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蒋晨阳,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六级职员,讲师,研究方向:就业数据校本化应用研究;
杨素红,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经济和教育政策。
【摘要】
2000—2023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供需关系现状:供需总量均在增长,但就业岗位需求增量、增幅更大;产业持续转型升级,就业岗位供给结构变化复杂,人才培养同频调整难度加大;就业岗位供需质量均在提升,供需失衡的表象在需求,原因在供给。基于供需关系现实,各方相向努力,加强“两育交融”和“四业融通”,调适师生预期,盘活岗位存量,优化校招绩效,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就业供需总量关系;就业供需结构关系;就业供需质量关系
【文本引用】
蒋晨阳,杨素红:2000—2023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供需关系量化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4(10):22-38
本世纪初,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以下简称“毕业生”)就业由计划分配模式转为有调控的市场化社会化资源配置模式,供需关系变化对就业形势的影响更为直接。对2000年以来毕业生就业岗位供需(以下简称“就业供需”)关系进行复盘研究,是剖析就业现象成因、研判未来趋势和优化促就业政策举措等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一、分析框架及观察指标设计
(一)分析框架
本文从数量、结构、质量三个维度,分析毕业生就业供需之间的总量平衡性、结构匹配性和质量适契性。为此,以“就业岗位”为观察对象,社会各类用人单位是就业岗位供给方,毕业生是就业岗位需求方;时间跨度设定为2000—2023年,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从大众化到普及化的发展阶段,也是毕业生就业供需关系急速复杂变化的新阶段。
(二)指标设计
毕业生就业供需关系观察指标如表1所示。
就业供需总量关系:通过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产业年末就业人口、就业岗位空置情况,还原岗位供给总量、有效岗位供给量和就业岗位来源;通过测算毕业生中升学和暂不就业群体规模,还原需就业毕业生数量。
就业供需结构关系:通过就业人口的产业、行业和职业分布,还原全社会就业岗位供给结构;通过人才培养的学历、学科(专业大类)分布,将供与需在结构层面做粗线条比较观察。
就业供需质量关系:通过供需之间的“互评”和“自评”情况,对供需质量关系进行观察比较。“互评”即毕业生对工作是否满意,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是否满意;“自评”即毕业生对自身发展情况是否满意,用人单位对薪酬制度及员工发展通道等基础性建章立制情况的反馈。
(三)数据来源说明
因各指标数据资源的可获得性差异较大,文中以全域数据为主、局部数据为辅,具体选用取决于分析需求、数据可获得性及数据质量。其中: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产业年末就业人口是国家统计局年度统计数据,毕业生总量是教育部年度统计数据,行业和职业分布源自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毕业生学历、学科(专业大类)分布源自《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数据。所有引用数据均有明确来源,具体见文中说明。
二、就业岗位供需的总量关系
(一)就业岗位需求总量
需就业毕业生人数是大学生岗位需求量的下限值。因毕业去向存在多样性,每届毕业生除已升学、选择继续全职备考以及有“间隔年”规划外,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他雇还是自雇、全职还是兼职、积极竞争还是被动求职,均是毕业周期内的需就业群体。2000年以来毕业去向统计口径几经调整,暂无可直接使用的官方公开数据,本文依据每届毕业生人数,通过测算升学和暂不就业群体规模,还原需就业毕业生数量。
1.历届毕业生规模
表2数据根据历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及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整理而成。每一届毕业生的总数是该届需就业群体的上限值。[1]
2.升学规模测算
历年升学人数没有公开可用数据,本文测算方法如下:一是根据博、硕、专科起点本科招生数据和同一年硕、本、专层次的毕业生数据,计算全国普通高校硕、本、专应届毕业生升学率的理论上限值(表3)。二是根据招生政策对升学率做趋势测算,由于博、硕招生没有应往届限制,硕、本应届毕业生实际升学率远低于理论最大值。三是根据硕士研究生及专科起点本科招生数量变化情况,专科及本科毕业生升学率,2019年以前在波动中有小幅增长,2020年以来显著上升。四是自2013年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制度以来,相关省市及高校发布的高校毕业生去向数据,是对实际升学率进行复盘研判的重要依据。
