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柳友荣,安徽艺术学院副院长(正厅级),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现代大学制度,应用型高等教育,劳动教育。
【摘要】
高校劳动教育不仅着眼于大学生的劳动技能,还关涉大学生的劳动“精神面貌”“价值取向”,新时代劳动教育与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有着辅车相依的联系。劳动教育须回归教育的本真——促进人的发展,通过高质量的劳动教育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提高就业的主动性、专业适切性、兴趣的融通性、发展的持续性,提升人的生活能力和生命意义。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劳动教育体系建构的内在逻辑,劳动教育要解决认识问题,促进及时就业;融合专业实践,提高专业岗位匹配度;关注教育目标,提高职业发展预期与满意度。高校劳动教育的结构体系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有效路径,充分运用高校劳动教育的“关于劳动的教育”“为了劳动的教育”“通过劳动的教育”有机结构,激发劳动情感,消释“懒就业”的负面情绪;夯实劳动技能,化解“难就业”的本领恐慌;增强劳动匠心,破除“被就业”的劳动态度。
【关键词】
劳动教育;高质量就业;高校;大学生
【文本引用】
柳友荣:劳动教育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应然遵循与实施路径[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4(10):59-66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下称《意见》),明确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这既是对社会主义劳动教育本质内涵的理性阐释,也对劳动教育时代意义和价值取向进行了剖毫析芒般的全面澄清。无论是劳动的“精神面貌”“价值取向”,还是“技能水平”,都显示了对新时代劳动者劳动素养、时代素养的深刻揭示。由此可见,新时代劳动教育与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有着辅车相依的联系。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千万后,近两年依然呈增长态势,2023年1158万,2024年达到1179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我们在CNKI中以关键词“劳动教育”并含“高质量就业”作为搜索条件,结果只得到9篇研究文献。最早为2020年1篇,2021、2022、2024年均为1篇,2023年5篇。研究只停留在对劳动教育“浅层次”的理解,并没有对高校劳动教育深刻把握,更缺失对劳动教育的时代特征和高质量就业的深层次剖析。
很显然,大学生劳动教育就应该针对“学段”差异,明劳动之理,解劳动之困,回应大学生有关劳动的学理性疑惑、实践性困惑,培育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塑造积极的劳动择业观,涵养快乐劳动、自由劳动的时代风尚,进而促进大学生的高质量充分就业。
一、究竟什么是新时代劳动教育
在今天的劳动教育实践中,不仅仅是普通群众和学生家长,即使是教育工作者、教育管理者,对劳动教育的直观认识还存在着误解,甚至曲解的现象,还停留在“插秧”“割稻”“植树”“收麦”的农耕活动之中,把劳动教育与“一块地”简单嫁接屡见不鲜。甚至不管是大学生,还是小学生都是如此,似乎离开了农耕,就无法实施劳动教育。同质化劳动教育势必会模糊学段特点和针对性。《意见》中明确强调劳动教育“体现时代特征”“避免一刀切”。
新中国成立之初,社会主义建设百废俱兴,社会生产力较为低下,即使是最普通的“火柴”这样的生活用品,也难以实现自主生产。从事“农事”劳动几乎是所有的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基本内容。1954年,教育部的《关于解决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学习与从事生产劳动问题的请示报告》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要求把“劳动课”列入课表,在小学生中开展农事劳动,号召小学毕业生回乡当社会主义新农民。[1]
