高其实践能力。其二,质量导向,即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增强竞争能力。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高校应加大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投入,加强教学科研平台建设,为研究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学习资源和科研机会。同时,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加强对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监督与管理,确保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其三,创新导向,即激发创新活力,培养创新人才。作为国民教育的最高层次,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国家的核心要素,故而研究生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需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为社会输送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其四,改革导向,即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体制创新。改革是推动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需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推动体制创新,包括优化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完善招生与培养机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多个方面。高校应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和时代要求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和管理方式,推动研究生教育向更加开放、灵活、高效的方向发展。




三、研究生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现路径

精准调整供需结构是研究生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实现教育资源的高效配置与质量的全面提升。这一改革的完善落实既依赖于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激发,也需要市场机制的赋能。从供给与需求的融合视角出发,研究生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无外乎双重路径。一是强化有效供给,针对当前教育体系中的显著短板实施定向补足。而对于短板的识别判定则需要兼顾国家顶层设计、社会现实需求、高校特色与个体志趣。在明晰有效供给的方向后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可通过重塑多样化供给结构、升级彼此间衔接沟通填补教育类型空白、削减财政冗余、降低管理成本,实现人才培养效率的提升。二是清除无效供给,“三去一降一补”的策略实施,要求研究生教育改革也应多管齐下,一方面是实施动态调整与退出机制,借助学科评估或专业评估优化研究生专业设置与学位授权点布局,缓解因历史扩张遗留的冗余问题,确保学位教育与资格认证、全日制与在职教育等环节的顺畅对接;另一方面是强化市场导向作用,引导过剩的教育资源向高效益、高需求领域流动,实现供给侧的减量增效,提升教育资源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程度。

尽管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步伐未曾停歇,但结构失衡的难题仍旧凸显,其深层原因在于供需两侧改革往往缺乏协同、各自为政,未能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在此背景下,建立健全供需衔接机制、促进利益主体联动融合成为重中之重,即通过加强交流沟通、消除信息偏差促进主体间合作双赢、和谐共生局面的形成。为此,政府、社会与高校应深化研究生教育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紧密关联,确保教育内容与市场需求相契合;优化培养方式,使之更加适配学生的个性特征,促进个性化教育的实施;推动学位体系与职业认证的深度融合,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除此之外,为缩减政策执行偏差,利益主体还应建设有效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国家、地方、院校三级联动的监测、预警与调控体系,以全面、实时、精准的信息平台和人才数据库为依托,对研究生教育专业布局与人才需求趋势进行深度剖析和科学预测,为高校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为考生合理选择提供信息引导。


 2024年9期往期回顾 

  期刊目录


2024年第9期目录

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01

陈雨露:持续深化学校“招培就”一体化改革 努力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02

永明:建立就业导向的学科专业调整机制 着力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

03

刘宴兵:聚焦需求端,着力构建供需适配的高等教育人才供给体系

04

余孝其:提升高校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配度

05

建军: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 培养新质拔尖创新人才

06

贾利军:以新质生产力的要求推动人才供需适配

  文章精选


01

西顺,刘娴: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文本研究

02

权贵杰,戴科彬,郑颖美:基于猎聘大数据的航空航天产业发展与人才供需分析

03

伟惠,邵頔:大学生就业力:内涵诠释、国际行动与提升策略

04

建平,霍亚丽,沈宝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分类评价探索

05

任小龙:新时代高校就业育人体系构建的时代价值及路径探索



    编辑 | 汤秉凡 刘晓悦

    责编 | 王   涵 黄妙妙 刘晓悦 封哲涵

    主编 | 宋思宇


往期回顾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8号

(金贸大厦C3座)

邮编:100044

编辑部电话:010-68352396

传真:010-68352381

投稿系统网址:https://jiuy.cbpt.cnki.net/

发行及综合事务部电话:010-68352386


中国大学生就业
宣传解读国家相关就业创业政策,总结先进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经验,宣传就业创业典型人物和事迹,分享大学生就业创业理论研究成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