综合分析,2000—2019届毕业生升学率在10%到15%之间,2020—2022届毕业生升学率在15%到18%之间。
3.暂不就业群体测算
根据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2016—2018届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结果,宁小华对“暂不就业”做了具体定位和分析:一是具有阶段性变化特点,即随毕业时间临近呈逐月下降趋势,4%是全国每年6月份的月度均值,离校阶段的比例进一步下降;二是不同群体需要分类以待,扣除拟升学和出国情况,因没有满意的单位暂缓就业、工作难找延后就业、没有经济压力不想就业的比例不超过2%;三是连续三届趋势总体平稳,暂不就业情况对就业进展没有明显影响,真正的“慢就业”“懒就业”等属于个别现象。[2]
根据江苏省2017—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表4),截至毕业当年11月中旬,暂未就业群体有三个特点:一是本科生高于硕士生和专科生;二是2020年起“从未工作过”的比例明显上升;三是学历不同,规划不同。以下两类才是真正的“暂不就业”群体:有考公考编考证、升学和留学等明确计划的,这是主流群体;“暂时没有具体计划”群体占比不大,需要持续关注其变化。根据历届年终毕业去向统计结果,暂不就业及待就业群体均显著减少,印证了宁小华对“暂不就业”的“阶段性现象”研判。
综合分析,毕业生年终暂不就业情况,2000—2019届在2%到4%之间,2020—2022届在5%到10%之间。
4.就业岗位需求测算
以上测算为还原需就业人数的一种尝试,既难以顾及不同年份的波动情况,更不是升学和暂不就业情况的准确统计。根据供需关系现实、遵循料需从宽原则设定需就业人数计算系数,2000—2019年设为0.85、2020—2023年设为0.8,表5是据此计算所得历年需就业毕业生数,以此作为历年毕业生对就业岗位的最低需求量。
(二)就业岗位供给总量
关于就业岗位供给数量,相关职能部门、高校、社会机构及平台等有各种统计结果或调查数据,由于口径各异,难以去重,失真风险较大,需要审慎使用。本文选用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和全国产业年末就业人口这两个指标及官方统计结果,基于实际就业情况,从岗位增量和岗位来源这两个维度对就业岗位供给情况进行量化分析。
1.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实际就业人数是有效就业岗位的保底数。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是指报告期内城镇累计新就业人员数与自然减员人数之差。根据这一统计规则,数据反映年度城镇就业岗位的有效净增量,本文以此作为就业岗位年度供给量的下限值展开分析。表6再现2001—2023年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在波动中增长的数据轨迹,最低值是2001年的789万人,最高值是2018年的1361万人,其间共有18年超过1100万人、13年超过1200万人、7年超过1300万人。
2.产业年末就业人口
产业年末就业人口反映就业岗位年度存量情况,据此计算产业就业人口年度增量,可以观察劳动力迭代和产业就业效应,锁定就业岗位增量的产业来源。表7再现2000—2023年全国产业就业人数变动轨迹,一方面,在劳动力自然迭代作用下,就业市场退出人口和适龄新增人口之间,存在数量上的代际差异,这是年度增量由正转负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产业持续转型升级,不同产业的就业创造效应和就业替代效应存在复杂演化,不同产业的岗位供给能力变化显著,与2000年相比,2023年第一产业减少19,161万人、降幅53.2%,第二产业增加5301万人、增幅32.7%,第三产业增加15,816万人、增幅79.8%。
3.有效就业岗位供给测算
根据人社部所公开的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以及全国“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等,“劳动力市场上的求人倍率长期保持在1以上,说明岗位需求大于劳动力供给”,[3]说明经济社会发展所创造的全部就业岗位数量,高于上述两个指标的统计结果,但确切数量难以还原。
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和产业年末就业人口数据,分别从数量规模和产业来源这两个维度,反映各年度面向社会所有需就业群体的岗位供给情况,是实际有效就业岗位数量的最小值、下限值。其中:有效就业岗位供给增量,2001—2005年由789万人增至970万人,2006—2012年、2020—2023年每年均在1100万—1270万人左右,2013—2019年每年在1300万人以上;有效就业岗位产业来源,第一、二、三产业之间差异极大,同一产业不同年份增量差异亦大,尤其是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口的升降起伏,说明各产业的就业岗位供给能力在剧烈变化。
(三)就业岗位供需总量关系
就业岗位供需总量关系的主要特点是增长不同频,即供需双方规模均在增长,但增量、增幅差异很大。表5和表6数据显示,与2001年相比,2023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即有效就业岗位供给量增加455万个,增幅57.7%;2023届需就业高校毕业生增加825万人,增幅877.4%。有效就业岗位供给量长期在1100万—1300万之间波动,需就业毕业生人数只增不减且增量、增幅极大,择业空间不断窄化。表8数据显示,需就业毕业生占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比例,2001年是11.9%,2023年升至73.9%,同期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3.3%升至60.2%,这两个比例的变化直观再现了毕业生择业空间趋于窄化的发展过程。