强调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不仅着眼于社会主义劳动教育一以贯之的基本“实践”立场和“动手实践”方法,也特别强调“重构”劳动教育的时代特征和价值取向。因此,我们应该对新时代劳动教育保有一份“陌生感”,而不应该固着地以传统的劳动教育目的、方法、模式去套用在今天的劳动教育实践中。否则,势必会二缶钟惑,李代桃僵。其实,理由很简单,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不断丰裕,特别是2019年,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万美元,人均恩格尔系数(用于居民食物支出占家庭生活总支出的比重)首次降到30%以下(2019年为28.2%)。按照国际惯例,这两项数值的变化,意味着我国进入了相对富裕的国家。在这样的物质生活氛围里,我们依旧拿对传统劳动教育的理解来推进当下的学校劳动教育,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今天我们对劳动的理解已经不再拘泥于物质生产,抑或谋生的“工具价值”。否则,面对人工智能时代,“‘机器换人’后,劳动教育还需要吗”的“现实之问”,我们将无所适从。马克思说,人是一种对象化存在物,劳动既是人生存的手段,也是目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劳动本身就是人的本质需要,是人生存的目的,是人的自我实现方式。劳动是个体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自我确证的方式,是个体自我认同、生命意义感的体现。因此,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是不啻于物质财富的生产,还关涉人的自我发展,不止于创造和改变世界,更重要的确证自身意义和价值,在创造、体验美好生活中,体悟人的存在感和意义感。
诚然,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陌生感”,究其本质就是有意识地去“解构”(deconstruction)人在已有认知中的知识图式,通过对现实生活世界的反思,不再满足于对传统的“劳动教育”驾轻就熟的认识,“解构”“重构”劳动教育。[2]放弃把劳动就看成是劳动教育、把劳动资源看成是劳动教育资源、把劳动成果看成是劳动教育成果的错误认知,明晰劳动遵循的“生产逻辑”与劳动教育遵循的“生长逻辑”之间的本质差异,科学理性地实施好新时代的劳动教育。
二、高校劳动教育的“学段”特征
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中指出,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就是“高深知识”。换一句话说,也就是因为有了“高深知识”的存在,高等教育才得以成为一种社会组织。在这样的组织里,作为大中小学一体化的“劳动教育”在学段特点和内涵特征上,不言而喻有着鲜明的“高深知识”“大学”教育教学的特质。与高深知识相对应的是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是具有普及性的一般知识,它以文字符号的记载形式给学习者提供确定、简单信息。高深知识则不然,它以复杂性为突出表征,以非线性思维、关系思维、整体思维等形式叙事,带有鲜明的不确定性和混沌性。
高校劳动教育在操作层面上,出现了不少似是而非的情况:把劳动当成劳动教育,用“劳动课”替代劳动教育。常常用几亩田地、几十把锄头……这些劳动资源视作劳动教育资源,从而忽略了专业的劳动课教师、科学的劳动利用方法、有效的劳动教研活动等劳动教育资源的建设。简单地理解高校劳动教育的“专业性”“职业性”,于是,用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整体替代劳动教育,而放弃劳动课的开设。高等学校开设劳动教育课与劳动教育实践是并行不悖的,劳动课需要解决的是“为什么劳动”“消费时代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劳动,在工厂主义社会为什么会成为人的第一需要”“社会主义社会为什么还存在‘按要素分配’”“现代社会劳动除了物质生产功能外,还有哪些越来越有影响力的功能”……,这是劳动课应该解决的问题,它与作为学校劳动教育有机组成的具体专业实践和职业活动是相互促进的。我们既不能把开设劳动课就当成了学校“劳育”的全部,就像不能把开设思政课当成学校“德育”工作的全部一样。
具体而言,在劳动教育内容上大学应更加关注劳动的本体知识、学科知识等;在培养目标上,除了养成劳动情感、掌握劳动技能之外,大学生还必须明劳动之义、懂劳动之理。因此,立足于“高深知识”,建构相应的劳动教育课程的本体知识模块,明晰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本体知识、劳动学科知识等,引导大学生从“思想”上获得对劳动深刻的认知,从而从内心深处解决“崇尚劳动”“热爱劳动”情感动力问题。
约翰·怀特在他的教育哲学著作的开篇中,就引用了20世纪英国诗人拉金(P. Larkin)哲理诗句:“我为什么要让工作这只癞蛤蟆/蹲踞在我的生活上/难道我不能用智慧的叉子/把这个家伙扒拉走吗”[3]不难理解,诗句里溢满了拉金对“工作”的无奈、厌倦、烦躁,“劳动”真的与人的发展相“异化”,而如此不受待见?无独有偶,我们可能对捷克小说家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叙述的海滨沙滩上的“绅士和渔夫”的故事并不陌生。成功的绅士看到衣衫褴褛、慵懒地躺在沙滩上的渔夫,劝慰“你起来,去海里捕鱼,然后买条船,捕更多的鱼,再买条大船,会捕到更多更多的鱼,不就可以像我这样享受海滨度假的美好生活了?”渔夫回答“那我现在不就在海滨享受生活了吗”。有关这样的“劳动失能”的生活真实故事在我们身边并不鲜见。有学生问“我爸妈有20多套房产,我还需要劳动吗”“外卖那么方便,为什么还要学做饭”。当物质生活越来越丰裕,当机器、人工智能以润物无声的节律款款步入我们的生活,替代了我们劳动,人真的可以远离劳动了吗?这些有关劳动的时代话题、内心难题,如果不能在大学生劳动课堂上解决,大学生劳动课不能真实面对“为什么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劳动会成为人的第一需要”“为什么社会主义还存在按‘要素分配’”“劳动除了谋生功能,如何体现恩格斯的‘劳动创造人’的发展功能”等等,而是与小学劳动教育并无两样的“西红柿炒蛋”,是毫无意义的。
毋庸讳言,劳动不仅具有物质生产能力,也具备精神生产的魅力。恩格斯早就给出了“劳动创造人”的科学论断,劳动自然有着创造物质财富的“工具价值”,同时劳动还有着促进人的发展和人的自我确证的本体价值。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把“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创造了美”作为最为鲜活的命题。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类关于自身“类”属性的根本载体。[4]一直以来“劳动致富”的劳动谋生和累积财富的功能深入人心。今天,当物质财富越来越丰裕,社会上滋生了“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躺平”“无为”心态。因此,我们一直以来习惯于单纯“以工作来定义教育”的逻辑,在新的时代和美好生活追求的昭示下,正在日渐式微。回归教育的本真——促进人的发展,通过高质量的劳动教育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提高就业的主动性、专业适切性、兴趣的融通性、发展的持续性,提升人的生活能力和生命意义,恐怕是今天劳动教育应该正视,也必须正视的话题。
三、高校劳动教育与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关系
高校毕业生就业既是一个社会问题,也应该是个教育问题。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牵引出来的教育与社会适应性、教育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体系的协和性都是应该高度关切的社会问题。作为一个教育问题,我们就可以在教育系统内部,从回应社会、关注民生的角度,提供高质量的充分的就业服务,而其中必然需要具有时代意义的劳动教育深度参与。
(一)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内涵意蕴
“高质量就业”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进一步强调“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近些年来,虽然学界对劳动教育与高质量充分就业方面的探讨并不多见,但是,有关“高质量充分就业”内涵却有比较热烈的讨论。有学者认为,高质量就业并不是以高工资水平作为其判断的唯一标准(张立家,2021);[5]高质量就业包括岗位工作对口率、单位满意度、大学生双创能力、工作稳定性、福利待遇以及个体可持续发展能力(齐小萍,2009);[6]高质量就业主要指大学生在毕业后规定时间内获得与其专业及能力相匹配的工作岗位,具有较高的职业满意度,且能够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对国家、地方及社会经济生活做出应有贡献(张小诗,2016);[7]史秋衡教授则是从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工作方略角度,阐释了社会需求真实性、教育供给有效性和供需融合精准性的问题。[8]
尽管学者们的讨论见仁见智,有的从工作的酬金来看,有的从就业的及时性来判断,有的从专业的匹配来着眼,有的则从职业能力发展的预期和职业满意度来分析。概括起来说,“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内涵应该包括以下5个方面:一是与受教育成本相匹配的待遇预期;二是半年内及时就业;三是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的岗位要求;四是可持续发展的预期;五是较高的工作满意度。
(二)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劳动教育体系建构的内在逻辑