三、就业岗位供需的结构关系
(一)就业岗位需求结构
以下从普通高等教育学历、学科门类(专业大类)这两个维度,观察其规模、增幅和占比变化。
1.学历分布
表9反映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背景下毕业生学历结构变化。首先是毕业生总体学历分布,2000—2023年毕业生总数为14,371.35万人,其中研究生为1060.85万人、占比7.38%,本专科13,310.5万人、占比92.62%。其次是各学历增幅不同,与2001年相比,2022年整体增幅是853%,其中博、硕、本、专增幅分别是538%、1320%、730%、956%,硕士生和专科生增幅均远超整体水平。再次是总体呈现博降硕升、本专科此消彼长的变化趋势,其中,博士生2001年占比1.17%,2022年降至0.78%,硕士生2001年占比4.97%,2022年升至7.41%,本、专科占比在45%左右交替升降已达3轮。
2.学科(专业大类)分布
因各学历学科门类(专业大类)分类标准历经多次调整,其中2011年专科由11个学科门类调整为19个专业大类,变化较大,为确保数据可比性,本部分选取《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1年及2021年的研、本分学科门类及专科分专业大类毕业生数据进行比较。其中:研究生毕业生规模排在前三的学科门类是工学、管理学、医学,2021年分别占比34.60%、13.77%、11.55%;增幅排在前三的是教育学、农学、管理学,2021年比2011年分别增长186.6、161.5、111.5个百分点(表10)。本科毕业生规模排在前三的学科门类是工学、管理学、文学,2021年分别占比32.78%、18.35%、9.88%;增幅排在前三的是教育学、艺术学、医学,2021年比2011年分别增长93.7、87.9、79.2个百分点(表11)。专科毕业生规模排在前三的专业大类是财经商贸、医药卫生、电子信息大类,2021年分别占比17.54%、13.86%、13.30%;高职专科专业目录实行动态管理,分类调整较大,此处不作增幅分析(表12)。
(二)就业岗位供给结构
基于国家统计局的年度统计数据和全国人口普查中的调查数据,从产业、行业、职业三个维度观察我国就业岗位供给结构。
1.分产业就业人口占比
产业间此消彼长是产业就业人口最显著的变化(图1)。2023年末产业就业人口是74,041万人,与2000年相比仅净增1956万人、增幅2.71%。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口占比,2000年分别是50.0%、22.5%、27.5%,2023年分别是22.80%、22.80%、48.13%。各产业就业人口此消彼长,先后出现两个拐点,一次是2011年,第三产业升至第一位,第一产业降至第二位;另一次是2014年,第二产业升至第二位,第一产业降至末位。此外,通过计算各产业就业人口年度增量,可发现同一产业在过去20多年的发展周期中,既有趋势性升降,亦有突发性振荡波动。
2.分行业就业人口占比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分年龄、性别、行业大类的就业人口”长表数据即大样本调查结果,计算全国就业人口行业分布。[4]表13显示,截至2020年末,农、林、牧、渔业占比20.56%,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合计占比31.08%,其他占比48.36%。该结果与图1中2020年第一产业(23.6%)、第二产业(28.7%)、第三产业(47.7%)年末就业人口的分布情况相近。
3.分职业就业人口占比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分年龄、性别、职业中类的就业人口”是长表数据即大样本调查结果,据此计算全国就业人口职业分布。[5]截至2020年末,全国就业人口分职业大类分布,农、林、牧、渔业生产及辅助人员占比20.53%,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占比25.79%,其他五大类合计占比53.68%。其中,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占33.87%,专业技术人员占10.42%,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占6.95%,党政机关、社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占2.21%,其他从业人员占0.24%。相关职业中类就业人口占比详见表14。
(三)就业岗位供需结构关系
1.就业岗位供需结构对应组
关于表15中就业供需结构观察指标对应关系的设计说明。第一,产业、行业、职业均有国标,根据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职业分类大典,设定产业、行业、职业这三个指标的对应关系(行业分类中“农”组有1个、“工”组有2个行业中归类入“服”组统计)。
第二,供与需的指标对应关系较为复杂,主要参考了两份标准,一是《<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修订说明》,“以产业、行业分类为主要依据,兼顾学科分类进行专业划分和调整,原则上专业大类对应产业,专业类对应行业,专业对应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二是《职业信息与教育培训项目(专业)信息对应指引(2023年版)》,根据职业技术技能与专业技术的一致性程度、职业技术技能与专业知识能力的相似性程度,进行关联性判断,形成对应关系列表。
第三,高等教育既培养知识和技能专用性比较强的专业人才,也培养大量通用型、复合型人才,人才培养目标因学历、专业、学校不同存在差异,毕业生就业因人而异,职业认知、生涯规划、社会风尚、群体偏好等都会影响就业供需结构的匹配性。综上所述,表15属于简易设计,未能根据各指标三级分类目录进行更细致的关联性分析研究,仅用于对毕业生就业供需结构关系做宏观观察,表16数据的应用场景亦受此限制。
2.就业岗位供需结构关系
为增强数据可比性,本文选取2020年就业人口的产业、行业、职业分布数据与各学历分学科门类(专业大类)毕业生数据,分农、工、服三个对应组进行观察,可见不同对应组供需结构的匹配性差异极大。其中,农组就业人口分产业、行业、职业占比分别是23.6%、20.3%、20.5%,人才培养量占比1.9%;工组就业人口分产业、行业、职业占比分别是28.7%、30.8%、25.8%,人才培养量占比33.3%;服组就业人口分产业、行业、职业占比分别是47.7%、48.9%、53.7%,人才培养量占比64.9%(表16)。
四、就业岗位供需的质量关系
(一)观察指标说明
关于高质量就业,人社部的解读包括“充分的就业机会、公平的就业环境、良好的就业能力、合理的就业结构、和谐的劳动关系”,[6]这是宏观层面的指标设计。鲁学军认为高质量就业包括充分就业、适配就业、高薪就业、稳定就业、公平就业、创业就业、导向就业七个方面,[7]这一设计更贴近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践。
就业供需质量包括人才培养质量和岗位供给质量。本文选择“互评”和“自评”两类指标,采用以点带面的方法对供需质量关系做量化观察,主要原因有三:首先,这是供需双方对质量的评价权。在市场化就业模式下,供需自主双选的核心就是质量对标博弈,质量切身相关并被充分感知,保障了供需双方参评的可能性;互评和自评指标体现市场主体意志,其他相关评价指标则是对质量要素的拆解分析,受第三方认知、素养和操守等因素影响,因此供需双方满意不满意才是主要评判标准,应赋予最大权重。其次,选择最具信效度的指标。指标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相关性、可采集性、数据真实性、结果区分度等因素。与互评、自评相比,其他常用指标多有瑕疵:第一,工作与专业相关度。用于观察教育服务社会的资源转化效应时,该指标很有效;但是,因受生涯教育现状、高考一志愿录取率、本专科宽口径人才培养、现实就业岗位供给和各方对两者相关的认知差异等因素影响,该指标不宜与供需质量简单挂钩。第二,知识、能力、素养。用于岗位供给侧体现工作要求,用于岗位需求侧体现毕业生竞争力;但该指标需要专业化测量,常见就业调查只有几道选择题,可靠性存疑。第三,薪酬水平。由于地区、行业、职业之间存在客观差异,在实际使用中,不仅要结合实际购买力以优化其可比性,还要找到脱敏方法,以免引发社会对分配公平性的质疑。再次,因缺少可比的、连贯的全国就业供需互评和自评数据,本文选取2016—2022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调查数据,以点带面分析就业岗位供需的质量关系。需要强调的是,供需评价是建立在自主双选基础上的,这是解读前提;“率”指向群体分类,“度”偏重质量分层,这是解读方法;数据波动有事实、技术、质控等诸多影响因素,结果需要综合分析,这是解读限制。受限于地方数据的代表性,以下仅作简单分析。
(二)就业岗位供需的质量关系
表17的互评结果说明供需彼此认可是主流。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显著高于毕业生对工作的评价,且这种评价的状态相对稳定。在满意率方面,用人单位极高、毕业生较高,说明彼此认可是主流,就业基本盘总体稳定,从中可以看到多措并举促就业的实效。不满意群体集中在岗位需求侧,约占需就业毕业生两成。追溯分析后可发现,主观原因在就业预期上,客观原因在职业生态里,这是宏观施策着力点和工作实践的优化方向。在满意度方面,用人单位较高、毕业生偏低,印证岗位供需数量关系现实,选才空间大于择业空间;揭示岗位供需质量对标现实,毕业生处于弱势地位,更多毕业生可能是在自我调适后被动接纳现有就业岗位。
表17的自评结果说明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毕业生教育获得感均有提高,但在供需提质发展中仍存在不平衡现象、不合理因素。第一,用人单位的薪酬制度和员工发展通道。这两项指标的成熟率明显提高、建设度亦有提高,说明职业生态整体向好发展。同时,数据反映出发展中的不平衡,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低下的用人单位仍占相当比例,他们是就业岗位供给的兜底群体,需要重点引导和扶持。此外,在建设提升速度上,员工发展通道明显高于薪酬制度,这有助于缓解职业发展焦虑。但是,综合诸多机构毕业生就业调查结果,就业不满意及离职的首要或主要原因均是收入,员工发展通道建设需要建立在收入分配改革基础上,否则等级越多、差异越大,人力资源管理“画大饼”色彩越重,影响供需提质发展进程。第二,毕业生自身发展。满意率和满意度均呈上升趋势,其中超过九成毕业生认同自我成长,说明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过程中,教育获得感亦惠及绝大部分群体并持续提高;满意度与满意率始终保持近20个百分点的差异,说明毕业生对自我成长认知有度,留有期待。