《意见》明确要求“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要通过“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内涵”,“确定劳动教育的课程与内容”“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等,推进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高校劳动教育如何面对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在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上展示新作为呢?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科学建构劳动教育体系的内在逻辑,既彰显了劳动教育的时代性,又提升了劳动教育的现实生命力。
1.劳动教育既要解决认识问题,也要坚持问题导向,促进及时就业
高校劳动教育要本着解决有关劳动的“认知”问题,用马克思主义“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9]来破解诸多在当下劳动实践中的认识误区和澄清有关劳动的时代价值混沌的问题。用劳动本体知识、学科知识来武装学生、引导学生,同时还要坚持问题导向,直面现实问题,回应诸如“父母留给我很大的企业,我还要劳动?”“家里有十几套房子,我会收房租就够了,我还要接受教育?”等一系列学生思想深处的问题,这些问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要素分配”的分配方式尚有存在的市场前提下,似乎显得合情合理,易于蛊惑人心。加上青年学生阅历不够,理性缺失,认识问题能力不足,受到感染并非偶然。我们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创造人”的劳动观,引导大学生认识到人是具有“类”属性的高级动物,进而积极拥抱社会、拥抱生活,用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体认个体生命价值和意义,远离内心迷茫和失助。用“劳动创造社会”的劳动观,引导大学生从思想深处体悟创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价值,认识到人是在“对象化”的世界里凸显价值和意义。因此,教育大学生不仅要看劳动创造财富的功能,还要认识到劳动在促进人本体发展上的价值;引导大学毕业生积极投身社会,服务社会,建功社会。
2.劳动教育既要融合专业实践,也要构建实践体系,提高专业岗位匹配度
时下高校劳动教育实践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非专业化”“反智主义”倾向,大学生在劳动教育课上被要求植树、拔草、种菜、割麦。很显然,这些活动作为偶尔体验无可厚非,只是不少高校把这些活动视为劳动教育的“代名词”,那就存在问题了。高校劳动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应具有比较强的“专业”性和“职业”性。[10]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实践设计需要围绕自己的学科专业,专业实践活动应该与劳动教育的实践活动有机融合,互为映衬,相得益彰。高校劳动教育实践体系的构建,不仅要依托劳动教育课的课内实践,还要结合专业实践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活动,以及校内生活服务劳动等,系统设计,全面推进,避免隔靴搔痒,不得要领。必须注意的是,因为劳动教育与专业实践教育的融合推进,对培养大学生就业前系统的理论学习向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迁移,以及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形成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劳动教育与专业实践教育彼此融合推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自信。大学生在寻求就业岗位时,能够对岗位要求和操作做到心中有数,驾轻就熟,提升学生就业岗位与专业学习的匹配度。
3.劳动教育既要关注教学目标,也要关注教育目标,提高职业发展预期与满意度
本土教育家陶行知把自己的“生活教育”喻为“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11]马卡连柯就曾经提到,劳动教育最大的益处在于人的道德上和精神上的发展;乌申斯基更是直言,缺少心灵机能的参与,纯粹的体力劳动对育人是有害的。由此可见,劳动教育不能停留在简单的技能习得与掌握上,技能的传授与学习知识“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接受劳动教育不同于“劳动者”的劳动,受到教育,感受影响,达成内心真善美,才是“教育目标”。