综合就业供需双方互评和自评结果,可以确定供需质量均有提升且向好发展,但供需岗位的质量关系发展不平衡,其中岗位供给方是质量不足方,岗位需求方是竞争弱势方。
五、关于就业供需关系的启示
(一)就业供需关系总结
综上所述,本世纪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供需关系在数量、结构和质量这三个维度上都在向好发展,但发展中存在不平衡乃至失衡现象。其中,供需双方数量上均有增长,但毕业生增量、增幅远超就业岗位增量、增幅,可适配就业岗位供给面临较大压力;供需双方结构上均在调整,其中产业转型升级下的就业效应复杂多变,人才培养具有滞后性,难以追随产业同频调整,就业供需结构性不适配在持续演化;供需双方质量均有提升,当毕业生总量持续快速增长,既需要就业岗位质量提升,更需要高质量岗位数量增长。由此可见,毕业生就业竞争加剧,表象在需,原因在供。这种数量、结构和质量上的不平衡,源于供需各不相同的发展逻辑:就业岗位的数量、结构和质量取决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政府利用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所遵循的仍是市场规律;个体受教育需求持续大涨,教育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要,通过促进人的全面成长去服务社会发展,这是毕业生数量增长的内因。
(二)就业供需关系启示
1.供需适配需要多方相向奔赴
需要加强对产业就业效应的研究。一方面,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产业的就业创造效应和就业替代效应不同。根据产业年末就业人口数据,2000—2023年间,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整体持续大量缩减,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整体增加(其间发生两轮大幅震荡),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持续增长,且增幅变化很大。另一方面,各产业对不同就业群体的吸纳能力不同。在新锦成研究院[9]、麦可思研究院[10]、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11]的调查中,2022届农学本科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专业对口度)分别为69.45%、61%、59.09%,均列各学科门类之末。对照表16的数据,说明虽然第一产业就业岗位存量占比约为两成,仍然难以消化培养量占比不足2%的相关专业毕业生。由此可见,供需适配需要多方相向奔赴,岗位供给侧要提质增量,立足产业、行业、职业发展提出适切的人才需求;人才培养侧要优化专业设置,更新培养方案,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能力;就业需求侧要专注生涯发展,调适预期,将个人职业规划与社会发展现实相融通;就业管理侧要促进生产关系与新质生产力同频共振发展,优化社会分配,完善社会保障,解决诸如996、大小周等挤压就业岗位的职场顽疾。这是一场久久为功的革新。
2.就业育人需要从理念向实践转化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改善就业供需关系提供了更多途径和可能,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意义重大,迫切需要把就业育人从理念向实践转化。一方面,就业育人要向内融入专业育人,把产教融合、三全育人落到实处。以专业教师为例,因为拥有与专业相关的行业、职业认知能力和更多的人脉资源,他们在学科专业育人中融入就业元素,有润物无声、事半功倍之效,是本专业学生的首席生涯导师。另一方面,就业育人要向外深入产业、行业、职业,引导学生了解现实,在社会发展大环境中做好个人定位,调适短期就业预期,谋划更长周期的生涯发展。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阶段,如何缓解就业焦虑,减少择业摩擦,防范系统性就业风险累积,是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工作面临的新使命和新挑战。新版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赛制赛程设计中传递出专业育人和就业育人“两育交融”、专业与产业行业职业“四业融通”的理念,具有极强的示范引领作用。
3.校园就业市场要量质并举
人社部门关于求人倍率的统计,与生产线用工荒长期存在并阶段性加剧的现实相吻合,这揭示了就业岗位存在结构性“空置”的事实。分析毕业生就业,要基于人岗适配原则,来自校园就业市场的调查分析更有针对性。我们筛选出连续五年均被调查到的600多家招聘单位,其中面向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校招计划完成率达到90%以上的约占四成,完成率在50%以下的约占两成。由此可见,校招岗位存在“抛荒”现象。[12]校园就业市场是毕业生就业的主阵地,经过20多年的发展积累,需要进入量质并举的新发展阶段,扎实推进访企拓岗等系列促就业活动,引导毕业生抓住就业机会,提高岗位利用率,提高校园就业市场绩效,不仅有助于化解当前的就业难,更是就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阶段,产业就业效应不断变化,当毕业生规模越来越接近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口总量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劳动力需求之间,必然面临越来越高的适配性要求。本次分析只是开展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趋势预测和对策研究的基础性工作,更进一步的就业研究,需要拓宽视野,掌握更丰富的数据,找到更有效的分析工具,基于事实,遵循规律,从数据中来,到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发展统计公报[EB/ OL].(2023-07-05)[2024-10-09]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fztjgb/
[2]宁小华. 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真相[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9(3):34-36.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67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57%[EB/OL].(202307-25)[2024-10-09]http://www.mohrss.gov.cn/SYrlzyhshbzb/dongtaixinwen/buneiyaowen/rsxw/202307/t20230725_503483.html.
[4]国家统计局. 第七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EB/OL].(2021-11-26)[2024-10-09]https://www.stats. gov.cn/sj/pcsj/rkpc/d7c/.
[5]国家统计局. 第七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EB/OL].(2021-11-26)[2024-10-09]https://www.stats. gov.cn/sj/pcsj/rkpc/d7c/.
[6]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人社部副部长信长星答记者问:更高质量就业怎样实现[EB/OL].(2021-11-26)[2024-10-09]http://www.mohrss.gov.cn/SYrlzyhshbzb/dongtaixinwen/buneiyaowen/201211/t20121122_95066.html.
[7]鲁学军. 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内涵和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6(22):36-42.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EB/OL].(2021-11-26)[2024-10-09]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2409/t20240910_1150246.html.
[9]新锦成研究院.2023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23,93.
[10]麦可思研究院.2023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100.
[11] 胡建平,缪榕楠.江苏省2022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23,157-173.
[12] 蒋晨阳.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绩效研究——以江苏为例的量化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4(1):92-101.
2024年9期往期回顾
期刊目录
2024年第9期目录
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01
陈雨露:持续深化学校“招培就”一体化改革 努力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02
03
刘宴兵:聚焦需求端,着力构建供需适配的高等教育人才供给体系
04
余孝其:提升高校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配度
05
06
贾利军:以新质生产力的要求推动人才供需适配
文章精选
01
02
权贵杰,戴科彬,郑颖美:基于猎聘大数据的航空航天产业发展与人才供需分析
03
04
05
任小龙:新时代高校就业育人体系构建的时代价值及路径探索
编辑 | 邓 凯 刘晓悦
责编 | 王 涵 黄妙妙 刘晓悦 封哲涵
主编 | 宋思宇
往期回顾
站
内
速
递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8号
(金贸大厦C3座)
邮编:100044
编辑部电话:010-68352396
传真:010-68352381
投稿系统网址:https://jiuy.cbpt.cnki.net/
发行及综合事务部电话:010-6835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