当劳动教育真正实现教育目标时,对人才培养就会发挥出炫目的成效。譬如,我们只是偶尔让一个小学生帮家中去超市购买一袋牙膏,孩子不一定乐意,即使做了,也是被动的;倘若我们开个家庭会议,讨论各自需要履行的家庭责任,父母负责工作养家糊口,还要照顾老人和孩子;要求孩子从此负责家里的洗漱用品更换。孩子就会在未来的日子里,学会关注家庭成员的洗漱用品的使用情况,偶尔疏忽没有及时更换,都会心存愧意。这就对孩子的“心灵”发生了作用。学会了“履职尽责”,学会了承担责任。这样的劳动教育“教育目标”的达成,无疑会对孩子的成长大有裨益。我国学者的一项很有意义的调查显示,近9成的成绩优秀的孩子在家中经常做家务。美国哈佛大学也有一项类似的调查,做家务与不做家务孩子相比,成年以后的就业情况为15:1,而参与犯罪情况则是1:10。很显然,实施劳动教育只关注技能传习的“教学目标”,忽略劳动观念的教育、劳动精神的培育,是注定不会取得好的育人效果的。科学合理地实施劳动教育,会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归属感更好,责任感更强,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的职业发展预期和满意度。
四、高校劳动教育的结构体系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有效路径
众所周知,教育的两大规律告诉我们,教育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变化,教育就需要适应这些变化。今天在高等学校开展劳动教育首先就需要适应社会物质财富丰裕之后,青少年的优势需求发生的变化。在物质贫乏的年代,人们的优势需求是解决温饱问题,在生存危机的驱使下,“劳动创造财富”深入人心。时序来到物质丰裕的时代,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唤醒了青少年追求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的本体发展需求。诚然,劳动教育与高质量就业同频共振,异曲同工,解决青少年本体发展需求本身就是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题中之义。
高校劳动教育的体系结构含有“关于劳动的教育”“为了劳动的教育”“通过劳动的教育”三个有机构成,又相互交叉融合的部分。“关于劳动的教育”解决劳动教育的本体知识、学科知识问题;“为了劳动的教育”解决劳动教育的职业能力问题;“通过劳动的教育”解决劳动教育的情感体认和劳动匠心问题。这些都与高质量充分就业息息相关。
(一)“关于劳动的教育”激发劳动情感,消释“懒就业”的负面情绪
高等学校面向大学生开展的劳动教育课中,应该解决“关于劳动的教育”问题。围绕“高深知识”作为逻辑起点,建构劳动教育课程的本体知识,建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本体知识和劳动学科知识等知识模块。马克思说过“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12]劳动究其本质来说是人的“对象化”活动。人通过劳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改造自己。因此,劳动不仅具有使用劳动创造的“生产价值”,在具体而微的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主体之间、劳动者与“对象化”世界之间都会产生稳定而持久的影响。这些影响就使得物质属性的劳动有了精神属性的价值。马克思还深刻地指出,劳动既有非人性的一面,如劳累、疲乏、痛苦,也有人性的一面,如快乐、成就感、满足感。因此,在劳动教育中,要引导大学生注重体悟劳动“精神属性”,感知劳动的物质性、增值性,还应教育大学生增强劳动认知,培育劳动情感,体悟自身成长,增进个性完善,乐享劳动愉悦。
人是一种生成性的存在,因此,人类的幼儿相比较一般动物的幼崽更加娇嫩孱弱。动物凭借遗传本能获取的那些较为强大的“完成了”的素质,较快地适应自然。然而,动物穷其一生,也只能游离于“完成了”的“限定性”。[13]人类与生俱来的“未完成性”使其也具备了极大的“可塑性”,这种“可塑性”在现实世界里,需要不断反复砥砺、磨炼,从而获得更多的潜能和发展。
通过理性的认知,“关于劳动的教育”会改变大学生因为物质生活相对富有,家庭就业压力阙如而导致的“慢就业”“懒就业”的情况。即使父辈留下再多的物质财富,也不能成为当代大学生逃避现实,“懒就业”的理由。在现实社会中,大学生应勇敢直面人生,积极投身社会,通过改变自我、发展自我来改变现实,丰富人生。
(二)“为了劳动的教育”夯实劳动技能,化解“难就业”的本领恐慌
劳动教育作为“五育”中一个特别层级,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目的。因此,高校劳动教育因为以专业教育为主的“学段”特殊性决定了对大学生开展劳动教育还必须是“为了劳动的教育”。国际劳工组织一项关于岗位技能的调查表明,各行各业的岗位要求持续转向高专业技能水平,其高技能要求业余岗位从业人员收入呈正相关。[14]正因为如此,无论是大学生劳动教育,还是专业实践教育都必须以高度关注新时代的劳动实践,基于能力导向、OBE(结果)导向的“反向设计,正向施工”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破解大学生“难就业”的“求职技能准备不足”“专业实践能力不足”的主观性问题,助力大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大学生劳动教育体系建构,不仅高度关注劳动教育理论课的认知性教学,还要系统设置安排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包括与专业实践活动的融合、与专业实习实训结合、与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整合等等,助推大学生提升实践能力,服务专业与职业成长。
“通过劳动的教育”增强劳动匠心,破除“被就业”的劳动态度。《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是引导学生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走上社会和工作岗位,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因此,高校劳动教育的着力点就应该帮助学生破解“工作只是为了谋生”“劳动只会带来辛苦”的畏惧感和排斥态度。
如何才能做到呢?依托高校专业教育的特点,把劳动与创造、劳动与合作、劳动与研究结合起来,激发大学生主动参与劳动、真诚热爱劳动的热情。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当我们把最平凡的劳动与研究、试验、创造性相联系,就具有巨大的教育意义……他让学生在每人1平米的土地上种出500克的小麦,在一块土地上种出含糖量更高的甜菜……[15]当这些劳动任务与学生的研究活动和创造性学习结合在一起时,孕育在学生内心的劳动热情就被你激发出来了。学生们会研究土壤改良、精耕细作、田间管理、日照雨水控制等劳动问题,把最简单的劳动变成饶有情趣的课题。这无疑克服了“劳动谋生论”,用追求“精雕细琢”的劳动匠心,催生对就业和工作的渴望,从而破解大学生“被就业”的思想症结,真正培养出热爱劳动,创造性劳动的新时代劳动者。
参考文献:
[1]张耀.建国初期中小学生对劳动教育的态度[J].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63-67.
[2]柳友荣.劳动教育,我们需要的那一点“陌生感”[J].教育文汇,2023(9):19-23.
[3]柳友荣.消费时代的劳动教育:提升幸福生活能力[J].教育文汇,2024(6):21-26.
[4]柳友荣.美丽劳动:理论逻辑、本质属性与教育进路[J].劳动教育评论,2020(3):45-57.
[5]张立家.美好生活视域下大学生高质量就业路径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21.
[6]齐小萍.企业家导师制:高职院校高质量就业的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8):75-77.
[7]张小诗,于浩.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基本内涵[J].现代教育管理,2016(7):115-119.
[8]史秋衡,等.大学生高质量就业能力的形成逻辑及战略导向[J].教育发展研究2024(7):1-8.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4.
[10]刘向兵,柳友荣,等.全面加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笔谈)[J].中国高教研究,2021(4):9-13.
[11]陶行知.生活教育文选[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101.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1
[13]柳友荣.主体建构:不可或缺的劳动教育形态[J].教育文汇,2023(11):15-19.
[14]国际劳工大会第109届会议.面向劳动世界的未来,构建技能和终身学习新体系[R/OL].日内瓦:国际劳工组织,2021.
[15]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364.
2024年9期往期回顾
期刊目录
2024年第9期目录
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01
陈雨露:持续深化学校“招培就”一体化改革 努力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02
03
刘宴兵:聚焦需求端,着力构建供需适配的高等教育人才供给体系
04
余孝其:提升高校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配度
05
06
贾利军:以新质生产力的要求推动人才供需适配
文章精选
01
02
权贵杰,戴科彬,郑颖美:基于猎聘大数据的航空航天产业发展与人才供需分析
03
04
05
任小龙:新时代高校就业育人体系构建的时代价值及路径探索
编辑 | 刘晓悦 刘天宇
责编 | 王 涵 黄妙妙 刘晓悦 封哲涵
主编 | 宋思宇
往期回顾
站
内
速
递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8号
(金贸大厦C3座)
邮编:100044
编辑部电话:010-68352396
传真:010-68352381
投稿系统网址:https://jiuy.cbpt.cnki.net/
发行及综合事务部电话:010-68352386